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发布机关:交通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6-01-01

实施日期:1995-11-06

时 效 性有效

题  注:交公路发(1995)1036号公布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计阶段
第三章  初步设计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  组成与内容
    第三节  改建公路工程
第四章  技术设计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  组成与内容
第五章  施工图设计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  组成与内容
    第三节  改建公路工程
第六章  其他
附:有关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对于公路养护的大、中修工程,可参照使用。
第1.0.2条  公路工程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控制投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1.0.3条  设计必须贯彻勤俭建国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农田水利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和综合利用,使设计的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第1.0.4条  初步设计中必须充分进行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对难以取舍及投资有较大影响的路线、桥梁、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方案,应以同等深度进行比较。
第1.0.6条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分期修建时,应做好前期工程与后期工程的总体配套设计,即一次设计、分期实施并处理好前、后期工程相互衔接及用地的预留问题。
第1.0.6条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精心设计,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质量负责。设计文件经批准后,如需变更设计,应按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1.0.7条  工程定额的采用和概、预算的编制,应根据设计阶段的不同要求和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1.0.8条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进行总体设计。一个建设项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设计时,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应指定一个设计单位,负责总体设计,协调统一文件的编制,编写总说明和汇编总概(预)算。
第1.0.9条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必须由具有相应等级的交通行业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编制。

第二章  设 计 阶 段
第2.0.1条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计中的机电设备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第2.0.2条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和初测、初勘或定测、详勘资料编制。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和定测、详勘资料编制。
两阶段设计时,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测设合同和定测、详勘(含补充定测、详勘)资料编制。
三阶段设计时,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测设合同和定测、详勘资料编制;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复的技术设计、测设合同和补充定测、补充详勘资料编制。
第2.0.3条  采用一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编制施工图预算。
采用两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
采用三阶段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技术设计编制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

第三章  初 步 设 计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第3.1.1条  初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设计方案。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批复后,则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迁,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采用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亦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第3.1.2条  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意见,基本落实路线布置方案,一般应进行纸上定线,赴实地核对,落实并放出必要的控制线位桩。对复杂困难地段的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大桥的位置等,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第3.1.3条  初步设计应:
一、 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
二、 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等情况;
三、 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情况,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
四、 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路段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
五、 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
六、 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七、 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八、 基本确定小桥、涵洞、漫水桥及过水路面等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九、 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十、 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十一、 基本确定通道和人行天桥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十二、 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及主要尺寸;
十三、 基本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
十四、 基本确定渡口码头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十五、 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
十六、 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十七、 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十八、 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十九、 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二十、 编制设计概算;
二十一、 经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二节  组成与内容
第3.2.1条  初步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三篇和附件所组成。
第一篇  总说明书    
第二篇  总体设计★凡标有★号的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第三篇  路线    
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    
第五篇  桥梁、涵洞    
第六篇  隧道    
第七篇  路线交叉    
第八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九篇  环境保护    
第十篇  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    
第十一篇  筑路材料    
第十二篇  施工方案    
第十三篇  设计概算    
附件  基础资料

