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公路与运输的根本立足点是人民(图)
作者:文/图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3-11-30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也是绍兴市越城区建区四十周年。由蓝图变伟业,“八八战略”在这座城市生根成林,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通道。从单打独斗的公路布局到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公路发展迎来了高质量智慧时代;从泥泞不平的羊肠小道到玉带缠腰的风景线,偏僻的山村路迎来了“四好”时代;从最早的人工纯劳力到如今的机械化、信息化,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迎来了自动化信息时代。越城区改变的不只是“一条条道路”,亦是不断增强的城市发展底气和精神信念。

图片1.png

以人为本,打开共同富裕新格局

用好优势论。越城区地处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杭州湾南岸,是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观越城交通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越城区经济的每次跨越式发展,都镌刻着“交通先行”的烙印。上世纪90年代,为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压力,解决“车到绍兴必有堵”这一实际问题,绍兴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国道104线绍兴“南连北建”工程。为解决工程资金问题,1992年4月,省政府批准以“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四自”方针兴建工程。“四自”方针建设下的国道104线绍兴“南连北建”工程被载入浙江公路发展史册,它是越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新征程的第一步,是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交通建设十大成果之一。公路的发展从未停下脚步,如今国道104线绍兴段建成了全省首条国道高架和二环北路智慧快速路,作为浙江省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实施项目的国道104线绍兴东湖至蒿坝段(越城段)改建工程也在兴建中。

练好久久功。回首越城公路与运输事业蝶变,每一步前进和每一次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一代代交通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干劲,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韧劲。这里有一线养护工人从酷暑中抢险保安,到严冬时除雪保畅,一年365天无休无歇,用辛劳和汗水保障普通干线公路的干净与舒适;这里有一线施工人员头顶骄阳,在酷暑下始终坚守岗位,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有序推进;这里有公路与运输人秉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信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埋头苦干。

塑好“胆剑魂”。绍兴市素有“文都”之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蕴育了以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为内涵的“胆剑精神”,为“八八战略”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厚实的时代精神土壤。越城区公路与运输行业时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充分发挥重大交通项目的引领性作用,创新奋发,敢为善为,把思想进步、作风扎实的中青年干部摆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等重大项目关键位置,在行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注入创新活力。

图片2.png

以路为引,托起人民幸福新生活

“千万工程”和“康庄工程”让乡村成为一种“符号”,代表着发展的无限可能。“四好农村路”作为康庄工程的延续,是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新引擎”,是近年来越城交通的工作重点之一。

开辟美丽“新跑道”。重规划,科学打造“长远发展路,秉承“合理布局、联网成片”原则,编制越城区交通发展规划,完成全区近520公里农村路网建设,全力提升和改造农村公路。重管养,全力打造“平安放心路”,明确越城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全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明确“四好农村路”路长制实施方案,保证辖内县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全面推行应用“路长慧”市县联动应用场景,打造“网格无盲区、保洁全天候、服务全时段、监督全过程”常态化管理网络,确保县、乡、村三级路长到位率、履职率100%。

创新经济“新长廊”。近5年来,越城区交通运输局累计投入4.6亿元,打造了平陶线、西上线、攒徐线等14条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线路,让一个个偏僻山村焕颜重生,逆袭为“网红旅游村”,同时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农村公路向着路况好、风景美、生态优的方向发展。目前,平陶线入选浙江省美丽经济交通走廊项目精品走廊,西上线、攒徐线等8条线路入选浙江省公路项目非精品走廊。

提振乡村“新精神”。围绕打造“安全、美丽”乡村道路,越城区在全市率先以年度聘用形式向辖区内各重要镇街(村居)聘请农村公路路政专管员,组建农村公路专管员队伍,将全区农村公路全部纳入规范化监管,并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越城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及“五星达标、AAA争创”行动,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垃圾堆、建筑砖石和非公路标志,加强路面常年保持整洁、无杂物,边沟排水通畅,无淤积、堵塞,加强绿化美化,农村公路路域环境进一步好转。近年来,越城区县道整体路面PQI指数达到90%以上,中等好路率达98%以上,公路路况水平明显改善,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幸福越城”建设带来极大的助力。

图片3.png

以践为要,推动公路运输事业新发展

越城区坚持当好先行,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定位,做深做实“公路+”文章,提升便民惠民水平,助力公路沿线乡村振兴。

公路+出行。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快公路客运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让广大农村居民迎来“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幸福生活,越城区在绍兴市率先实现500米“村村通公交”先行区,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达AAAAA级,助力绍兴市获国家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称号,并落实城乡公交一票制全覆盖、智能调度监管全覆盖、移动支付全覆盖、手机公交出行信息查询全覆盖、镇街运输服务站全覆盖、城镇新能源公交车和夜公交全覆盖等8个全覆盖,实现了出门有车坐、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服务有平台的目标。越城区将交通线路与旅游线路、交通站点与旅游景点等多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生活需求,阳明号——古城旅游公交环线、大禹号——古城旅游双层巴士观光线、黄酒小镇至浙东运河博物馆的“点对点”免费定制公交线路,这一条条“常规+需求”的公交旅游专线构建了旅游特色公交网络。

公路+物流。农村物流发展村级寄递服务是物流配送体系的神经“末梢”,围绕打通共富“最后一公里”目标,进一步延伸快递进村服务民生功能,促进电商物流发展,提升邮政快递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建设上接县、下联村的递送节点,依托“四好农村路”,通过政府“做媒”,邮政、快递公司“联姻”,整合公交公司和物流公司运力,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实现乡镇到村即时直送。通过“邮快合作”模式,建设镇级快递共配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将越城原有的14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升级为“越富驿站”,并引导乡镇客运站拓展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功能,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为基层乡村架起“共富之桥”。

公路+产业。路产融合带动美丽乡村游、农家乐、民宿经济集群发展,不断推进乡村美丽蝶变。云松村公路改造完成后,曾经的“破塘村”成为了如今的“世外茶园”,村民们采摘的龙井土茶一年产量在2000斤以上,村里经过改造,茶叶一半的产量都销售给了游客。近年来,交通经济取得了很多新成效,随着公路的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山里旅游,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如攒徐线、西上线沿线的农家乐、民宿生意火爆,农民收入比往年同期增长近3倍,而道路马拉松、公路骑行、最美公路打卡等,显示着越城区正通过日益庞大而密集的交通网络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1+1>2”效应。路产融合离不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加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等在公路与运输领域的应用,依托日渐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进一步畅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为千家万户农村居民带去“舌尖上的幸福”,也为农民日常生活带去更大的助力。

图片4.png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