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让科技成果吐芳华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07-24

  每年一度的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金路奖”颁奖活动,都会引起公路交通行业科技工作者的格外注意,因为这既是一种象征,更是公路科技创新的晴雨表和风向标。“2016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颁奖活动移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在举世瞩目的“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期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世界呈现,更具有了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2017年6月5日,在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300多位获奖者美好的记忆成为一段历史。当又一个六月来到的时候,让我们感知一下,“2017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来龙去脉、点点滴滴。

  向社会敞开窗口

  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敞开窗口,一律平等,是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贯坚持的原则。不分地域,不分业内业外,不分所有制,只瞄准项目本身。

  2017年4月,中国公路学会向行业和会员单位发出通知,开始组织本年度科技奖推荐和申报工作。这一年,他们首次采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管理系统”受理申报,奖项申报分为推荐申报和直接申报,推荐单位为各省公路学会、各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属事业单位,以及具有法人的行业企事业单位也可直接申报。

  管理系统按照报奖的先后顺序及申报等级自动分配报奖序号,可实现形式审查、专业分组等功能,并形成申报项目统计表;系统及项目申报、信息采集、评审、项目管理等功能于一身,大大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为确保2017年度中国公路科技奖推荐学会和申报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学会科技奖励办公室还于2017年5月16日举办了“金路奖推荐(申报)管理系统”培训会,为各有关单位做系统和报奖的培训。

  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共受理申报项目519项。其中,申报特等奖57项,一等奖309项,二等奖129项,三等奖24项。

  三堂会审与沙里淘金

  2017年7月到8月,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严格按照学会科技奖有关规定,对受理的申报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对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重复申报、申报资格有争议的项目,不予通过符合性审查。519项受理项目中共有450项通过审查,通过率为86.7%。

  形式审查未通过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重复申报、专业范围不符、申报形式不符和无有效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或评审证书等。

  然后,进入每年的科技奖初审和专业组评审阶段,这是确保年度奖项评审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评审专家的遴选。中国公路学会有4个专家机构,分别是专家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标准专家委员会和科普专家委员会,此外,还有依托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组建的8个学部和下辖的217个委员会。它们涵盖了公路交通相关领域的3000多位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其次是评审程序。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是奖项社会公信力的根本。除了必要的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之外,小组的双审制,评审组的严格打分、排名制度,会评的多轮次筛选制度,到最终经过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会议批准,一个项目要最终获奖,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

  根据申报项目的数量和分类,评审委员会决定,2017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分为:组织公路工程1组(路基方向)、公路工程2组(路面方向)、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综合及软科学等6个专业评审组,对通过符合性审查的450个项目进行专业组评审。其中,公路工程1组69项、公路工程2组91项、桥梁工程组129项、隧道工程组61项、交通工程组29项、综合及软科学组71项。

  2017年9月到11月,评委会先后在北京、陕西、贵州等地组织各专业组进行封闭评审,经过随机抽取的60多名专家参加了本年度专业组评审工作。

  专家们在集中审查申报材料和相关资料基础上提出初审意见,经专业组集体评议讨论,形成专业组推荐意见。其中,通过率最低的为桥梁工程组,小组通过率仅为34.1%,通过率最高的综合及软科学组,小组通过率为40.3%。

  2017年11月3日至4日,中国公路学会在北京召开“201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答辩与评审委员会会议,共有12名评审委员出席会议,中国公路学会监事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对拟授一等奖的项目进行现场答辩,经过质询和答疑,并通过全体评委票决产生推荐结果。

  根据答辩情况,评审委员会对授予特等奖的项目格外慎重,委员投票必须超过2/3方为有效。因为条件过于苛刻,2016年度的特等奖,最终仅授予了一项。

  最终评审委员会决定共评出2017年获奖项目165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76项,总授奖率为31.8%。与往年相比,2017年以保证评审质量和突出创新为原则,进一步控制了授奖数量和比例。

  不断探索与持续改进

  201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工作从申报、审核、评审、宣传全过程都进行了改进。

  首次上线“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推荐(申报)系统”,科技奖的评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首次使用系统申报方式,该管理系统的启用,大大提升了科技奖项目的申报、统计、评审、发布、奖励和表彰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科技奖评审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基础,能更好地为公路行业、为科技创新服务。

  首次召开科技奖励工作交流会,向行业、社会公开科技奖评审情况,提升了科技奖励评审的透明度,使奖励工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中国公路学会于2017年5月16日首次举办了“科学技术奖推荐(申报)管理系统暨科技奖励工作交流会”,为各有关单位做系统和报奖的培训,同时介绍了学会科技奖的评审程序,重要奖项的产生过程,回答了各报奖单位针对奖励的有关问题。

  进一步优化评审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专家集体评议和专家独立记名投票的规则,使评审规则更加公平规范。在专业组评审环节,使所有报奖项目都通过专家的集体讨论,保证了奖励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在2016年基础上总授奖率进一步降低,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科技奖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2017年总授奖率(31.8%)相比2016年(32.8%)又降低了一个百分点,成为学会科技奖自评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其中,特等奖、一等奖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难度逐年提升,学会科技奖的影响力和含金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对获奖项目除了利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平台进行发布和颁奖,扩大社会乃至国际影响力之外,还首次与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对所有奖项进行汇编,公开出版发行,对于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2002年,当时的交通部将原“交通部科学技术奖”评审职能转移给中国公路学会以后,历经15个春夏秋冬,这个奖项与公路科技创新如影随形,为推动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奖项本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逐年提升,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信赖,也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的首肯。

  从2017年开始,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第一次批准中国公路学会作为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和科学技术奖三大奖的直接提名单位。中国公路学会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除了继续向交通运输部推送最优秀的科技项目之外,从2017年获奖项目中,反复遴选了6个项目申报国家奖,并且有4个项目通过专家网评,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最后阶段的答辩。

  祝愿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所有的获奖者、也祝愿公路交通科技创新的方阵,在国家创新发展的征程上,一路芬芳满山崖。

【编辑:中国公路】

相关阅读

24小时热文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