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五洞桥 梁式石桥 宋代水利
作者:文/图 蔡榆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03-09

被行旅打磨得光滑的桥面,被岁月冲刷得带有深深印痕的桥墩,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造型……位于浙江南部山区的五洞桥,历经千年风霜而风采依旧,它负载了丰富的人文信息,给观瞻者以无限的遐思。


1.jpg


横跨溪水与海水的桥

赤溪镇位于浙江温州苍南县东南沿海大渔湾口,东临大海,西靠鹤峰,与龙沙乡、昌禅乡、凤阳乡等乡镇相邻。小镇的地名由来已久,据说此地潮涨之际,溪水与海水混合,呈现赤红色,故溪名为赤溪,遂为地名,古人赞此“鹤山环绕,赤水东流”。民国《平阳县志》中称为七溪,因境内有七条溪流汇集于此入海,不过“七”与“赤”在闽南方言中同音,故讹为赤溪。

五洞桥横卧于赤溪过溪村郊外的田野间,有人会问,田里无河,怎么还建有桥,而这石桥竟是国保单位?说来话长,据《苍南文史资料》记载,古时候的赤溪三面依山,东面接大海,海边一片沙滩和沼泽地上长满苇草。一条通向大海、水中鱼虾肥美的河流在赤溪境内横穿而过。

南宋高宗年间,因兵荒马乱,福建漳州铁工匠林祖清携一家人千里迢迢逃荒至赤溪过溪村,发现溪沙可以炼铁,便搭茅寮以居,日夜炼铁,同时还带动其他山民共同致富,当地从此有了勃勃生机。林祖清死后,山民为了纪念他,在过溪村南面山脚下建起寺庙——“打铁宫”来供奉他。同时,群众集资在宫内建起精美戏台,每逢过年过节演戏不断,热闹非凡。古戏台2002年4月列为县文保单位。

为方便村民过溪来祭拜,群众集资请能工巧匠建筑一座五个桥洞的石桥,这便是今天的五洞桥。当时溪水深,船只可直穿桥洞而过。沧海桑田,后来大量泥沙淤积,致使河床增高,沙滩变成良田,渐渐地,五洞桥下无法行舟过船,变成现在的无水之桥。

随着河床的不断升高,溪水流向也随之改变。到了清代,山民出资在五洞桥以南的溪水上建造60米长的碇步,分高矮两组排行,每行宽一米多,共用128块石砌成,供人过溪,这就是赤溪古碇步。现立在古碇步的石碑——赤溪石丁埠,记载“乾隆戊戌年(1778年)重建,清道光十二年刻碑”。

五洞桥于是告别了潺潺溪水,永久横卧在田野上,隐现于芳草与庄稼之中,成为赤溪过溪村一道十分有趣的景观。全桥共计石板15条,最长的石板为15米。该桥桥墩设计独特,其两侧临水面砌成三角形,以减少海水的冲力,从而提高了桥梁的承重力。


2.jpg

五洞桥修建桥面最长的条石可达15米左右 杨思好/摄


横阳古道上的桥


横阳古道穿过赤溪,往蒲门所城方向延伸,五洞桥是横阳古道上的重要一段。横阳古道,古时为瓯江流域商旅南下入闽的一条要道。从苍南的平阳出发,进入福建境内有两条干线,除由南港经分水关进入闽境外,另一条线路则是从平阳县城外南行,经夹屿渡过鳌江,由刘店、芦浦等地至金乡卫城,然后越梅岭,经石塘、后陇岭、双牌岭、车岭、马站入蒲门所城,再经墨林至沙埕岭而进入福建地带。

从平阳到蒲门所城这段路对当时行旅而言,有“浙南蜀道”之叹,期间要翻越梅岭、后陇岭、双牌岭、车岭等险峻山岭。清代平阳名士张元品在《初春自将军岭抵蒲门城》诗中再现了这段路的情形:“指点蒲关一问津,乱山千叠望嶙峋;为歌蜀道扪参语,却忆羊肠叹驭人;晓色松杉犹挂月,暮烟猿鸟共啼春。孤城锁处雕甍石,合是桃源旧避秦。”对于古人来说,这段路既是横阳古道上最险要的一段,也是最壮美的一段。

其中,双牌岭位于赤溪境内,在双牌岭山脚下的,是五洞桥。作为横阳古道上重要的一环,五洞桥几经风雨,见证着官员履新、将士荣归、商贾经贸、书生赴考、草民逃生……在横阳古道的末端,不同时期都有着一样的军方戍守——从唐时的“蒲门戍”、宋时的“蒲门寨”,再到明代的“蒲门所”、民初的“警察所”,在那里,动荡和不安时有发生,明代的抗倭、清廷的“迁界”,人们匆匆往来于五洞桥,五洞桥成为浙南每个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3.jpg

赤溪古碇步是由村民自发出资兴建的,分为高矮两排。


4.jpg

苍南县赤溪镇是一处天然的渔湾


见证矾业兴衰的桥


在赤溪20公里外的,是苍南县。苍南的矾山以明矾矿储量占全国的80%、占全球60%而著称于世。当地生产的明矾石在清末民初及以后一段时间,曾远销东南亚各国。后来,这座有着700余年开采史的矿山,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几度起落。

