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烽火连天横阳道
作者:撰文 摄影_杨思好 蔡榆 绘图_朱沁萌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9-08-22

从横阳古道一路走来,沿途一座一座的石头城和山顶上面海而筑的烽火台,无不见证着那段烽烟四起的抗倭历史。曾经的刀光剑影、悲欢离合已很难引起我们的深切体味,鼓角铮鸣早已失声,阴晴圆缺依旧轮回,曾经在古道上上演的人间剧情,在落幕后或被尘封或成追忆……


1.jpg


闽地的军事要道


横阳古道是古时瓯江流域南下进入八闽的主要干道之一,古道横跨平阳、苍南两县,自平阳县城至福建省福鼎市沙埕岭头,全长64公里。横阳古道始建时间表不详,在史册志书上找不到有关记载。但在唐代诗人陈陶的《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中,已有“乱山沧海曲,中有横阳道”的诗句。陈陶(812~885年),为唐宪宗至唐僖宗年间的诗人,可见在唐僖宗之前,横阳古道已经开通。又据陈陶《蒲门戍观海作》诗得知唐末在古道末端的“蒲门”已经设有军事机构“戍”,当年驻军的南北交通及驿传往来,就是通过横阳古道呈上传下。元丰元年(1078年)蒲门戍始设寨,寨设巡检。元朝末年,在统治集团濒临灭亡之时,时任平阳州知州周嗣德还坚持镇压周边的民兵起义军,并通过这条古道将粮食等物资运至出海口,供给作最后挣扎的元朝主子。

到了明代横阳古道成为重要的军事通道,洪武十二年(1379年)平阳千户马相公在横阳古道原有基础上再建一条“梅岭”路段作为主道的延伸。洪武十七年(1384年)信国公汤和奉令于沿海建卫城,于横阳古道上岭山东南设站,供过往军马憩息,古道经过了今天的马站镇。洪武二十年(1387年),金乡卫城及所辖蒲门、壮士两个千户所城相继建成。于是苍南的沿海线上逐渐建成城、堡、寨、墩、堠等海防设施,此时横阳古道被提升到了战略要道的地位。隆庆三年(1569年),知县朱东光上任即捐俸筑路,其中一条从江口至金乡,并在古道上每十里设一邮铺,每铺设司兵两人以传递过境公文。到了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为防止沿海居民接济海上抗清队伍,下令“迁界”,金乡、蒲门沿海一带居民内迁十里,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蒲门复界,当时横阳古道的“三条岭”至金乡沿海路段,仅为官兵往返的通道。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镇守浙江等处地方驻札平阳总兵官都督同知李华倡捐,镇下关千总朱式玉、蒲壮所把总张兴等官兵捐资重修蒲城至马站道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平阳县令徐恕倡捐修复将军汛至蒲壮城的道路。乾隆戊戌年(1778年)方志舆、李志等首倡重建赤溪埠。此后横阳古道上的墩化桥、榕城鱼井桥、稳步桥、安步桥、通福桥、三步擂路亭、车岭亭等相继得到修缮,古道恢复了原有的繁荣。20世纪80年代,苍南城乡公路建设全面铺开,环海公路成功取代横阳古道成为重要交通要道。虽然古道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依旧有不少学者、驴友会重新踏上古道,寻找曾经战场上留下来的蛛丝马迹。


2.jpg

位于蒲壮所城的南堡烟墩遗址,明朝时期用于传递烽火。



遍布烽烟的古战场


其实自从元代至清代,这条古道上曾经发生过二十多场惨烈的战争,其中明代抗倭战争占据了明显比重,当时倭寇屡屡来犯,尤其在温州沿海一带甚为严重。有史书记载:“其寇温也,盖自太祖驭宇之初,下迄明社既屋以后,兵祸相连,垂三百年。”明朝政府也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朱元璋登基不久便颁布了禁海令,同时派遣大臣前往沿海各地筑城防御,于是倭寇的骚扰活动在短时间内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随着明中期以后朝廷军事实力严重衰退,根本无力抵御倭寇侵袭,加之地方政府不断腐化,沿海防御体系趋于崩溃,尤其在温州苍南、平阳一带的倭寇侵袭日益猖獗。就是在这个时期,爱国军官、沿海村民及海商先后加入到抗倭队伍中。

