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福建省“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回顾
作者:文 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曾文彬 袁燕飞 张祁颖 供图 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0-12-09

从深山到乡野、从海滨到都市,从空中俯瞰,蜿蜒的公路、飞跃的桥梁在绿意的环抱中,翻山越海,贯通南北,承载着八闽人的梦想,从家乡启程,通达远方。

“十三五”期间,福建公路人破难题、补短板、勇创新,传承“敢为人先、敢拼会赢”的拼搏精神,秉承生态公路建设理念,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过不懈努力,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到2020年底,全省普通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2000亿元,同比“十二五”期间约增长45%,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1万公里。五年的时间,福建公路人立足省情,精耕细作,努力在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走出了一条适宜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改革攻坚 鼎新革故

“十三五”期间,福建公路省、市、县三级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权责进一步厘清;全省养护市场化初具规模,起步最早的厦门市吸引了大批优质国企进入养护领域,实现了养护精细化和专业化;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成功探索小修养护市场化,破解养护队伍老龄化和断代困境;龙岩、漳州等

养护实力较强地区,以市场化行为接养县道养护,有效拓宽资金渠道。

推进市场化

实现养护精细化、专业化

在养护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福建坚持顺应市场要求和公路发展内在规律、维护职工利益和安定稳定大局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试点日常保洁、小修养护工程公开招标。其中,养护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厦门市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业养护管理模式,覆盖公路日常清扫保洁、绿化养护、小修维护、大中修工程等各环节。

为更好地推行日常养护专业化、标准化,目前,厦门正在探索实行日常保养与小修工程分离制度,分别进行招投标。日常保养主要包括道路清扫保洁、绿化养护、排水设施清理、桥涵隧构造物,以及附属设施保养等常规作业,面向有养护资质的企业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公开招标。2019年已完成第六轮养护招标,全市按路段或区域共划分为32个标段(或班站),以利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路上突发事件。

小修工程主要包括路面修复、桥涵构造物病害修复、交通安全设施维护等,采用分专业或分片区的方式“打包”公开招标,以利于发挥专业优势,提高修复的及时性和质量。

深化改革 增强市场监督管理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普通公路管养模式由管理与生产作业结合型逐步转变为行政管理型,原下属企业与生产性单位逐步剥离,越来越多的养护工程被逐步推向市场。目前,福建省已将普通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设计、施工及检测全部交由市场承担,通过招投标选择承包企业,且全省普通公路养护工程公开招标项目已全部纳入当地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在工程招投标领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落实推进工程项目招投标领

域权利运行网上公开工作,2017年,福建省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电子招投标,先后出台了《福建省普通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电子招标文件》等文件,并根据实际每年及时组织开展修订,切实提升了福建省普通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加强养护工程市场和质量管理进程中,2015年开始,福建省公路局推行养护工程施工及监理单位信用考核工作,出台了《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及监理单位信用考核综合评分办法(试行)》,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大桥及特大桥建设、双车道10公里以上或四车道5公里以上的路面重铺,合同价3000万元以上等项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主要人员纳入信用考核工作,推行以来取得较好效果,为全面提升福建省养护工程质量,促进施工单位认真履约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深化“放管服” 优化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不仅规范了权力运行,还使福建省的营商环境更加友好。其中,路政许可事项实现“两个100%,两个一律”,即:全省路政许可审批100%实现“全程网办”,100%实现“一趟不用跑”,路政许可承诺时限一律比法时限压缩70%,路政许可非主审要件申报材料一律实行“容缺后补”。跨省大件运输许可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平均办结时间为2.6天,比交通运输部规定时限压缩近75%。

QQ截图20201209130049.png

养护转型 聚变突破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推行标准化养护,建立了科学决策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养护管理水平、深化养护专项的重要措施,使福建省的养护水平实现聚变突破。

推行标准化

创建预防养护、精细养护体系

因多山、多雨水的环境特点,以及水泥产量大的现实,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福建省公路上得到普遍应用,约占普通国省道总里程的80%。