第一篇  总 说 明 书
一、 路线地理位置图  示出路线在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城镇、工矿区等的概略位置。
二、 说明书
(一) 概述
1.任务依据。
2.设计标准。
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如标准、规模有重大变更,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4.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及推荐方案的确定。
5.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及城镇等。
6.占用土地情况。
7.新技术采用及计算机的运用情况。
8.下一阶段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项目。
9.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当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和采纳情况。
    10.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二)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2.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3.不良地质路段情况及工程设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4.工程地质评价。
5.水文地质评价。
6.地震基本烈度采用及大型工程构造物区域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情况。
7.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三) 总体设计★
1.公路区间交通分布图  示出设计起讫点间各互通式立体交叉转向交通量及互通式立体交叉区间主线交通量。
2.交通量分布状况、公路功能、服务水平及总体设计原则的确定。
3.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情况。
4.设计路段长度的划分、衔接及其衔接前后路段的技术指标运用及协调情况。
5.路线起讫点与其他公路(含规划公路)的衔接方式。采用分期修建方案时,近期的实施方案及远期的设计方案。
7.公路一般路段及特殊路段(如分离式断面、桥梁、隧道、爬坡车道等)横断面方案(组成、宽度、构造及设施)的设置情况。
8.沿线各种交叉的设置规模、数量、密度及其沿线各交通流的交通需求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适应等情况。
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原则、设置位置、规模及其与公路主体工程设计、服务水平、环境等的适应情况。
10.收费公路收费制式、收费方式、站点布置的论证。
11.沿线大型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大型服务区、汽车停靠站的设置位置、相互之间的间距及其与公路总体设计的协调情况。
12.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及环境保护对策的说明。
13.根据交通量发展、投资及投资效益所拟定的分期修建方案及其比选情况。
14.各种工程结构、设施的选型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采用,总体上是否协调、配套,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及其相互设计之间的协调处理措施。
(四) 路线
1.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2.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定路线方案的采用及重大变更的论证。
3.方案布置(包括各比较方案)及方案比选的论证。根据综合比较结果(附方案比较表)提出推荐方案。论述时应就方案的提出理由、方案的工程实施条件、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等考虑以下几方面:
(1)地形、地物、不良地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文物及环保等对路线方案布置和设计的影响;
(2)各方案的选择和布置情况(控制点间距、路线与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位置的协调及其位置的确定);
(3)各方案平、纵指标的连续、均衡和协调情况及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分析和评价及其满足所定服务水平程度的比较;
(4)征地、拆迁情况及与铁路、原有公路、农田水利、电力、重要管线(道)等的干扰(包括施工)情况;
(5)结合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划、路网结构论证路线布局的合理性及对沿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6)各方案路线对沿线环境保护的影响评价和比较;
(7)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造价(可根据方案情况采用估价、基价或概算)及运营效益的比较;
(8)其他评价和比较(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路线方案的意见和评价)。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五) 路基、路面及排水
1.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依据及方案比选论证。
2.路基土工、路面结构材料及混合材料试验成果表。
3.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路基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4.路基防护工程设计情况。
5.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6.路面设计原则、依据及结构类型的比选论证。
7.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及设计情况。
8.需要进行科研试验项目的说明。
9.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六) 桥梁、涵洞
1.桥涵设计标准的采用情况。
2.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
3.沿线水系及水文概况、特征,农田水利设施与桥涵设置位置及孔径选择的关系。
4.沿线工程地质及筑路材料与桥涵(含跨线构造物)结构类型选择的关系。
5.逐座说明特大桥、大桥和复杂中桥的流域及河段特征,桥位处地质、水文情况,通航要求,桥位比选与路线协调情况,水文计算及孔径确定,桥型方案比选的论证以及防护工程、抗震措施、施工方案等。
中桥可简述比选论证情况或列表说明结构类型的选择、水文计算及孔径确定等。
6.小桥涵结构类型的选择,孔径计算的依据,漫水桥、过水路面的设置理由。
7.桥涵设计与路基、路面及沿线设施设计的协调配合情况。
8.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七) 隧道
1.设计原则及净空标准。
2.逐处说明隧道(包括明洞)的位置、长度、设置理由与路线协调情况,各方案(包括隧道与明线方案)比选论证情况。
3.逐处说明隧道的地质、地震情况,结构类型(包括衬砌、路面、装修)及洞门型式(进出口)的确定,防、排水措施(洞内、外及洞外路基、路面排水的协调配合),坚井、斜井、施工便道、渣汤、抗震措施设计情况以及长250米以上的隧道施工方案等。
4.隧道通风、供电、照明、监控、通讯、消防、救援、标志等的设置原则、规模、标准及方案的论证情况。
5.长及特长隧道尚应说明管理机构的设置规模、标准、人员配置及所需房屋建筑、设施的总体设计情况。★
6.废气的排放,洞口绿化、美化设计等。
7.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八) 路线交叉
1.路线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通道、人行天桥等)的分布及设置概况。
2.逐处说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及其在路网中的地位、作用,设置理由,集散交通量(现状、预测及分配)、地质、地形、地物情况,形式及排水措施等方案的比选与论证比较表,技术指标的选用,匝道车道数的确定,平交处通行能力的分析,收费口的设计交通量及收费车道数设置的论证,以及跨线构造物的几何标准等。
3.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位置、设计标准、排水设施、跨线构造物的类型(上跨、下穿)及方案比选等情况。
4.平面交叉的设计原则、采用的类型及其比选情况。
5.乡村公路现状、通道和人行天桥的设置原则、设计标准、路线平纵与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适应情况,通道排水措施等。
6.重要管线、管道交叉设计情况。
7.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九)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公路几何设计、交通量、公路功能、服务水平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对各项设施的设置要求。
3.根据总体设计方案,说明管理养护机构的组成形式、设置规模、位置及人员配备等。
4.分项说明各类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依据、方案的比选论证情况及推荐意见,分期实施计划。
5.监控设施的设计原则及系统目标,方案比选论证及推荐意见,系统构成及功能和实施计划等。
6.通信设施的设计原则,通信传输方式的选择,通信网构成及功能,管线设计和实施计划等。
7.收费设施的设计原则,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的选择,收费站点的布设,收费系统构成及功能和实施计划等。
8.分项说明服务设施的设置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逐处说明服务区大型停车区的布设位置、功能、建设规模、方案比选论证情况及实施方案等。
9.分项说明供电照明设施的设计原则、标准及技术要求,并根据供电情况和供电类别说明每处供电所、照明区段的布设位置、功能、建筑规模和与供电部门的初步协商情况等。
10.分项说明房屋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规模、设计范围、设计指导思想及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及分析等。
11.各相应专业的概算编制。
12.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 环境保护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2.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生态平衡、自然景观、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3.具体阐述在路线布置、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收费站、排水、料场布设、废方处理等中已考虑的环保措施。
4.环境保护设计的依据、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5.各项环境保护设施的布设位置、类型、功能及其方案比选情况。
6.与环保、文物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商情况。
7.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一) 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
1.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沿线分布情况。
2.逐处说明渡口码头的地形、地质、其他情况及其布置原则和方案。
3.逐处说明悬出路台、防雪走廊等其他工程的设置理由及设计原则。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二) 筑路材料
1.沿线筑路材料(包括工业废渣)种类、质量、储量、供应量(包括外购材料)、运输条件与运距。
2.主要料场分布情况。
3.有关采、购、运输方式及与地方签订的有关协议或意向情况。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三) 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施工力量的设想和施工期限的安排,关键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比较、论证情况。
2.主要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3.主要材料的供应,机具、设备的配备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4.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十四) 设计概算
1.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编制范围和总概算额。
2.进行各工程方案比较时的造价计算说明。
3.对下一阶段调查和设计的建议,应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三、 路线平、纵面缩图
平面缩图应示出路线(包括比较方案)起讫点、5公里(或10公里)标、控制点、地形、主要城镇、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简明示出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主要路线交叉、主要沿线设施等的位置和形式。比例尺用1∶50 000~1∶200 000。
纵断面缩图绘于平面缩图之下,简明示出主要地面、垭口、河流、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及主要路线交叉等的位置、名称与高程,分段注明地质概况。水平比例尺与平面缩图相同或与其长度相适应,垂直比例尺用1∶1000~1:20 000。
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五、 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测设合同、有关部门的批文以及协议、纪要等复印件。

