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G205 闽西客家年
作者:撰文_余星瑶 摄影_王牧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17

“百节年为首”。古风习习的福建连城,客家人在过年期间极尽隆重与狂欢,让大都市的繁华黯然失色。在这里,先辈们的梦幻和欲望,经过岁月的剥落和蒸发,依旧显影于培田古村的石子路上,孩子们的鲤鱼灯里,青岩河上云龙桥数百年寂静的守望中。仿佛先民强悍的高歌和呐喊,穿越历史风云,在欢腾的走古事、游大龙、傀儡戏和连城拳中回响。国道205线串起来这些明珠般的古村落,也串起了红红火火的客家正月。

1.jpg

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培田古村落,当是所谓“民居”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她位于连城县宣和乡。从连城县城出发,驱车上高速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30分钟后,由三十余栋明清时建造的华屋、21座宗祠、6所书院、一条千米古街、两座圣赐跨街牌坊、5座庵庙道观构成的7万平方米古民居建筑群的宏大叙事,呈现眼前。

培田古村落的选址建造,与周易风水学说中的村落选址原则极为一致。它西倚松毛岭,东仰笔架山,北踞太平岭、平峰山、雷公岽三座大山,其间蜿蜒流出3条溪水,分别自西北至东北汇聚到村东,然后环绕到村南向邻村流去。村内古民居群均以西边山体为后龙,主厅面迎东山旭日,大门稍与溪流相逆水,以此得“纳财得福,北朝天子”之灵气。“九厅十八井”建筑群与土楼、围龙屋、吊脚楼、徽派民居齐名,有着“辉煌的客家庄园”之誉。

沿着石板小道走进村口,一座巍峨的牌坊屹立道口,石牌楼上光绪皇帝御赐的“恩荣”二字,似乎在昭示着这座古村落曾经“不论文官武将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律步行”的荣耀。

沿路前行,连片的青瓦,高高的灰墙,一个个飞檐跃角的庄严门楼逐次映入眼帘。“三台拱瑞”横书在飞檐雕拱的大门门楣上,分明在告诉我们此处乃吉星高照的所在。门联为:“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垅有田。”大门门楣横书“大夫第”,更显此处人杰地灵,儒雅富贵。

2.jpg

培田古村落中,玩耍的孩子和路人。

《礼记·月令》里说:“中央土,其祀中溜,祭先心。”祭祀神仙的地方应该安置在房屋的中央,即房屋的中轴线上,正位上的神仙才能保证家人在正道上发家致富。而宋元时期从中原迁移至此的客家人,在房屋中央的墙上挂着祖先的像式家谱,让祖辈们肩负起了只有神仙才能胜任的职责。这不仅表示出客家人对祖先的无比崇敬与缅怀,更是对克服重重艰辛,移居客地,以务工农商建基立业,以学文习武进取功名的先辈们的深深敬仰。

穿过那条仅能容下一匹马行走,两座大宅之间泛着光的石头铺成的小路,就来到了横贯全村的千米古街。培田曾是古时官道上的驿站,汀州(今长汀)、莲城(今连城)在这里分叉,这条街也就成了当时人们的必经之路。街的两边,民居、商铺、祠堂、书院,自始祖祠至“石背角”,沿线仅店面在鼎盛时期就有48家。漫步古街依然能忆起万福来客栈、大通公司、早珍号纸庄、振华新布店、仁和堂药铺、三角店肉铺、尚有理发店、豆腐作坊、轿行、银库、钱庄,往来如织的人群,不绝于耳的喧嚣,昔日繁华的胜景仿佛依旧触手可及。至今仍镌刻在古街一户人家门两侧的对联,“庭中兰蕙秀,户外世尘嚣”,为清邮传部主事项朝钦所作。走在今天的古街上,我们仍然能与保存完好的23间古店相遇。

3.jpg

连城县县城中老民居的大门

在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开始曲的音乐里,伴随着欢快的脚步声,两个肩上挑着无盖木盒子的青年男子从我们身前经过。木盒里放着3个盘子,3个盘子里分别盛放着鸡一只、鱼一条、猪五花肉四四方方一坨。客家的后人要去祭祀他们的祖先,这是春节里必备的仪式。按照世家的先后,走到各房先人的堂屋,在牌位前放下木盒,取出祭品,供于桌上,上香作揖,敬酒三杯。再将祭品收回木盒,两人起挑,再奔走于下一位先人的牌位之前。

那当下的音乐声一直伴随着年轻后生的脚步和整个仪式过程。高高在上的先辈们,在春节里,不仅能看到一个个常年在外工作的后辈,更是能在他们的步履节奏间,与时俱进,彼此同乐。