为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指南》《福建省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指南》《高温多雨地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关键技术研究》等富有福建地方特色的指南、标准,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导体系。这些标准及技术指南为福建省推行标准化养护、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龙岩组织开展“结构物养护年”活动,推进养护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南平组织开展“桥涵隧养护年”活动,编制小修养护标准化细则系列丛书,加大预防性养护……面对“有了省级层面的指导体系,如何向下具体实施”的难题,福建省每年实施一个主题,通过现场会、观摩会、技能竞赛等形式,将预防养护标准化由点及面在全省铺开,创建了生态示范路为载体的预防养护、精细养护体系。目前,该套指导体系已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工作中普遍应用。

统筹规划 建立科学决策体系

数十年来,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不断总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经验和教训,及时分析原因,查找问题与不足。“十二五”开始,每年度采用交通运输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系统(CICS)全面“体检”全省路面路况,采集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数据,形成了各项路况指标(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

因《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 T G5210-2018)仅规定了路面病害有效修复后的路面技术状况指数,无法体现路面出现的病害总量,以及未得到有效修复的病害数量。

为此,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创新性地提出了“病害全部未修复PQI、PCI,病害全部有效修复PQI、PCI”概念,解决了路面“病多重,还有多少病未治”问题,并将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根据年度路况检测数据、各路段交通量等因素,福建省公路中心分析预测各路段各项路况指标的衰减程度,对症下药,建立了“路况检测、评定分析、目标下达、计划编制、年终考核”的决策流程,实现“每年一检测、每年一分析、每年一决策、每年一考核”的科学管理决策体系。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共实施路面改造1467公里,经科学分析,全省路面PQI值维持在88至90左右,接近优等水平,优良路率维持85%至95%左右。

科技创新 支撑绿色公路发展

五年来,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围绕普通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热点、难点,多个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公路科技项目屡获嘉奖,为实现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公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中,在路面养护中积极试验采用环氧基高分子新型材料、聚合物胶、高黏复合沥青乳液、抗车辙剂等新材料,应用山猫多功能机磨平错台水泥混凝土路面,购置清灰机清除影响平整度的路面附着物等,以及裂缝修补和脱空检测注浆等一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路面预防养护提供有力支撑。

水泥路面全寿命建养技术等3个专题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交通强国-公路水运“百年平安品质工程”建设试点课题。“高温多雨地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关键技术研究”“路面脱空检测设备开发与路面非开

挖式结构加固技术研究”等5个科研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多雨冲沟区在役桥梁桩基础工程安全评价及其维护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QQ截图20201209130253.png

管理升级 标准引领

福建省普通国省道“智慧公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的完成,使行业管理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的应用工作机制被加快推进,公路“一张图”初步形成;《福建省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出台,构建了领导指挥、分工协作、联动抢险、灾后重建的“四个机制”,强化了“行政首长为核心、各级指挥长具体负责”的交通防汛指挥体系……“十三五”期间,福建省通过数据整合、标准引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养护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

数据整合 实现公路“一张图”

对智能化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课题。

为此,福建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普通国省道“智慧公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和《普通国省道感知设备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福建全省共组织完成国省县道2万余公里基础设施地理信息采集,基本奠定路网矢量化工作基础;共建成1475个视频监控点,平均每10.9公里国省干线覆盖一个,交通运行设施218套,其中23套可直传交通运输部,初步形成数据资源目录标准规范和数据分类体系,稳步推进了公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收集。

基础数据的整合,使物联网、移动终端、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与福建省公路行业发展交融更加深入,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控方面有了创新成效。

“近年来,依托福清省道209线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国道237线公路新改建工程项目等3个‘智慧工地’试点,福建省在工地管理智慧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施工质量可知、可控,施工过程可视、智能,工程管理协同、高效,环境保护绿色、低碳’的目标,为在全省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郑瑞清副总工介绍。

未来公路大数据平台将以公路基础大数据库为基础,以全省统一的综合交通“一张图”为可视化工作平台,实现公路基础设施数据图库结合、数据交换和应用服务统一管理,实现涵盖规划计划、建设、养护、应急、路况管理和农村公路、路网运行监测等核心业务的系统集成,真正做到公路“一张图”。

