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公路网!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摘要根据《中国科协 科技部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在中国科协第七个“530”科技工作者日之际,各学会要联合媒体组织开展本学科“最美科技工作者”集中宣传活动。中国公路学会在广泛动员 ,组织各省级公路学会 、学会各分支机构及会员单位进行推荐的基础上 ,共推选出 2023年中国公路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 ” 15 人。以下为“最美公路科技工作者”的最美故事。

☛致敬,最美公路科技工作者!

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寄语

绚丽多姿的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充满奥秘的远方,有求索者的足迹,也有勇敢攀登者的足迹。是平凡的,也是美丽的;是普通的,更是珍贵的。我们最美,因为我们的创造;我们创造,因此我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用我们创新的思维,用我们拼搏的力量,去书写人生的传奇,去奏响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更华美的乐章!

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

☛毛亚娜:“归期未有期”是常态

他用汗水成就创新成果

毛亚娜,甘肃公航旅马坞西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他先后在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临合、双达、临大项目办从事质量管理、项目收尾、征地拆迁协调、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他凭借着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带领项目团队不断开拓进取,积极推动“四新”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和品质工程创建,助力项目高质量发展。毛亚娜连续多年被评为 “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一份耕耘,一份精彩。毛亚娜用汗水成就了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详细】

毛亚娜(右一)

☛吕新建:新基建的探路者

他多项课题达国际先进水平

吕新建,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曾参与建设曲阜大成桥、泗河兴隆大桥、济南东南二环项目和京台高速(泰枣段)改扩建项目等为代表的十余项大型工程,始终奋战在工程建设、管理、科技创新的一线,在工程管理和技术革新方面为山东省交通基础设建设事业贡献力量。2018年,吕新建荣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全国公路“科技创新英才”荣誉称号。

吕新建参与了济南东南二环项目双向八车道公路隧道群项目建设和管理。该项目主要围绕施工工法优化、施工风险管控、灾害预报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具有推广价值的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体系。【详细】

吕新建

☛刘朵:让创新成为远航的动力

她指导多项重点工程建设

刘朵,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刘朵是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第十七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兼职),她组建了交通科学研究院桥梁技术研发中心,承担了江苏省钢结构桥梁产业联盟秘书处工作。她长期从事桥梁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技项目24项,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5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联合出版著书两部、参与编写行业、团体及地方标准12项。

科技创新可以充分发挥对加快交通强国的建设支撑和引领作用。刘朵长期坚守在科技创新路上,致力于桥梁工程的技术进步,敢于探索、勤于实践,风雨兼程,孤独却充满希望。【详细】

刘朵

☛刘芭:绿色交通践行者

她身体力行推广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刘芭,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她多年来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工作期间先后主(参)编重庆地方标准、重庆市交通行业标准4项,主持完成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能力建设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创新与应用专项重点项目,交通运输部科技重点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3项,重庆市交通科技项目6项,参与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两项,重庆市交通科技项目8项。

作为绿色交通的践行者,为了进一步在行业管理部门、重点企业推广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她先后在海南、浙江、重庆等地区开展绿色低碳交通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到1000人次,在行业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详细】

刘芭

☛刘斌:奋战在“能通全通”工程建设一线的桥梁人

他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刘斌,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分院总工,正高级工程师。"作为奋战在云南省“能通全通”工程建设一线的桥梁技术人员,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累计主持完成或作为主要骨干完成100余个特大、特殊桥梁项目,对云南省索桥和钢桥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完成了云南省首座大跨径独塔单跨悬索桥——香丽高速虎跳峡大桥、世界最大跨径山区悬索桥——华丽高速金安大桥、进活动断层高烈度地震区悬索桥——大永高速涛源大桥等悬索桥的设计。

他在桥梁设计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对悬索桥主缆首次提出“缠包带+干燥空气”的除湿方案,在国内十余座悬索桥中得到运用,提高了主缆钢丝耐久性,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详细】

刘斌

☛何历超:百姓放心路的建设者

黄土隧道设计和施工领域取得突破

何历超,北京市首发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处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何历超2007年入职以来,他深入扎根一线16年,建设百姓放心路、通畅路、舒心路,提升北京交通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打造科技、品质、绿色、智慧高速,是何历超为之奋斗的目标。何历超在东六环改造工程建设中,通过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突破了超大直径盾构的多项核心技术,打破了五项全国生产纪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何历超在攻读博士期间,针对武西高速、桃花峪隧道开展研究,突破当时规范,在黄土隧道提出采用小净距结构,并对大跨小净距黄土隧道的支护形式及开挖方法进行研究。【详细】

何历超

☛陈宇亮:与星光为伴的科研工作者

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陈宇亮,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养护与路面工程中心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他从事公路交通行业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为解决交通建设一线中的痛点问题不断求索,坚持创新潜心科研,把论文写在三湘大地上,不断提升公路养护技术创新水平。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等各类奖励7项,发表论文32篇,专利17项,标准18项,部级工法3项,交通运输行业智慧低碳技术推荐目录3项,正编写论著1本。