跟随着这对年轻后生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吴金崇老人的家里。堂屋里78岁的老先生正描画着鲤鱼灯,鲤鱼灯的制作主要以竹篾铁线为内部结构框架,外部糊上纸或布作为表面材料,表面的颜色一般以红色为主,有些辅以黄、橙、绿、蓝等颜色,以金色、绿色等装饰鱼鳞、鱼尾、鱼头等部位,再用竹竿支撑在鲤鱼的腹部位置,一人一灯,常常与游龙活动一起进行,上下起伏,活灵活现。据史料记载,鲤鱼灯是清朝康熙辛丑进士杨赞绪从陕西带回客家地区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客家人把鲤鱼看作是吉祥、幸福的象征,用舞动鲤鱼来迎新春、贺新岁、闹元宵,对新的一年寄予美好希望。每年春节时,由各房的老人制作装点好鲤鱼灯、大龙。在元宵节的那天,由本房身强力壮的年轻汉子们沿着村庄游走为来年祈福。大龙已经装点完毕,静静地卧在大门旁,等待着元宵佳节一跃冲天。

4.jpg

四堡的雕版印刷远近闻名,在雕版印刷博物馆的屋檐上开一看到精美的雕刻。

姑田“游大龙”

在连城的东部,有一个被称为“金姑田”的姑田镇,是龙的故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仪式最隆重的游大龙活动非这里莫属。

据考证,姑田镇的游龙是下堡村邓屋邓恭所引进。明朝万历年间,邓恭的哥哥,邓氏八世祖邓应在潮州府做检校,邓恭携子孙到潮州探望哥哥时,看到了舞龙,兴叹不已之余将龙画成了图样,带回姑田仿制并于元宵节期间首次游龙。村民们欢天喜地,家家门前点燃松明,放着鞭炮迎接游龙的到来,中国文化里龙是祥瑞之物,“龙游大地,喜到人间”。

要说姑田的大龙,就不得不从“金姑田”的由来开始说起。连城县姑田镇历史上以“纸业之乡”闻名。这里有近八万亩毛竹林,早在明、清时期就有400多个纸业生产作坊,加上从事砍青备料和加工天然漂白原料的劳动力,包括老幼男女,不下万人之众。每年生产连城宣纸、连史纸达五万余担,畅销海内外。因此,姑田成了商贾云集之地,粤东长驻纸庄经营老板就有50家,同时还有众多往来作纸生意的客户。纸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制作大龙便有足够的基础。

姑田大龙以竹为筋骨,竹制宣纸为皮肉。其扎制技术是历代相传的,扎制过程由备龙板、备筋骨、裱糊、绘制等15道工序组成。大龙的筋骨是用竹篾制成,长形篾条为筋,篾条制成圆圈为骨。龙骨扎好之后,将搓皱的宣纸糊在龙骨上,这样遇到太阳暴晒或是运动时不易破裂,裱糊龙头龙尾各用宣纸50张,龙腰(每节龙身)20张。

据说当时的龙,短小精干,龙身的直径只有不到半米,长度只有二十余节。富足的姑田人,在经过多次的改进之后,在清朝乾隆年间,才基本将大龙定型,制式相承沿袭至今。现在的龙头高度为2.4米、长7米,龙身直径0.8米、高2米、长4米。今年的大龙,有108节龙身。龙口大张,龙舌直径1米,内含有直径0.6米的大红龙珠一枚,大有气吞山河,威震八方之势。

5.jpg

正月十三前后,连城培田古村落中,一个老人正在画龙灯。

日月更替,今日姑田生产连城宣纸和连史纸的古老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45岁的非遗传人,邓金坤先生的“美玉堂”里依然秉承传统工艺制造这给培田带来辉煌与荣耀的纸张。这些宣纸也是制作大龙“龙肉”部分必需的材料。

制作龙头和龙尾历来由村里江、华两家各房轮值。今年轮到江氏一族。正月十二,江氏的老宅里扎龙人江修源先生正在对龙头进行细部的雕琢,虽忙碌但肃静,参与扎龙工作的人们眼神里流露出崇敬。龙腰部分由此房其他江氏族人制作。制作的过程中尚且如此,祭龙时将会是何等的场景?

