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驰道时代干线网
作者:陈鸿彝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06-08

春秋以来,诸侯各国互相争斗,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到处修城寨、建壁垒、立关卡、挖沟渠、塞路径,阻绝交通,妨碍民生。虽然霸主们登台时都声称不许“曲防”,不许“遏籴”等等,但所有盟誓,在争霸角逐中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制秦的统一战争,划地自守的倾向更为突出。例如齐和赵魏以古黄河为界,赵魏地势高,齐国地势低,河水常常泛滥。齐国受灾多,就沿黄河筑了二十五里长的堤坝,于是河水倒灌,“西泛赵魏”,赵魏也筑起二十五里长堤,河水就又向齐方冲去……水淹,成了一种战争手段。据《史记·赵世家》的记载,赵惠文王时,曾在东阳决黄河水攻魏,引起漳水泛滥。公元前278年和公元前272年,他又时而将漳水迁到武平县西部,时而又将漳水迁到武平县南部,引发漳河决口、黄河泛滥,本想以邻为壑,结果自己受害。同时,各国为了互相设防,在内地也筑起了长城。秦人先在陕北筑长城防魏,由神木通向固原;魏国又在西河地区筑长城直到华山,在河南大梁一带也筑了各自的长城,楚国在河南南部筑了方城。这些长城,加上数不清的关卡,使中国境内的交通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极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因此这个时代必须终结。


1.png

“秦开五尺道雕塑”竖立于曲靖城北两公里左右的白石江公园内,再现了秦人修路的场景。


车同轨的实现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元元之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人们是渴望国家统一的,渴望有圣明天子带领大家营造新生活。清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惨剧,铲除旧势力赖以顽抗、赖以再起的壁垒险塞,是当务之急。

早在秦国顺利进军扫灭六国的同时,秦王就在着手平毁各地私筑的高墙壁垒,拆除妨碍交通的关卡,决通阻遏川流的堤坝,初步疏通了一些重要水道,清理了交通环境。秦始皇称帝之日,即下令全国“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原来,《易经》上说:“天一生水”,秦始皇是相信《周易》的,所以焚书时,明令不焚《周易》。这话让秦始皇特别兴奋。他认定自己的王朝是“水德王”,就是说是由“水”而“王”的。水在八卦中是坎卦,坎在“易数”为六。于是他把“六”看得很神圣,将“六”确定为部署一切、指导一切的基本“模数”,我们知道,他搞“车同轨”,把轨宽规定为秦尺六尺(西周是八尺),那么车轴的长度也就是六尺;相应地,车轮的轮高同样定为六尺。然后,以六为“模数”,推算出轮的直径与轮围的比值、轴的直径与轴围的数值;按一定比例,相应地确定车厢、车轸的长、宽、高之数,车辕的直径和长度之数;确定车辐条应用之数,多则36根。对于生产者来说,只要掌握了一个“模数”,心里就能画出全车的“像”来。这样造出来的车,稳定、结实、美观、运载量统一,很是实用,这就是“标准化生产”。在秦人看来,这也体现着“天人合一”。当时国家造车工场的规模一定不小,而且有工序分工。重要的是,由于车的规格是确定的,那么造车的原材料投入、劳力投入也就是一个大体确定的数了。于是在秦始皇手中,这个“天定之数”也就成了“工程监管体系”“人才评价体系”“技术计量体系”的基准数字,科学而神秘,却又是文盲也能掌握的诀窍。

西方人把“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说成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中国人对此早就不稀罕了。不仅是车,秦代那大批量的工程器具以至服装,甚至兵马俑的制作,也都是先分解成零部件,测定其基本规格数据,经国家认可、颁布,然后投入批量生产的。秦人是有足够的才艺的。


2.png

秦国统一后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秦帝国的干线网


秦始皇在全国统一战争中,曾多次亲临前线,对中原情况有实地考察。登上帝位的次年(公元前220年),他就部署了修筑全国交通干线(驰道)等重大工程。这项工程以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地重要城市,尤其是原山东各国的都会全部与之直接连通起来。完成这项工程,大概用了十年时间。当然,不少区段,是在原有大道的基础上改筑的,稍加整治,统一了轨宽。

秦帝国的主要干线有以下几条,西北方向:从咸阳出发西去,通向陇山,山间有“回中道”。正北方向:由云阳出发,直通河套五原,特名为“直道”。东北方向:今山西境内,从蒲津出发沿汾水上溯太原,通向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另外从太原向东穿越太行山有“井陉道”,其延伸线通向今河北、山东等地;在上党郡境内,还有一条“上党道”,连接晋东南与河内地区。正东方向,从咸阳、长安出发,经华山北麓,过函谷关,穿过“三川”,直达大梁、曲阜,并与前述上党道、井陉道的延伸线相通联。这是横贯东西的大驰道,穷海而止。由大梁去寿春,沿淮过邗沟,可通吴越。西部,从咸阳出发,往东南方向,出蓝田,过武关,经丹阳、南阳,到荆州,穿越云梦泽后,或溯湘水南下九嶷、桂林、番禹;或溯沅水西去黔滇。此外,在长城一线,横贯着塞上大道,从九原过云中到代郡,穿过右北平直至碣石山,并延伸到辽东。从东部,有滨海大道,从琅琊到彭城,南下过江直上会稽山。彭城向西南方向,又有一条通往寿春、转道荆州、北去襄阳向洛阳。在大西南方向,有一条古老栈道从陈仓通往南郑、在经金牛道直达蜀中。在西南夷地区又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于是秦的势力通达全国。所有这些道路的修筑,都耗费了难以数计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路线在秦始皇生前大体都已交付使用。其路基路面的规格要求及质量要求都很高。为此,秦代人民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此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进军路线、西楚霸王亡秦攻汉的进军路线、刘邦灭秦灭项的进军路线,也都利用了秦始皇建成的驰道。


3.jpg

四通八达的线路图,彰显了秦国强大的实力。


4.png

“五尺道”被称为与秦长城、阿房宫等齐名的“秦朝七大工程”之一。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