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川九路党员先锋队:坚守高原九寨风光 呵护藏区公路蜕变(图)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2-06-17

入选理由: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树立行业灾后重建新示范新标杆;别出心裁、精益求精,打造“高原多彩画卷,百里生态长廊”。川久路党员先锋队在灾难面前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抗震抢险和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任务,并将新川久路打造成为路景游一体化发展之路、全周期生态美丽之路、交旅融合共享愉悦之路,实现了藏区公路的蜕变。

川九路指挥部全体员工集体照.JPG

川九路指挥部全体员工集体照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川九路严重损毁。2018年3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直属国有建设管理单位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临危受命、迎难而上,选派精锐力量组建川九路项目指挥部,开启交通灾后重建工作。川九路指挥部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历经900多个日夜不懈奋战,实现川九路主体工程完工、全面恢复道路震前功能、部分设施超过震前水平的建设目标,将为完善藏区公路网、促进藏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树立了行业灾后重建新示范新标杆。川九路指挥部荣获“全国公路水运行业优秀班组”“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称号,潘嵩同志荣获“2019年度全国公路水路行业优胜个人”称号。

着眼“急”字抢速度  科学施工保安全

新川九路全长123.24公里,新建桥梁、隧道多,地质灾害频发,建设工期仅有36个月。“急”是建设者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为抢通、保通、重建这条生命之路,他们每天以项目为“家”,与寂寞为伴,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一切困难。他们经历了次生灾害的一次次袭击,极端天气的一次次困扰,圆满完成了抗震抢险和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任务。路面主体工程原定工期24个月,他们仅用了15个月就高效建成,为九寨沟开园奠定了良好基础,再一次创造了“九寨速度”。

他们在修路过程中,不仅注重速度,更加突显安全考量。面对既要保障灾区群众平安出行,又要有序推动灾后重建,还要克服地震灾区自然灾害频发的难题,指挥部通过细化分工、狠抓项目现场管理,以“宁当恶人、不当罪人”的勇气担当,严格审查各参建单位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特别是在项目临河路线长、汛期雨量大、次生灾害严重,特长隧道多、围岩地质差等不利条件下,督促各参建单位对标“防汛三张表”、安全责任清单,强化现场危险源排查,实现整个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无安全生产较大事故,为项目高速推进奠定扎实安全基础。

而留在所有人记忆中的,还有2020年发生的“8·1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当时,九寨沟县境内电力、通信、网络、道路几乎全部中断,建设中的川九路也遭受重创。川九路指挥部日夜驻守施工现场,及时指挥各参建单位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保障沿线道路畅通。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抢险人员终于完成了堤坝填筑任务,使地处泥石流洪涝中的村幸免于难,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盯住“难”字集共智  勠力奋进筑典范

九寨沟景区社会影响力大,新川九路作为进出景区的干线公路,社会关注度高。建设者们着眼打造典范工程,一以贯之践行交旅融合、智慧交通、绿色发展等建设理念,在项目规划前瞻性、方案设计深度性、建设运营管控性上实现全新突破,努力打造“高原多彩画卷,百里生态长廊”的风景廊道。

九寨沟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是新川九路灾后重建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建设者们通过科学设计安全防灾体系,采用新线绕避、隧道及明洞穿越等方式,避开潜在地质灾害点,实施装配式挡墙等工程举措加以治理,对不能绕避的,搭建地灾智能预警系统,对全线19处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多措并举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提升川九路安全畅通水平。

新川九路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沿线人文环境敏感、震后生态脆弱。建设者们本着尽最大可能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施工的痕迹、最大限度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原貌的原则,在生态选线、环保设计、绿色施工等方面别出心裁、精益求精,做到路景相融。行车其上,一边赏景、一边看路,路即是景、景即是路。全力打造高原涉藏旅游公路标杆示范工程和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上的示范工程。

突显“新”字谋突破  锐意进取树标杆

指挥部按照交通运输部、四川省委省政府合力打造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四川样本要求,坚持高规格高品质,从设计、施工、管理中不断开拓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全面提升新川九路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设理念上,以“重现川九路,交融路景游,梦幻风景线,畅享安美愉”为设计主题,通过运用九寨沟特色村寨民居等元素对隧道洞门、挡墙、护栏进行景观重塑,以民族风情、红军长征等文化创意打造服务设施,在甘海子景区公路侧设置慢游道等方式,着力打造路景游一体化发展之路、全周期生态美丽之路、交旅融合共享愉悦之路。

创新方法上,采用全寿命整体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生命通道抗灾能力;创新无痕修籍重塑景观等方式,打造出“高原多彩画卷,百里生态长廊”;开展全过程数字信息重建、数字精细勘测、BIM 辅助设计,提升动态监管施工、智能管控营运、智慧信息服务水平。

技术应用上,创造性地应用“重大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交通+旅游融合新技术”等六种新技术,在积雪结冰严重的弓杠岭局部地段实施抗凝冰路面、弯道雨雾天气预警等措施,实现边坡北斗卫星地灾预警,服务区路况及旅游信息动态发布,运营阶段全天候数字化、信息化、便利化服务,全面提升川九路重建的科技水平和工程品质。

历经3年多的建设,以全新姿态在高原上纵横延伸的川九路,融入周围迷人风景之中,以流畅的线型、平整的路面、崭新的标线、齐全的安保,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与行人。

【编辑: 任 燕】

24小时热文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