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四川】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突击队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11-05

团队正面照.jpg

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突击队


打通最后一条通村路的“铁军战士”


2020年6月30日,一辆标有“四川乡村客运”的黄色面包车蜿蜒穿过两个隧道、一座钢桥又一个隧道,驶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新建安居小区,村民载歌载舞庆祝。这趟班车是第一辆开进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它的驶入标志着四川省全面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更意味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实现了“车路双通”。

阿布洛哈彝语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村子坐落于距离布拖县城60公里的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全村共有65户263个彝族同胞。一年前,这里还是“原生态”的土房子、泥巴路,村民买一支牙膏、一块肥皂都要走近3小时的悬崖路才能出村。

对于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阿布洛哈村来说,有一条出村路,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梦想,如今,村里不仅通了公路,村民们还住进了新房,实现了“一步跨千年”,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通公司)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部的艰辛付出。

“铁军战士”领衔筑路

2019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凉山州委州政府决定在2019年底打通阿布洛哈村对外通道,并委托布拖县委县政府公开招标,2019年6月,四川大型国企四川路桥所属盛通公司成功中标。中标后,盛通公司派遣一支精英队伍进驻阿布洛哈村,誓要按时为阿布洛哈村263人打通对外通道。

“死命令”是铁板钉钉

通往阿布洛哈村的道路不长,3.8公里,其中有1.5公里处于悬崖绝壁上,且施工工期只有6个月,这样的工期连修普通道路都紧张,更别说这样的悬崖绝壁路,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

为了保证工期,沿着山体凿出一条路是最快的方法,从2019年6月底到11月底的5个月时间里,项目先后遭遇了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加之只能单边作业,短短3.8公里却仅仅推进了不足2公里,剩下的1.5公里悬崖绝壁路怎么也推进不了,四川省和凉山州两级交通部门想了诸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交通运输部要求提前一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死命令”不能变!可按照目前的进度,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在2019年12月31日前不可能完成。

“天真想法”竟然批准

尽管施工陷入瓶颈,但大家深知,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镇定,项目员工一边互相加油打气、毫不气馁,一边一次次爬上悬崖现场踏勘。为了抢时间,项目负责人赵静向凉山州交通运输局提出“由外向内单边掘进的方案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必须要开辟作业面,多点同时施工”。但进村公路要穿过“V”字型的大峡谷,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无法进入对岸,只能靠人背马驮的方式运送点小型器械过去,根本展开不了作业面,如何运设备至峡谷对岸难到了所有人。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能不能给我调一架飞机把设备运过去?”参加过5·12汶川地震抢险的赵静回想起直升机吊运设备疏通堰塞湖的场景,冒出这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

修通村路要用直升机吊运设备?这不仅在凉山州公路史上绝无仅有,即便纵观全世界公路建设史也极为罕见。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倒计时不会因为任何阻挠而停止。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得到了凉山州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凉山州交通运输局马上把这个方案上报给了四川省应急管理部门,四川省应急管理部门再将其报送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后,这一方案得到了批准!

“巨无霸”降临小山村

调用直升机看似容易,实则不简单。这样的大型直升机全国只有4架,直升机公司在青岛,飞机停在广西,专用的航油要从昆明调来,负责加油的技术员要从成都赶来,航线需要申请,着陆地点需要临时开辟……那段时间,项目全体人员忙得晕头转向,很难睡一个整觉。2019年11月29日,经过省、州各级部门紧急协调,全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米-26终于成功在布拖着陆。

风雪中期盼晴天

第一次运送,将一台12吨重的挖掘机成功运到了阿布洛哈村,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工程可以顺利开展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再加上阿布洛哈村岸的峡谷是典型的“口袋型”峡谷,风力大且风向乱,飞机不能贸然执行任务,第三天雨转雪,越来越大,花大力气租来的飞机像被“封印”在了停机坪,迟迟动弹不了。

此时,距离2019年底前实现通行目标只有不到一个月。直到第四天,天空放晴,经过机组人员评估后,便组织工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施工设备陆续运上直升机,轰鸣的机声又一次响彻阿布洛哈村的山谷。

