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淮北针对科技治超难点的十二条应对探索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法律工作委员会 时间:2022-07-08

众所周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是我国公路运营管理中的一大顽疾,给公路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曾有统计显示,7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然而,全国治超多年,却总是难以走出“超中治,治中超”“紧紧松松,松松紧紧”和车辆“躲着跑,跑着躲”的怪圈。传统单纯依赖人海战术开展“围追堵截”的货车超限超载治理模式,只要稍有放松,超限超载现象就会顺势反弹。治超之难可见一斑!

一、淮北市治超工作的背景

淮北市地处华东地区腹地,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同时又是安徽省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每年有大量的煤炭、建材等大宗商品通过公路货运进出。资源型城市的现实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我市部分路段早期一度成为超限超载的“重灾区”。

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我国治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货运行业对交通执法的认知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单纯依赖人海战术开展“围追堵截”的传统治超模式逐步暴露出“人力消耗巨大,难以长期坚持”“固定治超站覆盖范围有限,难以避免车辆避检绕行”“治超力度难以一贯,超限超载现象容易反弹”“执法人员身心疲惫,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联合执法难度大,交警驻站难落实”“风险点较多,容易引发廉洁风险”等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到“5G”、“人工智能+”时代,如果我们的治超方式还停留在严重依赖人力执法的阶段——这显然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现实逼迫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有效路径,来破解当前的治超难题。

 二、什么是科技治超?

“科技治超”是利用动态检测技术,对途经货运车辆是否超限超载、改装、抛洒、遮挡号牌、正常使用卫星终端等状况进行检测,将违法违规行为形成电子证据,立案、送达告知当事人,实施后续追踪处理的一种 “非现场执法”治超模式。这是一种将执法重心由“前方查扣”向“后方追踪”转变的全新执法方式,也是一种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的治超方式。

三、在科技治超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是大量货运车辆经过动态检测点时遮挡号牌问题

解决办法:淮北市交通部门先后自主开发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和车辆外貌特征的两套“遮牌”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两套系统互相补充,极大地提高了遮牌车辆识别率,破解“因车辆遮牌导致动态检测系统无法识别”这一难题。2018年以来,共识别出遮牌车辆4569台次。

二是车辆逆向行驶问题

解决办法:最初开展非现场执法时,动态检测卡点设备只对来向车辆进行检测。个别车辆驾驶员善于“钻空子”,采取逆向行驶的方式逃避检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原有检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变“单向”检测为“双向”检测。并且,之后新建的卡点都采用“双向”检测技术。

三是超限超载违法车辆不主动接受处理问题

解决办法:我们坚持有案必查的原则,坚决杜绝系统外办案行为的发生,并实施了一套由“黑名单追踪”“车管系统锁定”“企业责任追溯”“货源限供”“失信联合惩戒”“法院执行”等八项措施组成的组合拳,使科技治超处理率显著提高。八大组合拳实施后, 2019年淮北交通非现场执法结案率为97%,2020年为95%。【说明:一是2018年淮北交通试行非现场执法,对违法车辆后续追踪手段处于渐进摸索过程中,所以2018年结案率偏低,只有60%。二是非现场执法与现场执法当场接受处理不一样。治超非现场执法案件处理周期较长,(如2021年12月所立案件,结案截止期为2022年12月),结案率需要跨年度统计。2021年全年非现场执法案件结案率应在2022年底统计才准确。2022年刚刚开始,不在统计范围。】

 四是案件处理不便捷问题

 解决办法:传统案件处理模式处理环节流程繁琐、处理时间长。必须行政相对人携带公司营业执照、车辆行车证等“六证”来,当面接受处理,很不方便,也损伤了当事人接受处理的积极性。我们设计了案件远程自助处理系统。系统为当事人提供电子签字、在线缴罚等,快捷、规范、高效的处理效率为当事人节省大量时间。案件当事人无论身在何地,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案件办理。这种“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新型处理方式受到广大驾驶员普遍欢迎。目前,淮北交通利用远程自助处理系统处理的案件已超过总案件量的90%。

五是检测到的超限超载车辆拒不消除违章出现事故,执法部门责任问题

解决办法:1、我们在动态检测点区域车辆前进方向200~500米处设立安装情报板(电子显示屏)。利用情报板发布信息,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接受处理。

2、及时向违法行为当事人推送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短信告知。我们通过以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方式,履行告知程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履行了告知义务,若相对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一旦出现事故,则是因违法“逃逸”行为造成的,执法部门免责。

六是争议案件问题

解决办法:为依法有效处置案件纠纷,我们根据非现场执法的特点和动态检测科技设备的稳定性特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了复议案件审议处置机制。对“重车过磅吨位”存在争议的案件,采用“体积×货物比重+车辆自重”计算等方式进行复核。对因“套牌车辆超限”引发争议案件,我们采取轨迹回放等方式进行复核。

