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三代养路工的传承和坚守(图)
作者:李雪娟 李娜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4-04-16

在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有这样的一家人,祖孙三代虽属不同年代,却同属一个单位,从事一样的工作。小时候的何海峰对父亲有点陌生,因为一年到头常常见不到父亲,他不理解父亲到底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常年不回家。长大后,当他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走上工作岗位后,开始慢慢理解父亲,也理解父亲常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以路为业,以站为家;刻苦钻研,艰苦奋斗。”这句话从何海峰的爷爷何纯口中传到父亲何永宏,再传承到何海峰,逐渐成为了何家的家训。70多年来,何家三代人见证了酒泉公路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

QQ截图20240416134326.png

新中国的第一代养路工─何纯

何纯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养路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江苏海安支援大西北,进入酒泉公路总段,成为一名公路养护工,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上世纪50年代,当时整个西北地区的公路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酒泉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沙土路,路面只是加铺些砂石,路上不要说汽车、摩托车,连自行车都少见。

那时候,公路养护工具很简单,一辆手推车、一把铁锹、一把扫帚、一条扁担、一对箩筐就是养路工的全部家当。道路简单,养路工的工作却不简单,上路养护靠走路,一出门就是一整天,午饭靠工友送到养护路段,大家坐在路边吃。

“那时候的养护工作除了最基本的清扫,还要修补,一切都是靠人力。”何纯介绍,哪里有坑了,先将坑附近的砂石铺均匀;砂不够,就到戈壁、河滩筛砂,用扁担、箩筐手提肩挑运回公路;石子不够,就到河滩捞些石子填补上去,浇水,用铁锹压平、压实。一天干下来,从头到脚全是灰尘,因此养路工常被人开玩笑说“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养路的”。

艰苦的环境,让不少人无法忍受,纷纷离去。但何纯没有退却,反而重活、脏活、累活抢着做。他所在的道班,养护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扬。1985年,何纯从干了三十多年的公路养护岗位上退了下来。

子承父业的第二代养路工─何永宏

1966年,何海峰的父亲何永宏通过单位内招,也成为了一名公路人。工作后被分配到原酒泉公路总段安西公路段(今瓜州公路段),安西这个被誉为世界风口的地方,路面依旧是砂石路,由于常年受风沙侵袭,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何永宏经常被吹得皮肤溃烂、鼻血常流。工作生活异常单调,劳动收入和社会地位也不高。尽管如此,何永宏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没有后悔,更没有退却。也许是特别能吃苦的原因,他慢慢地适应了这份工作,并渐渐喜欢上了这一平凡的事业。

80年代初公路段有了自己的机械设备,何永宏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开始自学电器、机械修理,在艰苦的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成为了段上唯一的机修人员,并不断刻苦钻研考取了电工技师证。1997年酒泉公路总段在甘新交界地马莲井施工,为赶工程进度,何永宏连夜检修电路、机械设备,有时连续工作48小时。

“小时候,父亲总是很少回家,每次匆忙回来就又被匆匆叫走。”何海峰说,他到现在依然记得,每年寒暑假跟随父亲到道班上的场景,为赶赴工程,父亲在炎炎烈日下维修机械,在其他工友都入睡后依然检查所有机械是否正常。连续几天的劳作让父亲眼睛通红,但父亲毫不在乎,直到确保所有机械都能正常运行。

依然坚守的第三代养路工─何海峰

1997年,年仅18岁的何海峰跟随父亲来到了马莲井参与工程建设,为传承父亲修理机械的手艺,他认真刻苦地学习检修电路及机械修理。不久,他成为了大中修工程队的临时工,跟随工程做好机械保障工作。

1999年,何海峰以正式职工的身份在大中修工程队成为了一名拌合设备操作手,成为了何家第三代养路工。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好学、上进,凭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全面掌握了本职工作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拌合设备操作总段上没有专业指导老师,他认真自学,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平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和积累,并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几年的反复实践、摸索和求证,何海峰全面掌握了拌合设备的电路构成、总成部件、系统控制、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实际操作能力逐渐提高,理论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些成果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好学上进,另一方面也出自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敬业精神。

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面对拌合设备这种高端设备,他深知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是很危险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停产一方面对生产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影响生产进度,从而对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因此,每次在设备作业前,他都要认真检修、调试,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他都要仔细查看,消除隐患,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车机的维修成本,提高了车机的利用率。在作业过程中更是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每逢大忙季节,设备连续作业24小时不间断,他也跟着昼夜不休息,打起精神,用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责任心支撑着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在本职工作中,他勤勉敬业,团结协作,充分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经过十余年的实践锻炼,他本人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工作方法和技巧越来越灵活,对设备通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应付自如,能够准确判断并有效消除各类机械故障,并能科学合理测算拌和料的级配比例。2011年5月中旬,在迎国检215线时,他和班组职工一起,连续作业,投入紧张的会战中。在国道215线169K处的沥青混合料拌合现场,M3000型拌合设备以平均每天1500吨的出料量满足工程施工需要。2011年5月初,他就赶赴敦煌,利用10余天时间对拌合设备精心保养和调试,对各总成部件做了仔细检查,确保设备在工程正式施工时能正常工作,保证了沥青拌合设备持续正常运行,按规定时限保质、保量完成了罩面施工任务。

在日常工作中,他也经常被其他兄弟单位抽调参与设备操作工作。无论工作地点在哪里,他都能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每项工程开工后,只要拌和设备运转起来,他都要加班加点在机械的轰鸣声和尘土飞扬中忙碌,往往是刚刚忙完一项工程,又开始另一项作业。

2011年,为了进一步规范车机管理,提升机驾人员的业务技能,何海峰所在的班组开展了“传帮带”活动,明确了每个机驾人员的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通过技术比武、经验交流、理论测试方式,给他本人也提供了一个学知识、练技能、强素质的平台,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他也积极帮助同班组其他职工,通过讲解理论、实际操作,班组职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都有了明显进步,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他跟随的拌和设备也多次对外租赁,为单位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22年随着“职能归位、职责落地”的实施,酒泉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承担了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部分标线施划工程,任务下达后,何海峰第一个报名参加。在刚完工的沥青路面,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但他的脚步却一刻也不曾停歇,推着划线的小推车缓缓向前,因为烧料的热熔釜一旦工作起来,中间是不允许熄火的,熄火意味着窝工窝料,成本上升,而且热熔釜容易出现故障,就这样每天早上五六点出发,晚上八九点收工,每天工作时间平均达10小时以上,中午饭则是蹲在路边随便对付几口就完事。炎炎烈日之下,汗水早已湿透了印有“甘肃公路”四个字的标志服。

何海峰一直秉承爷爷“以路为业,以站为家;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家训。无论是维修电路还是开搅拌机,他都认真细心,工作中遇到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只要是单位交办的任务,从不推三拖四,总是按时高质量完成。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的意志,铸造了他坚韧的性格,凭着一股子实干精神,赢得了单位领导和职工们的信任。曾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养路工、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传承,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坚守,但是何家三代人却共同传承和坚守着一个信仰——他们热爱的“铺路石”事业。从土路到砂石路再到沥青路,从肩担背扛到半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何家三代养路工见证了这样的历史变迁,参与了这样的历史建设,同时也洒下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编辑: 任 燕】
【二审:闫可欣】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