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回首“十三五”:民生善治 粤行粤畅(图)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时间:2021-01-08

站在“十三五”收官的时间点回望,“率先”“首个”频频出现于广东省道路运输行业。面对近年来深刻变化的社会经济,广东保持好“头雁”的拼搏作风,紧紧围绕村村通客车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惠民便民服务水平,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内容,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纳入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广州、深圳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三检合一”检测机构检测量108万余辆次,预计为道路货运行业降低综合成本12亿元左右。回首“十三五”,广东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中,交上一张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建制村通客车

长久惠及农民群众

“2020年,肇庆统一购置了140多辆7座小型客车,每天定时定点开行通村客车,使最偏远的村民也能享受到安全便捷实惠的出行服务。”肇庆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据悉,2019年肇庆全市1255个建制村已实现村村通客车。

实现建制村百分百通客车是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多年砥砺拼搏,2019年年底,广东省提前1年完成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兜底性任务,全省19412个建制村全部通行客车。

2020年,广东省进一步巩固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成效,基本建立起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加快融合的现实需要,广东省道路运输行业按照“便捷性、便利性、均等化”服务要求,推进“互联网+”运输服务在农村客运的应用,通过创新农村客运学生专线、开展农村客车携带小件运输业务,节假日、墟日班车、预约响应式服务等方式灵活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问题,进一步打通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我家住得比较偏远,交通很是不便,现在有了学生专用接送车,回家和上学都方便多了。”大桥中学学生张新妹家住在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青溪垌村,离学校有将近20公里的路程,大桥镇到青溪垌路段坡陡路窄,普通中巴无法通行,周末乘车返校和回家成了她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如今有了“镇通村”学生接送专车,她的烦恼迎刃而解,父母也多了一份安心。

通村客车开通了,如何“行稳致远”值得关注。为杜绝“数字通车”“虚假通车”“通返不通”等现象,2020年,广东省全面核实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实际工作情况,先后分派9个暗访督查组,对16个地市边远乡镇建制村进行了暗访督查和整改落实“回头看”,并将暗访情况通报至各地级市人民政府,督促地市加紧自查自纠,整改落实。

“未来,我们也将不定期对全省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进行‘回头看’督查暗访,确保线路经营稳定,长久惠及农民群众。”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笑脸相迎

提升文明服务主动性

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前,这里的车行通道被设置了封闭式出租汽车候车通道,树立违规候客处罚公示牌与文明服务宣传牌。广州市交通执法部门也频频出动,开展非现场执法,对症出租汽车“议价、拒载”顽疾。“现在从医院坐出租汽车回家,秩序良好,再也不用费心找车。”一位市民说。

这得益于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开展的出租汽车行业文明服务提升行动。2019年起,广州率先启动“文明示范车”,所有入选的出租汽车右车窗上贴着一张显著的“文明示范车”标识,上面画着五角星,而能驾驶“文明示范车”的司机都是广州出租汽车司机队伍中的佼佼者。

“上车问‘您好’,下车给发票。”广州公交集团的“文明示范车”出租汽车司机王海超说,文明服务并不复杂,多问、多听、多看,用语文明,行动热情,就可以赢得乘客的喜爱。

  出租汽车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不少从广东回来的外地乘客提及当地的出租汽车服务时,啧啧称赞。这背后少不了广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市场的精准管理与服务。

“十三五”期间,为解决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群众“打车难”的热点民生难题,广东省共投入运营巡游车7.2万辆,合规网约车19万辆,出租汽车市场运力规模较“十二五”末增长了约4.2倍。在丰富居民出行选择的同时,该省通过在线预约、非现金支付、服务实时评价等模式,为市民提供更具获得感的出行服务。

为解决困扰出租汽车司机的吃饭难、如厕难、停车难“三难”问题,广东不断探索建立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2020年3月至10月,全省共计新增出租汽车驿站78处,为行业注入更多人文关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精神,近年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网约车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状况监测和发布机制,合理把控运力规模,引导社会从业预期。

目前,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出台了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和规范网约车管理的政策文件,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状况等因素,提出了差异化、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有效促进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深圳、汕头等市试点巡游车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完善巡游车线上线下运营体系,促进巡网融合发展;广州、深圳等市积极探索巡游车运价改革,通过调整运价结构、收费标准等,提高驾驶员收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市建立了市级网约车许可监管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化、审批智能化、监管一体化……广东省加快谋划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在规范经营权管理、理顺利益分配和完善价格机制、促进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次也不用跑

减轻了司机负担

曾经要跑3个地方,拿到3份不同的证明;现在车主只需交一次费,便可取得安检、综检、环检3份检测报告。

曾经需要跑交通办事窗口、还要带上各种证明材料才能办理;现在登录广东省道路运输企业服务平台或者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网提交审验申请材料,在家就能坐等普通货运车辆网上年审结果,而且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由原来一个月的时间缩短到现在的两天内。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道路运输行业积极践行“放管服”改革,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和“互联网+车辆年审”改革工作成效明显。

