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G209 桂南有灵山
作者:撰文_丹菲 摄影_王牧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17

一个县城因一座神奇的山而得名,一座山因亿万年前的一场地壳变动拔地而起。这座喀斯特孤峰被清澈的江水环绕,也被众多的现代化建筑物簇拥,每当入夜,山体灯光璀璨,仿佛藏有一个个不眠的石窟。

1.jpg

县城:一个说粤语的桂南小城

对灵山的感觉是从夜色中浮起的。零点过后,沿着江边的路依然灯火辉煌,我们刚待过的酒吧位于江滨路,在座的灵山人脱口就唱粤语歌,听着让人茫茫然,只能细看字幕。

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濒临北部湾,北靠西江,南望北海,东邻玉林、贵港二市,西接钦州市南北二区。灵山县的地图类似一个倒三角形,县城位于右角偏内,全县面积3558平方公里,人口147万,是著名的农业大县。沿海地区的这个农业大县,从1965年6月26日起,正式脱离广东省,划给广西,目前是钦州市的一个县。或许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它让初来乍到的人有些恍惚。这里太像广东,城市建设布局已很难看出它仅仅是一个县,但在现代城市的躁动中,深嵌着传统悠闲自足的生活情调。

灵山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广东深圳、东莞等地打工,大多从事五金和制衣行业。许多人做了老板后,又将家乡的人带了去,这样相互帮扶,使灵山的经济有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民间力量。这些老板将一部分血汗钱积极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也提高了灵山人的整体生活水平。

灵山县地域得天独厚,到目前为止,经济仍然主要靠农业,因而空气清新,四季绿色,不受现代工业污染的困扰。我们12月到达这里,一下从北方的冬天回到秋天,甚至夏天。满眼看到的是荔枝树、龙眼树、芒果树、榕树等亚热带树种,盘根错节,树冠巨大,让北方人眼热不已。虽然不是挂果季节,但葱郁的叶片未落,很容易让人构想果实累累的景象。几人合不拢的大树、几百岁的大树随处可见,树已是这里特有地理气候的一个鲜明标志。

2.jpg

从六峰山顶峰看灵山的村落和农田

我们在夜幕下进入灵山县城。第一眼看见的是一座灯光璀璨的山。它不到200米高,但在平畴中拔地而起,是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孤峰,雄峙在钦江畔,很能给人震撼,这就是六峰山。六峰山原称“西灵山”,灵山县之名即由此起。六峰山位于县城西面,宛如拱卫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故有“石六锦屏”的美誉。2006年圣诞节前,灵山人在山上镶嵌了几百盏灯,以后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仿佛布满一个个不眠的“石窟”,神性十足。当地人都说这山长得秀气,干脆就把它当小姑娘打扮了。在现代化的城里,它更像一座特殊的建筑,将历史和地理的含义隐藏起来。它是灵山县的标志物,灵山县现在和以后的所有建筑都不会超过它,它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

桂林往南,直到越南的下龙湾,中间比较成规模的喀斯特山就只有六峰山,灵山人认为它是一座神山,有北帝庙里的北帝石像为证。不知何年,有人在六峰山上雕刻了一尊北帝石像,石像是连着山体的,原本就是山的一部分,但石质却是一块花岗岩,有别于其他石灰岩,很神奇,于是庙因石像而建。北帝庙的香火很旺,连着山根的北帝就代表六峰山本身,传说能庇荫整个东南亚。

站在我房间的窗口,就可以看到六峰山的侧面。它白天是绿树遮蔽的山峰,夜晚就变幻成“石窟”,在霓虹灯影里,让人遐想无限。六峰山的存在,让灵山人内心温暖,也让我这个外来的人很容易地克服了找不着北的弱点。

灵山县城人口密集,街道纵横交错,大型商场相对少,而沿街铺面和专卖店一个挨一个,街边永远都坐满了喝凉茶享用小吃的人。入乡随俗,来灵山后,我们便一天到晚喝凉茶。饭店的凉茶如白水一样,是免费供应的。它由各种中药或树叶熬制而成,雷公根、罗汉果、桉树叶等,喝着清爽止渴,竟有一种瘾。