第二篇  总 体 设 计★

一、 公路平面总体方案布置图  示出路线推荐方案与各比较方案的平面位置(包括工可方案)及5公里或10公里标,特大桥、大桥、隧道的位置、孔数及孔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交叉形式及相交道路,管理养护区、服务区等的设置位置,以及影响和制约路线、特大桥、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等位置选定的不良地质、滞洪区、地物(含文物和古迹)、风景区等的分布范围,并以简要文字说明其性质和对各方案的制约程度。必要时可着色醒目地示出其分布。推荐方案上示出设计分段区间。比例尺一般用1∶10 000或1∶50 000地形图或航片图绘制,亦可与路线平、纵面缩图合并绘制。
二、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  示出地形、地物、坐标网格、路线位置、桩号、桥涵、隧道、路线交叉、沿线排水系统、服务区、管理养护区、沿线取(弃)土场、路(梁)改移等的布设位置。路线位置应标出中心线、路基边线、公里桩、百米桩及曲线主要桩位。必要时应示出有关景观和环保设计的平面位置。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
比较方案的平面总体设计图应单独绘制。
三、 公路典型横断面图  示出主线一般路段的典型横断面及护栏、隔离栅等的安设位置。比例尺用1∶200。
四、 公路全景透视图或复合透视图  为检验路线平、纵组合设计以及公路在特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路段的设计情况,可根据需要绘制全景透视图或复合透视图,并进行评价。
五、 公路分期修建方案设计图  对分期修建的公路,应根据总体设计及分期实施计划,参照上述平面总体设计和公路典型横断面图的要求,分别绘出前期及后期工程的平面总体设计及其横断面,包括各种构造物、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分期实施总体设计方案。
路线比较方案设计图可单独绘制亦可在平面总体设计图中示意。

第三篇  路    线

一、 路面平面图   示出地形、地物、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路中心线及平曲线交点,公里桩、百米桩及平曲线主要桩位,断链位置及前后桩号,大型构造物的位置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出指北图式,列出平曲线要素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示出坐标网格,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布置形式,跨线桥(包括分离式立体交叉桥)位置及交叉方式,复杂平面交叉位置及形式。比例尺用1∶2 000,平原微丘地区比例尺可用1∶5 000。
路线平面图也可用影象地形图绘制。
比较方案如远离推荐方案时,可单独绘制(注明上承下接关系)。
二、 路线纵断面图  示出地面高程、地面线、设计线、断链、竖曲线及其要素,桥涵与立体交叉(含通道、人行天桥)的位置及其结构类型、孔数与孔径,设计水位,隧道位置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坡度及坡长(包括变坡点桩号、高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包括缓和曲线及其参数)。水平比例尺与平面图一致,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0或1∶500。比较方案的纵断面图可单独绘制。
三、 路线透视图  对路线平、纵组合设计受限制的路段应绘制路线透视图检验并进行评价。
四、 工程地质平面图  示出地层年代符号、地层分界线,地震基本烈度分界线、工程地质区划界线及地质构造,主要构造物、村镇地名、路线、比较线位置及桩号(5km或10km桩),沿线不良地质地段及桩号等。比例尺用1∶10 000~1∶20 000。不良地质地段应另绘比例尺为1∶2 000~1∶10 000的工程地质平面图。三、四级公路也可只绘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平面图。
五、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示出地面高程线,试坑、钻孔编号、孔深、岩土类型界限及地质构造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地貌类型,试坑与钻孔的地面标高及桩号等。水平比例尺用1∶2 000~1∶200 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0~1∶20 000。不良地质地段应另绘水平比例尺为1∶2 000~1∶10 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为1∶200~1∶1 000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三、四级公路也可只绘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六、 直线、曲线、转角表  列出交点号、交点坐标、偏角、曲线各要素数值、平曲线主要桩位、直线长、计算方位角或方向角等。
七、 纵坡、竖曲线表  列出变坡点桩号、变坡点间距离、竖曲线要素值、直坡段长等。
八、 公路用地表  列出用地起讫桩号、长度、所属县、乡、土地类别等。
九、 公路用地图  示出路线用地界线(变宽点处注明前后用地宽度及里程桩号),土地类别,分界桩号及地表附着物,土地所属县、乡等。比例尺用1∶500~1∶2 000。
十、 赔偿树木、青苗数量表  列出其桩号、位置、所有者、树木青苗类别及数量等。
十一、 拆迁建筑物表  列出建筑物所在桩号、距路中心线距离(左、右)、所属单位或个人、建筑物种类及数量等。
十二、 拆迁电力、电讯及其它管线设施表  列出其桩号、交叉角度、所属单位、用途、拆迁长度、设备种类和数量等。
十三、 不良地质地段表  列出桩号、长度、类型、不良状况、处理措施等。对软基还应列出对应段落的物理力学指标。

