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经济日报:公路不能成“晒场”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10-20

有关地区农民缺少粮食晾晒场地,公路打场晒粮有点像是“无奈”之举。一些地方拿出村大院、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等场地,为村民提供公共晾晒场地,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三秋”时节,随着玉米、稻谷等农作物的收获,不少农户特别是种田大户占用公路打场晒粮,尤其是靠近乡镇地区的部分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部分公路简直成了“晒场”,影响到了道路交通安全。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堆放物品,不准在道路上打场、晒粮、放牧、堆肥和倾倒废物。如果违反以上法律法规造成事故,将依法承担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法规条例清清楚楚,交管部门年年都在治理,为何公路打场晒粮仍“病根难除”?以至于每年这个时候,有的地方的公路变成“晒场”,引发交通事故。

说到底,一方面是有关地方宣传、执法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就无法保证家喻户晓,法律意识仍然淡薄;执法没力度,个别农民便会抱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有关地区农民缺少粮食晾晒场地,公路打场晒粮有点像是“无奈”之举。

近年来,人们对道路安全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大多数地方交管部门积极开展公路打场晒粮专项整治行动,提前介入、加强宣传、错时执法、集中治理、分片包干、定点到人、日常巡查等,用尽“十八般武艺”。不少农民越来越深刻意识到公路打场晒粮对交通安全的危害性。还有一些地方拿出村大院、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等场地,为村民提供公共晾晒场地,还有的村庄加强村内道路精细化管理,做到了粮食晾晒和交通安全兼顾。这些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