3.jpg

大芦村一处古宅门口,一个小女孩在捧碗吃饭。

灵山人似乎从不考虑主食做什么,只考虑做什么菜。不像北方人,常在吃面吃米之间选择。灵山人太爱吃肉,顿顿不离肉,从早上的肉粥开始,鸡、鸭、牛、鱼、猪、羊,还有麻雀、田鼠等。这对我这个半素食主义者是一种严峻挑战,但几天下来,发现自己已爱上了早上的鱼粥,包括无任何膻腥味的水牛奶。水牛奶的营养价值据说是普通黄牛的二倍,灵山也被称为“奶水牛之乡”。我们参观了帽岭养殖基地,这里四周环绕着平缓低矮的山峦,植被茂密,饲养场边就是水库。1200多头奶水牛,吃的是新鲜草料,定时到水里洗澡撒欢儿。

灵山人现在还延续着赶圩的习惯,三两天一赶,卖者与买者一样多,密密麻麻。人们把自家生产的多余东西拿出来卖。街边蹲满了中老年妇女,她们携两三只竹篮子,里面盛放着自家的新鲜蔬菜,有的不过是十来捆花菜、油菜,也有的摆着自家的腌菜。一元钱一捆,全部卖掉也没多少,但他们似乎对微薄的利润不在乎,几乎听不到主动的叫卖声,安静地蹲在马路边,不像在做买卖,而是享受着一种休闲,耐心地等待着收获来自他人对自家产品的评估。

因为气候温暖,灵山人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冬天,许多人未见过真实的雪和冰,也有的人,对雪和冰的认识模糊。但即便未有真正的冬天,灵山人还是在冬季里想穿一下羽绒衣。12月,一些店铺里挂满秋冬服装,而对于来自北方的我来说,太满意灵山的温暖。

4.jpg

灵山是著名的香蕉产地,一个蕉农正用摩托车把香蕉运走。

烟墩:无荔不成村的水果乡

在烟墩镇妙庄的一处缓坡下,我们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扶犁耕地,一头铁灰色的水牛缓缓地走在老人的前面,几只家鸡幸福地在新翻的土里淘食。花白头发花白胡子的老人与他的水牛一样,健壮有力,他有一张古铜色的脸,棱角分明,上着短袖T恤,下穿齐膝的军用雨鞋。这是一小片不规则的业已收割的稻田,田间有小水沟,肥硕的花鸭子们浮在水面。紧挨稻田的是甘蔗林,荔枝树在山坡上。我们让陪同的人用方言询问老人。老人叫宁俭修,65岁,他的水牛4岁。一小块田很快就耕完了,老人将水牛撒开,它立马就跑到旁边的一片带水的田里,躺下来就打滚。

灵山县从古至今,从没丢弃和减少过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因而保持着珍贵的绿色生态平衡,也享受着自然的恩宠。森林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其次是杉树、桉树、湿地松、樟树、红椎、榕树、苦楝、油桐、木麻黄、荷木、竹等。灌草植被遍布全县山岭。农作物植被以水稻、玉米、薯类、豆类、花生、甘蔗、蔬菜为主。灵山种植双季水稻,自古享有“灵山好白米”的美称。

我们来的时候灵山的晚稻已收割,地里留有稻茬儿。正在收割的是甘蔗和香蕉。甘蔗分果蔗和糖蔗。灵山县种植甘蔗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甘蔗生产已为邑内一大宗,四处皆宜”。清末至民国期间,县内以石磙绞蔗、镬头熬煮的土法制糖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制糖作坊随处可见。那些用牛力牵引运转的石磙绞蔗作坊,每到糖蔗收获季节,便听到石磙绞蔗发出的隆隆声响,一派繁忙。曾盛极一时的加工产品有武利冰糖、砂糖,陆屋、三隆一带的黄片糖。除县内自给自足外,还远销省内外,并到达南洋等地。如今,人们已不用石磙了,现代化糖厂代替了传统的绞蔗业。在去乡下的路上,我们遇到一批砍糖蔗的人。拿过砍蔗人削好的甘蔗,就往嘴里送,水甜水甜的。

