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一家三代养护员 甘作农村公路“铺路石”
来源:银川日报 时间:2018-03-27

  从一个普通群众的脱贫致富,到一个乡村的振兴,再到整个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哪一样都离不开路。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才会有人气、财气,才能有振兴的基础和资本。今日起,本报将连续推出“四好农村路”系列报道,以记者的视角寻找发现在银川市农村中修路、管路、护路、运营路方面好的典型与做法,讲述他们因路而受益的故事。

  胡平和他的父亲、侄子三代人,都工作在养护农村公路的第一线。胡平不仅承载了父亲的殷切希望,也带着侄子扎根基层,护好农村公路。

  胡平在农村公路养护员的岗位上已经干了近20年。1997年他从部队退伍,两年后,进入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成为一名农村公路养护人员。选择农村道路养护作为自己的职业绝非偶然,他的父亲胡光玉就是一名农村公路养护员。

  胡光玉回忆:“我们那时养护工作就是扫马路,养护难度大。”胡光玉还记得,那个时候,农村都是石子路,车一过,路上的石子就被崩到路边去了,胡光玉就要把石子再扫回来,有时需要用双手把石子收拾到路面上,手上经常灰扑扑的,还时常被石子划出细小的伤口。

  “农村道路路况不好,养护设备也简陋。”胡光玉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养护设备就是“三个一”,“一把扫帚、一把铁锹、一辆板车,我们就是用它们来保障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胡光玉从事了近40年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也见证了农村公路的等级不断提高,由原来的碎石路慢慢发展到沥清路、水泥路,“这些年公路的变化很大,路宽了,没有灰了,车也多了,路也平了,农村公路都修到家门口了。”

  胡平选择成为一名农村公路养护员,还是受父亲胡光玉的影响。“我从小就看着爸爸风吹日晒的,虽然感觉特别辛苦,但它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因此退伍后,我和父亲选择了一样的职业。”养护农村公路为胡平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他的女儿也因此能够在城里上学。“养护农村公路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份工作,它还是一份事业。”

  胡平现在养护的是银横公路,而这条公路,正是父亲胡光玉付出了大半辈子心血的地方。这两代人,看着它从一条7米宽的石子路变成约24米宽的柏油马路。

  如今,胡平养护的农村公路干净、整洁、宽阔、畅通,养护工作需要清洁路面,还要养护路基路面、保洁清扫桥涵隧道等;工具也不再是“三个一”,胡平可以用开槽机、修补灌缝机、铲车等先进设备来养护农村公路。对此,父亲胡光玉羡慕地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享福啊!”

  或许是因为当久了农村公路的养护人员,不只是胡光玉,胡平也在工作当中养成了“职业病”,就算不是工作时间,胡平看到公路上有垃圾、杂物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都会停下车去清理。“做了这么多年的农村公路养护人员,我十分清楚,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草团,都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胡光玉和胡平两父子养成的“职业病”,除了随时关注路面的状况,连面对糟糕的天气,心情都是一样忐忑。

  3年前,胡平的侄子胡志强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胡志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在路边玩,看着那些养护公路的叔叔阿姨们整修路肩、修剪行道树、修补路面,他们收拾完的路特别漂亮,走在路上,人心情都变得更好了。“我小时候经常路过道班,道班大门上的‘养好公路,保障畅通’这两行字我从小看到大。”

  胡志强告诉记者说:“一到下雨下雪,别人都不出门了,小爸爸(胡平)却在路上清理雨水积雪,有他在路上,我们出门放心。”等到胡志强长大了,要工作了,他的爷爷胡光玉就向他建议,也去道班当一名农村公路养护工。“我爷爷对我说,每一个养路工都是一个铺路石,正是我们这些‘铺路石’,才保障了道路的畅通与整洁。”

  【中国公路网编辑记者任燕 在线QQ:360638367】   

  【电话:13146474233/010-84990788—1018 邮箱:rym@9811.com.cn

【编辑:中国公路】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