明代从洪武十六年(1383年)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频频侵扰横阳古道沿途村镇,军民联合击退来犯倭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载有倭寇的数十艘船支包围了炎亭寨,金乡卫指挥佥事察罕帖木儿是个经验丰富的军事家,他调弓兵埋伏于卫城上,自率数十骑兵赴炎亭,引诱倭寇大举追击,有意放弃防守炎亭。当倭寇进攻至金乡卫城迎旭门时,埋伏已久的弓兵齐出猛射,察罕帖木儿率兵反击,倭寇大溃而逃,擒斩倭寇甚众。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倭寇犯壮士所城,副千户王山率兵抗击英勇阵亡。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倭寇再次侵犯壮士所城,壮士军民奋起抗击,但因壮士所地处滨海,不易防守,终被倭寇攻破,壮士所城官兵被迫移驻蒲门所城,为纪念牺牲官兵,蒲门所城改名为蒲壮所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再次踏上横阳古道途经村落,一路烧杀。温州卫协守指挥祁嵩、平阳所百户刘愍领兵出哨奋起反抗,遭倭寇袭击,祁、刘殉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官兵迎战于连屿、陡桥、石坪,杀死倭寇近百余人……斗争一直持续到嘉靖末年,戚继光率军进入福建与倭寇作战,促使闽地抗倭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直到今天行走在古道上,依旧可以看见沿途残留的数十处的古战场遗址以及用于防守的古城、寨、堡、墩、堠等。


3.jpg

旧时抵御入侵者的城楼,如今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


纵观古代抗倭史,虽然沿海军民奋起抵抗,但是败仗的次数占了大半,人们不禁好奇,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双方为何实力悬殊如此之大?重新关注明代军事史的人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倭寇来自哪?关于倭寇成分的记载,古代民间史料分布很散,官方更是含糊其辞。明代史籍中未见对侵扰温州的倭寇诸如语言、相貌、习俗等等方面的详细描述。而且由于人种上差别不大,更多史料称“其人貌类中国”,事实上难以知晓其真实身份,所以战事起因来龙去脉更是模糊不清。有学者通过比对相关史籍还是抓住了只鳞片角的信息:如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实录》载:“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福州卫出军捕之,获倭船一十三艘,擒三百余人。”可见倭寇来自山东;也有人认为洪武初年山东倭寇其实是来自朝鲜半岛的高丽人,他们只是从山东方面南下移动,并且有确凿资料证明明朝时期中朝两国外交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时有摩擦。尽管如此,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洪武三年的倭寇就是日本人,即学者们通常所讲的“真倭”。可以作为参证的是《明太祖实录》记载:“指挥使毛骧败倭寇於温州下湖山,追至石塘大洋,获倭船十二艘,生擒一百三十余人及倭弓等器送京师……又并得所掠高丽人三人,适高丽使者至,命领之以归”。生擒130人中有高丽人且还有武器——倭弓,证明这批倭寇与洪武三年的记载一样是先在高丽掳掠一番之后再到温州来的真倭。当时明朝政府企图用政治外交的手段来解决,但日本方将军足利义诊的回答却是:“九州海贼所为,日廷不与闻。”很显然是为他自己推卸责任,拒不制止倭寇行径,而且他还拿掳掠的中国良民的头颅到明朝廷谎报为“倭寇首级”,可见当时日本诸侯在暗中是支持倭寇的。除了真倭,也还有明朝沿海的海寇、大商人、地主,当然更多时候他们选择与倭寇勾结为奸,凭着对交通地形的了解,甘心为倭寇作向导,与其同劫,这也是倭寇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4.jpg

三条岭路段上的甘溪路亭


在乱山与曲折的海岸之间的三条岭唐代诗人陈陶的《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横阳道的僻旷、曲折、峻峭与秀美。通过富有情趣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将读者带入对横阳古道的无限的想象空间,如今我们行走于古道中,沿途风光和古遗迹交织在一起,令人目不暇接。

从平阳县出发沿着古道一路前行,沿途依然保存着平阳县城、江口寨城、芦浦寨城、方城寨、金乡卫城、小岙堡城、白湾堡城、城门朱堡城、壮士所城、蒲壮所城、菖蒲寨等11座城寨遗址。这些城池,最早的始建于宋代,但大多建于明代,距今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横阳古道中的“三条岭”,即车岭、双牌岭、将军岭是最为险峻而曲折的路段。古道蜿蜒于乱山与曲折的海岸之间,既有险峻陡峭的山岭,又有海风习习的海塘小路,在现代人看来,行走于横阳古道是体验古风古韵、休闲娱乐、觅幽探胜的好去处。但在没有公路交通作支撑的古代,以赶路为目的,长时间攀爬行走在这条道路上,面对陡坡长岭难免要发出“行路难”的感叹。对三条岭如何步履艰难的描述,莫过于流传在蒲门一带的民谣:“妈啊妈,囡儿不嫁江南,三条岭,透天长。”说的是蒲门沿海的姑娘不愿嫁到江南,因为蒲门到江南去回都要攀越三条又长又陡的山岭,往返来探亲都很不方便。从这句民谣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联想到三条岭古道的“行路难”和行走这条道路所具有的挑战性。