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示出路中心线、行车道、拦水缘石、土路肩、路拱横坡、边坡、护坡道、边沟、碎落台、截水沟、用地界碑等各部分组成及其尺寸,路面宽度及概略厚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分别绘制,还应示出中央分隔带、缘石、左侧路缘带、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护栏、隔离栅、预埋管道等设置位置。比例尺用1∶100~1∶200。
二、 路基一般设计图  绘出一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高填方路堤,深挖路基,水田内路堤及沿河(江)及水塘(库)等不同形式的代表性路基设计图,并应分别示出路基、边沟、碎落台、截水沟、护坡道、排水沟、边坡率、护脚墙、护肩、护坡、挡土墙等防护加固结构形式和标注主要尺寸。比例尺用1∶200。
三、 特殊路基设计工程数量表  分别列出软土地基等不良和病害地段地质起讫桩号、长度、宽度、处理措施、工程数量。
四、 特殊路基设计图  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及病害地段应绘路基处理方案一般设计图。列出方案比较表。比例尺用1∶100~1∶200。
五、 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挖方(按总体积、土类、石类计列)、填方(填土、填石分压实方、自然方计列)、本段利用方(按土方、石方计列)、远运利用方(按土方、石方平均运距计列)、借方(按土方平均运距计列)、弃方(按土方、石方平均运距计列)。
     六、 取土坑(场)、弃土堆(场)一览表  列出中心桩号、位置(分左、右)、运距、数量(分取土、弃土)、占地(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临时工程(便道、便桥)、供应或弃方起讫桩号。
     七、 取土坑(场)、弃土堆(场)平面图  大型取土坑(场)、弃土堆(场)应绘制本图。示出地形、地物、位置、范围、运输道路等。比例尺用1∶500~1∶2 000。
八、 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工程名称、主要尺寸及说明、单位、数量(左、右)、工程数量(包括挡土墙、护墙、边坡加固、驳岸、护岸、防水堤坝等)。
九、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绘出主要防护工程一般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200。 按不同高度、坡率等列出每延米工程、材料数量表。
十、 路面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宽度、结构类型、各结构层名称、厚度、数量(分行车道、路肩加固计列,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行车道及路缘带、爬坡车道、中央分隔带(缘石、填土等)、硬路肩计列)、镶边石、培路肩、挖路槽等。
十一、 路面结构方案图  示出自然区划、设计参数,并分别示出行车道、路肩加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别示出主线行车道及路缘带、爬坡车道、硬路肩、匝道、被交公路)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的路面结构与厚度,绘出路面边部构造大样图,列出路面结构方案经济比较表。
十二、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工程名称、结构说明、单位、数量、工程数量等(包括边沟、跌水井、排水沟、截水沟、盲沟、急流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间带的纵向排水沟、集水井、横向排水管、拦水带等)。
十三、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绘出主要排水工程一般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200。列出每延米(或处)工程数量表、急流槽设置间距表、集水井、横向排水管设置间距表。

第五篇  桥梁、涵洞
一、 沿线水系分布示意图  示出江河(溪)位置、流向、主要地名,路线的推荐线、比较线及其桩号,桥梁位置等。
二、 特大、大、中桥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流名称或桥名、河床地质情况、桥面净宽、最大桥高、孔数及孔径、交角、全长,结构类型(分上、下部结构)、通航水位、设计水位、设计流速、设计流量等。
三、 特大、大、中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中心桩号、桥型、孔数及孔径、全长、按上、下部构造、护拦及搭板等分别列出工程材料数量。
四、 特大、大、中桥设计图
(一) 桥位平面图  特大、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示出地形、桥梁位置及调治构造物、防护工程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桥头接线还应示出路中心线、路基边线、公里及百米桩、直线或平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参数,桥梁示出桥长、桥宽、锥坡、标出桩号和交角。比例尺用1∶500~1∶2 000。
桥位平面图也可用影象地形图或象片平面图绘制。
比较桥位与推荐桥位除相距过远者外,一般应绘在同一张图上。
(二) 桥位工程地质平面图  地质特殊复杂的特大桥应绘本图。比例尺用1∶500~1∶2 000。
(三) 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特大桥、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水平比例尺用1∶200~1∶5 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20~1∶500。一般与桥型布置图合并绘制。
(四) 桥型布置图  绘出推荐桥型方案(包括主要调治构造物和防护工程)的立面(或纵断面)、平面、横断面和各部构造尺寸等。示出河床断面、地质分界线、特殊水位、冲刷深度、墩台高度及基础埋置深度、桥面纵坡等。当为弯桥或斜桥时,还应示出桥轴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特大桥、大桥还应在图的下部各栏示出里程桩号、设计高程、坡度、坡长、竖曲线要素、平曲线等。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总表。比例尺用1∶200~1∶2 000。
(五) 桥梁一般构造推荐方案图  一般桥梁或有标准图者不绘本图,复杂桥型应绘出本图。绘出桥梁上部构造、桥墩桥台及基础的各部尺寸,分上、下部列出材料数量表,并绘出施工方案示意图或施工方案的描述。
(六) 桥型及一般构造比较方案图  特大桥、大桥及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内容与桥型布置图相同。但除弯桥或斜桥外,不绘平面。复杂桥型比较方案,应绘制一般构造图,要求同(五)桥梁一般构造推荐方案图。列出比较方案的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总表。比例尺用1∶200~1∶2 000。
五、 小桥表  列出中心桩号、河名或地名、孔数及孔径、交角、桥长、结构类型(分上、下部结构)、设计流量、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六、 涵洞表  列出中心桩号、结构类型、交角、填土高度、孔数及孔径、长度、进出口形式、设计流量及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七、 过水路面表  列出起讫桩号、结构类型、长度、基础(宽度、厚度、数量)、面层(高度、 厚度、数量)及其他工程。

