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2022年中国公路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 时间:2022-07-19


闫有民:高原工匠


闫有民,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先后参与武罐八标、宕迭、忠水一标、兰永五标、分茶、敦当试验段Ⅱ标、康略高速TJ4标等重点、难点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他凭借着勤恳钻研、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尝试并推广改革创新,助推项目管理提质增效。个人连续多年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闫有民5.jpg

闫有民

闫有民1.jpg

闫有民正在讲解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扎根高原奉献热情    

闫有民带领项目员工扎根高海拔一线六年,甘为人梯、迎难而上,弘扬了把困难留给自己、把通途留给社会的铺路石精神。公路人就是一颗颗普通的“铺路石”。当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肩负了筑路架桥的使命,12年间,他从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到现在的项目负责人,工作艰巨又具有挑战,尤其在负责敦当试验Ⅱ标项目建设的六年,项目地处海拔3360米戈壁无人区,进场前期,氧气含量稀薄,几乎每天在失眠、头晕、脑胀、耳鸣中度过。没有信号,没有路,没有临时驻地;他就与项目人员一起走出70公里与外界联系,修建临时便道,搭设帐篷,克服困难,推进项目建设。冬季大雪覆盖封山,影响材料供应及施工车辆行驶,他就带领大家铲雪开路。夏季蚊虫肆虐,紫外线辐射大,经常嘴唇干裂、脸晒得直掉皮,但他从来没有打退堂鼓,还时常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下,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就不怕任何的困难与艰苦了”。

闫有民2.jpg

闫有民(左一)与项目总工一起讨论下一步桥梁施工计划

    以“工匠”精神啃下“硬骨头”   

闫有民带领项目员工弘扬“高原”精神、“工匠”精神,创建品质工程。阿尔金山特长隧道是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作为甘肃省内最长的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多次穿越断层破碎带,这给施工和质量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难度。隧道掘进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泥、涌水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很大。闫有民抱着再难也要啃下“硬骨头”的决心和信心,与项目全员一道秉承“环境艰苦不怕吃苦,高原缺氧不缺精神”,带领项目全体施工人员克服海拔高、风沙大、高寒缺氧等方面的困难,以施工工艺、工法着手,采用缩短开挖进尺、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等工作管控措施,通过不断尝试和精心测算,有效解决施工难题。

闫有民3.jpg

在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管理和质量双提升”推进会上,闫有民正在介绍箱梁预制移动式钢台座的应用及箱梁流水线生产、工厂化预制施工工艺。

    大力推行“五新”技术应用    

他大力推行“五新”技术应用,推广应用隧道凿岩台车、湿喷台车、自行式衬砌模板台车、防水板自动铺挂台架、智能二衬养护台架,实现公路隧道洞内施工工序全机械化流水作业。积极推进隧道施工由“人海战”向“机械化集群作业”变革,提升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2020年10月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考察观摩会在阿尔金山隧道举行,项目成为全甘肃省品质工程的典范。

多年来,闫有民秉持敬业专注,坚守精益的职业态度,他与团队深入研讨,结合不同项目施工特点、难点,积极开拓创新,主持了《公路隧道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施工技术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公路工程工法7项,甘肃省省级工法2项,交通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项,参与地方标准制定1项。多项创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实施,有效解决隧道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闫有民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坚守,他始终守着“匠心”本色,不断创新突破,追求品质、臻于至善,用一步一个脚印和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印证了一名青年技术工作者的奋发有为,用执着和信念,用自信和担当,在创新路上努力向前奔跑着,书写着属于路桥人平凡而又精彩的奋进序曲。

闫有民4.jpg

闫有民向大家介绍箱梁施工顶板钢筋绑扎标准化施工工艺

中国公路学会入会二维码

image.png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