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服务区路衍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图)
作者:文/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熊蕾淇 陈华 李静 图/江西畅行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2-11-10

QQ截图20221110132129.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新消费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出行品质和出行体验。因此,服务区如何抓住新消费浪潮,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提升,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高速服

务区1.0时代的加油站服务,到高速服务区2.0时代的快餐店服务,高速服务区3.0时代的特产店服务,再到如今的高速服务区4.0时代的智能综合服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产业开发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而高速公路服务区也成为路衍经济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江西服务区致力于创新实践“服务区+”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将服务区与商业、文化、新能源、地方特色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服务区打造开放式“窗口经济”,从外观设计、硬件设施、人流动线、业态布局等方面对服务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推行“一区一策”的管理模式,明确了服务区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为基于高速服务区发展的路衍经济产业模式创新和经营管理升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服务区为载体发展路衍经济的必要性

政策导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江西省《关于推动强省建设的意见》中对服务区也提出了新要求,明确要“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水上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促进新业态发展。”

《2021年全国公路网运行服务保障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中则指出,要“推进‘服务区+’融合发展”。

客群导向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服务区提供的基础保障功能,对出行体验、消费环境、消费方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优秀的服务区能带来极为丰厚的经营效益,这表明社会公众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消费潜力,但落后的服务区供给能力则限制了公众的消费需求。此外,随着人们走出国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更激发了对于美好交通的向往。

业务导向

随着高速网络化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服务区开始靠近城区、乡镇、景点等经济发展点。但由于高速公路的封闭性,使得服务区无法与临近的经济点发生直接联系,造成服务区业务较为单一。因此,为有效提升单个服务区的影响范围,开发潜在经济价值,有必要在服务区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扩大路衍经济的辐射范围。

以服务区为载体发展路衍经济的可行性

潜在资源庞大

截至2021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达到50.9亿人,旅客周转量达到3627.5亿人公里。而江西交投集团所辖高速公路服务区预计到2030年其日均车流为5486pcu,其中,服务区流量较大、日均车流超过1万pcu的服务区有19对,这代表着服务区发展路衍经济可行性较大。因此,在这一流量下探究路衍经济下高速公路服务区产业模式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可行性较大。

成功案例较多

当前,全国各地服务区发展路衍经济的样板工程引发了社会热议,已有部分省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具有垄断特性

由于高速公路是供车辆高速行驶的完全封闭、完全立交、完全控制出入的专用道路。这一特性决定了高速公路服务

区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和客源市场的明确性,也决定了其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

服务区路衍经济的发展模式

开放共享式服务区

由于高速公路的特殊性,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多以封闭式经营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的持续完善,很多服务区逐渐向城市、地县、乡村靠近,但由于高速公路封闭的特殊性,目前服务区很难与这些地方产生经济联动,无法做到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最大化,而路衍经济的发展对解决此类问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路衍经济发展初期,其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很小。随着经营理念由封闭管理逐步向开放式经营转型,高速公路及其潜在的发展资源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开放式经营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仓储物流业、旅游服务业、通讯业等新业务将会被逐步开发,形成以“服务区+”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模式,从而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服务区集聚,使得服务区成为中心城市之外新的增长极。通过服务区这一增长极的优先发展,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拉动高速公路周边乡镇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的“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形成和发展。

高速公路开放式服务区在空间规划上具有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区的出入口设置上,即高速公路服务区除了主线出入口外,还有其他出入口与地方连接,可供地方居民进入服务区和高速公路用户在服务区下道使用。永修服务区作为开放共享式服务区“先行者”,在选址方面充分考虑周边城乡发展规划和沿线产业分布情况,结合周边的旅游、文化、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开放的方式,依山就势,顺应地形。一方面,打破原来过于规整的布局方式,融入生态、环保理念。另一方面,考虑与地方交通联系,打造服务区空间上的开放。

“服务区+商业综合体”

将临近城镇、与城镇关系密切的服务区打造成与城市生活相关的商业综合体,是探索“服务区+商业综合体”的重要切入点。将部分有条件的服务区发展成颇具特色的贸易场所,逐渐打造一定数量的亮点功能,对内可成为区域内乡镇小型企业的产业集聚地,对外可成为地域产业群的展示窗口。以七里岗服务区为例,该服务区以航空为主题,拟通过滨湖九路形成南北互通,以南昌历史文化为魂、航空为形,融入智慧科技理念,建设机场“第二个候机大厅”、江西交通成果展示馆等,集商业综合体、办公楼、休闲中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成为江西省首个航空主题服务区。

“服务区+文化体育”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体育产业发展核心指标纳入全国卫生城市评选体系,鼓励实施“体育+”行动,促进融合发展。

文化体育作为经营文化、体育活动的业务,由于其可为公众提供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的服务特性,使其具备了商品价值。目前,世界文化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且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发展,使体育运动及其文化已经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向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健康等多方面需求转变,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是城市产业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南昌雷公坳服务区为例,随着城市框架拉伸,高速公路变为快速路,雷公坳服务区功能日渐弱化,逐渐成为闲置土地。为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大力发展雷公坳文化,该服务区融入体育与文化元素,结合建筑风貌、人文历史特点、文化体育业态等打造了“雷公坳八景”景观群落,对“雷”文化进行了深刻演绎,同时打造了引领江西的多个首创项目,使得服务区与文化体育有了充分融合,带动了城市区域复兴。

“服务区+新能源”

2020年3月18日发布的《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力争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00万辆以上。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年提升,截至2020年末,渗透率达5.24%。《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预计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将超过30%。由此可见,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目标,政策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推进也为服务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依据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打造绿色服务区,推行“服务区+新能源”模式势在必行。目前,越来越多的服务区利用屋顶光伏、车棚光伏等,将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发电、新能源服务”进行综合运用,致力于打造集清洁能源发电、充电桩、换电站于一体的新能源补给站。不少服务区在改造过程中,还融入了绿色低碳建造理念和技术,将节能建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等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了“低碳建造、零碳运营”理念,有效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服务区+文化旅游”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和耦合度,两者相近的属性和特征使它们共生共荣,也使得文旅融合成为发展大趋势。为了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融合,国家也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09年,文化部与旅游局联合出台了第一份我国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政策的文件,即《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市场层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都已日益凸显,以“服务区+文化旅游”模式打造目的地服务区也成为探索路衍经济的方式之一。

庐山西海服务区,作为中国最美水上高速公路——永武高速上唯一的一对服务区,也是江西省首个集交通中转、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服务区”。该服务区的提质升级项目紧扣“生态+业态”建设思路,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产业开发,重点对服务区主体建筑、会议中心、景泰酒店、西海嘉园、康龙游客码头进行全方位提升,打造了以“桃花水母”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两栖”服务区。

当前,交通行业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方式、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探索“服务区+”模式对发展路衍经济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应以“效益最大化、开发最优化、资源配置最优化”为原则,制定合理、科学、成熟的高速公路路衍经济开发计划和方案,积极探索“服务区+”产业,推进多产业融合合作。在保证基本服务功能的原则上,拓展跨领域之间的合作,拓展新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区的客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资源,在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乡村振兴、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积极探索,构建以高速公路网为骨架、“点线面”相结合的经济廊带和产业空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服务区“地方名片”效应,形成与地方经济相融互促的发展格局。此外,还应把服务品牌建设作为展示服务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借助各种媒体,宣传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品牌建设中的努力和进步,加速服务区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提供相关增值服务,提升品牌溢价,扩大品牌效应。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作为一种转型经济,不但为交通行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