第六篇  隧    道

一、 隧道表  列出隧道名称、起讫桩号、长度、净空、洞内路线线形(纵坡及坡长)、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长度)、工程地质说明、围岩类别及衬砌长度(含明洞)、洞门型式(进口、出口)、照明、通风方式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上行线、下行线分列。
二、 隧道工程数量表  列出洞身工程(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洞口工程(洞门、明洞、截水沟等)、防排水工程(洞身防水、洞身排水、路面排水)、横洞、预留洞室、路面等的工程、材料数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上行线、下行线分别列制。
三、 隧道设计图
(一) 隧道(地质)平面图  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座标网格、路线线形等,绘出隧道洞口、洞身、斜井、竖井、避车洞,标出钻孔、物探测线等位置及编号。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示出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紧急停车带的位置等。比例尺用1∶1 000~1∶2 000。
(二)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  示出地面线,钻孔柱状图式,物探测线位置、岩脉、岩性及界面线,绘出隧道进口位置及桩号、洞身、斜井、竖井、避车洞及消防等设施预留洞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坡度及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里程桩号、围岩类别、衬砌型式及长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示出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紧急电话洞室、电缆沟位置等。水平比例尺用1∶500~1∶2 000,垂直比例尺相应地用1∶50~1∶200。
(三) 隧道(横洞)净空横断面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制。比例尺用1∶100~1∶200。
(四) 隧道进、出口一般设计图  按不同形式绘出洞门立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图。比例尺用1∶100~1∶200。
(五) 隧道衬砌断面图  示出明洞衬砌的断面、防水层、开挖与回填、电缆沟、路面结构、排水管(沟)等,复合式衬砌的断面、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电缆沟、路面结构、排水管(沟)等。比例尺用1∶100~1∶200。列出各类围岩衬砌设计参数表。
(六) 隧道方案比较图  比较方案应绘制本图。内容、要求同上,并列出各方案的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四、 隧道附属设施图和表  参照第3.2.1条第八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要求编制,并应根据公路等级及隧道长度等不同情况增加下列内容:
(一)隧道管理养护机构构成框图方案。
(二)入口引导和控制设施的方案设计。
(三)安全信号设施的方案设计。
(四)紧急救援和疏导设施的方案设计。
(五)通风和环境卫生检测设施的方案设计。
(六)电视监视及控制报警设施的方案设计。
(七)无线、有线广播和其他通告设施的方案设计。
(八)照明设施及洞口灯光过渡的方案设计。
(九)供电及其保障设施的方案设计。
(十)消防及其保障设施的方案设计。

