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深度参与生产更新(图)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4-05-10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 左右——这是《报告》提出的 2024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报告》显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 5% 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中,始终深度参与经济社会生产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进出口等环节,并作为政府购买的重要产品,发挥着带动消费、拉动投资,以及服务进出口的作用。

思 变

/ “先立”与“后破” /

公路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特别是满足了区域间短距离运输的需求,降低了高重量价值比产业的运输成本,进而刺激区域间的经贸发展,扩大城市经济潜力,增加所在区域的就业机会和产值。

有专家学者通过分析我国各省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得出,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八成的贸易金额和七成的贸易重量集中在500公里以内的距离范围;经济潜力分布总体呈现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向四周逐渐衰减的圈层结构。

以成渝城市群为例,近年来,成渝城市群16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重庆和成都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双核”周围。

长期来看,公路密度提升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依然显著,并呈现边际效用递增的趋势。但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呈现的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尤其在我国城市化率走高、地方债务与房价高企的背景下,部分省份已经开始从上而下逐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例如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高速公路领域,大水漫灌式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发展模式是否已经到了“立”和“破”的关键时刻,需要公路行业提早准备、提前谋划、审慎研判。

《报告》中传递的信号不可忽视,其在我国2024年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提到“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并强调“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站在我国公路的角度来看,政策的导向很明显,部分地方政府将慎重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投资,高速公路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不适应当前发展要求的部分将被逐步淘汰和更新,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的“投资”作用减弱时,政府就会将主要措施集中在刺激消费和服务出口上。

因此,虽然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客观存在,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公路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发展阶段。

公路庞大的存量资产蕴含着无穷潜力。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盘活存量,让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此看来,撬动公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公路服务消费与出口的能力,实现多方共赢,公路行业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更 迭

/ “新质”与“传统”/

《报告》中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第1项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QQ截图20240510095450.png

与旧质生产力中全靠要素驱动、低水平重复建设及需要大量消耗资源的部分相比,在目前所处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日新月异,而且其中不乏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萌生、孕育的新质生产力,其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并依靠创新驱动。这是数字时代融合性的生动体现,也预示着生产力演化中的一次重大跃升。

交通运输既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他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服务保障。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中短距离运输的主要载体,在客运和货运的“最后一公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进入统筹存量和增量的阶段,加快数字化转型,焕新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崭新阶段,发展智慧高速的新质生产力,实现高速公路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与跃升,也恰逢其时。

百度智能云智能交通业务总经理聂育仁在第二十六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提出了“新质劳动者”和“新质劳动资料”的概念。“新质劳动者不再是简单的‘人力’,而是在业务数字人加持下的高素质劳动者,人力员工未来可以更加关注创造性的工作,例如编写合适的提示词,实现从汗水型工作向创造性工作的转变。同时,新质劳动资料也实现了跃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型生产工具,人工智能也从判别式迈向生成式新阶段,能够进一步解放劳动者。例如文心一言、ChatGPT、Sora等数字大模型,可以替代人类从事诸多工作,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他说,“新质劳动资料必然需要算力,目前AI训练运行中所使用的算力每3.5个月增长一倍,这几乎是摩尔定律所定义翻倍时间的六分之一。在劳动对象方面,目前种类和形态极大丰富,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传统的基础设施、运载工具等劳动对象正逐渐过渡为新型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无人化运载工具。同时,‘数据要素’和从数据中提炼出价值密度更高的知识,都是典型的新质劳动对象。”

QQ截图20240510095923.png

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发展”的目标

服务客运和货运出行是公路的最终目的,因此广大司乘的出行体验就成了检验公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需求为导向,让公路提供更好的出行产品和服务,公路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有了第一个着力点。

体 系

/ “智慧”与“产业”/

现代产业体系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是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五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

从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可以看出,智慧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从目前公路的全生命周期来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智慧化已经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例如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英文简称“BIM”)实现数字孪生,大大降低了公路规划、设计的误差成本,在建设期间实时反映全局工况,以及在管理、养护、运营期间实现监测检测和运营调度的降本增效。

就公路工程本身而言,它始终牵动着各类产业链的发展,从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制造、生产上游产业,到通过原材料、零部件的深加工制造成品、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下游产业,公路的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施工项目、养护施工项目、运营管理项目,无一不在推进现代化。

规划设计方面,从手绘制图到CAD制图,再到如今的BIM正向设计,公路规划设计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在拥抱数字技术以后发生了质的飞跃;建设施工方面,大型无人机群已经在路面摊铺施工中大展身手,工程项目的有效施工时间被大大拉长,一部分公路人开始告别过去需要直面严寒酷暑的艰苦作业环境;养护施工方面,基于三维激光的数字化采集、AI识别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这些实时监测检测产生的养护数据为预防性养护提供了坚实的决策基础;运营管理方面,目前已有多个省份建立了集视频和雷达采集数据为一体的智慧调度平台,覆盖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这是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运筹帷幄的底气。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宏观产业结构。高附加值,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系统性、规模性、精准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也是智慧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产业形态。高速公路作为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对于公路全面数字化转型具有先发优势。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机遇、新挑战,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任务。

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20个省份组建了公路网运行管理机构,省级高速公路投资集团重组改革基本完成,“一路多方”的区域路网协同保障机制初步形成,“部-省-站”三级调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涉及路网监测、应急处置、出行服务、联网收费、车路协同等相关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及技术指南的制(修)订工作持续开展,为推进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政策保障。

QQ截图20240510100010.png

广东省韶关立交,为G4京港澳高速公路、韶赣高速公路和广乐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近年来,各地持续布局建设智慧高速公路,应用新技术、引入新设备、打造新场景、构建新模式,强化数字赋能,建成了一批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工程、样板工程,初步 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基础、人才储备和市场环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交通智慧化军团总工程师鲁玉春在第二十六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将重塑产业格局,加速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路网安全增效任务艰巨、干线通道扩容迫在眉睫、通道经济潜能亟待激活是公路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建议以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赋能公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思路,同时提升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提升通道能力、培育发展通道经济、保障数字通道安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可持续化发展,加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以港口、机场、场站等枢纽园区为“点”,以城市交通、城际路网、海陆空大通道等路网通道为“线”,同时以产销、物流、报关等数据,服务“人、车、物”的 “综合立体交通+现代物流体系”为“面”,联合行业客户与伙伴,打造大交通大物流数智底座,使能供应链、产业链高效安全运转。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