在五洞桥桥头处,有一支路在此相接。旁有一块石质路牌,上刻“左通平阳大路,右往半大路”,通“平阳大路”的,即是横阳古道;通“半大路”的,即为矾山至赤溪的挑矾古道。

苍南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以矾山为圆点、向周边地区外运的多条挑矾古道,其中一条线路,便是从矾山出发,经五洞桥至赤溪的港口,然后下海外运。古道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十分繁忙,往来于此的挑夫、商人络绎不绝。此外,五洞桥还是同属矾山地域的昌禅、五凤等地的瓷器外运通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可上溯至宋代。

在过去,挑夫们戴着斗笠,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喊着挑矾号子,一行人颤悠悠地挑着明矾石,一步一个脚印。他们路过五洞桥时,或许天空正下着雨,返回时又或许是烈日高照。挑矾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但也成为一方的特色文化,最具代表的要数《挑矾歌》,在民间也叫做“挑矾诗”,是过去矾矿挑矾的人在矾山至赤溪这条古道上,用自己的智慧创作出来的山歌,“一路挨黑多艰苦,天明就到矾窑脚。矾山挑矾心烦穿,半暝起身真困难。路中一走又一歇,山岭崎岖也要行。庇佑明矾赤溪过,三步一跪谢天恩……”

从矾山出发的明矾,经五洞桥,至赤溪的港口再下海,这路程相比周边其他几个出海口,距离都要来得近,而且基本下行,路况也好。后来,矾商们相继在赤溪设立矾馆以便转运。人流量的增多使得赤溪迎来了发展的机会,据资料记载,清咸丰年间,地方政府曾在赤溪设关征税,当时在赤溪主街,商行旅馆琳琅满目,行人络绎不绝。赤溪因挑矾古道和矾矿一度变成了浙南的“小上海”。后来,随着矾灵公路的开通,运输条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些挑矾古道也相继没落,五洞桥自然也被岁月遗忘了。


5.jpg

三角型的船型桥墩设计是为了消解海水等外力的冲击对桥身的损耗。


6.jpg

赤溪镇境内有七条溪流汇集于此入海,而“七”和“赤”在闽南话方言里谐音,遂称赤溪,这是赤溪镇得名的另一种说法。如今,赤溪镇双牌岭的小径、古桥,仍是村民通行的要道。


连接尚武之村的桥

五洞桥自古便是赤溪镇过溪村和白湾村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从过溪村沿着五洞桥前行,可直达白湾村,两村因古桥而联系得更加紧密。赤溪人向外来人介绍本地特色时,总会说“风光在过溪,文化在白湾”。过溪村有着属于浙南特色的田园风光,令无数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而白湾村却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引得业界无数学者纷至沓来。

在白湾村里最出名的要数白湾堡了,白湾堡属蒲壮所城的阵地延伸,是浙南沿海抗倭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抗倭重要遗址,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城堡呈方形,现保存完整,该堡北临赤溪湾,三面环山,东北可望见龙沙烟墩。堡前置有两道防堵墙,第一道近海已毁,第二道距北面堡墙67米,高2.5至3米,顶宽60厘米,残长50米。城堡呈方形,边长120米,城墙保持完整,南北两面置堡门,北门为拱券门,进深2.8米,面宽2.4米,高2.9米。南门狭小简陋。城内南北一条主干道路由鹅卵石铺成,长130米,宽2.5米,路两边置公井及天灯等。堡外有溪涧绕流。

白湾村因堡而得名,现在的白湾堡里住有居民一百余户,正门保存完好,行走在鹅卵石路上,左右两边布局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当地百姓以农耕、渔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据传白湾村因在明代经常遭受海寇骚扰,村民对海寇十分痛恨,于是下决心自发组织练功习武,成立吴家军和董家军。为此,各家门前都有大小不一的练武场。最大的练武场在吴家大院,大院长30米,宽3米,至今还能看到残留的习武场,场上有3块四方形、百斤重的青石习武工具。大院古民居大厅上悬挂清嘉庆年间知县赠送题为“熙世修龄”古匾,见证董公其春百龄抗倭功绩。


7.jpg

五洞桥交叉路口的石碑上刻有岔路的名称,这可以说是清代的交通标志了。杨思好/摄


五洞桥简介

五洞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兴建于北宋以前,南宋末年重修,至今保存完整。五洞桥下原有涓涓溪流,溪水直通入海口附近,桥下可通船只,后因海涂淤积,舟楫不通,但至今仍是近旁村镇重要交通要道。桥身为南北走向,桥长25米,桥面宽1.7米,为五孔梁式石桥。每孔并排直铺石板三条,构成桥面通道。柱墩用块石、条石垒砌,上横帽梁石构筑,唯中孔两侧柱墩造型独特,每墩两向以块石规则砌筑,两端外伸筑成三角体,以便减弱河水冲击。中孔桥板外沿有“宋咸淳三年丁卯良月甲子重建”楷书题刻。五洞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浙江宋代水利设施及桥梁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编辑:】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