第七篇  路 线 交 叉

一、 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列出全线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名称、中心桩号、起讫桩号、地名、互通形式、交叉方式、被交叉公路名称及等级,分别按主线、匝道、被交叉公路列出设计速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全长,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跨线桥、匝道桥结构类型及数量(米/座),以及桥涵、通道等。
二、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列出每座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的所有工程与材料数量。其内容应与其它各篇(如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涵等)的要求一致。
三、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
(一)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较表  逐座编制此表。列出各方案平面示意图,交叉桩号、地名、交叉方式,被交公路名称及等级,占地面积,拆迁数量,被交公路、匝道主要技术指标、附属工程的种类、结构类型、数量,路面结构类型、厚度、面积(分行车道、硬路肩、收费站),桥梁按跨线桥、匝道桥等分别列出交角、设计荷载、净空、上部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墩台形式、高度、基础类型,各方案总造价和推荐意见。
(二)互通式立体交叉交通量分布图  示出主线、匝道、被交公路设计年限日平均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平交处转向交通量。
(三)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示出主线、匝道、变速车道、被交公路位置(中心线、路基边线、标出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及平曲线主要桩位),匝道起终点、加减速车道长度、匝道编号、跨线桥位置及交角、导线点、坐标网格、收费站、桥涵、通道及其他工程的位置。并绘出主线、被交公路、匝道的代表性横断面等。比例尺用1∶500~1∶2 000。比较方案单独绘制平面图。
(四)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和匝道的纵断面。其内容和路线纵断面图相同。水平比例尺用1∶2 000,垂直比例尺用1∶200。比较方案单独绘制纵断面图。
(五)互通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  参照第四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面结构图的内容和要求,分别绘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和匝道的路基、路面横断面图。
(六)互通式立体交叉透视图  大型复杂立体交叉、位于城郊附近及风景名胜附近立体交叉可绘制此图。比较方案单独绘制透视图。
(七)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图表  参照第四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一般设计图、路面结构图、排水设计图等内容和要求绘制立体交叉区(包括收费站、被交叉公路、匝道)内的所有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设计图表。
(八)主线(或被交叉公路)跨线桥推荐方案桥型布置图  参照第五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的内容和要求绘制,并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九)主线(或被交叉公路)跨线桥推荐方案一般构造图  参照第五篇大、中桥一般构造图的内容及要求绘制。一般桥型或利用通用图的桥梁可不绘此图。
(十)主线(或被交叉公路)跨线桥比较方案桥型布置图及一般构造图内容及要求同推荐方案。方案明确或全线统一时可不绘此图。
(十一)匝道跨线桥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桥型布置图及一般构造图内容及要求同主线(或被交公路)跨线桥。
(十二)涵洞、通道典型设计图  绘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涵洞、通道的典型布置图。比例尺用1∶50~1∶200。若与交叉区外路上的涵洞、通道类型一致时,可不绘此图。
(十三)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示出其他工程的结构类型、构造、各部尺寸,主要工程、材料数量等。
四、 分离式立体交叉一览表  列出各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中心桩号及地名,被交公路名称及等级,交叉方式及与主线交角、设计荷载、孔数与孔径、桥面净宽,桥梁总长度,上部构造、下部构造,被交公路改建长度、最大纵坡等。
五、 分离式立体交叉工程数量表  列出分离式立体交叉区内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的所有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
六、 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
(一)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内容及要求绘制,并示出被交叉公路、铁路、跨线桥及其交角、桩号和平曲线要素等。
(二)分离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内容及要求绘制,可与平面图合并绘制。
(三)分离式立体交叉横断面图  绘出被交叉公路路基,路面结构等。其内容及要求参照第四篇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及路面结构图绘制。
(四)分离式立体交叉桥型布置图  参照第五篇大、中桥桥型布置图内容及要求绘制。有比较方案时,应加绘比较方案图。
(五)分离式立体交叉区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  参照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内其他工程一般设计图内容及要求绘制。
七、 通道、人行天桥一览表  列出通道及人行天桥的中心桩号、地名、工程名称、被交叉公路种类、交角,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全长、净宽、净高,被交叉公路改建长度及纵坡、路面类型及厚度等。
八、 通道、人行天桥工程数量表  列出通道、人行天桥及有关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
九、 通道一般布置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比例尺用1∶50~1∶200。
十、 人行天桥一般布置图  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出。比例尺用1∶50~1∶200。
十一、 平面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列出沿线各平面交叉的桩号、起讫点桩号、被交叉公路、铁路、乡村道路名称及等级、交叉型式、交角,被交叉道路改建长度,引道纵坡及除沿线设施外平面交叉范围内的所有工程的工程、材料数量(包括该范围内的主线工程、材料数量)。
十二、 平面交叉布置图  复杂的平面交叉(如环形、渠化等)应绘本图。示出地形、地物、路线、被交公路或铁路、交通岛、辅助车道的纵、横断面。比例尺用1∶500~1∶2 000。
十三、 管线交叉设置及工程数量一览表  列出各管线交叉的桩号、地名、被交叉管线类别、交角、管线交叉方式(上跨或下穿)、净空或埋深及工程、材料数量。
十四、 管线交叉布置图  典型及复杂的交叉管线应绘本图。比例尺用1∶500~1∶2 000。
第八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 平面布置总图  在路线平面缩图上重点示出安全、监控、收费、通信、服务等各类设施的布置位置、数量、形式等,并示明分期实施的项目。
二、 横断面布置图  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上示出护栏、防眩板(网或树)、通信管道(电缆沟(槽))、标志、植树、隔离栅等的布置位置。比例尺与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致。
三、 管理机构及养护设施
(一)管理养护机构构成图  示出各级管理养护机构的体制,业务科室的构成及相互的关系。本图也可用表格表示。
(二)管理养护机构业务人员编制表  按不同业务系统分别编制或一并编制。
(三)养护设备机具一览表  按业务需要分别列制。
四、 安全设施
(一)安全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桩号、数量(长度)等,并列出各种安全设施的总数量。
(二)标志一览表  列出序号、标志名称、板面编号(国标编号)、桩号、板面尺寸、反光要求、支撑结构形式、数量等。
(三)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四)一般构造设计图  按不同结构类型分别绘出护栏、缓冲设施、隔离栅、防眩设施、标志、视线诱导标和混凝土护柱等安全设施的一般构造设计图。示出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列出主要材料数量表。比例尺用1∶5~1∶100。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绘制。
(五)标线布置图  绘制标准路段标线、突起路标布置图。比例尺用1∶100~1∶1 000。
五、 监控设施
(一)监控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桩号、数量等。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二)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  列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三)监视控制系统构成图  示出中心控制室与沿线可变标志、可变情报板、检测器、闭路电视和紧急电话等设施的系统构成。
(四)监视控制系统软件框图  示出系统软件功能、构成等。
(五)监视控制系统外场设备布置图  示出沿线监视控制外场设备的布置位置、数量等。
(六)监视控制中心设备构成图  示出控制中心、分中心设备的构成。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绘制。
(七)特殊区段(互通式立体交叉、长及特长隧道和桥梁等)监视控制设施布置示意图。
(八)一般构造设计图  分别绘制可变标志、可变情报板等设施的一般构造设计图。示出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列出主要材料数量表。比例尺用1∶5~1∶100。
(九)监控系统供电、接地系统工艺图  示出供电位置、接地方式,并列出容量估算表等。
     六、 通信设施
(一)通信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桩号、机房面积、供电要求、人员配置等。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二)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  列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三)路由及设站线路示意图
(四)通路组织图
(五)通信系统传输网络构成图
(六)PABX网络构成图
(七)PABX中继方式图
(八)路侧紧急电话系统构成图
(九)光缆线路传输系统配置图
(十)移动通信网络构成图
(十一)数据终端设备传输网络构成图
(十二)通信电源交、直流供电方式图
(十三)通信机房平面布设图
(十四)通信机房土建工艺设计图
(十五)其他图表
七、 收费设施
(一)收费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收费站类型、桩号、收费车道数(入、出口)等。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列出。
(二)主要设备数量表  列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三)收费站站点布置图  示出收费站类型、桩号、里程(收费站相互间距)和主线、辅道及其他联络道路和路网关系等。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绘制。
(四)收费系统构成总框图  示出系统结构、系统相互之间数据通信模式,各收费站配备的收费车道设备数量等。
(五)收费中心、分中心计算机系统框图  示出系统计算机配置、接口关系等。
(六)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及其设施框图  示出收费站计算机系统配置、接口关系,以及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的配置。
(七)收费系统软件总框图  示出系统软件功能、构成、数据传输等。
(八)收费站设备配电、接地系统图  示出收费系统、设备所需用电等级、容量、功率因数、接地方式及配电位置等。
八、 服务设施
(一)服务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桩号、占地面积等。有比较方案时也应列出。
(二)服务设施平面布置图  绘出服务设施区内各类设施的平面布置、联络道路及其与公路主体的相互关系等。比例尺用1∶200~1∶1 000。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绘制。
(三)服务设施区内公路设计图表  按照第3.2.1条有关篇的要求编制,包括变速车道、连接匝道、连接公路等的平、纵面设计图。以及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内的地质、征地、拆迁、路基、路面、排水、桥涵等的设计图表。
九、 供电、照明设施
(一)供电设施
1.供电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负荷容量、桩号、数量等。有比较方案时也应列出。
2.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  列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3.供电系统构成图  示出供电变电所与电力网的相互关系,电力输送线路方案及其比较方案、输送距离等。
4.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示出变电所的平面布置、设备布置、电缆管线进出方式、主要尺寸和房建要求等。比例尺用1∶20~1∶100。
5.变电所变配电系统图
(二)照明设施
1.照明设施一览表  列出序号、布置区段位置(桩号)、负荷量等。有比较方案时也应列出。
2.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  列出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3.照明布置图  示出照明区段的灯柱、电缆管道等布置形式。比例尺用1∶500~1∶2 000。
4.一般构造设计图  绘出照明灯柱、灯具等的一般构造设计图,标出主要尺寸。比例尺用1∶5~1∶100。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分别绘制。
十、 房屋建筑
(一)总体工艺设计
1.建筑规模方案表  列出设计范围内各类管理养护房屋(如管理中心、分中心、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救援站、收费站等)的设置位置(桩号)、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建技术要求、建筑标准等。各类设施一并列制或分别列制。
2.建筑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管理中心、分中心、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等分别绘制。示出各建筑场地与主线(或公路网)的相互关系,区域内公路网规划及各功能小区的位置、主要尺寸等。有比较方案时另行绘制。
3.监控、通信、房建及设备平面布置图  管理中心、分中心等分别绘制。示出管线进出方式及对供配电、消防、通风、空调等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
4.收费站房平面布置图  示出收费站监控室、机房、配电室、票房及配件室等业务用房的位置、外形、主要尺寸及其相互关系,设备及电缆进线大致位置等。
5.收费广场布置图  分别以立面、平面及侧面图示出各收费站、收费广场、收费岛、收费亭及其通用换气装置、收费天棚、地下电缆及上下水等管道和收费站房的位置、主要尺寸、用地界线等。
(二)建筑设计
根据总体工艺设计和建设部有关初步设计的要求编制。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供暖、电气和消防等设计图表。