七是科技治超法律依据问题

解决办法:科技治超是治超工作的一条新路,也是治超方式的一项创新。法律的滞后性,致使很多地市明知道科技治超是个“好方法”,但是存在顾虑,“不敢用”。早在2020年3月5日,淮北交通就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交通非现场执法 执法规范》《交通非现场执法动态检测卡点建设规范》《货运车辆遮挡号牌识别技术规范》和《货运车辆北斗定位车载终端在线状态自动检测技术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确立了非现场执法方式在淮北交通执法工作中的合规性。据了解,一些省市也出台了非现场执法管理办法。安徽省于2020年9月27日发布了《安徽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运输非现场执法程序规定(试行)》。交通运输部于2022年4月26日发布的《“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加快实施全国治超“一张网”工程,构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治超新模式,推动治超工作由人工执法向科技监管转变……”我们也期盼国家层面能够出台非现场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使治超非现场执法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更为充分的法律依据。

八是动态检测点建设资金问题

解决办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动态检测点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将非现场执法动态检测卡点建设纳入公路维修及新改建工程,与公路建设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

九是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动态检测点问题

 解决办法:根据车辆绕行特点,我们采取措施分类进行解决:1、对市政道路,也纳入动态检查点建设规划布局。2、对乡村道路,我们正组织科技力量研发“非称重‘检测计算重量’系统”,利用高清抓拍设备及特殊的算法计算出车辆重量及超限率。3、合理设置并织密非现场执法动态检测卡点。

 十是途经动态检测区域异常行驶问题

解决办法:1、对走“S”弯、压边跨线行驶、及并行车辆现象,我们已经通过技术升级解决了这些问题,不影响称重数据。2、对前后车紧随首尾相接“小火车”行为、“蹲磅”行为,我们通过技术取证,将此类车辆定性为“干扰检测”进行立案,实施重处。通过严厉打击、震慑等方式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十一是科技治超系统维护问题

解决办法:1、淮北市目前已经建成动态检测卡点55处,招标确定全年维护费用为75万元,平均每处卡点每年维护费用不到1.4万元。2、我们成立了科技信息科,专职负责科技治超系统的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招标组建专业的维护队伍,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测,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检修维护,能够确保设备正常使用。3、我们建立了《非现场执法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非现场执法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办法》,并将维护效果与当年维护费用结算挂钩,激发维护队伍对科技设备维护工作的积极性。4、为确保称重设备的数据有效性,每半年对全市非现场执法卡点动态地磅进行标定一次。

十二是破坏货运车辆车载定位设备问题

解决办法:车载定位终端在线是加强货运车辆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但很多货运车辆为逃避监管,故意关闭、拆除或破坏这一设备。为提高车载定位终端在线率,最初淮北市交通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到路面查“北斗”。但这种人力检查的方式依然很“笨”,于是我们研发了卫星定位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当货运车辆进入淮北市辖区动态检测卡点,系统对车载北斗通讯终端是否在线进行自动监测研判。另外,对于破坏货运车辆车载定位设备的,我们将倒查车辆运行轨迹。依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可以依法对其处以2000元行政处罚,并抄告车辆属地交通主管部门。

四、淮北市治超现状

科技治超四年来,淮北市货运市场状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使淮北治超形势调整到了“最佳”状态,主要表现在:

——淮北市治超工作已全面进入科技化时代,传统人力治超模式已经终结,公安、交通人员彻底解放。

——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淮北市货运车辆动态检测点过卡超限率仅有0.18%。2021年淮北市超限率降到0.03%以下。今年以来,淮北市动态检测卡点日均货车过卡总量约为3.8万余台,其中符合立案标准的超限超载车辆日均仅为3~4台,超限率为万分之一,且这一超限率水平已持续保持稳定。

——运价合理回归。以淮北市主要建材水泥运输为例,淮北市相山水泥厂运往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65公里货运运价,已由科技治超前的18.5元/吨回升到当前的29.2元/吨,涨幅达57.84%。不超载不盈利的时代已经结束。

——治超工作仅需少量的后台操作人员,节省70%以上的执法精力。

——淮北市已建成由55处检测点组成的动态检测系统体系,形成对全市国省干线及重点路段道路运输车辆检测全覆盖。

——在淮北市运输的“大吨小标”、“百吨王”车型多数已淘汰,新型货运车辆更新率达95%以上。

——淮北市全市道路坑槽隆起率极低,全市道路、桥梁完好率保持在100%。

——淮北市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实现超限超载车辆“0”出场。

——淮北路面带车“黄牛”失去了灰色利益链“市场”,已经基本绝迹。

——淮北市非法改装、拼装车辆已全面杜绝。

——在淮北的货运车辆实现全部加篷覆盖。

——经营性货运车辆营运合法率达98%以上。

——货运从业人员“从业资质”合格率达98%以上。

——车载卫星定位终端在线率达98%以上。

——“不敢超”、“不愿超”、“不能超”等守法经营的意识已在淮北道路货运从业者中形成。

——淮北科技治超做法得到认可。2021年9月29日,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第134期)以《安徽省淮北市积极探索“数字治超”智慧监管 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效能》为题,专题刊发推广淮北治超经验。

五、总结

治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生命攸关的伟大使命,不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 更不能有畏难情绪、止步不前。2018年以来,淮北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摸索出以非现场执法为支撑的科技化治超新模式,破解了当前全国治超工作面临的十多类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淮北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对道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科学治理、长效治理,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吸引全国500余批同行专家来淮北考察交流,具有较强的使用、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

【编辑: 任 燕】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