据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11月底,广东省具备“三检合一”资质的检测机构数量达到411家,跃居全国第一位。此外,广东省各地“三检合一”检测机构主动为在该省开展货运业务的外省籍车辆提供检测服务,改革以来,该省共检测外省籍车辆11万余辆次,数量居全国首位。

同样让货车司机感到便利的是,广东率先实现全国范围内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数据互联互通,广东省籍货运车辆可在该省任一检验检测机构上线检测。“‘异地通检’‘就近检测’政策落地后,我们车主再也不用回车籍地检测,减轻了不少负担。”黄师傅讲。

“为减轻检验检测机构升级改造成本,我们率先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检验检测机构涉及交通、公安和环保的同类设备只需一套足够。”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便利背后,是“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政府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的结果。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逐渐形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广东还加强对省际、市际道路客运许可下放事项以及国家决定取消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事项,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事项,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许可事项,道路货物运输站(场)许可事项,4.5吨及以下普通道路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事项等事中事后监管。

惠民便民

增进民生幸福感

打开广东省驾驶培训公众服务网站,点击驾校信息一栏,选择好报名地,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驾培机构、教练员、教练车等信息。为引导学员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驾培机构进行培训,2019年起,广东每年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发布全省合法经营的驾培机构清单,实现驾驶培训行业信息公开化。

“十三五”以来,在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改革方面,广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项突破创新。实现全省异地培训互认,推进全省驾驶培训“一张网”建设,这一便民举措极大方便学员继续学驾、顺利考证,避免两地多次往返、重复培训。

“如果没有这项政策,我只能从头开始参加培训。”参加科目三培训的罗同学说。“全省异地培训互认实施后,考生此前在原居住地的培训记录全部有效,管理部门全都认可。”一位驾校校长介绍,在外地已经考过科目二的学生,只需交纳科目三和科目四的学习、考试费用,即可继续完成后续的培训。

据悉,广东省率先建立了全省驾驶培训监管平台,依托信息化监测、大数据分析手段强化全流程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截至今年11月30日,培训监管平台共备案1296家驾培机构、8万余辆教练车、10万余名教练员,为870多万名学员建立了培训档案,并将610多万名学员的有效培训数据共享至公安交通服务平台,切实便利了群众学驾考试,有效打击了“黑驾校”“黑教练员”等违法招生和违规培训乱象。

汽车维修有档案,车主可通过查询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了解汽车的维修情况。目前,广东省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系统已实现21个地市100%全覆盖,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100%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联同科技公司上线“车有料”App和微信小程序,为管理部门、维修企业、车主搭建平台,改变汽车维修行业信息不对称现状,形成动态的维修行业信用信息共享、评价和监管机制,实现汽车维修行业闭环管理。目前,“车有料”App注册用户达23.23万,已曝光两家涉嫌欺诈骗保不诚信经营行为的维修企业。

“我们正筹备在广州、深圳、东莞市开展相关试点工作,逐步推进‘两客一危一重’车辆维修数据100%上传及维修档案应用工作,提升道路运输行业车辆安全技术水平。”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聚力“六稳”“六保”

加强安全监管

在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巨大的情况下,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团结聚力“六稳”“六保”,加大安全保障力度,用实政策工具,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疫情暴发初期,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快速阻断病毒通过交通运输渠道传播,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上半年疫情防控重点在客运领域,下半年疫情防控重点在货运领域。”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汽车客运站、地铁站等站场和公交车、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清洁消毒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最大程度遏制疫情通过交通工具扩散,广东不断完善可追溯机制,确保疫情防控期客运班车包车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乘客信息可追溯。”

在货运领域,广东着力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推进粤港跨境货车安装使用卫星定位和ETC装置,优化跨境货物运输组织模式,落实跨境运输沿线和交通节点疫情防控,强化粤港跨境货车司机闭环管理和冷链物流环节管理;从严从紧从细做好入境人员接转分流疫情防控,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

生产安全不容小觑。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简称“两类人员”)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其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今年以来,广东加快推进“两类人员”考核工作,组织各地开展“两类人员”摸底核查工作,建立全省应考“两类人员”信息台账。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已有41964人通过考核。

此外,广东聚焦客运、危险品运输重点领域,着力加强安全监管。“十三五”期间,广东建设道路客运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对客运行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类分级精准监管,开展道路客运变相挂靠排查整治,进一步规范道路客运经营秩序;建设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全面实施危运运单管理工作,基本建立部—省—市三级联网运作模式,目前全省1055家危运企业、19729辆车辆已纳入电子运单管理。

“十三五”以来,道路运输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行业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规范道路运输新业态经营行为,广东建立健全由广东省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应急管理厅、市场监管局等12部门组成的道路运输新业态联合监管机制和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扎实推进道路运输新业态从业群体专项治理,创新性开展了从业人员纠纷诉求摸排,选派政企联络员,驾驶员培训教育等工作。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