第九篇  环 境 保 护

一、 环境敏感区一览表  列出公路工程沿线环境敏感区(如水源、文物保护单位、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的位置(桩号)、重要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和采取的工程措施等。
二、 环境保护工程一览表  列出序号、工程名称、位置(桩号)、单位、数量等。
三、 美化绿化设计图  绘出互通式立体交叉及其他典型公路区段的绿化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2 000。
四、 声屏障设计图  绘出声屏障的结构类型、主要尺寸等。比例尺用1∶5~1∶100。
五、 污水处理设计图  绘出服务区、管理区、养护工区等区的污水处理设计图。比例尺用1∶20~1∶500。
六、 其他设计图

第十篇  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

一、 渡口码头表  列出桩号、地名或河名、河流宽度、工程或设备名称、主要工程数量等。
二、 渡口码头平面布置图  示出渡口码头区内地形、地物、管理机构位置、停车场位置、防护工程位置、码头护岸、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比例尺用1∶500~1∶2 000。
三、 渡口码头纵断面图  示出引道纵坡、水位、边坡加固等。列出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水平比例尺用1∶500~1∶2 000,垂直比例尺用1∶50~1∶200。
四、 其他工程表  列出桩号、工程名称(改移河道、悬出路台、防雪走廊等)、数量等。
五、 其他工程一般布置图  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第十一篇  筑 路 材 料

