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公众满意度不会总是“龙套”
作者:文 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公路》 时间:2020-12-09

“公众满意度评价”是“十三五”国评的新增项目,与“综合质量效益评价”和“治理能力评价”两项

共同组成“十三五”国评的三个要素。但是,“公众满意度评价”仅占总分的百分之五,如果说占总分

百分之六十的“综合效益质量”是国评的“主角”,“公众满意度”连“配角”都算不上,最多是个“龙套”。

“龙套”往往在一场大戏中被忽略,所以,有必要探究一番,这个新登场的“龙套”究竟会给我们的舞台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公众满意度”将改变突击养护的不合理状况。公众不会满意五年一度的突击大中修。毋庸讳言,每次国检(国评)之前,都是各省集中养护大中修的高潮。想在全国的评比中取得一个好的名次本无可厚非,公路人的使命感、荣誉感使然,“迎国检”成为公路干部职工,以至整个交通系统,甚至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大事项。有的省份集中投资数亿、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进行突击大中修,整个路段重新罩面、划线的情况绝不鲜见。原定2015年的国检,因为大面积洪水、台风影响推迟到2016年,有些省份头一年罩面、划线的路段,被一年的风霜雨雪“毁容”,国检前夕不惜重金,再次罩面、划线。这样被扭曲了的“迎国检”,让司乘人员反复拥堵在施工路段,让沿线居民反复受到施工噪音的滋扰,公众如何满意?

“公众满意度”将改变欠发达省份排名靠后的尴尬局面。曾经国检结果公布,有位西部省份公路系统的领导一脸苦笑:为了国检,特地去了东部发达省份学习、取经,可是他们的经验我们学不了。“尴尬”二字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偌大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巨大差异,把东中西部的公路状况放在同一个标准下衡量,势必造成这样的“尴尬”。但是,中西部有中西部的优势。不久前,一对自驾的夫妇,因为高原反应,身体不适求助于养路工,一杯热茶、一盆热水,让他们感激不尽,一路直播的夫妻俩将此事发到网上,立刻引起网民疯狂点赞,一杯雪中送炭的热茶,要比服务区吃大闸蟹的锦上添花更让人记忆长久。在自媒体时代,一个人的良好体验可以感染成千上万的人,这种来自民间的表扬,更可信、更真实,更能长久流传和记忆,这样的记忆最终会变成民意,成为“公众满意度”。民风淳厚的中西部,尴尬也许反成了优势。

“公众满意度”才是国评最根本的改变。自从1997年第一次国检以来,公路系统经历了许多改变,事改企、费改税、局改中心,包括国检改国评。曾经有一个省的新晋公路局长,他有过在地方政府和多个行业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来到公路部门由衷地感慨:从来没有见过体制这么复杂的行业,也没见过在这么复杂体制下还能成就这么突出的行业。改变成了公路行业几十年来唯一不变的事情。但是公路行业所有的改变只有一个目的,更好的路况、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总之是让公众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今年国评新增“公众满意度评价”正是上述所有改变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公路系统“只做不说”的传统思维的改变,是“铺路石”精神的升华。这是公路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最好的阐释和回归,百分之五的占比一定只是个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度是评价是否称职的最终标准。同理,交通运输,特别是公路交通运输,这一与公众联系最密切的交通方式,公众是否满意不会总是停留在百分之五这样一个“龙套”位置。不是所有的“龙套”都能成为“主角”,但有多少“主角”都是从“龙套”开始的,能够回归本质的“龙套”必将在舞台上博得一片响亮的喝彩。

【编辑: 任 燕】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