标准规范 建设高效应急体系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台风多、汛期长、雨量大,是全国十个自然灾害易发省份之一,台风尼伯特和莫兰蒂给福建带来的巨创令人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历年防汛防台工作基础上,2016年,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动省政府出台《福建省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构建领导指挥、分工协作、联动抢险、灾后重建的“四个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为核心、各级指挥长具体负责”的交通防汛指挥体系,有效统筹交通公路队伍、武警交通部队、在建施工队伍、社会力量“四方力量”,锻炼出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队伍,在多山险峻、灾害多发的福建地区,实现“应急救援2小时到达、一般灾害24小时抢通”目标,有序、有力、有效地应对历次强降雨和台风对公路的

影响,“十三五”期间福建全省未出现重特大公路交通责任事故,形势总体平稳。

目前,福建全省已建成的4个省级应急中心库,26个市级公路养护应急中心(基地),共配置挖掘机、装载机、岩石分裂器、模块化机械桥等应急机械设备近6000台(套),做到定点、定装备、定人员管理,可在易毁易灾区域一定半径范围内集中调配资源设备。

2017年,福建省成功承办了全国交通军地联合应急演练,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专门致函表扬。福建福州排下应急库精细化管理、模块式储运等做法,受到中央军民融合办、福建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服务提质 规范运营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坚持以公众出行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公路基础服务设施实现“量”和“质”双重提升。截至目前,全省运营中的国省道服务区45个、停车区50处,公路服务站104处,有条件地区增设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儿童洁具等。服务区、停车区、公路站便民服务点成为三大出行服务支点,园路、凉亭、栈道、雕塑、主题墙丰富了出行体验;停车、休福建省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息、餐饮、观光提升了公众满意度。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建设工作

“以前的废弃荒地,现在的生态公路服务区!”说起福建福州永泰荷溪服务区的变化,正在此处休息的司机王师傅赞叹道。

占地2808平方米的永泰荷溪服务区紧临国道355线,毗邻大樟溪,是2018年福建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匹配、经济实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打造的一处集停车、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公路服务区,也是福建省按需改造、建设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持续加大普通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改造投入,将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新一轮国省干线调整有效结合,发布《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停车区)以及公路站和养护应急中心(基地)规划项目库》,科学指导全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有了政策指导,为进一步调动各地市建设、改造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的积极性,我们还在省级补助资金上给予一定倾斜,督促各地主动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用地等相关前期手续。”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处处长颜海表示,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因地制宜等一系列措施,既解决了建设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使司乘人员的出行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政策引领 明确标准化要求

国道104线东昆停车休息区,15处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出行保驾护航;宁德福鼎管阳服务区、龙岩长汀馆前服务区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在2019年被授予司机之家称号……除了采取多项措施建设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外,福建省还探索、推进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标准化,出台《福建省普通公路养护标准化指南系列之基础设施标准化》,明确服务区功能(分为自建服务区、共建服务区)、布局、规模及运营管理等标准化要求;出台《福建省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标准化评估办法》,明确了“三有四好”的具体标准,省公路中心每年组织开展普通公路服务设施考核评比工作,进一步激励各市做好普通公路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工作。

基于此,“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还研究制定了《福建省普通公路“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计划2018年至2020年共实施新改建公共厕所102座,并出台《福建省普通公路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标准》《福建省普通公路公共厕所管理标准》,细化了普通公路公共厕所“外观标识、整体布局、硬件设施、保洁标准、监督考评”5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总结了“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标准。

多样运营 建立长效机制

如果说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化管理使福建省普通公路基础服务设施实现了“质”与“量”的变化,那么探索运营长效机制则为普通公路基础服务奠定了“向下扎根”的基础。

在探索引入市场机制过程中,福建省结合公路实际,尽可能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停车区、停车休息点结合各地实际,尽可能采取委托管理(如依托加油站、小卖部、沿线乡镇政府、村委会、农家乐、农户等)或

行业自身管理(依托公路站)等模式,以保障服务设施运营期服务水平。

此外,依托服务区、停车区、公路沿线挡墙等载体,福建省还将公路文化与周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红色旅游资源相融合,充分展现地域特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行业文明等,打造富有福建特色的公路文化长廊,国道205精心打造“双溪醉山涧”“君子墨竹乡”“红土客家谣”等生态自然绿化带;国道355沿线充分展示山水之美和公路文化,称得上“人在画中游,车在景中行”,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国际自行车赛事;厦门文曾路小桥流水,花境野趣,被誉为“城市后花园”“摩登桃花源”,景致独特的公路景观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

主题服务区为出行赋予了更高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广度。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