祖先崇拜,在客家人中根深蒂固,人们在宗祠宗族的牌位前祈求祖先英灵保佑家道兴旺、人畜平安。制作龙身,排序游龙这样严肃的决定自然要在宗祠里,祖先的监督下进行。抽签由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老们主持,在红纸上用毛笔写下序号,第一轮抽签抽出的是各家第二轮抽签的顺序,依此顺序,人们开始依次进行第二轮的抽签;第二轮抽出的则是制作和擎龙身的排序,“2”就是紧接着龙头的那一节,以此类推。今年有108节龙身,通过这样的规则,公平排出顺序。大家都不愿抽到2,因为紧跟着龙头,擎龙的男子们易被巍峨的龙头挡住,而且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摆动龙身,只能紧跟龙头。

6.jpg

每年正月十五下午,姑田游大龙活动正式开始,田野中的小路上,游龙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这个场景是整个正月连城活动的高潮。

正月十五下午两点,三声神铳之后,古老而隆重的祭祀龙仪式开始。地点在担任制作龙头、龙尾族人的老屋。老屋是族人最早长辈居住的房子,因为有了他们当年不畏艰辛,今日才能枝繁叶茂。

仪式由村里同宗同房的人户联合举行,祭祀时要准备一头膘肥体健的大猪,族长老在念诵祭龙经文之后,宰杀,祭祖、祭龙。锣鼓声起,唢呐音涌,刀起血喷,接血洒龙,手扬起来,一圈,再一圈。滚烫的鲜血附着在龙头上,红色融进宣纸,渲染开来。沉寂的龙头,霎时鲜活。

礼成,八名壮汉,抬起龙头,一人看路,三人擎龙,四人从四面拽住龙头,保持平衡,并减轻擎龙者的负担。制作龙身体的各家各户,将龙身按照顺序跟随龙头之后,每节龙身至少需要两名后生方能胜任,节与节之间用小竹制作的长2米的龙棍穿插洞中,将龙连接起来。龙棍的下端放在用牛皮制成的“插袋”里,“插袋”绑在后生们的腰上,为耗时数小时的游龙节省了力气。

7.jpg

姑田游大龙的活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夜幕下游龙队伍仍然在走街串巷。

这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或穿行大街小巷,浩浩荡荡,气势恢宏。一路上男女老少趋之若鹜,远观的,紧紧相随的,游龙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长达数里。所经过的人家,户户门前燃放松明、敬香、点烛、摆供果、放炮竹、燃礼花,都只为“请龙进屋,接福进家,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夜晚来临,大龙游到了村里的大道,整个村子都欢腾起来,炮竹礼花,绵延怒放,松明的烟火味道,升腾出烟的缭绕,烛的闪烁,后生的开怀,老人的微笑……这是金姑田的胜景。

8.jpg

正月十四,培田古村落中,一个小女孩手举鱼灯走过。

九厅十八井

九厅指门楼、下厅、中厅、上厅、楼上、楼下、左花、右花、天厅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各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接客会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家族聚居,集政、经、居、教于一体。“九厅十八井”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

士绅吴昌同的大宅坐西向东,占地7200余平方米。从1884年开始,他携4个儿子经过11年的时间建造而成。族谱记载:“集十余家之基业,萃十余山之树木,费二三万元巨资,成百余间之广厦。”这“聚族而居,五代同堂”的大屋,迄今仍是培田保存最完美、最大的宅院。

9.jpg

连城古田会议的旧址在一处颇具特色的民居中,夕阳西下,游客的影子被拖得很长。

吴昌同号一亭,以乐善好施而声名远扬,得朝廷封赠,享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殊荣,因此其宅院尊号“大夫第”。这座大宅是客家特色建筑“九厅十八井”的经典构建,对外封闭,内部明亮,畅通无阻,体现出安居乐业、合族团圆、万代兴隆、颐养闲适的建筑理念。

迈入“三台拱瑞”门楼,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雨坪展示在眼前,雨坪后方就是正房大屋。正房大屋位居中央,是待客吃饭的场所,主墙上悬挂着宗族的名号和先祖们的牌位。其他的房间以此为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建。

此屋不似衍庆堂、官厅、双灼堂、敦朴堂等培田建筑那样严格对称,它多了两列横屋(厢房),形成了五列四进结构,但它仍然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以院子为中心,有显著的中轴线,在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院子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这样的设计,遵循了祖宗“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建制要求,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

这种建筑的特征是以祠堂为中心,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强调了宗族制度的至高无上。在这座大宅里居住的并不是一个同居共财的大家庭,而是多个同宗同祖的小家庭,形成了同居不共财的生活模式。

10.jpg

正月十五上午,连城罗坊走古事活动一开始,七台古事陆续从村中祠堂列队出发,鱼贯经过古村落中的巷弄。

罗坊“走古事”

