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国评新面孔 苏交科新征程
作者:文 苏交科集团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在役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0-12-09

一张新面孔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一度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简称“国评”)也在今年启动。自2011年起,交通运输部每年组织国家干线公路网国检工作,以“一年一小检,五年一大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为交通运输部组织的最高规格的全国性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评价活动,对全国范围内干线公路路面、重点桥隧开展养护与管理评价,旨在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提升公路养护及管理水平,确保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况良好。

苏交科是全国交通行业省属科研设计院所中第一个改制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并于2012年上市。在科研检测领域技术领先,拥有行业最齐全的资质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长大桥梁检监测领域的丰富业绩。2020年

度苏交科首次参与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重点桥梁监测)项目,对公司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将进一步提升苏交科品牌价值。苏交科受命国评任务后高度重视,众志成城,分管领导总体统筹、积极动员、全面部署、沟通协调工作,成立国评专项组:由国际智能结构健康监测协会(ISHMII)理事、在役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宇峰担任项目经理,邀请原江苏苏

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敬民担任专家顾问,根据国评分工要求,派出相关专业精兵强将,组成一支15人的老中青技术高配团队。

QQ截图20201209141136.png

检什么?苏交科主要承担北京、四川、贵州、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7个省份的检测任务,从建立的“十三五”部重点桥梁监测项目库中,随机抽取10座10年以上的长大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覆盖一至五类,桥梁结

构形式涵盖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和悬索桥,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抽检与复核,同时监督与检查其养护管理状况,编制提交相应监测评价报告。

怎么检?苏交科秉持“三提前、六统一”原则,即提前做好沟通协调、提前确定报告大纲、提前做好工作计划;统一检测尺度、统一工作内容、统一成果表现形式、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评定标准、统一保密措施。

同时在监测过程中不忘创新,将检测新方法、新技术融合到国评工作中:基于机器视觉和无人机的桥梁表面损伤视觉智能识别、微波雷达和光学相机桥梁结构动态变形检测,以及3D动态结构病害全息展示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展示了苏交科桥梁检测能力,也为国评工作增添了新鲜元素。

国评工作实施总体流程以4天检查一座桥为进度原则,历时40天无间歇作业,时间紧、强度大,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由苏交科近15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圆满完成了重点桥梁监测的内外业任务。

一段新征程

苏交科集团长期致力于运营期桥梁养护与管理的技术咨询与研发,在长大桥梁健康监测与诊断综合技术方面实践经验丰富,为本次国评奠定了坚实基础。苏交科先后承担了上海杨浦大桥、贵遵高速公路乌江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贵州关兴公路北盘江大桥等40余座特大跨径桥梁的病害检测与诊断工作,全国范围内的国省干线公路桥梁检测评估涉及江苏、浙江、福建、辽宁、西藏等全国14个省份40地市,近三年年均检测桥梁达40万延米以上,并多次参与了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监督检查工作,为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的桥梁养护管理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近年来,苏交科长期致力于长大桥安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研究,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负责长大桥安全与健康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公共服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围绕建设方案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共研发了4项水下及隐蔽部位检测智能化装备和技术。在结构健康诊断技术的应用和诊断等技术上取得了4项重大突破,依托研发的桥梁智能化检监测,以及损伤修复与功能提升系列核心技术和装备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2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累计申报并获授权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编或参编了标准规范22项,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各类高层级学术会议13次,圆满完成了平台建设技术发展目标。

在桥梁损伤智能化检测技术产业化研发方面,针对桥梁结构损伤检测,分别研发了基于水下光成像和声纳成像的水下结构物损伤检测设备、基于微波雷达的非接触式设备及具有“一专多能”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智能化检测设备,提出了一套可适用于在役桥梁桩基的综合检测方法,参与编制了国内首部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技术规程,水中基础检测技术已获得了国家专利,并成功应用于苏嘉杭高速、锡澄高速、沿江高速、宁通高速公路及南通干线公路等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价值3000万元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桥梁分布式传感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推动了桥梁智能化检测方向的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型传感器制造产业的发展。

在桥梁安全与健康评价物联网平台研发方面,开发了桥梁安全预警与健康评价云数据平台,形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安全与健康成套新技术,建立了桥梁突发事件预警中心,运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突发

事件后的报警时延缩短到1分钟以内,并建立了应急响应对策库;同时,针对桥面运行车辆信息收集不畅,危险品运输、超载、超限等重点车辆运行缺乏有效监控的情况,开发了桥梁车辆通行状态监控与预警云平台,提升了异常事件下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在桥梁损伤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产业化研发方面,针对量大面广的混凝土桥梁长期性能退化定量评估难、维修加固对交通影响大、灾后修复周期长等世界性技术难题,依托重要线路与重点桥梁升级改造工程,创建了在役桥梁工程病害诊治、功能性提升和耐久性延寿成套技术,主编了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 3310—2019)。成果直接应用于南京长江大桥、沪宁和京沪高速公路桥梁网等百余座在役桥梁维修加固改造工程,创造经济效益价值逾10亿元,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行业前沿发展,推动了我国在役桥梁性能提升的科技进步。

未来,苏交科将以建成“国际一流”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建设“交通强国”的总体目标为指引,在进一步提升长大桥现有系列安全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找差距补短板,经过下一个三年发展,力争在桥梁养护领域,依托在役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成为引领桥梁安全技术方面专业化、集成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研发及成果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基地。在桥梁智能化检监测及桥梁修复与功能提升方面的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开发,以及应用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发展成为高层次人才汇集和培养中心,以及桥梁安全与健康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平台和科学普及平台,为促进该领域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下一阶段,苏交科将面向解决服役桥梁结构安全与寿命问题,立足攻关前沿性、关键性技术和热点问题。加大开展桥梁检监测智能化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加强现有信息化系统整合,构建面向资产管理的智慧云平台,全面支持行业服役桥梁结构安全与服役寿命提升的技术进步,同时持续支持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