他编制了重交通、轻交通、人行道、河道护坡护岸4种应用场景的“设计、施工、养护”成套技术方案。【详细】

陈宇亮

☛姚宇:以工匠精神筑天路

勇毅前行 扎根一线责任为先

姚宇,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东南大学道路与桥梁专业,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交通运输部代部审查专家、交通运输部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行业研发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校外指导教师,“创业南京”高层次创业人才。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将幸福和便捷带给更多的人,姚宇已经在这条“路”上奋斗了20年。【详细】

姚宇

☛钱申春:公路建设行业的“科技创新英才”

他有一颗重视科研创新的热忱之心

钱申春,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市政、公路、铁路三个专业)、公路水运甲级造价工程师,安徽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委员会专家、公路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英才”,曾先后荣获“鲁班奖”项目经理、安徽省优秀项目经理,黄山杯优秀项目经理,主持的项目多次荣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

作为一名公路建设从业者,在近30年的从业生涯里,无论是身处一线的现场技术人员还是统管项目的负责人,亦或是身兼重担的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职位的变化从未改变他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的热忱之心。【详细】

钱申春

☛唐中波:坚守初心的路桥人

他是劈波斩浪的技术能手

唐中波,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四川省机电冶煤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专家。他曾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李春奖优秀项目建设者等称号。依托项目,他个人也荣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国家专利56项,省部级工法7项,发表论文10篇。

2010年,在参与成德南高速公路LJ17项目建设期间,他与全体技术人员共商讨、齐攻坚,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栈桥的设计和施工,为项目取得了2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详细】

唐中波

☛黄智华:坚守一线孜孜以求的高速人

扎根一线 做铺路架桥的筑路人

黄智华,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长,正高级工程师。他既是一位高速公路建设的优秀“战斗者”,更是一位出色的“指挥者”,工作26年来一直扎根于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一线。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建设的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荣获全国公路建设最高质量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李春奖”和“江西省优质建设工程杜鹃花奖”,先后获得“优秀项目建设者”“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江西公路优秀工程师”等称号。

他先后参与了九景高速、昌泰高速、泰赣高速、泰井高速、彭湖高速、昌九高速南端连接线暨前湖互通、昌九高速改扩建通远试验段、昌九高速改扩建、昌九高速技改9个共计近1000公里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建设工作。【详细】

黄智华

☛梅刚:舍小家为大家的桥梁建设者

科研成果丰硕

梅刚,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5至2006年在浙江舟山参加金塘大桥总体设计和咨询服务,金塘大桥当时是国内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在设计中发现建设条件十分恶劣,外海环境下面临台风天气、海水腐蚀、软弱地基、外海施工困难等不利因素,通过开展科研提出合理总体桥梁方案和咨询意见,项目获得2016年度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

2008年,梅刚负责中山十水线小榄水道桥设计,他提出了新型钢混结合段的设计方案具有更好的刚度过渡,吊装施工效率高、质量好,结构受力更合理,课题获得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详细】

☛彭晓彬:特大桥梁技术的带头人

着力桥梁核心技术攻关

彭晓彬,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工程师、大桥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2002年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彭晓彬进入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彭晓彬致力于大跨径和特殊结构桥梁的规划研究、勘察设计、科研攻关、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工作21年。

彭晓彬完成孝南互通无背索斜塔弯坡斜拉桥设计科研,系统研究了无背索曲线斜拉桥结构力学行为特点,提出合理的桥型布置和塔、梁结构型式,并提出主梁悬臂拼装与索塔浇筑同步的施工工艺,研究出了一套合理的无背索斜拉桥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技术。【详细】

彭晓彬

☛彭敏:奔跑在创新路上的巾帼英雄

在承担重大项目上破难题

彭敏,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彭敏同志自2003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和智慧交通的设计、科研及咨询工作。她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省部级科技创新奖16项,个人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称号,并多次受邀在信息化大会、交通大讲堂作主题报告或授课交流。

彭敏始终扎根在工作一线,先后主持或参与北京TOCC、黑龙江省高速公路联网系统管理中心、苏通大桥、南京四桥等多个特大桥以及湖北沪蓉西等多个特长隧道机电工程设计工作。2021年,彭敏主持了北京京雄智慧高速项目,通过“全路段多维感知、全天候安全通行、全过程数字管控、全方位立体服务”等创新应用……【详细】

彭敏

☛程多云:永远冲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

结缘重庆朝天门大桥

程多云,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和科技研发工作,先后参与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宁波明州大桥、福州琅岐闽江大桥、横琴二桥、中马友谊大桥等项目,在此期间带领团队,激流勇进,攻坚克难,持续攀登桥梁建设领域的高峰。

2005年,程多云刚刚大学毕业,在新生分配表上,重庆朝天门大桥这个炙手可热的名字和程多云排在了一起。这座造型优美的大桥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桥,对世界的桥梁行业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详细】

程多云

编辑小档案

专题制作时间:2023年5月24日

制作人:任燕  闫可欣  朱海洲

任燕(QQ:360638367,01084990788-1018)

负责网站的专题策划、资讯内容调整等

投稿邮箱rym@9811.com.cn

有好新闻线索的朋友,可以联系我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