香蕉园武利镇较多,灵山种植香蕉已有千年之久。我们去的时候,香蕉还在收获中,每斤卖到六七毛钱。青皮的香蕉一摞一摞地垒在路边的场地,做过简单的保鲜处理后,等着装车。我们跟着蕉农到香蕉园,一弓一弓硕大的香蕉坠在绿叶间,有时,一弓香蕉能有150多斤,一米多高。下蕉的工具形似铁锨,对准蕉蒂使劲一铲,香蕉便落在下边扶蕉人的怀抱里,然后再铲成我们平时看到的爪耙形,放入竹筐里挑走。但也有直接扛蕉走的人,那都是身强体壮的男人。

5.jpg

灵山是著名的甘蔗产地,站在两人高的整齐甘蔗田里,有一种魔幻的感觉。

灵山县最著名的水果是荔枝,获得“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灵山在汉朝已有荔枝种植,宋朝有较大发展。灵山荔枝品种资源丰富,有35个品种,如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黑叶、三月红、妃子笑等。每到荔枝成熟时节,从农村到城市,处处都见红红的荔枝。荔枝节上,荔枝宴,荔枝宝贝竞选,人们欢腾成一片。灵山不少地方自古就有一种习俗,无论哪家添男丁,都要在住宅附近种几株荔枝树,等荔枝挂果时,正是孩子长大读书时,学费自然也就有了。因此,在灵山县,“无荔不成村”。到处可见5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粗壮多瘤的树干总要激发人捉迷藏的冲动。在新圩镇邓家村存有古荔群,光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就有200多株。随便你的视线向左向右向前向后,都会有古荔枝树出现。在村子中央,该村袁姓的一位先祖留下来一株香荔树,树高13米,主干围径6米,树冠覆盖面积有1亩多。据科学论证,树龄已逾1500年,是全国荔枝产区年岁最大的,堪称“荔枝王”。2007年,荔枝挂果后,这株灵山香荔的果实拍卖到17.8万元,平均一颗荔枝100多元。我们慕名去看这株香荔树时,正值邓家村的小学生放学,这些荔枝宝贝们兴奋地爬到树上,向我们不停地做着鬼脸。他们大都吃过这株树上的荔枝。

这个季节,我们没法吃到新鲜的荔枝,但喝到了灵山人制作的荔枝酒。酒呈红褐色,清亮,24度,喝着微甜、香醇。苏东坡那时可能没喝过荔枝酒,但他从流放地海南岛儋州北归逗留合浦期间,品尝了从灵山送去的荔枝,欣然命笔:“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宋神宗吃过大理寺丞梁世基从西江南岸老家送去的灵山荔枝珍品后,赐诗一首:“横浦江南岸,梁家间世贤。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现在灵山县有上千年的古荔树几十株,三四百年的古荔树上万株。灵山人会享受生活,随意、率性,或许与这些水果滋养有关。

在烟墩镇的一家竹编工艺厂,我们碰到一群快乐幽默的灵山人。他们住在厂院后面的平房里,大人小孩都有。我们是来看竹编的,上过桐油的和依然本色的各种竹编满院子都是。其中一位中年男人极端热情:“你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一边用夸张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向我们表示欢迎。我左看右看,非要再找出更惊艳的竹制品,跟在他身后不停地问,还有别的花样么?他见我如此好奇,便转身将我领进屋里,说让我看一样好玩的东西。见他从一个竹编箱子里往外掏东西,以为攒着什么宝贝,却猛不防看到他掏出一条小孩子胳膊粗的花蛇,我吓得堵住耳朵哭叫着跑出来。但他却嘻嘻笑着,“不怕不怕不怕的——”在门口耍起来。一个两岁的小男孩坐在门口嚼甘蔗,他便用蛇逗孩子,那孩子却不动声色,继续沉醉在他的甘蔗境界里。突然又凑过一位更加闹得慌的老男人,他在一边助兴,指着中年男人手里的花蛇,对着那个沉稳的“小男人”不厌其烦地教导:“这是蛇——这是蛇——”好像在教幼儿看图说话。爱闹的老男人不久又转移了目标,对跟着她妈妈来编竹子的一个小女孩夸张地唱起了情歌,“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如此天真地疯的人实在久违了。