连城的北部,有一个叫做罗坊的乡镇。古时“坊”与“里”都是行政区名称,只不过前者在城里,后者在乡村。可见罗坊一带古时就是个城邦。

“走古事”,出七棚(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村里的每个房族出一棚。每棚古事由各房族挑选两个身体健壮、胆量大的九岁左右的男童,模拟故事中的人物,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个扮主角,一个扮护将。扮主角的男童直立在古事棚一根高高的铁杆上,脚面和铁杆支撑处呈平行位置,接触面仅为竖贯两只脚中间5厘米宽的铁片。乍一望去如踩高跷,但戏袍内,孩子的腰身是用铁圈固定住的,半座于上,身子周边缠着纱布,防止受伤。古事走起来时,七棚的主角,在离地面3米高处,戏服飘摇,左摇右晃,惊心动魄。扮护将的男孩坐在一座方形木框架的轿台上,手托着主公。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古事高达4米,重约四百余斤,须用66个壮汉组成的抬夫分成3班,每班22人轮换抬着巡游。

第一棚由一名扮主角天官,一名扮护官的武将。而后每棚依次扮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樊哙;杨六郎、杨宗保;高贞、梅文忠;刘备、孔明;周瑜、甘霖。在走古事的全程中,除了第一棚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的“天官”是不能超越的,其它的各棚均可争先恐后:位置超越了原先的排序就预示着此棚本房这一年将愈发的吉利兴旺。从这样的人物关系设定上,我们不难看出,客家人崇尚天人合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11.jpg

正月十五上午,走古事的活动还未开始,参加的孩子正在自己家中化妆。

通往罗氏宗祠必经之路的巷子里,今年8岁的罗文林第一次被选中在古事棚上扮演主角。今年罗文林家这一族,抽签抽到第四,所以罗文林扮演第四棚故事的主角“杨六郎”。屋子里早早地就喧闹起来。女人们做好了七十余人的饭菜,此棚抬古事的汉子们随到随吃,罗文林也被叫了起来,开始由族人们装扮。罗宝太,今年29岁,已经有抬古事棚十余年的经历。他告诉我们,每年初三、初四开始,抬“古事”的男丁们就要上山锻炼脚力,初十开始吃斋,一直吃到走古事完成。正月十三晚,沐浴更新衣。十四、十五走古事。能在走古事中担当任何角色都是家中的荣耀。在外打工的后生们,可以不回家过年,但一定要回家走古事!此刻装扮得差不多了的罗文林,脸上倦意已退,竟然有些肃穆的表情浮出。

“走古事”即走古代的故事。据传,昔日罗坊常闹旱、涝两灾,当地罗氏十四世祖清朝举人才徵,曾任陕西宁州知府、湖南武陵知县,卸任返梓后就把流传在湖南的走古事移授乡梓,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民间祭祀活动自此代代相传。

神铳响,炮竹炸,抬首的瞬间,一棚古事已呼啸而过,嘎然而止于罗氏宗祠的院子里。宗族牌位之前,带头的汉子敬香、祈祷之后集体作揖,呼喊声起,绝尘而去。这是正式开始“走古事”之前都必须在祠堂举行的仪式,而后集结村中心广场,年度盛事即刻上演。

村中心广场在罗坊的屋背山坪。此时,屋背山坪早已彩旗飘扬,人山人海。三太祖菩萨轿、万民宝伞、花蓬、彩旗、十番乐队,在广场中心,虔诚的人们在此烧香祷拜。

上午11时许,鸣五响神铳为号,“走古事”正式开始。说是走,实则奔跑。在约400米的椭圆形跑道上,七棚古事激烈奔走,左三圈右三圈,你追我赶,尘土飞扬。广场中心安静地烧香祷拜,古乐声长,和围着它转圈奔跑,群情激奋的“走古事”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景致。

最让人震撼的“走古事”场景,正月十五会在云龙桥下继续上演。

云龙桥位于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始建于明崇祯七年,距今已有379年的历史。云龙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式石墩覆瓦木梁桥,桥身呈褐色,桥面铺鹅卵石,桥屋两侧设木护栏、坐凳。抬梁式木构架,穿榫连接,不用栓钉。斗拱雕饰莲花状花样,廊顶椽板密铺,青瓦覆盖。在桥廊中间突起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攒尖顶阁楼,第二层称“文昌阁”,第三层称“魁星阁”。因遇时令变化,常有云雾缭绕于古桥间,桥如蛟龙腾云,得名“云龙桥”。

