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交通工程高质量设计的思考(图)
作者:文/供图|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陈泰锋 韩善剑 焦杨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4-01-24

《礼记·中庸》中写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工作就是“豫”,是项目实施的前提基础,也是整个前期工作的核心。从建筑学上来说,项目实施服从于设计,设计服从于市场,市场服从于民心。

QQ截图20240124180532.png

文澜江大桥

设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质量设计是高质量项目实施的前提。按照项目功能划分,设计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公共产品设计和应用产品设计。两者功能定位不同,对设计的要求和目标也有较大差异。公共产品设计定位于公共服务,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大多追求美观感,甚至追求标新立异,打造“网红”特色,比如城市雕塑、博物馆等。应用产品设计定位于市场化服务,投入收益自平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要综合考虑商业运营因素,除了要追求“网红”效应之外,更要充分满足公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和幸福感,侧重于商业性、便利性,如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机场、车站等。

交通工程项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产品,兼具公共设计和应用设计双重属性,需要遵守国家有关交通法律法规,确保交通安全通畅。对于农村公路等依赖财政资金投入的纯公共产品服务,线位、路基、路面等设计主要参照标准规范,满足人民出行需求。对于高速公路、车站、机场等具有市场化属性的交通服务,除了要满足基本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更要考虑项目建成之后的商业运营、安全运营,否则将导致“建设-运营”脱节。

当今时代,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传统交通工程设计也已越来越无法适应现实要求。做好交通工程项目高质量设计,需要树立一种“综合全面设计观”。

QQ截图20240124180610.png

龙滚河大桥

/ 综合考虑交通项目的前世今生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交通项目的需求也在日益变化。交通项目前期规划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思想,由以往“物质空间规划”向“满足人民的美好出行需求规划”方向转变,科学处理项目功能与成本的关系,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

交通工程产品设计不仅要重视当前利益,还要注重生态环保、降本增效、材料循环利用,统筹代际、代内公平。特别是对于新改扩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要对项目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开展深入调研,在全面调查、专题研究、编制草案、衔接平衡、征求意见、评估调整等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研判需求,进而修正原有项目的缺点不足,提升交通保障能力和水平。比如,一条高速公路运行20年之后,服务水平已不适应交通量增长需求,拥堵风险和事故风险增加,路基、路面、桥涵等部位不同程度地发生老化,原有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加油站、服务区等)布局不合理,安全隐患突出,甚至有些服务设施存在历史遗留纠纷复杂,更新改造困难,无法提供充电、购物、救援、应急保障等服务的问题。在新改扩建过程中,要统筹规划,一步到位,既要协调解决历史问题,也要高质量满足当前的出行需求。

/ 综合考虑交通项目的组织实施 /

交通项目通常投资规模较大,动辄上百亿,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建设,周期需要5年至6年,其中施工组织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良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工程技术设计本身,还要考虑项目组织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便捷性。

考虑投融资 资金筹措是项目实施的根本问题,要提前考虑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包括交通通行量、路衍及其他综合收入等,在设计中做好开放性预留。研究效益资源方面的集聚、叠加,以实事求是、各负其责为原则,切实加强项目经济评价,做好项目投入产出平衡测算。

考虑实施难度 设计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报告、环评报告的衔接,减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阻工、不得已的补救措施;充分调研路域沿线建筑材料的储量、审批难度、运输条件;多维度研究取、弃土场问题,避开农村风水龙脉、一级林地、基本农田、现状耕地等生态敏感地类选址,考虑后期建设的可行性。

考虑交通组织设计 重视设计阶段的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充分调查建设区域路网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流特性,同步深化施工期、运营期的路段保通和改道方案,因地制宜编制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设计。

考虑“永临结合” 着重考量施工便道与地方道路、临时支挡与永久防护、施工驻地与运营管理用房、施工用水与服务区永久用水、施工用电与运维用电等长远融合设计。

考虑空间和时间 高标准谋划“两区三厂”建设,空间布局紧凑,时间衔接有序,避免交叉作业,减少“路面等路基”“路基等桥梁”等衔接不畅的情况。

/ 综合考虑交通项目的时代要求 /

当今时代,智慧交通发展方兴未艾,交通项目设计要具有前瞻性,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既要注重交通系统整体效率提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交通方式间的综合,又要强调与国土空间资源、生态环保等要素融合。

交通项目的生命周期往往长达20年至30年,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对外形象的窗口展示。要有长远的眼光,植入智慧的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开展针对性设计。

201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2016年交通运输部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推动公路建设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交通产品设计需要为发展预留空间,探索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四大趋势。

集约化、综合化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综合集约考虑,便捷高效利用交通通道,主要通道的交通工程设计应提高多方式交通运输间的国土空间综合利用,预留快速交通服务、综合客运枢纽、重点景区及多式联运换装等其他交通产品的衔接,如高速公路设计预留与客运站、核心景区、物流疏运等设置出入口,旅游公路预留与规划发展景点、网红打卡点、特色农庄、精品驿站等的容量、支线连接。

数字智能化 推广“BIM+GIS”技术全过程应用,设计中要推行BIM正向设计,构建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和三维地质空间分布,为施工中可视化全仿真模拟、各专业建设间协同和交竣工时三维数字化档案、信息化资产管理、打造运维和养护数字化打好“智慧”基础。

要考虑“交通+科技”融合发展,公路设计中加持交通信息快速响应、智能交通仿真、多源智能感知等智能化扩容技术,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确的图”,最终形成智能交通、智能设施、智慧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绿色零碳化 坚持“低碳建造、零碳运营”理念,整合节能、减排、增汇等措施,优先选用可再生、可降解、循环利用材料,设计运用低消耗、高效能的工程方案,改扩建项目设计统筹既有结构物和路面拆除、隧道洞渣等固废集约利用。要考虑绿色交通需求,在服务区、加油站、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严格执行碳排放控制政策,推广低碳设施设备,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最终形成“零碳”交通体系。

安全性、耐久性 交通工程设计要保障交通安全可靠,高速公路更要强调长寿命,重视运营安全、行车舒适,考虑公路建设运营成本与环境成本、社会成本之间的平衡,兼顾建设质量和交通产品耐久性能,设计中充分选择合适的工程方案,充分利用路域内材料、经济节约的工程技术。

/ 综合考虑交通项目的要素保障 /

目前,耕地后备资源紧张、耕地占补平衡压力逐渐变大,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保护力度将不断加大,国土资源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源头管控力度不断加强,交通项目涉及要素审批点多面广,手续办理节点多、流程长、交叉繁杂,不得遗漏任何一项要素审批,未批先建、边审批边建设、先承诺后补办、容缺审批等均不再是“稳增长、促投资”的“尚方宝剑”。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交通项目设计,更加强调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合规性、经济性、合理性,注重规模和发展速度,地方政府在用地、拆迁等要素保障方面也侧重于支持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交通项目设计需要关注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舆情,充分考虑征地拆迁、“三电”迁改等对项目前期审批和后期顺利建设影响,摸清生物多样性,调查清楚征拆规模,不踩生态敏感红线,避免出现“钉子户”,避让涉军用地。

要素保障工作做好向上沟通与横向协作,向上沟通要重点关注与交通等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机制的建立,争取更多的行业上位支持;横向协作要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沟通协调,落实用地、用海指标、水土保持、生态红线规划等关键要素保障审批。要响应交通强国发展战略,传承交通前辈建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需要发展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地域特点的交通工程设计,助力新时代交通工程设计高质量发展迈向新进程。

【编辑: 任 燕】
【审核:余大鹏】
【终审:张波】

24小时热文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