到2019年12月8日,执飞10天共运送设备和物资50.1吨,其中挖掘机4台、空压机2台、潜孔钻机2台、装载机1台、发电机1台、桶装柴油10吨,顺利地完成了所有运送任务,成功开辟了多点同时施工作业面。


村民赠送锦旗.jpg


悬崖落石又成拦路虎

2019年12月上旬,直升机将施工机械安全地运进了阿布洛哈村后,工程多了一个施工的作业面,为了能在月底前打通阿布洛哈对外通道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全体职工驻守一线,实行“24小时倒班”作业制,全力攻坚“C”型隧道。但很快,施工又遇到了新的困难,项目在掘进过程中发现,这段山体内部的岩石虽然很坚固,但表面因风化严重而非常破碎,隧道边修边跨,好不容易,隧道一天推进了5米,第二天到施工现场一看,又有塌方,得排险再爆破,如此反复,效率极低,现场的2台挖掘机也被落石砸毁。

专家团队“会诊”通村路

密切关注着这条路进展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四川路桥集团,立即组织了20余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博士赶到现场,研讨施工方案。

专家们踏勘现场后,连夜开会讨论方案,最终决定从悬崖内部打两个隧道,再架一座桥连接隧道,加上之前的一座隧道,这条短短的通村路要打三个隧道架一座桥。“对于一条不足4公里的通村路来说,有三个隧道和一座桥,放眼全国都很罕见,确实太特殊了。”与会的专家说。

争分夺秒“大会战”

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如何保证村民在2019年12月31日前能便捷出行的难题还是摆在大家面前。为了确保全国通村道路2019年必须完成的目标,保证村民12月底能出行。经过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最终形成“硬化路+摆渡车”永临结合的方案来确保年底通行。但要在悬崖两侧建起400多米长的缆索,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大家来说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赵静立即请示四川路桥集团,派出了所属华东公司完成了“超级工程”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特大桥的精英团队前来增援,组建了三支青年突击队,24小时不停歇倒班作业。在险峻的金沙江峡谷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会战!没有卷扬机,就用挖掘机履带转动替用;没有搅拌机,就用装载机斗搅拌水泥;没有材料运输工具,就靠人背马驮。仅用短短16天便在峡谷中成功架设出一条长440米的缆车道,2019年12月28日,“阿布洛哈峡谷摆渡车”如期架设完成,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在阿布洛哈村创造了缆车建设的奇迹!

历经6个月的鏖战,2019年12月31日,临时供村民出行用的“峡谷摆渡车”投入运行,通过摆渡车与峡谷对岸已经建成的3公里硬化路接力,村民出村时间由以前的3个小时缩短至20多分钟,这标志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对外通道打通,标志着四川提前一年完成交通脱贫攻坚兜底性目标!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兑现了他们的承诺,但心里的石头还始终没有完全落下来,因为他们明白,距离阿布洛哈实现“两通”目标还有最后一步。

攻关“双考验” 夺取“双胜利”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阿布拉哈村道建设决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考验”和省、州交通部门下达的6月30日通车任务目标,项目部全体员工在抓好防控疫情的同时,掀起全面复工热潮。从2020年正月初二起,施工人员陆续进场,实行24小时“三班倒”,人数最高峰达300余人,节假日不休,全力攻坚。2020年4月27 日凌晨4点,3号隧道贯通;5月15日2号隧道顺利贯通;5月26日30米战备钢桥顺利驾设完成!在抢建“两隧一桥”的同时,这支队伍还负责阿布洛哈村33户贫困户安置房的修建,在前期材料进场困难的情况下,项目科学组织施工,通过缆车运输材料,在短短三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33栋住房和1栋活动室的建设!

2020年6月30日,随着“金通工程”客运班车开进阿布洛哈村,标志着四川省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两通”工程圆满实现。

公路打开了阿布洛哈村通往外界的大门,更打开了村民们脱贫的思路,坚定了奔康的信心,让村民有了走出贫困的底气!

这条路的打通,是四川路桥阿布洛哈通村路项目员工夜以继日的艰辛付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把责任扛在肩上,俯身尽责,他们将奋斗的青春镌刻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勇于胜利”,这就是四川路桥铁军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国企青年的磅礴力量,他们用行动刻画信念,无言却掷地有声!

【编辑:陈露】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