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蓝图变实景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时间:2024-02-28

十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从蓝图变为现实图景。以轨道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加密,区域运输组织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法制、政策、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协同,初步建立了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海陆地交通成网 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一组数字,反映了三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2023年,京津冀GDP总量达10.4万亿元,相较2014年增加57%。区域交通的完善,加快了各类生产要素流通和周转速度,津冀两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区域性的产业转移和承接进展顺利。

区域协同发展的背后,海陆空地交通网络加速形成。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高速铁路网逐步成型,“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北京至河北张家口、天津武清等6个毗邻区域全部实现1小时内通达。

2023年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1万公里,较2014年年底增长了38%,高速公路交通网加快织密。京津冀地区正形成以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两座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天津、石家庄机场为两翼,其他支线机场协同发展的两核两翼、多点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格局。京津冀港口群在环渤海、内陆腹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正逐步向世界级港口群迈进。

区域交通发展支撑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人口向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有序疏解,“一核两翼”格局日渐清晰。截至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超2万家,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达200余家。

跨区域通勤服务提质增效

今年34岁的张会欣家住河北省高碑店市,在北京上班。从慢车、公交到高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让张会欣的双城通勤越来越便捷。

2015年京津冀三省市联合发行“交通联合”互通卡,伴随着“嘀”的一声,京津冀地区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提升蹄疾步稳。截至目前,首都通勤圈已涵盖13个环京区县,并加速向外30至50公里拓展,同时对50至100公里半径圈层重点城市的通勤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强。

京津城际延伸线实现公交化运营,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不断发展,各层级轨道交通间的融合发展逐步完善。北京清河站、北京西站和天津站等铁路站实现铁路与城市轨道信息共享、安检互认,旅客一次安检直接换乘城市轨道;多个铁路站实现高铁与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便捷换乘。

动态调整线路、网上预约、远端安检、一站直达的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让环京地市进京通勤和日常出行时间大幅缩短。从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到2022年试点开行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截至目前,北京共实现38条跨省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营,服务覆盖河北省17个环京县市,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已覆盖河北廊坊、天津武清等地区。

2023年,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由“一办五组”变成“一办八组”,实现航空、铁路、道路、港口统筹协调联动,形成了综合立体交通协同体系。十年来,三地交通部门联合召开了8次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联席会议,签署多份框架协议、专项协议和接线协议,京津冀三地跨区域4大类17项信息实现即时共享,京津、京冀累计交叉备案规范性文件达90余件,三省市行政执法协同治理深度联动。

构建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京津冀三地将持续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区域协同治理。

北京市将落实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以高铁和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推进雄商、雄忻、津潍高铁、轨道交通R1线等跨区域重大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密公路交通网,构建连接县城、新城以及产业聚集区等节点的高速公路网和高等级公路网。

北京市将研究提升环京地区跨区域交通服务水平,推广定制快巴向环京地区延伸覆盖,持续打造环京1小时通勤圈;持续优化38条跨省公交线路,强化毗邻17个县市及地区的辐射能力。以旅客联程联运为重点,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到“十四五”末期,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圈的1小时通勤圈将初步构建,基本实现市域内1小时快速交通服务全覆盖。提升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为京津冀地区市民增添幸福感。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