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无障碍出行新加坡
作者:白亮盛 张晓 李朝阳 陈启宁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12-15

文/图 吉林省运输管理局 白亮盛 张晓

上海交通大学 李朝阳

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 陈启宁


新加坡的无障碍交通设计处处彰显着智慧与个性:它的盲道不在于多,而在于准确和精炼;它的公交候车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U形坡道、一字形坡道不但方便了残疾人,还方便了正常人……新加坡对无障碍交通的设计做了细致的考量,以系统、连续为准则,以通用、便捷为发展方向,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了系统、精致、和谐的公共交通无障碍环境。

在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专科诊所工作的俊蓉女士,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3岁开始就靠轮椅活动,她每天都从住家乘公交车上下班。新加坡的公交车大部分底盘都很低、没有台阶,还可以灵活侧动车身,当司机看到候车站内坐轮椅的俊蓉时,他稍往侧方向转动方向盘,车身精准地停在俊蓉面前。

每辆公交车在车门处都带有一个连接板,方便残障人士上下车,俊蓉说:“所有人都让我先上车,有时候也会有人过来帮我一把。”在新加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必须等残疾人上车后才能逐个上车。每辆公交车在靠近车门处有专门供残疾人和婴儿车使用的空间,明亮又宽敞。“如果听力不好,还可以从每个候车站的座位颜色来判断站点,我那站的座位是绿色的。”俊蓉补充道。新加坡的公交候车站的座椅十分特别,有不同样式的、不同颜色的,几乎每个站都无重复,乘客可以靠它来区别站点,以免误站。


1.png

在新加坡城市里,每个公交车站的建筑风格、颜色都不统一,其目的是为了让视听障碍者能更好区分目的地。


下车后,俊蓉需要穿过一个地下枢纽站,站内的每个上下楼梯旁,都有一个与之平行、坡度平缓、带缓冲的斜坡和两个高低安全扶手,俊蓉按照路线来到无障碍电梯并最终到达工作地,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俊蓉说:“现在的道路顺畅多了,特别是对我们残疾人、老人,还有推婴儿车的,都有很大的帮助。”

事实上,新加坡政府很早就将残疾人、老年人的出行问题提上了日程,无论在城市规划上,还是在社会宣传上都下足了功夫,使得此问题不再是国家发展的障碍。尤其是在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方面,新加坡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基本出行需求为前提,使人们在交通空间环境中实现无障碍化。


2.png

位于北区的公交站内,设计者同样考虑到了盲道的布局。


3.png

位于交通枢纽区的盲道,精简却布局合理。


比手机导航还详细的标识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空间无障碍设计和建设由陆路交通管理局完成,主要有交通枢纽和城市道路两方面。

新加坡的交通枢纽一般是将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枢纽设置在一起,并与商业、住宅或办公楼相结合,形成多功能的交通综合体,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设置人性化、合理化无障碍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加坡的交通枢纽站内,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醒目且位置合理的标识,这些标识甚至比手机导航还要详细。步行道分岔处的交通指示牌一个不落,且指示牌上明确标识各种无障碍设置的具体方位,充分起到引导作用。枢纽内部的铺装也值得一提,由于枢纽站内功能区较多,只依靠标识往往不够,以对比色和不同花纹的铺装来划分功能区,既突出不同区域的风格和特点,也能让残障人士和反应较缓慢的老年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得到暗示,表明已进入到另外区域,起到提示作用。

在交通枢纽站内,盲道上的每一块警示砖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都能为视觉障碍者提供有效服务。在换乘通道、站台、出入口及进出闸机、电梯、洗手间、售票机等的盲道上均设有警示砖,以示提醒。对于电梯前的盲道,一般只在电梯按钮下方设3至6块警示砖,并不铺满整个电梯口,方便残障人士找到电梯按钮及电梯门。对于轨道交通站台的盲道,一般只从垂直障碍电梯口处铺设到无障碍专用车厢,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视觉障碍者通过盲道简单快捷,又能避免盲道给健全人造成行走障碍。


4.png

交通枢纽内,设有指向清晰、内容全面的指示牌。


贴心的座椅


枢纽站内外的坡道设计,彰显无障碍通道的通用性。无障碍出入口若单独设置,一定设有清晰的指示牌引导,若与正常出入口设置在一起,设计者便会果断舍弃台阶而改用坡道,一般在轨道交通站、公共交通枢纽和交通枢纽内连接的商业出入口及换乘通道、连廊等处均会设有坡道。坡道以一字形、U形、三面坡居多,且坡道两侧会设有单层或双层扶手。设计坡道既可避免残障人士的绕行,也可增加健全人使用坡道的频率。

