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王辉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证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04-23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则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证,是“十三五”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回顾历史,我国各个时期人才工作布局,均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作出规划。20世纪初期,我国急需培养集聚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十五”时期的人才工作以人才总量的增加作为一个主要目标。经过10年发展,我国人才工作按照人才强国战略的增总量、调结构、培养各类人才队伍的方向持续推进。“十二五”时期,我国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工作推向新高度。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对内,我国GDP增速放缓,转型压力增大,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外,我国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人才战略,必将放眼于全球,不仅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更要辅之以人才集聚、人才引进等措施。

眼下,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国际人才集聚能力依然落后,而发达国家人才政策不断开放,国际人才竞争愈加激烈,这些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国际人才的集聚和发展。比如,日本参议院通过新修正案,规定拥有高技术的外国人,只要在日本居住满3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2014年,加拿大正式对中国公民开放10年赴加多次往返签证,每次可停留长达6个月;2015年,又与中国互发10年有效签证……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号:各国对于吸引外来人才的热情依然高涨,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不断提升,而相比之下,我国人才政策开放程度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站在全球视野高度,加快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加快建立创新型人才队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证。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可以看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举措与创新息息相关,以人才作为未来5年经济社会转型的根基与希望。

其一,更强调人才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广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人才制度改革。以外国人才制度为例,我国人才制度改革力度非常大。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的意见,加快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立法,规范和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优化申请条件,简化工作流程,落实资格待遇,加强日常管理,形成更为科学合理、开放务实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工作格局。此外,2015年,公安部还扩大了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同时,一些新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已经开始在国内试点。在相关部门推动下,未来,中国的人才市场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

其二,主基调更加开放。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不仅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而且提出“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专业、善管理、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人才”,“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等等。这些国际化制度的改革,将是“十三五”时期人才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

其三,重视打破人才跨界流动的壁垒。鼓励和支持人才流向西部地区和基层岗位一直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方面。“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十三五”期间,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其四,重视“高精尖”人才的推动力和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力。一方面,高层次人才需要在本土加大培养,同时也需要开发外来智力。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依然严峻。有数据指出,我国目前共有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400多万人。这部分海外人才大部分为高学历人才。如何吸引这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是我国人才政策面临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辉耀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


【编辑:中国公路】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