6.jpg

灵山制作竹编工艺品的作坊,成品间就是竹子山。

大芦:池塘边的古宅群

灵山县有许多古村落,著名的有大芦村和苏村。

大芦村是广西三大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俗称“三古”)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大芦村的劳氏古宅共有9个群落(居民点)15个大型宅院,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到清朝道光六年(1546—1826年)逐步完成。这些古宅都根据地形傍山建设,山环路转,并且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泥烧砖烧瓦,之后附形造势,蓄水为湖。各居民点间就以几个人工湖分隔,守望相助,而且又各以始建时所在地的物产或地形标志命名,如樟木屋、杉木园、丹竹园、沙梨园、荔枝园、陈卓园、榕树塘、水井塘、牛路塘……劳氏先世原在山东蓬莱州即墨劳山,因此而得姓氏。在村庄里,随便问起一个劳氏后代,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祖上是山东的,但他们又操一口粤语,长相和声音无一点山东人的影子。

一接近大芦村,突然就想起徽南的宏村。宏村名气早出去了,而大芦村似乎还养在深闺人未识。两个村庄最相似处,就是村边的池塘和古树,及池那边的古宅群。大芦村的池塘要大得多,有人在撒网捕鱼,古树也特别多,且是盘根错结的古荔枝树。建筑风格也不同,一个是徽派的马头墙,一个是岭南的镬儿楼。

相传,大芦村原是芦荻丛生的荒芜之地,后经劳氏祖先的辛勤开垦,始建成富庶之乡,为了让后代不忘创业史,故给村子取名大芦村。劳氏祖先在外做官经商,挣了钱建设家园。这些古宅不是单独呈现的,而是与周围环境相融而成。这一点区别于晋商大院。晋商大院更加豪派坚固,但普遍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尤其种树少。大芦村始建设时,就规划出池塘,前水后山,讨个好风水。围着池塘种植的是荔枝树。村中种植樟树和木,除了以木来弥补“背后靠山”不足以外,其中还隐含了一种“笔(木)墨(村前池塘)文章(樟树)”的地理文化环境。树与古宅一样年龄。有两棵古香樟树,枝干粗壮,树冠宽广,一位老太太竟然酣睡于树下的石凳上。村子后面有七棵古树,站成北斗七星的图案。

7.jpg

竹编的岁月悠悠流过

一棵古榕树上趴着一个小男孩,等摆弄好相机时,他突然就不见了,原来是钻到枝干的槽里了。古榕树旁是大芦村的自由市场,各种买卖交易火热。大芦村现有五千来人,维持这么多人的日常生活,市场不热闹不行。

劳氏古宅房屋密集,院院相连,形成许多狭长的通道和走廊。整体保存较好,原汁原味地展示着古宅最初的面貌。房屋大都起用着,里面依然生活着人家。古宅多为砖木结构,墙体多为里生外熟或上生下熟,即墙体外部或下部为砖窑烧过的青砖(即熟砖,本地人称“火砖”),墙体里面或上部为泥砖,这样既是为了使墙体外部可经受雨水的冲洗和墙体下部能坚固地承载房子的体重,也考虑了“火、木、土”的相生相克,同时也使房子具备了冬暖夏凉,下雨天不潮湿的优点。

地灵人杰的大芦村,人们富而思进,富而思学,历代村民都重教兴学。因此,其英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之家、文化之家,仅明、清就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1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

大芦村又是广西楹联第一村。据不完全统计,创作于明清时期并流传下来的楹联共有300余副,这些对联世代承传,沿用至今,而且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遇喜事庆典,总是用红纸将这些传世楹联重新书写,并郑重地贴在固定的位置上,几百年来从不更改。如祖屋大门上的对联:武阳世泽,江左家风。东园别墅大门上的对联:书田种粟,心地栽兰。这些四字联风格简约,指向明晰。尽显一派大家风范。

