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检测中心主任张莉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检测中心主任张莉(图)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1-04-06

推荐理由: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科研和生产一线上,她锐意进取,做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她组织建设了国内第一套检测机制,牵头编制了终端设备的地方标准和行业团体标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她创新建设了国内第一套多线共用线路中心系统,有效提升了业务管理效率;她主持建设了全球第一个AFC系统检测中心,研发大量新式检测装备,获得23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11项发明专利。

QQ截图20210406111652.png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轨道安全运营提出了巨大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大,疫情期间必须严控列车满载率和车站客流密度。由于乘客在地铁路网是跨线流动,要实现客流精准监测难度极大。面对这个挑战,张莉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和同事们一起自大年初一就投入到客流监测系统的研发中,历经1个月的时间,经反复试错和修改完善,路网数字化控流系统终于研发成功,自2020年3月1日起在运营企业全面启用。

该系统依托路网精细化客流分析模型,由系统大数据分析还原、精细推演出乘客从进站、上车、乘车、下车的全过程旅行轨迹,按照设计好的满载率标准,算出每个车站的进站客流最大值,系统每2分钟就会更新一个“当前进站量”,一旦超过最大值,系统就会自动发出告警,为地铁车站及时采取限流措施提供了指导依据,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一码通乘”过程中,张莉组织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自动售检票技术相结合,面向经常坐地铁的乘客,推出了使用手机二维码乘车、充值和区段计次票服务;面向短期来京乘客推出了“手机购票、车站取票乘车”以及刷码购票、电子定期票服务;推动航空公司在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线推出“空轨联运”票务服务,实现了地铁与民航的票务融合;面向大兴机场线乘坐商务车厢乘客,提供了商务票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针对北京市地铁、公交、市郊铁路等不同交通方式间乘车二维码不互通的问题,张莉创造性地提出了覆盖上述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二维码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攻克了异构平台的数据交换、不间断运营、服务同质化、乘客服务一体化等技术难关,于2020年5月实现了北京地铁、市郊铁路与地面公交的“一码通乘”,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跨交通方式出行。

在实现北京市范围内多种公共交通工具“一码通乘”的基础上,张莉还注意到了不同城市间地铁乘车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北京与上海经济交往活跃、人员往来频繁,但由于两个城市间地铁乘车二维码未实现互联互通,异地乘车较为不便。为此,张莉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保障票务安全的基础上,带领团队从技术层面提出SDK互嵌方式,实现了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的互联互通,让两地市民无需单独下载App即可在异地刷码乘坐地铁,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特别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广泛关注和特别报道。不仅方便两地市民跨城交通,也为不同城市间轨道交通互融共通起到积极示范效应。

面对无感支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需求和新技术的挑战,张莉带领团队开启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服务智能化转型的新征程,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新型网络、硬件模块化、功能配置化、支付方式无感化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框架;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根据客流的时间和空间变化AFC系统智能运行,以及对设备维修的智能调度的新一代运营模式;应用物联网技术升级AFC系统技术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用区块链技术,改造城市轨道交通清分结算体系,助力信用社会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票务服务和一卡通手机NFC的开通使用,一些车站的部分自助票务设备利用率变低,存在一定资源浪费。针对这一情况,张莉大胆突破,创新提出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集约利旧思路,也就是将一些车站闲置的自动售检票设备拆卸后安装在新开通的车站使用。她还主持研究了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服务能力配置模型,根据不同站型,合理规划自助售票设备的配置数量和配置方式,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每年可节约投资8000余万元。

此外,由张莉带领团队设计、国内首创的地铁AFC系统标准软件,攻克了硬件接口、统一框架、可靠性设计等技术难关,将每年新线车站自动售检票应用软件费用由原来的89万元/站降至10万元/站,平均每站费用降低近90%,为全国地铁设备系统建设运营树立了样板。

张莉还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主持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设备运营技术条件行业标准的研究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营技术条件》,将于2021年在全行业颁布实施,扎实推动全行业自动售检票系统标准化建设。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