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中国铁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总经理部项目经理蔡俊福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11-05

(4比3)蔡俊福在港珠澳大桥桥面上进行工作环境调查.JPG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总经理部项目经理  蔡俊福


超大型复杂制式高速公路机电安装系统集成领域“先行者”


自毕业后就奋战在铁路第一线的蔡俊福,一向以“高铁人”而自豪。他,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成为“筑桥者”。

蔡俊福,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经理。2014年底,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中标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这家一直扎根于高铁“系统集成”的企业,第一时间就亮出了王牌,“让蔡俊福去!”

集团对他信心满满的原因在于:蔡俊福几乎参与了集团公司所有350km/h客专(高铁)的施工生产管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也在短时间内就成为该领域的王牌军,参建国家级高速公路桥,这一仗,得胜。

在很多人眼里,蔡俊福是参战超级工程的不二人选。但很多人疑惑的是,已经年逾五十的他,会接受这项挑战吗?没有半句推脱,蔡俊福接到这项任务后,就挑起了这个重担,率团奔赴珠海成为港珠澳大桥的“造魂者”。

进场后,挑战接踵而至,他发现困难远比想象的多得多。“相当于一脚跨界到了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上,心里还是有很多担心的。”“双方图纸对不上号。”这是蔡俊福在入场初期最头疼的事,“有些地方的预留空间不符,原计划安装的设备就装不进去,这么庞大的工程有很多很多小细节,十几个子系统需要一一核对。”

这涉及巨大的工作量。“初期配备的人员有限,图纸的最终版则必须在约半年内完成……”尽管高铁的“系统集成”复杂程度为行业公认,但这一次如此浩繁的挑战面前,蔡俊福仍然坦言“有点吃力”。“港珠澳大桥是国内公路系统集成度最高的项目,一次性将这么多个系统集成在一起,没有先例,只能摸索着来。”在接下来的6个月,根据设计理念,蔡俊福率领他的团队几乎重新将图纸画了一遍,“14册26本联合设计图,6550多张,摞在一起有1米多高。”并创造性地在岛隧工程内部设计了一套国内独有的消防报警系统——喷淋系统。

“有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蔡俊福自己年过半百,家里的老人已近耄耋之年,“大桥建设期间,我没能陪老人过一个春节,对老人没能尽孝,在孩子学习的重要节点也没有尽责。”蔡俊福惭愧地说,“但是,接受这个使命就要勇于扛起这份担当,我自己的事小、企业的事大,国家的事更大!”。说这话时,蔡俊福眼里闪着亮光。

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系统中应用了诸多新材料、新技术,多项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申报专利数十项。

港珠澳大桥通行的车辆不仅有统一格式车牌的大陆车,还有车牌格式多样的香港和澳门地区车辆。大陆和香港实行不同的过路收费模式。“两种模式的制式完全不同,而在桥上混跑的三地车辆又必须一次快速完成计费。”蔡俊福说,“两种收费模式的软件和代码区别很大,但我必须让它们兼容”。

项目部从软件代码及软件程序着手攻关,并专门邀请香港的技术专家参与开发,根据实验测试情况不断修改,仅测试版本修改就达到136次。经过累计1110次的模拟测试,车牌平均识别率从不到30%提高到96.7%,平均识别时间从0.5秒缩短到0.3秒。

桥梁上给水管采用钢构支架悬挂于桥箱梁侧翼下方,距离桥边缘1-2米,距离海面15-25米,海面风速高、环境湿润,管道安装难度极高、风险极大,蔡俊福充分利用力学及重力学原理,带队研制出国内首创的管道安装作业车,有效解决了安装难题。 

受大风、温度、车辆等多种负荷作用,大桥会发生一定位移,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伸缩缝,各种电缆在通过桥梁伸缩缝处时,会承受较大的张力,易造成金属护套断裂与绝缘损坏,给大桥的通信与照明带来故障。交通工程通过技术创新,通过对定制的电缆伸缩装置进行大幅改进,使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4种伸缩量、7种安装形式的74套电缆伸缩装置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如今,装配在港珠澳大桥上的电缆伸缩装置,既能满足桥梁的自身条件,还能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设备抗震要求,在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平,填补了国内长大桥梁电缆相关技术空白。”蔡俊福说。

 在港珠澳大桥西岛监控中心,整墙巨大的屏幕上,大桥任意监控点的实时视频随时显现。轻点鼠标,屏幕上即刻显示出一个三维立体画面,任意选择一盏灯移动鼠标,实时视频上便可清晰呈现出灯光亮度变化的全过程,这是港珠澳大桥BIM系统。

“在高速公路行业应用BIM系统展示系统机电设备数据流、供电流路由关系属世界首次。”

“如果某个点发生火灾,视频监控将随时捕捉,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警报在几秒钟内就会响起。”蔡俊福说,“这一BIM系统不仅满足施工需要,在运维方面也持续发力”。

2017年,60年一遇的台风“天鸽”正面袭击港珠澳大桥,随后10天之内工程接连经受住了台风“帕卡”“玛娃”的严峻考验。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登陆,下午4时,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通过交通工程监控设备向全球直播了16级台风中岿然不动的港珠澳大桥。下午4点半,管理局局长朱永灵打来电话对蔡俊福说:“大桥顶住了,老蔡。当初选择你们这支队伍果然没错,你们安装的灯杆,一根也没歪!”“山竹”过境后的大桥电力系统一切正常,控制系统完好如初,照明系统全部点亮,监控系统运行良好,蔡俊福团队经受住了考验。

 当问到建设港珠澳大桥的经验与体会时,蔡俊福说:“履行工程合同,更要履行央企责任;追求科技创新,更要追求卓越品质;依靠科学管理,更要依靠政治优势。”正是秉承这个理念,蔡俊福团队将填补技术空白变为前行的动力,将克服困难与挫折变为创新的机遇,将无数挑战变为一次次的胜利。

【编辑:陈露】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