正月十五,正午。

天官领路,其他“古事”六棚紧随,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乐队,一路鸣铳,数以万计的乡民、游客簇拥着,“古事”列队从云龙桥走下青岩河河滩,走古事高潮部分,“古事水上走”开始了。

云龙桥下的河水深约一米,鼓乐队先泼水透湿,神铳三响,“走……”老者一声口令,古事棚蜂拥下河。分别写着“忠和礼义仁智信”的七座古事棚展开激烈竞争,逆水而行,浪花飞溅。除领路的天宫棚不能超越之外,以后棚超过前棚为吉利。所以抬者拼力相争,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4米之高的七棚主角们,时而左右摇晃,时而上下颠簸,似要从高处倒下,看得人惊心动魄。此时,河两岸、桥上下早已挤满了人,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河里奔走的人们更为忘我卖力,直到河边方台而止,“走古事”结束。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创造和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风俗。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无一不在向后人描述昔日的艰辛,感叹先辈的顽强。

12.jpg

走古事活动的高潮是众人抬着七棚古事从河中蹚水跑过。

“傀儡戏”和连城拳

经过了罗坊的热烈,回到隽秀的县城,热闹的北大街上人潮涌动,挪动到老街的位置人群似乎停滞住了,头统一地探往一个方向。嗓音清纯洪亮,行腔雄浑舒展的闽西汉剧唱腔涌出人潮,在喧闹的大年夜空旋绕。那里正上演木偶戏,当地人也叫它傀儡戏。

木偶戏的演出活动,正如艺人们所说:“是从儒、释、道三教中借饭吃。”与民间的传统节日庆典和祭祠墓、酬神灵、安龙打醮、驱邪除秽等民俗活动等紧密相关,使其形成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13.jpg

木偶剧团的后台,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挂在竹竿上的木偶。

木偶戏在客家地区流传较早,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木偶表演艺术大师、连城人徐传华,曾受邀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

已花甲之年的李明卿是徐传华的关门弟子,他不仅继承了徐老道白清晰、唱腔柔润的“嘴上功夫”,还将徐老六十年木偶表演的结晶“稳、准、狠”的提线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除了揉鞭、揉棍、背人、脱衣、钉刀枪、打五彩、抢人头、弄蛇、舞狮、钻火圈、口中喷火等表演特技让之外,李明卿还创造了让重八斤,身高两尺五寸,25条偶线操作木偶书写书法的绝活,并获得了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这个会写中国书法的木偶像极了李明卿先生,李明卿先生叫他:李明。李明还有一个“同胞兄弟”叫做李卿,李卿也拥有独门秘笈,他会拉琴。

76岁的黄奎祥老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拳”传承人。黄老先生是6岁习武,多次在全国武术大赛中取得荣誉,“连城拳”的命名也和黄老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4.jpg

正月十五晚上,连城县城内,木偶剧团正在街头开演。

连城习武之风盛行,自宋以来就武馆遍布,习武成风,历代由武艺进取功名者甚多,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连城拳。“连城拳”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据《连城县志》载,仅明、清两代,连城县就有144人考取武举人,8人考取武进士。

1957年4月,龙岩地区武术观摩赛在连城县城关举行,连城县武术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岁的黄奎祥被挑选进入省武术队集训,为参加全国赛做准备。在训练期间教练找到黄奎祥询问其套路的名称,黄奎祥想了想说“连城拳”,从此“连城拳”一名被记载。黄奎祥也自此踏上了“连城拳”的传播、保护与传承之路。

正月十二,在连城县城举办连城拳演武大会,隔川乡、林坊乡、罗坊乡、县城实验小学等代表队参加;每年正月二十,“天穿日”(源于古代女娲补天传说,为客家人感念女娲补天相助的特殊节日)在隔田村黄氏宗祠门前会搭台比武,隔川乡十三个自然村,每村都有1至2个武团参加。这延续了百年的“天川胜会”,是一年一度的“连城拳”检阅日。凡习武者均可自愿上擂台比试。

15.jpg

连城拳是南拳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门派,这位是连城拳的创始人。

黄氏祠堂里,黄老先生已经记不清曾在这里传授和指导过多少后生们习武。黄老先生与普遍记忆中的习武之人有很大区别,和风细雨,守静安然。可老先生为我们展示拳法时,勇猛矫健的身姿,将“连城拳”身活步健,运手莫测,进如猛虎出山,退似猫儿戏鼠,拳势猛烈,吞三分、吐三尺,门户紧,来势凶,防守严密,前后兼顾,进退有法、子午中正,步隐腿快,肩灵拳活,腰拧劲发,肘手连攻,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兼南北二家之长,把既舒展又凌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

24小时热文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