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 陈文健:从四个方面助力交通数字化创新转型(图)

    9月25日下午,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互联互通——促进数字时代互联互通”主题论坛上,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总裁陈文健发表题目为《数智赋能 贯通融合 勇当交通强国的开路先锋》的报告,报告分别从智能设计、智能工厂、智慧工地、智能运维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中铁在助力交通数字化创新转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作者:文/图 《中国公路》杂志社 刘睿健 时间:2023-09-25
  • 张夕勇:建议加快开放交通运输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是大势所趋。相对于新能源乘用车的32.8%市场渗透率,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9.4%,还比较低。但随着商用车头部企业不断创新模式,结合‘双碳’战略下的客户心理变化,市场逐步由单纯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兼容模式创新的驱动,强大的产业链基础、技术、零部件等核心资源实现了乘商共享。新能源乘用车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新能源商用车也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时代。”

    时间:2023-09-25
  • 林鸣院士:现代技术带来的改变、挑战和思考

    在WTC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化智能建造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林鸣,以“现代技术带来的改变、挑战和思考”为题作报告。

    时间:2023-08-18
  • WTC 2023 | 林国斌:运行平稳性或是决定高速及超高速磁浮列车 客运适用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6月15日,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第三届真空管道磁浮交通国际学术论坛”顺利举行。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WTC轨道交通学部磁浮交通技术委员会主席林国斌发表题为《高速磁浮交通的适用速度问题探讨》的报告。

    作者:文/第三届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国际学术论坛林国斌 整理/《中国公路》杂志记者郭潇威 时间:2023-07-21
  • 域外:基于卫星定位的按里程收费正成为趋势(图)

    2013年7月1日,匈牙利国家卡车公路收费系统HU-GO上线。与当时运营的所有其他卡车收费计划相比,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概念。

    时间:2023-06-30
  • WTC2023丨塔里克·塞耶德:使用先进技术和大数据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图)

    6月14日,在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开幕式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塔里克·塞耶德(Tarek Sayed)做了题为《迈向更安全的城市网络:先进技术和大数据的作用》(Towards Safer Urban Networks: The Role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Big Data)的主旨报告。

    作者:《中国公路》杂志社记者 郭潇威 时间:2023-06-22
  • 刘经南:“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交通基建的四大问题及解决思路

    6月15日上午,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卫星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发表题为《“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交通新基建》的报告。

    作者:《中国公路》杂志社记者 郭潇威 时间:2023-06-20
  • WTC 2023 | 中交二航局首席科学家张鸿:智能是推动安全和绿色持续提升的关键和核心(图)

    苏通大桥、润扬大桥、泰州大桥、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伶仃洋大桥、常泰大桥、张靖皋大桥……40年来,他主持参与了4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的技术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多项科技创新助推中国桥梁刷新世界纪录;从项目现场到科技攻关一线,他用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创新突破的执着与信念,践行天堑变通途的建桥使命;他长期致力于桥梁施工控制、深水基础、智能装备和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与实践,是我国桥梁工程施工领域的技术带头人。

    作者:《中国公路》杂志社记者 杨燕 郭潇威 时间:2023-06-20
  • WTC 2023 | 新加坡工程院李德纮院士:构建出行即服务自主交通系统

    6月16日,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自主式交通系统前沿与实践论坛在武汉顺利举行。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院长李德纮发表题为《社区化高通达自主出行系统》的报告。

    作者:《中国公路》杂志社记者 郭潇威 时间: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