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公路网!
说起古代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大部分人第一时间会想起著名的茶马古道。罕为人知的是,当年广西往西、往南的重重大山里,还有一条作用不亚于茶马古道的交通要道——百越古道。它不仅是“蛮马之来,他货亦至”的运输线,还是广西与云贵地区少数民族交流的大通道。
在“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磁器口,会偶遇斗转星移了千载后,沧桑依旧、厚重犹存的重庆老街;会穿越嘉陵江边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之繁盛的水陆码头……这里可以寻到重庆人的一首歌、一片情和他们心中温暖的渝乡梦。
古宅房基的一块铭砖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村寨里的主街路是清朝时期贩运烟土的古道;耕读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这里是湖南会同县的高椅村,侗族人的聚居地。
在国道生命线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散布的县乡道,就好像神经末梢一样,细小却主导思维。县乡道见证的可能是从众人的荣赞中转身,踏上乡间小道,回到边陲的小山村,只为品味那最美的乡愁。县乡道给予行路人更多的,是重回原点,思考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中的石窟群——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内的摩崖造像群的总称。一条省道,串起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石刻群,其中北山、宝顶山石刻无论从规模还是艺术文化价值来说都是大足石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姿势各异,星罗棋布,林立山崖,静存岁月。
千百年来,房山大石窝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石作文化村落,我们沿着国道108线一路寻访,欣赏到了汉白玉文化艺术宫、云居寺、中华石雕艺术园里规模相当、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被其中的美丽所震撼;在各个村落中找到了热爱石刻的手工匠,被他们执着的心和付出的辛勤劳动所感动。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