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凤羽 白族民俗路
作者:撰文_李灿繁 白明琴 供图_臧义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0-10-16

1.png


白族是我国第十五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而隶属大理的凤羽镇——洱源县西南部15公里处的小镇,正是最原始的白族聚居地之一,境内白族人口占到了全镇人口的98%。凤羽位于洱海之畔,被称洱海之源,而洱海又被白族人民视为“母亲湖”,纯正的白族文化正是在这里源起,并世代繁衍相承。数百年来,相对封闭的大山生活,也让这里保持了最“原汁原味”的白族风情。


2.png


但在前几年,即便来到凤羽,恐怕也没有品味风俗的心情——不得不承认,到此游玩的激情常常被一路辗转、缓慢的交通消磨了。那个时候,距离凤羽大约20公里的国道214线,可以说是去往凤羽的唯一一条通道,外地人多经此路由大理市入洱源县,然后再沿省道310线和县道089线至凤羽镇。但即便如此,对远道而来的人们来说,一路上的路况也是差强人意。2012年,洱源县启动国道214线洱源县城至大理市上关段改造工程,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时速60公里标准改造完成了25公里路,才让入境的人们享受到了舒适的出行。但对于行路迫切的游人来说,还是不够快。2014年年初,一条由大理直达丽江的大丽高速公路贯穿了洱源县境,一下子拉近了凤羽与昆明、大理、丽江等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成为出入凤羽的一条真正快捷的大通道。从此,人们来到凤羽的时间和心情变得充足和美好起来,细腻的白族风情终得以慢慢进入人们的心境。


3.png


上梁歌 白族贺新房习俗


近几年,洱源的县乡道不断被升级改造。由大丽高速公路洱源出口驶出,对接驶入省道310线、县道089线,人们看到的依然是平整、清洁的路面和路旁整齐、盎然的绿化景观。让人们更惬意的是,自从进入洱源县境内,路边一幢幢风格独特的民居等建筑开始愉悦眼球。

入目的白族民居多为“长三间”的白墙高瓦。据说,古时白族民居多为衬有厨房、畜厩和场院的茅草房,或者是“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其卧室、厨房、畜厩都各自分开。有的民居也会是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饮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洱源县城虽同样建有白族民居,但白族传统贺新房的风俗却没有凤羽镇上保持得那么纯正、浓郁。在白族,起房盖屋首先要择吉日动土砌石脚,石脚砌好后,要隔几个月甚至是两三年,才择吉日开工营造。白族称这段时间为歇土。从房屋开始营造到毕工,还要进行以唱祝贺歌为主要形式的建新房仪式。祝贺歌由“上梁歌”和“封龙口”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木、泥匠师傅在不同时间吟唱。

“上梁歌”即上梁时唱的贺歌。当头的木匠师傅身挂一道红彩,接过主人递上的大红公鸡,一边唱一边登上临时搭起的“阳台”。木匠唱罢后,两位泥木工师傅从院里抬起一根染红的“梁头”,同样边走边唱。待泥木工师傅拿起大木锤后,领头的木工师傅接住主人递上的一大篾箩包子,开始丢包子。丢包子图的是喜气。领头木工在“阳台”上边敲边唱边丢包子,还要进行风趣的即兴表演。据说,在有些地方,会唱的人一唱就一大段,有的唱出主人创业、起房盖屋的艰难,或建造中木匠师傅如何爱惜材料,技术上如何处理等,歌唱内容不一。“封龙口”,又叫“合龙口”,由领头的泥工师傅吟唱,边唱边将主人递上的大红公鸡带到屋顶,顺着屋脊滴鸡血,同样伴有风趣的即兴表演。每次贺歌之后,主人都要设宴款待筑房师傅和前来祝贺的村民。至此,整个建盖新房仪式才结束。


4.png

大理白族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


5.png

白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聚居于洱海区域、贵州、湖南等地的为民家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6.png

白族民居大都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其中木质部分凿榫卯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


