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巴盐古道 盐运文化的烙印
作者:文/梁德风 图/谭红建 黄玉才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05-28

巴盐古道,一条因盐而兴的交通要道,它记录着渝鄂两地的商贸往来、经济发展。在这条古道上,无论是民居、客栈,还是沿线人们生活的点滴,似乎都与盐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与古道一同见证了曾经的繁华。


1.png


在川鄂交界处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始建于宋元时期、由川入鄂的古盐道,人们将其称为巴盐古道,它横亘在齐岳山东西,是古时人们将食盐运往湖北利川、恩施各地的必经通道,也是当时通往鄂西的商贸走廊。古道起于西沱,经楠木垭、石家、黄水,在冷水出境入湖北,经利川、咸丰、来凤等地。

据史料记载,因当年湖北清江流域的盐源枯竭,四川自流井、贡井盐等川盐抢占了市场,可因当时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本来长江是通往湖北的黄金要道,由于水急浪高,极易翻船,盐巴遇水即化,这样运到湖北的川盐失去了竞争力。为此,长江上游的盐商盐贩需要把盐用船运到重庆西沱,于是形成了以西沱古镇为起点,连接湖北陆路交通的巴盐古道。


2.png


古镇“因盐而兴”


重庆石柱县西沱古镇是巴盐古道上的第一站,也是我们此行的起点。西沱古镇在秦汉时期隶属于施州(今湖北恩施),到了北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西沱已成为四川腹地的物质集散地和川盐外销的一个重要起点,故元代川江水运在此设“梅沱小水站”,建连接川鄂水路交通之驿站。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此设巡检司,商贾云集于此,川盐、生漆、蜀丝等天府特产,经长江上游的成都、重庆、涪陵等地运到西沱,再由西沱镇转运去湖北恩施、利川、咸丰、来凤,湖南龙山、桑植一带。

西沱古镇上最出名的,是始建于秦汉时期的“云梯街”,这里也是巴盐古道的起始点。云梯街长约1.9公里,113个石阶台面,1124级石阶,层层叠叠,状如云梯,街两侧是错落有致的土家民居。我们沿着云梯街往上攀登,感受着过去背夫的艰辛。在庞大的盐产销体系中,在窝盐、运商、场商、总商这些盐流通体系中的“实权派”们的层层盘剥之下,人数最多的“盐帮”,是出力最多、获利却最少的群体。盐多以人力背负,经验丰富的背夫可以背200至300斤。对于苦于旧时乡村贫困生活的青壮年劳动力来说,挑盐仍旧是一份极度辛苦,但赚钱相对快的工作。庞大的挑盐队伍往来于巴盐古道上,在古道上催生出一连串的集镇、店铺和作坊。


4.png

西沱古镇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


相传,今存的云梯街古民居和街铺,就是当时那些客栈老板们为了招揽生意,沿着盐商和背夫的行走路线,将商店和旅铺向山上延伸,久而久之,竟然沿着长江边建房开店,继而一层层随山势向上伸展,最后一直修建至方斗山的独门嘴山巅,终于完成了云梯街。在云梯街尽头,一口废弃的古井静静躺卧,这里曾有一杨姓财主开设的私人盐店,相传是西沱最大的盐店。为了区别相隔不远的官办同记盐店,当地人称其为下盐店,而同记盐店则称为上盐店。解放后,下盐店曾作为人民供销社的储藏仓库,20世纪90年代末依然尚存。随着库区蓄水,拆迁后的下盐店只剩下了一地瓦砾。


5.png

云梯街上随坡而建的盐店商号。


除了云阶梯,在巴盐古道上还可以找到许多古建筑。距离县城不远处的石柱县石家乡黄龙村,也是巴盐古道必经的一段,在这里,古道是青一色的石板路,一般由长3尺、宽2尺的石块连续铺设、延伸数公里。

黄龙村有7个分散的村落,洒落在黄龙村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上建筑主要有全木结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典型院落主要有湾板凳、沙丘、池谷、潘家山、茅坪等地方,每个地方还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木质建筑,其中沙丘、池谷、湾板凳共有全木结构房屋60多幢,建筑样式有三合院、四合院式、吊脚楼式和碉楼等种类。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国时期修建,池谷有土石碉楼一幢,碉楼四角有耳房,耳房上有瞭望孔和射击孔。


3.png

徜徉在古镇,沿着云梯街拾级而上,两旁是层层叠叠的土家吊脚楼,其间有紫云宫、禹王宫、万天宫、桂花宫等古建筑遗迹。


供背夫休憩的“幺店子”