5.jpg

村民在古道边的庙宇里烧香


车岭,是古道自南而北的第一条登山山岭,车岭全长约三百米,古道依车岭山坡蜿蜒而筑。车岭山高六十五丈(217米),山顶尖上现还完整地保存着建于明代的车岭山烽火台遗址。这里路段陡势,少有行人走动,如今车岭已被公路拦腰截断。站在车岭至高处,蒲门东西两向的风光尽收眼底,西可俯瞰城门及马站,远眺蒲城、沿浦等出海口,东可俯瞰三步擂,远眺赤溪等出海口,北侧则是苍南的最高峰鹤顶山(旧名覆鼎山),鹤顶山上用于风力发电的一架架风车仿佛触手可及,若是谷雨或秋分前后,这里是拍摄鹤顶山上映山红花的最佳地点。从车岭往下行,来到三步擂,这里群山环抱,深涧巨壑,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赤溪海口进入马站最为重要的通道。山壑之中,有一小山立于巍峨的群山之间,小山顶上尚存建于明代的三步擂烽火台遗址,站在遗址上,远远望去,可观察到车岭等处的烽火台和赤溪海口的“敌情”。据村民介绍,明代时的三步擂山口设有左右两所兵营,扼守着进入蒲门内的门户,清代时,三步擂烽火台配有若干守台兵士。

位于龙沙乡的后陇岭是走向双牌岭的一段必经之路。破败不堪的后陇岭亭,缠满杂草藤蔓,里面阴暗潮湿一片狼藉。亭内立有二碑,除了“后陇亭碑”几个大字及石柱上有“五十三都”等字依稀可辨外,其余甚难认读。随行同伴告诉我,以前去矾山开会,均在此道上行走。自从十余年前环海公路开通,此路就鲜有人问津了。如今双牌岭还有几户人家居住。因为往日没有外人来此,这里也没有小卖铺。村口有一座残破庙宇,庙宇下边是康庄大道,直通赤溪。一位五十多岁的村民很热情地告诉我们去赤溪可以乘车。当我们问起这座庙宇的名称,他称不知道,“这双牌岭的路亭已拆了,脚下站着的这块土地就是亭子老厝基。”村民所言的地方,在庙宇前四五米处,如今已成了路面了。为便于往来官兵和商贩食宿,当年双牌岭建有一座公馆,据民国《平阳县志》载,双牌公馆在五十三都,东西各六弓,南八弓三尺,北七弓三尺。据《辞海》的解释,“弓”系旧时丈量地亩的器具与计算单位,一弓合1.6米,只是如今公馆已影踪全无了。

康庄大道覆盖了双牌岭的部分路段,但大体尚存。三座因为古道的废弃而风光不再的石拱桥,桥下依旧流水潺潺,桥边杂草自生自灭,只是没了当年如云的行旅。来到一个用平板石桥相接的三岔路口,据说往右是矾山方向。我问村民这路何以叫双牌岭,对方称隐约知道以前有两块路牌。难道所谓的“双牌”就是立在这里指路的两块路牌而得名?走在沿溪而筑的双牌岭,耳边是山涧的流水声,因此脚步有些轻盈。此岭建有包括岭脚下的赤溪打铁宫在内三座路亭,想必是对“又长又陡”的一个最好注脚。


6.jpg

城门朱堡现存的古城墙,见证了数个时代的战乱与和平。


三条岭中最长最陡的将军岭,位于苍南县括山乡,这条岭因为岭东北有将军山而得名,据以往经常行经此道的老人说,将军岭上去一铺路下来一铺路。古时每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兵,为轮番传递公文之用。将军岭脚下有一座路亭,称“福寿亭”,系石墙木梁构建。横阳古道上的亭,几乎都是供旅客歇脚的地方。亭的建筑也是因地制宜,北方用砖石土木修建,而南方多以木、竹为主。基本上是五里一亭,但也不是绝对。到了汉时,亭已发展成为供过往行人食宿的馆舍,平民与贵族可同宿一亭,但在房间安排上有严格的区别。