去往苏村的路上,我们在左侧看到了一大片水,这便是灵东水库。好大的一片水,水中偶有小小的岛露出来,灵山人却偏偏说:“不是雨季,水不大的。”但我们看着还是好大的一片水,有水鸟在上方盘旋,小木船在水面飘。库区四周缓山矮岭郁郁葱葱,果园、鱼苗繁殖场,一派水乡风光。

8.jpg

大芦村以古树和老宅而闻名,一棵老树下坐着悠闲的爷孙俩。

苏村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村边竖着一块石碑,上书“苏三娘故里”。旁边有一棵巨大的相思树,树根处立一块碑“苏三公之墓”,据说是苏三娘的丈夫安息于此。苏三娘是太平天国的女杰。但苏村的出名却是因其特色古建筑群,即岭南风格的镬耳楼。苏村现存明清建筑15个群落,分属苏、丁、刘、陈、杨、卢、张氏物业,这些建筑中以刘氏祖居规模最大。大理石门,大理石地面,屋檐雕刻着莲花瓣,屋内有石浮雕,石马,金鱼池等。它们建于清朝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沿院内砖梯上到房顶,以最佳的视角欣赏一排排造型独特的童子瓦结构的镬耳楼。这些具有优美线条的房屋,不是有钱就能建的,得至少四品官以上才有资格修建。刘家正好是四品,所以就大张旗鼓地建起这一座座镬耳楼。镬耳楼顾名思义,房屋上部就像镬的两只提把手。鼎、镬,都是一定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除却这些人为的富丽,镬耳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美,并充满了动感,仿佛哪天有巨人可以提起房屋的两只耳朵奔跑。

苏村不仅有苏三娘、镬耳楼,还是一个文明敦厚的村庄。村里很久以来传承着无人售货的习俗。在菜市场,我们看到一只只竹篮子里放着各种青菜、腌菜什么的,篮把上拴着一只塑料袋,一问才知是装钱的袋,方便买菜的人。价格是约定俗成的。村人忙着要干其他活,不愿把时间耗在等待顾客上。互相信任,买卖全靠自觉。

大芦村和苏村,许多精致的古宅子里还持续着日常生活,老建筑里装着新时光,奢华在其中。村里人依然喜欢聚集在一处,表现得亲密无间,闲适得近乎慵懒。

9.jpg

灵山县的一个传统集市上,用竹篓卖鸭子的商贩。

马鞍:“灵山人遗址”寻根

马鞍山,位于灵山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三海乡梓崇村,与六峰山一样,是喀斯特孤峰,兀自突起在大地之上,四周是平展展的田野。其因形似马鞍而得名。

如今的马鞍山,已不再是单纯的一座石山,而是灵山人遗址保护处。1960年,这里发现了距今2~11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被考古界命名为灵山人。

遗址有铁栅栏保护,铁门的钥匙一时未找着,我们便一个个从栅栏的底下匍匐进入,算是对老祖宗的一种五体投地式的祭拜。洞口在山的脚下。进入洞中,看到一些小个子的黑蝙蝠吊在洞壁上。洞内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非常漂亮壮观。灵山人的化石就发现于此。我们在洞壁看到许多钙化的蜗牛壳,也不知它们多少年前就搁浅在这里了。

远古时的灵山人,他们居住在天然的洞穴里,遮风挡雨,躲避野兽。洞内有一酷似女性乳房的岩石,浑圆饱满,约两米高,距洞顶有一尺多,仍然有细小的水滴落下。而这只巨乳表面,隐藏着一位白衣女神,她呈下八字张开双臂,喇叭状的长裙拖曳到地。钟乳石生长缓慢,几百年或上千年才生长一厘米,这只布满筋络的乳房,最初已见证过古灵山人,它包含着时间丰厚的记忆,也令人联想到母仪的光辉。出去时,我们仍然采用了五体投地式的姿势,这好像是一个必然的程序。