除了坡道,在轨道交通站台候车区、公交枢纽站站台、枢纽站内商业区、换乘通道和连廊处都会设置座椅。轨道交通站台候车区的座椅不进行分隔,没有靠背,能容纳更多人,但却不忘设置带有扶手的无障碍座椅,充分考虑到了残疾人的需求。在公交枢纽站内,会在中间区域设置较多座椅,供候车、休息,每个座椅间隔的距离较近,可满足残疾人的停行需求。在排队候车区以栏杆式简单座椅分隔,之后以明显的黄线或蓝线作为排队候车的延伸区,而在栏杆旁最方便的位置会单独设置残障人士候车区。


5.png

城市道路上的连续无障碍系统


6.png

在新加坡的城市道路上,盲道多设置于大楼内部或者大楼旁边。


7.png

在公共交通枢纽站内,设有较多的座椅供行人休息。


盲道少而精


新加坡的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主要体现在盲道、人行道、缘石坡道、公交停靠站等方面。

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一年四季炎热,在规划设计时,陆路交通管理局就倡导将人流引入建筑内部,减少室外步行。所以,新加坡的道路上,盲道设置的并不多,但充分考虑到了视觉障碍者的使用需求和出行安全。在相邻道路交叉口之间,城市道路的人行道是连续不断的,这样,人行道上的盲道就没必要贯彻始终,一般只在道路交叉口、道路沿线车行出入口处才设置提示盲道的警示标识。而在道路交叉口行人过街处,还设有盲道防撞柱,对视觉障碍者起保护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在交叉口等候绿灯的其他行人的交通安全。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集约节约、因地制宜的理念,避免了盲道在城市范围内的大规模铺设,节约大量的道路材料和工程造价,而且也避免了连续盲道对健全人顺畅步行的影响,实现了盲道对健全人的“无障碍”。

人行横道是城市道路上人车交叉比较频繁的地方。人行横道设置位置及间距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行人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明确的交通规则及先进的交通文化会大大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转效率,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新加坡的人行横道分为两种,一种设置在非交叉口无信号灯或道路交叉口的左转与行人冲突处,采用斑马线形式铺设,并设有黄色的警示灯,有时还会在人行横道两侧设置路拱式减速带,提示司机需减速。另一种设置在道路交叉口的行人直行过街处,画双虚线。行人过街需按按钮,否则行人过街信号一直为红灯,不能过街。

在行人绿灯信号期间,所有转向车辆必须让行人,完全避免人车冲突。在交叉口及人行横道处,道路缘石坡道采用无高差设计,方便轮椅使用者轻松、顺利地通过人行横道。


9.png

城市道路上的盲道


10.png

为方便残障人士通过人行横道,边上的信号灯可供行人自行调节。


连廊和缓坡衔接无障碍通道


衔接设施是无障碍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行车出入口与人行道衔接的安全性考虑,人行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的连续性都是保证残障人士安全出行的基本条件。

新加坡的部分建筑行车出入口与人行道交叉时,采用有较大摩擦力的特殊铺装和拱形坡,使无障碍坡道实现平坡连接,而行车通道为拱形坡,一方面将步行的通行权摆到最高位置,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也降低小汽车通过无障碍坡道时的速度,保障交通安全。

组屋住宅区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接合充分体现了无障碍设施的连续性。组屋住宅的底层一般是架空的,在住宅区内形成连续的人车完全分流的步行系统。人流由组屋住宅区出入口到城市道路人行道,再到路边的公交停靠站的步行设施,以连廊或缓坡形式连续铺设,以坡道和无高差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形成无障碍步行体系,满足无障碍出行需求。

公交停靠站属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范畴,新加坡公交停靠站的设计体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从公交信息的完整到站内设施的完备,再到站点风格的体现,都做了细致的考量。新加坡的公交停靠站非常注重无障碍设计,新加坡每个新市镇或片区的公交停靠站都各具风格,座椅也经过了特别设计,通过座椅的样式便能分辨出是否到了另一个区域。此外,公交停靠站站台与人行道之间以铺装的不同来划清区域,醒目美观并且在公交站台尤其注意防滑。新加坡大部分公交车上设有轮椅停车区,公交停靠站台的座椅旁也设有残障人士候车区,轮椅使用者可以通过公交车上的连接板独立上下车,充分体现了无障碍使用的便利性。


11.png

在住宅区的出入口和城市道路的衔接处,设有较为平缓的拱形坡,方便残障人士出入。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