翻过将军岭到达龙沙乡的石塘,在古道上有一座单孔拱桥跨溪而立。桥一头依傍着青翠的山脉,一头是用以抵挡惊涛骇浪的海堤,为了防止海浪和山洪的冲击,桥洞高拱,桥体高筑如弓,两侧桥头再用青石条分别铺成数级台阶,以便利行人通行。桥底下一条弯弯的小河,带着“哗哗哗”的欢快声,蜿蜒而来,仿佛是一位举步不稳而又迫不急待地投向母亲怀抱的幼童一般,步履扭扭歪歪,呈“之”字形流向不远处的东海。桥的外围是宽阔的海塘,桥同周边的山、海、村落、溪流、古道、海堤互为衬托,交相辉映,使桥显得既优雅又壮观——这座桥就是名闻遐迩的“通福桥”,因此桥前方的路通向福建而得名。桥长20米,高10米,桥面由长条形石板铺就宽5米的通道,两侧设置十八板石护栏,并置柱头雕饰仰覆莲的望柱,既美观又确保桥栏的稳固,同时又兆示着一种吉祥。北侧桥栏上居中镌“通福桥”三字,左右两侧款“大清光绪拾柒年岁次辛卯季冬月谷旦”。


7.jpg

金乡卫城里的老街和建筑


古城再现峥嵘旧时光


沿着横阳古道自石塘平桥继续向北行,经小,越梅岭,就可到明代抗倭名城金乡卫城。其中小至梅岭的路段,是横阳古道的另一分支,民间俗称“梅峰古道”。小又称小岙,现属渔岙村。小倚山濒海,地处苍南南北交通的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洪武年间金乡建卫城后,就在小设兵寨和大烟墩山烽火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小与大屯兵数百名,“专御大渔七溪石塘一带地方”,隆庆三年(1575年),这里建堡设巡检司,抗御倭寇,村中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明代的古堡遗址。

远处的梅岭像一条游龙自山脚蜿蜒而来,两侧砌不规则的块石,中间用略呈方形的石条筑成一级一级台阶,整条山岭显得十分的规整。岭长1000米,上、下岭分别需要20分钟的时间。在下岭约二百米处,稍作留意就可发现岭内侧的石头上多处镌刻着文字,字迹并不规整且显得有些漫漶,但其中一块稍大的石头刻着的文字,还依稀可见“平阳千户马相公新开岭路,以便往来者。洪武十二年七月日立”。从字里行间不难发现,这条岭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始建路人是一位姓马的千户官员。“相公”是家奴对主人或民间对官员的尊称,这个题款有可能是其家奴或筑路工的信手题刻,故字迹并不像其他摩崖题刻那样规整。金乡卫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马千户在建城前八年就来此地开路,可以推断他可能就是修建金乡卫城的重要人物之一。

再往前不远处就是金乡卫城了,这里曾是抗倭重镇。“一亭二阁三牌坊,四门五所六庵堂,七井八巷九顶桥,十字街口大仓桥。”这首清代民谣流传至今,以寥寥数语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金乡城镇规范的布局结构。走在如今的金乡城内,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各类商铺,街道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乍看之下,它和其他的乡镇一样,繁华时尚。根据文史材料记载,古老的金乡卫城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并且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八门九宫格局,匠心独具。东北有狮山,西南有球山,一条鲤河穿城缓缓流淌,全城刚柔相济,应验风水定律。

横阳古道虽然只有三条岭和梅岭路段保存较为完好,但南、北两向损坏较为严重的延续路段,依然保存着繁多的文物古迹。再往前行,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蒲壮所城始建于洪武二十年(1378年),是明代朝廷为防倭寇而建的国家海防城堡建筑,也就是今天的马站镇蒲城,原名蒲门所城,后因附近的壮士所城被倭寇攻破,驻军移驻蒲门所城与蒲门所城驻军分署联防而合称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坐落于浙闽交界处的合掌岩山脚下,东临东海,北枕龙山,西峙合掌岩,南与福鼎县毗邻,城墙周长2400米,高3~7米不等,底宽6~8米,顶宽4~7米,均用条石和块石分内外各三层包砌,设有东、南、西三城门。城门均筑有方形瓮城和城楼。城上设敌台6座,城堞611口,城外有护城河、吊桥,当时有“千户等官十四员,旗兵一千二百三十二名”。古城里石筑的城墙,石构的拱形城门和东、南两座城楼保存着原有的风貌,众多石筑的民居和绕城而过的护城河、城外的金氏贞节牌坊,依旧保存着古时的风韵。

距离蒲壮所城不远的城门朱堡是朱元璋派驻浙南的朱姓后裔族人自发修建的抗倭城堡,北枕城门山,其余三面凿护城河环绕。现存南向城墙100米,西向城墙27米,残高2.5~3.5米。城内街巷曲折迂回,还较好保存着两座朱氏宗祠和数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城内棋盘村中,还完好保存一副明代嘉靖年间驻军官兵休闲娱乐的青石质象棋棋盘。据村民介绍,古时,城门朱堡的堡内城外榕树成林,故用石头筑成的城堡又称榕城。现东南向护城河岸上,还屹立着一株已有三百余年树龄的大榕城,树与桥和石头堡墙,构成一幅生动的村居生活画卷。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