7.png

白族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生产水平基本与周围汉族相同。


掐新娘 白族婚庆风俗


凤羽镇主干道两旁开设着各种商店,售卖当地特产、现代生活家具……繁华程度与其他地区的商业街无异。但在这里,道路又别具一番风味——湛蓝苍穹下,它显得异常宽敞,自然地嵌在白墙高瓦之间,远观如同一幅风景画。

然而,浪漫的是,对凤羽白族稍有了解的人,会在这片道路上期待与前来“赶街”的新娘相遇,或者邂逅一户娶嫁的人家,然后一路跟随,细细体会白族的婚庆风俗。

应该说,每个民族的婚庆习俗,都是最能体现本民族独特风情的一笔,白族亦是如此。据当地人介绍,在白族人结婚前一天,男方要请人搭彩棚、唱祝贺歌,并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村民。到来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均会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结婚当日,男方摆宴待客,需跪地双手托盘敬上酒菜。新郎到女家迎亲会有“路考”,俗称“考姑爷”或“考新郎”;女方则要“哭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后哭兄嫂、弟妹等,边哭边唱父母养育之恩,兄嫂、弟妹之情等,若遇到妯娌不和,还可以趁机唱出不满。

新娘到男方家后,要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梳妆打扮。这个时候人们会争相掐新娘,据说这是为了沾喜气而留传下来。

白族新婚的洞房门坎置物很有讲究,门口放一副马鞍,门上挂一把筛子,门内安放一面镜子,镜子上放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意在祝福新人在今后生活勤劳、勇敢、幸福。在洞房环节,两位新人会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今后就谁当家。不过,往往是女先男后,这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随后,有些地方还会有“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再举行“除拜”,即拜亲仪式。直到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门,婚礼才结束。

然而,婚庆风俗并没有就此结束。凤羽白族人6天赶一次街。逢赶街天,新娘要在一位邻居或亲戚妇女的陪同下去赶街。对新娘来讲,婚后的第一街关系到给新的家庭成员及周围邻居的第一印象,因此每个新娘都很注重。新娘赶街,买什么物品由新娘选,陪着的人只是帮忙拿东西,这时商贩往往会极力向新娘推销产品,故意把价格说高。新娘要小心谨慎,否则不仅上当,还要被人取笑。新娘第一街一般都是先买几斤活鱼、几斤酒,然后买蒜苗或蒜头,最后买一顶草编的锅盖。据说,这是取汉语的吉言:买扫帚即取“百病扫走”之意;买蒜苗、蒜头取“顺顺利利”或“万事顺利”之意;买锅盖则有新媳妇“本事盖人”之意。


8.png

白族男女常利用劳动、赶集等机会谈情说爱,用山歌试探对方情感、寻觅意中人。


9.png

唐人樊绰的《蛮书》记载:“白族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


栽秧会 白族农耕文化


由乡道入村道,生活气息更加浓郁——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在道路上穿行,或稻田或花田或村舍,让静置的道路顿时充满情趣。对游人来说,最开心的是路边偶有售卖农产品的小摊,供以充饥解渴,幸运的人,说不定还会在村道旁与白族的“栽秧会”不期而遇。

白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具有独特的农耕文化,“栽秧会”就是其一。

“栽秧会”由几十户人家自愿组织,以换工的方式进行集体栽插,并协商推选一位懂农事、栽插本事大、有威望,又善于说唱的男子来当“子刮”,即“秧官”。秧官的职责是检查工作、技术指导,同时在田头临时组织娱乐活动。每个临时的栽秧组都有自己的一面“秧旗”——旗杆一般10米多高,顶端有用各种彩绸扎成的升、斗,象征“五谷丰登”,旗杆中部斜挂有犬牙形白、黄布镶边的红、蓝色大旗,旗上会书写有象征吉祥的字句。据说,有的在旗杆上还系挂有彩带、雉尾、铜铃等五彩饰物。秧旗旁有三至四人组成的小乐队。在秧官指挥人们怎样栽秧、乐队吹奏哪支曲子、三弦弹哪个调子时,栽插的人们会乘机把他的敲锣棒等物件藏起。这时,秧官要拿钱买糖果或酒给大家,才能将自己的物件赎回。因此,当地有“当回秧官倒贴二百文”的民谚。