一、 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列出材料名称、料场编号、位置、桩号、上路桩号及运距、材料及料场状况、材料品质(指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情况)、储藏量、供应量、复盖层种类及面积与厚度、成料率、开采运输方式,所需便道、便桥长度等。
二、 材料试验资料表  分别列出砂、土、石、水、石灰、粉煤灰等不同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必要时包括化学性质)及其在路基、路面、桥梁、防护、隧道等工程设计中所需的混合料的试验结果,并列出各种材料的料场或产地、取样地点。试验项目应根据设计所需而定。
三、 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  示出路线的桩号、主要工程和按施工组织方案布置的路面混凝土和粒料集中加工场及路线两侧主要料场的位置,材料(包括外购材料)上路桩号及距离。特大桥、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重点工程及施工场地应各自分别计算运距;路面及其他构造物等可全线或分段计算筑路材料平均运距。

第十二篇  施 工 方 案

一、 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安排表  列出名称、单位、数量、需要量(可分上半年、下半年)编列。
二、 工程概略进度图  根据劳动力、施工期限、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方案按年和季度进行概略安排。列出工程项目单位、数量,按年和季度示出各项工程施工起止时间、浮动时间、衔接时间。
三、 临时工程一览表  列出工程名称(便桥、便道、预制场、钢梁、电力及电讯线等)、地点或桩号、工程项目及数量等。
四、 公路临时用地表  列出位置或桩号、工程名称、隶属(县、乡、个人)长度、宽度、土地类别及数量等。

第十三篇  设 计 概 算

设计概算应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编制。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中收费、监控、通信供配电和房建等项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费用按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第三部分和预留费用按交通部有关规定编制。其概算按交通部的要求汇总,列入公路工程的概算汇总表。
附件  基 础 资 料
一、 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资料。
二、 综合地质勘察(遥感航片、物探、工程地质勘察)和地震烈度复核等资料。
三、 水文调查与计算资料。
第三节  改建公路工程
第3.3.1条  改建公路的初步设计文件除按第3.2.1条的规定编制外,尚应增加下列内容:
一、 原有公路的等级、历史和现状,现有交通量及其组成,交通量增长率和适应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的简要说明;
二、 原有公路现状表  列出公路路基、路面现状和不符合改建技术标准路段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及坡长等;
三、 原有公路构造物现状表  列出构造物位置(桩号和地名等)、构造物名称、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及各主要尺寸、修建年月、是否利用等,并附简要说明;
四、 改建的设计原则、技术标准和利用原有公路的情况;
五、 对原有桥梁等重要构造物应进行技术鉴定或荷载试验。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利用(包括加固、加宽)或改建,并按实际需要增加必要的图表和简要说明。

第四章  技 术 设 计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第4.1.1条  技术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测设合
同的要求,对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批准后则为编制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第4.1.2条  技术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测设合同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满足下列有关要求:
一、 对初步设计所定方案详加研究,进一步补充和修改。
二、 补充必要的地质、水文、气候、地震和地质钻探资料,以及土工、材料、结构或模型试验成果。
三、 提出科学试验成果、专题报告;
四、 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
五、 编制修正概算。
第二节  组成与内容
第4.2.1条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技术设计文件,应根据技
术设计的目的与要求以及工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参照第3.2.1条、第3.3.1条和第5.2.1条有关规定编制。
第4.2.2条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技术设计文件,除按第4.2.1条的规定编制外,还必须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总说明书和总概算加以修正。

第五章  施工图设计

第一节  目的与要求

第5.1.1条  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测设合同,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
    第5.1.2条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确定设计方案和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满足审批的要求,适应施工的需要。
第5.1.3条  施工图设计应:
一、 确定路线具体位置;
二、 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绘制路基超高、加宽设计图;计算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确定路基取土、弃土的位置,绘制取土坑纵、横断面图;
三、 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防护工程的结构类型及尺寸,绘制相应布置图和结构设计图;
四、 确定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类型及尺寸,绘制特殊路基设计图;
五、 确定各路段的路面结构类型及尺寸,绘制路面结构图;
六、 确定特大、大、中桥的位置、孔数及孔径、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结构设计图;
    七、 确定小桥、涵洞、漫水桥、过水路面等位置、孔数及孔径、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特殊设计的,应绘制特殊设计详图。
八、 确定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形式及尺寸,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九、 确定路线交叉形式、结构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及设计详图;
十、 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及各部尺寸,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十一、 确定环境保护设施的位置、类型及数量,绘制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十二、 确定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及尺寸,绘制相应的布置图和设计详图;
十三、 落实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藏量、供应量及运距,绘制筑路材料运输示意图;
十四、 确定征用土地、拆迁建筑物以及电力、电讯等的数量;
十五、 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十六、 提出施工组织计划;
十七、 提出人工数量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规格及数量;
十八、 编制施工图预算。
第二节  组成与内容
第5.2.1条 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三篇及附件所组成。
第一篇  总说明书
第二篇  总体设计★
第三篇  路线
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
第五篇  桥梁、涵洞
第六篇  隧道
第七篇  路线交叉
第八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九篇  环境保护
第十篇  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
第十一篇  筑路材料
第十二篇  施工组织计划
第十三篇  施工图预算
附件  基础资料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与两阶段(或三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基本相同,但总说明及分篇说明应参照本办
0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