在巴盐古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幺店子”,它们或在半山腰上,或在河畔边,是为运盐的背夫提供休憩的驿站。听当地老乡说,在过去,几十个人组成的背盐队伍,沿着巴盐古道把盐送到目的地,得花上两三个月。因中途需要歇脚,古道沿途就慢慢有了“幺店子”。“幺店子”价格十分便宜,对于当时收入不多的背夫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在地板、大通铺、垫上谷草一带,还能找到些“幺店子”,这是巴盐古道为数不多、保存至今的古驿站。经千年演绎,当年的“幺店子”现在已慢慢演变成独特的吊脚楼,这是土家族的古老建筑形式,在石柱分布十分广泛,当地又称之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土家族吊脚楼的营造与土家民族理念相适应,从古代巢居和穴居基础上发展而来,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吊脚楼。


6.png

目前西沱古镇保存完好的仅剩云梯街和部分吊脚楼,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沱古镇也迎来焕发新生的机遇。


出石柱,沿古道再往前行便是黄水镇,在这里,有一家最出名的“幺店子”——谢家店子,它位于莼乡路和毕兹卡绿宫森林公园路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巴渝传统民居。据谢家店子98岁的店主滕家兰老妪谢世回忆,谢家店子的第一代主人叫谢帮政,于清代开店,民国时期最兴旺,以致整个山梁就叫“谢家梁”,谢家是当时闻名黄水的大户。民国时期,石柱农民起义军“神兵”,曾夜宿此店。1933年,贺龙挥师入川,经利川鱼泉口、枫木乡进入黄水坝,夜宿谢家店子,留下许多传奇故事,为驿站增添了神秘色彩。

谢家店子为一楼一底全木结构穿斗结构房屋,设备简陋,一楼行李间,一排长木凳上依次搁放着背夫背运的货担和自带的口粮。木楼板上铺一层稻草,背夫们就睡楼板大铺。当然,也可花些小钱睡独立间的木架子床。遇客人爆满,后到的背夫就只能“打梁山锣鼓”(无床位可睡),或者睡在旅馆后院的柴房里。修通公路后,背夫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散落在巴盐古道上的“幺店子”渐渐清冷衰落,随着黄水旅游的开发,谢家店子已不复存在,但客栈大门上写着对联:“行石柱巴盐古道唱背二哥啰儿调,歇黄水谢家店子品土家人竹枝词。”已成为当地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纪录片《巴盐古道》由石柱电视台拍摄,摄制组将根据史料还原当时背夫的生活境况,并沿古道线路拍摄四季不同景色。


纪录片《巴盐古道》再现了背夫生活的酸甜苦辣。左下:巴盐古道是一条由背夫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运输川盐的陆路交通线。


回面坡 前后回面可顾盼


出黄水镇,在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回面坡上,我们找到了青石板铺就的巴盐古道,这里据说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路,沿途有许多石板桥、跳礅桥、木拱桥、石拱桥及廊桥。回面坡,又名“回面鬼坡”,是通往鄂西利川等地的交通咽喉,海拔1508米。据当地老乡介绍,古时的回面坡人烟烯少,灌木丛生,瘴气重重,在阴森森的古道上,豺狼虎豹常有出没,人们只能结伴而行。事实上,回面坡的得名与这里险峻陡峭的道路有关。这里古道曲折狭长,蜿蜒看不到尽头,前后回面可顾盼,故名回面坡。站在回面坡古关山垭口,举目远眺,大风堡山脉群峦起伏,云缠雾绕。山下的油草河像一条碧玉带绕着山谷而去,新建的黄水太阳湖,碧波荡漾,秀丽婉约。 

巴盐古道在黄水境内,除走回面坡外,另一条就是经梨子坪到瓦店子,踏过油草河,登上苦草湾,经枫木乡,到湖北利川市的鱼泉口,翻过七曜山,再到汪家营等地。梨子坪到瓦店子一段沿途地势平坦,巴盐古道在绿荫丛中时明时暗,废弃的客栈房、石磨、水缸等老旧物件,静静地横卧在草丛中,早成昨日风景。

过了瓦店子,要经过一段陡峭的绝壁,前后左右都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一眼望不到底。尤其席子铺到小瀑布,在悬崖上凿成的狭长栈道,仅容一人通行,前后左右都是万丈深渊,一些路段还需手足并用才能攀登。现在,在悬崖绝壁上的石梯、打杵窝光滑如新,它们是镌刻在岁月深处的印记,也是顽强的土家祖先战胜大自然的历史见证。


11.png

古代有规模较大的盐场多在川渝一带,三峡航道险滩较多,加上盐巴浸水即化,为减少损失,盐商们遂从旱路运盐。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