10.jpg

六峰山山脚下的溶洞内曲径通幽

灵山县少数民族很少,基本就是汉族人的聚居地。据说灵山人大都是由山东或中原迁移过来的。但是现在灵山人的长相已没有一点山东人的味道了。也许是得益于这里阴柔的山水造化,灵山人连长相也被独特的地理气候雕刻成一种“灵山模式”。脸型大都瘦削,眼睛大,鼻翼明显,嘴巴略大而厚,小孩子们尤为好看。只有细心透过表面“南派”的灵山人,才会在某些时候,体会到灵山人内里的淳朴和实在。来历特殊的灵山人,自从占有了这片桃花源后,便融入了南国的甜糯清秀,彻底褪去了北方人的粗犷。

由于天气暖和,这里的女性习惯“捻面”。类似于北方的“开脸”。只是“开脸”原限于女子结婚前的仪式,不仅清洁美化面部,也含有其他深意。但“绞面”是灵山女性的常态。随便问及一个女孩子,她们都有“绞面”的习惯,一两个月一次,用细线绞掉脸部的汗毛,有助于面部毛孔呼吸,也可以起到清洁作用,还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在一条街上,我们看到一长溜“捻面”的摊位,年轻女性居多。这样的习惯,也只有在温暖的地方行得通。就像喝凉茶,离开了灵山,再喝就有点被动了。

11.jpg

灵山的古村落苏村里,大人们都去城里打工了,村里大多只留着孩子和老人。

石堆:烟墩大鼓好不铿锵

事先约好去烟墩镇石堆村看烟墩大鼓。因为不是时节,只能去认一下闻名遐迩的烟墩大鼓的模样。

村委会的大门内就放着四面鼓,落着厚厚的灰尘。其中最古老的一面有200多年了。鼓身一处有裂,但不影响功能,没有退休,是鼓头劳传永的传家宝。看到带着原始气息的大鼓,我们就忘了当初的约定,临时请求村长和鼓头示范一下。烟墩大鼓已有300多年历史,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敲响,意在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大鼓均为纯手工制作,樟木鼓身,生牛皮蒙面,四圈用竹篾上下箍得紧紧的,呈蕉蕾形,最高的有2.5米,口径1.8米,重350公斤。一般都用完整的樟木头掏空制成,现全镇内保存有300多面烟墩大鼓。

几分钟后,鼓头领着两位村人来,一人拿锣,一人拿铙,原来大鼓是不单独敲的。我们虽是让简单操作一下,但鼓头比我们要严肃得多。鼓不成双也不会敲,于是从门洞里抬出两面大鼓,再放上一米多高的条凳。因为鼓高,须站在条凳上才能够敲得响。鼓头和村长站了上去,锣鼓顿时喧天。锣是匀速的缓慢的单一节奏,铙是两拍的,而大鼓却是五拍一隔一顿,音节都很简单,充满了远古气息。虽然没有相应的娱乐场面,表演者也只是家常衣着,但人站得那么高,便有了气派。鼓声很快吸引了村里人来看热闹。小孩子们刚放学,鼓头便随便招呼了两个,让他们上去敲。这个村的大人小孩都会敲鼓。

而灵山现存最早的鼓是灵山型铜鼓,县博物馆里珍藏有24面,时代上限可能是东汉,下限可能是唐。那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面——青铜、青绿色、无任何锈迹,直径70厘米,高42厘米,重31公斤。体型凝重精巧,鼓面、鼓身遍布精细的花纹图案。鼓面边缘铸六蛙,单蛙与累蛙相间,等距环列,逆时针走向。鼓足有双鸟并立,头向下。

据史载,夏禹铸造的“九鼎”为青铜铸成,被视为国宝,以及称霸信物。又据史载,南方古代各民族首领“欲相攻击,鸣此鼓集队,到者如云”,“有鼓者称为都老”。由此可知,铜鼓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与“九鼎”有相同之处。铜鼓的用途在历史上曾用于祭祀、战阵、集会、娱乐活动以及贮藏财货和作陪葬品等,也见于赏赐有功者和进贡朝廷的记载。其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乐器,而且还是一种掌握在古代南方贵族手中象征权力的重器。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对于研究南方民族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灵山县是铜鼓出土的重点地区,为“铜鼓之乡”。不过,如今奢华的青铜鼓声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远去,而樟木质鼓声却在灵山县的民间一直流传。

