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甘肃交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路径探索(图)
作者:甘肃省交通文化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吴小军 甘肃省交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 周小明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4-03-28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交通文化有利于确立共同理想,树立共同目标,进一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实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时代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三个服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凝聚行业力量,提升行业形象,进一步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QQ截图20240328134050.png

甘肃灞陵桥

甘肃交通文化建设的现状

甘肃交通文化与甘肃交通发展共生共融,是几千年甘肃交通发展中珍贵的精神潜流。她潜藏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的条条公路与座座桥梁之中,隐匿在记载甘肃交通发展的残章断句之中,体现在一代代甘肃交通人的精神气质之中。甘肃交通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鲜明的时代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全面落实《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高度重视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内聚人心、外树形象”这一关键,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根本,物质文化为基础,大力推进交通文化建设,取得了具有行业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成果。

成立了一个文化宣传教育管理机构

为全面增强交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交通行业的凝聚力,提升交通行业影响力,提高交通发展的软实力,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在省委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23年9月18日成立了甘肃省交通文化宣传教育中心,2023年12月16日正式挂牌,为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承担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新闻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的支持保障和服务工作。

打造了一批行业文化阵地

甘肃省嘉峪关公路发展中心建设的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甘肃公路博物馆,以及公路部门利用公路沿线、机关办公楼、机关大院打造的单位内部文化阵地,如职工书屋、健身室、展览室、荣誉室、档案馆、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

创建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和甘肃公路博物馆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以陇南高速公路处“绿橄榄”、天水高速公路处“樱桃红”、平凉高速公路处“金苹果”、武威高速处“焉支红”等为代表的明星班组,均已成为展示甘肃高速文明服务响当当的“名片”、金灿灿的“招牌”。“甘肃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连续3年入选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十佳”政务微信公众号。“定西公路星火青年创新联盟”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发布定西公路好声音的“主渠道”。

培树了一批先进榜样典型

甘肃省涌现了张金榜、郑占乾、宁蕊娥、王小强、卢艳芳、王玉武、李荣清、董小玲、李晓民、杜克宽等一批交通行业的先进个人;涌现了张掖、酒泉、嘉峪关、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一批先进单位。

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甘肃省交通行业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纪录片、微电影歌曲、文学作品等。由甘肃省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出品的《八棵树 一条路》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央视十二套)播放。

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出品的微电影《八棵树》获得了“百年风华 交通风采”全国交通运输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编剧奖,庆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拍摄的微电影《在路上》获得了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微视频大赛特等奖。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创作了企业文化主题歌《丝路之光》、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创作了主题歌曲《八棵树之恋》、甘肃省原省委书记林铎作词了《公路情》等。甘肃省还出版了《甘肃交通年鉴》《甘肃交通大事记》《甘肃古代交通史料萃编》《甘肃交通碑铭》《甘肃吊桥》《大道之行——公路人记忆里的峥嵘岁月》《穿越西兰公路》《甘肃交通政工》《甘肃交通运输》等文学作品和内部出版物。

形成了一批典型行业精神

以“八棵树精神”为代表的甘肃交通精神谱系不断丰富,甘肃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突发事件斗争中产生了“王格尔塘道班”高原精神、乌鞘岭应急救援精神、陇南抗震救灾精神、舟曲抗洪救灾精神、黄河铁桥精神、邮政小蜜蜂精神等,这些精神构成了以开路先锋为魂的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谱系的主骨架。

交通文化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 

差距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甘肃交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仍然不扎实,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对现阶段甘肃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任务、实施步骤、重点工作分析研究还不够透彻。文化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对行业的认同感不强,行业内部对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平衡。

行业先进典型培树有差距。行业各单位都有不同级别的先进典型,但没有能够承载整个行业的典型人物。行业文化建设体系还不完整,在行业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以及符合各单位实际、体现科学管理要求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文化建设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在组织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都缺乏工作机制,在行业内部未建立起文化建设交流平台,整个行业的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甘肃省交通文化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加强交通文化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交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既要整体部署,又要稳步推进。要大力发掘文化载体的深度(区域性、民族性及生态性)和广度(传承性、公益性及群居性),创新驱动行业文化发展。而核心就是不断发展和提升交通职工文化素养,把交通职工文化素养作为文化建设服务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境界和动力源,努力加强职工道德文化建设。

义不容辞传播科学精神 交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科学精神是交通文化的应有之义。甘肃交通学者为甘肃交通技术发展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应该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持之以恒弘扬市场精神 市场是最公正、最有效率的,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交通文化也要弘扬市场精神。责无旁贷倡导法治精神 牢固树立全面依法治国的意识,持续注入公路文化的核心内涵。

提升凝聚力:开展文化价值共创行动,实现共赢发展

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文化传承建设,高效能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力量,开展行业职工全员共创行动,不断丰富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内涵,构建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为行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文化活力。根据甘肃省交通文化建设实际,近期要开展好3项研究。首先是组织开展甘肃交通行业理念识别系统开发研究,挖掘提炼行业精神,形成独具行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价值理念,引领行业发展。其次是组织开展省域内古驿站和古道等交通文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守护和传承好交通文脉。再次是组织开展甘肃省可持续交通创新知识研究,加大甘肃省可持续交通创新案例选育推广,全方位提升甘肃交通可持续创新能力。强化穿透力:加强行业文化品牌挖掘,发挥激励作用以建设公路博物馆交通强国试点为契机,甘肃省积极推动省域内古驿站、古道、交通碑铭(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秦直道、西兰公路、悬泉置遗址)等交通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交通文脉。同时,积极探索研究架构甘肃交通以“开路先锋”为魂的“八棵树精神”谱系,在行业深刻挖掘老人物、老道班、老码头等老故事及新时代甘肃交通的代表人物的故事,通过书籍编印、影像拍摄、文化遗存保护等各种方式,形成“八棵树精神”谱系架构。全方位培树全国性先进个人,全力培育、推出“时代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人大代表”。此外,成立“八棵树”精神宣讲团,走进各市州、走向全国,宣讲甘肃交通故事。

扩大辐射力:创新行业文化传播载体,扩大受众影响

甘肃成立交通融媒体中心,将新闻宣传人员纳入全省新闻宣传管理序列。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集策、采、编、发为一体的媒体融合空间平台。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层面应建立健全行业新闻宣传方面的考核制度,纳入省厅考核办年度考核。同时,建立完善行业新闻宣传管理制度、“甘肃新交通”客户端入驻管理办法、行业通讯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建设“一端一平台一栏目”,依托和甘肃日报社新媒体集团合作建设的媒体云管理平台指挥策划和新闻宣传素材收集功能,对行业各单位的宣传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统一口径,及时发布。

发挥激励力:建设文化领域人才队伍,挖掘时代意义

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行业文化建设要在促进发展上体现优势、展现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注重培养好各类人才,培养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思考和钻研的行业文化建设骨干。要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和行业选调、企业招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专业对口的文化人才,充实文化建设力量。同时,依托新闻媒体、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举办的文化建设业务培训,增强行业文化宣传教育人员业务技能,提升甘肃省交通文化建设水平。

【编辑: 任 燕】

24小时热文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