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绿色与安全道路交通学术论坛(Green And Safe Road Traffic Academic Forum)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绿色与安全道路交通学术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公路绿色建造与交通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公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该论坛以“绿色 安全 智能”为主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侯德藻;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胡萌;北京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贾利民;山东省养护专家张文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教高刘纪根;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主任张高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廖军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袁旻忞等应邀出席,侯德藻主持论坛。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勇致辞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侯德藻主持论坛
何勇在致辞中表示,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在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交通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对交通行业的安全、绿色和智能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公路科学研究院成果发布。张高强介绍了公路科学研究院成果转化的情况。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是公路科学研究院进行成果发布的重要渠道,今年共有4项关键技术和3个行业动态年度报告进行发布。此次论坛有两项成果进行发布。
成果发布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路侧安全与防护设施研究发展部经理王成虎在发布《基于特殊防护需求的定制化设施设置技术》中介绍了免翼墙路基桥梁过渡段护栏、SB级跨边沟护栏外展端头、尖角缓冲垫3项产品。
来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的范文姬博士从运输需求、运输供应、运输绩效、运输安全、重点专题5个方面对《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行分析报告》成果进行了介绍。
第二个环节是学术报告环节,6位专家领导分别以“绿色 安全 智能”为主题发表了自己的报告。
绿色与安全道路交通学术论坛现场
胡萌在《公路安全永远在路上——江苏公路交通安全治理探索与实践》中介绍了江苏目前的公路基础情况,并对江苏公路交通安全治理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他指出,目前江苏公路安全治理坚持4大原则,分别是压实责任、依法治理,统筹有序、系统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创新驱动、科学治理。从具体举措来看,一是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制度完善,强化责任落实;三是风险防控,强化基础保障;四是科学治理,强化综合施策。
交通的绿色化是交通能源结构的改变。贾利民在《交通能源融合--绿色弹性交通之路》中指出,能源和交通是社会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以及具有集大成者特征的科技和产业领域,二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他在报告中提出了3种交通能源融合的创新模式——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气化交通系统、基于绿电的氢能化交通系统、基于绿能的无碳化弹性交通系统。
张文武在题为《“山高养护、精准长效”助力打造“畅安舒美山东路”》的主旨报告中对山东高速集团及其养护品牌进行了介绍。实施“六大精准”是精准养护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体现了养护品牌的实践路径,分别是精准定位、精准决策、精准管理、精准创新、精准执行、精准服务 ,“六大精准”也实现了养护工作的闭环管理。目前,山东高速集团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均值达到95.31,一、二类桥隧比例达到100%,机电设备完好率达到99.8%,高速公路技术状况综合评分全国第一,路容路貌及道路服务品质全国领先。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点型和线型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表造成严重扰动,形成了大量弃土弃渣,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甚至诱发地质灾害,威胁当地生态安全。刘纪根在《工程弃土弃渣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指出,弃土弃渣资源化利用的潜力相较于其他固体废弃物而言具有简单、高效、经济成本低等特点。目前,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的弃土弃渣的主要利用方向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混凝土骨料直接用于工程建设,二是弃渣中的石方粉碎后的石粉经处理后形成的混凝土砌块砖作为新型墙材,三是将弃土弃渣回填到矿坑并覆表土增加耕地或林地资源,四是河道清淤的淤泥干化后用于复耕,五是弃土可用于制作空心砖或者烧制砖瓦用于建筑材料使用,六是将弃土弃渣与自然土壤混合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
风险管理符合当前交通安全发展特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出行的重要保障。廖军洪在题为《公路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及应用》的报告中介绍了公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路径及方法,并介绍了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技术、快速智能化公路网风险评估成套技术装备及风险评估技术在公路道路方面的应用成果。
最后,袁旻忞在《道路交通噪声主动控制的探索与应用》中指出,交通噪声与交通运输活动密切相关,因而难以有效根治。声屏障和低噪声路面是常用的噪声控制措施,属于无源、被动降噪,噪声治理效果特别是低频噪声治理效果有限。因此,通过有源噪声控制技术,针对交通噪声中引起人群烦恼和不适的低频成分进行治理,能够有效提高声屏障噪声治理效果。
【编辑: 任 燕】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