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交通运输行业稳步迈向更高质量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网 时间:2021-02-05

客运生产实现平稳过渡并较快复苏

受全球人员流动缓滞和区域封闭管控等措施影响,客运行业面临前所未有下行压力,但伴随国内经济复苏强劲和精准供给、防护政策深入落实,客运行业在2020年二季度之后加快复苏,总体实现抗疫、防疫、发展平稳过渡。

2020年,为支撑打赢疫情防控的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客运行业迅速响应、全力驰援,严格实施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全力保障4.2万余名援鄂医护人员快速到位。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客运行业因时因势因需动态调整、细化和完善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及场站防控要求,严格“外防输入”,实施做好行业从业人员、入境人员疫情防控,保障了首都等重点地区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地应对局部地区散发性疫情。铁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动态调整客运能力供给,精准实行“一日一图”,全面推行电子客票,旅客身份证可在全国2878个高铁和普铁车站“一证通行”,惠及99%以上铁路出行人群。同时,铁路企业保留并完善传统售取票方式,保证老年人和脱网人群的出行需要,满足了旅客多样化市场需求,国家铁路2020年完成旅客发送量21.6亿人。

在武汉、湖北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后,客运行业呈现较好复苏态势。其中,2020年11月,营业性客运量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7.4%,其中铁路恢复至79.4%、公路恢复至63.1%、水路恢复至72.6%、民航恢复至83.7%,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3.4%。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开行列车2528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进站量达到109.1亿人次,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94.1%;网约车日均订单2100万,共享单车日均订单4570万,2020年9~11月份滴滴平台网约车订单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9.2%,定制客运和智慧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不断涌现,为保障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货运生产多个指标逆势实现正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大流行,我国是全球率先控制疫情的大国,唯一实现经济和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多项货运指标实现正增长,货运行业量质齐升。

国内国际货运逆势上扬成为全球亮点。2020年,我国铁路、快递、港口生产、货运新业态和对外班列均实现较快增长,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量和周转量等跻身世界前列。细分来看,2020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其中,集装箱4.58亿吨、同比增长37%,高铁快运4.4万吨、同比增长40%;邮政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2.1万亿元和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和14.1%;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830亿件和8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16.7%,快递业务量较“十二五”末翻了两番;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约145.7亿吨,同比增长4.4%;“互联网+货运物流”快速发展,网络货运日均运单量达13万单;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充分发挥,开行中欧班列超1.2万列,同比增长50%,综合重箱率达98.4%;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3600列,发送1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73%和80%。

在取得重要领域规模突破的同时,货运行业体现使命担当、向高质量发展再迈一步。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初期,在国际国内常规运输严重受阻情况下,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协调打通国际国内货运包机和通航运输通道,积极组织开行中欧班列、国际快船以及周边国家陆运等运输方式,推行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构建防疫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发挥了抗击疫情的中坚作用。同时,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取得成效,2020年,累计完成铁路货运增长量约7.8亿吨,水路货运增量5.7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约3.7亿吨;多式联运工作持续推进,三批7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480万标准箱,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预计同比增长30%;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从2016年的7.7%提高到2020年的9.9%;交通运输领域积极推进减税降费,可量化降低物流成本超过1300亿元。

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交通运输行业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特点,但生产复苏形势仍然不稳定不平衡,需要深化交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交通生产建设,统筹做好运输环节的“人”“物”疫情防控,备战好春运这场运输与防疫的双重“大考”,全力做好防疫及生产生活物资和医疗人员运输任务。二是编制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谋划交通运输领域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构建统一开放有序市场的重点任务,编制出经得住历史考验的高质量五年规划。三是精准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扎实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为重大战略实施当好“先行官”。四是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软实力和行业治理能力。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