12.jpg

灵山县城中还保留着开脸的习俗

与大鼓密不可分的就是“跳岭头”,这次我们看到的是灵城镇三多村的班子。四个敲锣的,一个打鼓的,8个跳岭头的。敲锣打鼓的是老年人,跳岭头的多是年轻小伙子。夜幕刚刚降临,山脚草地上燃起两堆篝火,锣鼓声响起时,先是一个人出场,比划几下转移到场地中央,然后第二个,第三个,出场时都要比划那么几下,算是亮相。问领班的,说是跳三师,即唐文达、葛文通、周家子,同母异父三兄弟。三兄弟在场地中央围着圈跳来跳去,脚步左颠右顿,样子怪异。第二场叫开三元,也叫扯大红,一细瘦的绿妖上场了,一条腿还赤裸着。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那绿妖总算被制伏了。他气喘吁吁地下来,一下子就躺在草地上,白色的面具掀在一边,原是一个精瘦的男孩子。

在灵山县的那些日子,我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端详六峰山,竟有相看两不厌的暧昧感觉。咫尺之遥的六峰山小巧精致,安静地坐在现代建筑物一边,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气场,让忙日子的人有了莫名的踏实感。因这座“来历不明”的神山而得名的灵山县城,天生就得到了一种宠,一种缘于自然的宠。

13.jpg

烟墩大鼓是灵山地标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个头不一,大部分都在一人多高,敲击者要站在鼓后面的梯子上演奏。

关于灵山八景

明清以来,各地都时兴以本地的风景名胜,排比出一地的八景、十景等,灵山也不例外。前人曾将六峰山、三海岩、环秀桥、乌江(鸣珂江)、松柏岭、砂石井、罗阳山、绿芦山,评为“灵山八景”,并分别雅称为:石六锦屏、三海风云、西桥环秀、乌江玉带、北岭松琴、石井香泉、罗阳仙迹、绿芦烟雨。

除此前人说的“八景”外,灵山还有穿镜岩、文笔峰、龙武山、灵东水库、钟秀岩、仙女岩、钦州古城遗址、泗峡坳等。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余脉。境内大小河流136条,没有外来过境河流,全属于水源始发地之河流。

14.jpg

灵山跳岭头和傩舞有些近似,也是灵山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景区——三海岩

三海岩,位于县城西凤凰山下,与六峰山仅有百米之隔。三海岩向以摩崖石刻著名,共留下遗迹140多处,年代上至宋朝,下至民国。主要有岳飞次子岳霖《过灵山述怀》七律诗,明朝工部尚书胡松《题月岩》五言诗和兵部侍郎郭巩《游三海岩》七律诗等等。

这些题刻或在洞口上方、两侧,或在洞内两壁,洞顶壁等处,大字、小字,草书、行楷,挥洒自如,大都是借景抒怀。岩洞前后贯通,南北深60米,高30多米,东西宽45米。

三海岩就在灵山中学内,素以冬暖夏凉著称。12月进去,里面温暖干爽,周身舒坦。见三三两两的同学或进或出,他们把这里当作一处采集真气之地了。因为洞后有石级,斜通向洞外,所以洞里光线很好,有同学在里面背书的,还有弹吉他练琴的,这样的校园环境全中国恐怕没有第二个了。

推荐景区——西桥环秀

位于县城西侧六峰山下的钦江上,是钦江、鸣珂江、大潮江汇合处。大潮江先并入鸣珂江,然后鸣珂江再汇入钦江,三江并流,最终合成一条江向钦州流去。这些江其实就是河,河水清澈,树影山影都收在其中。灵山人沿江而坐,品茶喝酒。近年在大潮江上修了风雨桥,一座带顶的桥,两侧有木条坐椅,灵山人过江便风雨无阻了。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