栽秧结束,也就是关秧门后,还要举行“田家乐”,有的地方又也叫“谢水节”,包含有祭祀水神的意思。田家乐需要由几个村寨各家凑钱联合举办。人们化装成渔、樵、耕、读等角色,吹着唢呐,打着霸王鞭,抬着秧旗;秧官头戴斗笠,骑马在村寨里巡回演出,表演滑稽、风趣,期间伴有吹吹腔演唱,以唢呐伴奏,内容多是民间传说、笑话。


10.png

白族大理三月街是云南省遐迩闻名的物资交流大会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


11.png

凤羽在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畔,有其余韵。


吹肝 白族待客之仪


当地的白族人会向游人感慨,这些年,便捷的大道让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进村进户,让他们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其实,大丽高速公路开通,一路串联起多个知名景区,也让现代化的农业旅游经济经营理念沿路进驻到凤羽乡村。如今,到凤羽也能吃住在农家乐了。但这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影响白族人一如既往的待客之道。

来到凤羽,定当要品尝正宗的白族佳肴,其中最不容错过的就是白族传统佳肴——吹肝。生活在凤羽的白族农家,家家户户都能做吹肝,但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就有讲究了。有经验的白族人制作吹肝,会选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取一块新鲜无破裂的猪肝为主料,然后用一节三寸长的空心竹管插入猪肝主管内,边吹气边用手轻轻拍打,再将早以配好的草果面、辣椒、花椒、回香、味精、酱油、食盐、大蒜汁和酸醋等佐料一勺勺灌入管内,用麻线扎紧后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一个月后食用。食用时,先将吹肝洗净,然后或炖或蒸或煮。吹肝熟后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不止。

说到美食就不得不讲讲白族的待客之道,它好比是美食的另一味佐料——白族人待客吃吹肝每位来宾不多不少只能6片。一位老人介绍说,这一待客之道源远流长。相传,唐朝初年,大理洱海一带居住着6个比较大的部落,即白族和彝族的始祖“六诏”。向唐朝进贡时,每诏出1份,共6份礼,唐朝的回礼也是6份,每诏1份。白族人继承先祖的习俗,加上通晓汉语,能够适当用汉语中的谐音字取吉利蕴意,如“六六三十六,有福又有禄”,于是以此礼待客,并最终衍化成白族人民热情尊客的美德。


12.png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三月街吃蒸糕和凉粉。


13.png

鱼鹰学名叫鸬鹚,是捕鱼能手,洱海渔民早在4000多年前,三星堆文明鼎盛时期就开始驯养鱼鹰。


数读大丽高速公路

由大理至丽江的高速公路编号为G5611,主线全长204公里、两条连接线总长68.1公里;主线按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分别为每小时100公里和每小时80公里;全线共有桥梁435座,单幅长98公里,共有隧道10座,单幅长38公里,最长隧道达4.4公里,桥隧比例为31%,桥隧投资比例占路基工程总投资的67%;主线设置15处互通式立交;全程共24条电子不停车收费ETC通道同时启用;是国家高速公路重要干线杭瑞高速公路(G56)的联络线。


白族特色美食

土八碗:白族传统宴席上的一套典型菜谱,由八道热菜组成,有煮、炒、蒸、炸、煎、腌多种菜肴,色泽鲜艳,滋补健胃,老少皆宜。

砂锅鱼:白族对鱼的食法和烹调技术颇具特色。在众多食法中,最具风味特色的是砂锅鱼。砂锅鱼集中了白族鱼味的精华,热烹热吃,配以豆腐等食物,味道鲜美,是大理白族款待宾客的佳肴。

乳扇:一种呈扇形的乳制品,是白族人民待客的一道上等菜。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乳扇”。乳扇的食法很多,可生吃可熟吃,也可烧、炸、煎、煮等。它也是白族三道茶的其中一味。

生皮:火烧猪肉(多用臀部和后腿皮肉)和猪肝,切成细丝,以葱、蒜、芫荽、炖梅、辣子面、酱油等为佐料,调蘸而食。此吃法民间称之为“吃生皮”。白族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