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桥上车水马龙 桥下绿野仙踪 广东佛山盘活公路桥梁桥下空间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时间:2020-11-26

桥上看风景,桥下有惊喜:在广东佛山,从前闲置的公路桥梁桥下空间正逐步转变成绿化带、停车场以及市民公园。

公路桥梁桥下空间,指公路桥梁垂直投影范围内的空间,以及公路桥梁规划红线内的陆域用地。通过设计改造,桥下空间可以提供城市绿化、公共活动场地、市政设施、公交枢纽、社会停车等功能,激发城市活力。

近年来,佛山深入推进公路桥梁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利用工作,那些曾经“被遗忘的角落”——桥下空间正华丽转身。

合理利用解决监管难题

高架桥的出现,解决了平面路网土地制约,提高了交通出行效率,部分高架桥甚至成为城市地标。然而,桥下空间环境很少为人们所关注,在这“阳光难以照到的地方”,出现了种种问题。

众所周知,如果桥下空间未得到合理利用,就会被人违法占用。特别是在土地资源宝贵的城区内,高架桥的桥下空间,容易成为倾倒垃圾、乱堆乱放的场所,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安全隐患。

事实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利用公路桥梁(含桥下空间)、公路隧道、涵洞堆放物品,搭建设施以及铺设高压电线和输送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管道。

各地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部门,通常依靠开展整治行动。但是,由于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难度大等原因,执法部门主要采用事后监管的模式管理,想要根治问题并不容易。以佛山为例,佛山管辖的中型以上桥梁有850多座,管理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桥下空间若要标本兼治,就要从源头上管理,在安全的基础上允许使用、规范利用。由于桥下空间管理涉及众多部门,需要使用方、桥梁业主、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

早在2014年,佛山就开始探索利用“城市桥梁桥下空间”作为公交站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佛山市交通运输部门在东平桥下、东平路和岭南大道交界位置,选了一块3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作为公交首末站,并配置充电桩,至今运行状况良好。

2019年,佛山市政府出台《佛山市公路桥梁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利用办法》(简称《办法》),将“桥下空间”利用模式分为三类:城市绿化类、城市管理类和公共交通设施类,并以“公益优先”为原则试点开发,使公路桥梁桥下空间成为美化城市、便民利民的新亮点。

绿植点缀再造休闲公园

季华东立交是佛山中心城区接驳佛山一环主线的主要通道。放眼望尽季华东路,季华东立交桥纵横交错,桥上车水马龙,桥下一片郁郁葱葱。通过绿植点缀,立交桥下呈现一派森林式景观,车辆和行人在桥底下穿行而过,如同穿梭于“绿色隧道”之中。

根据《办法》,公路桥梁桥下空间首先用于城市绿化,通过设置绿化带,辅之以必要的景观设计,并融入佛山城市地域文化、地域精神。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桥下空间首先用于城市绿化,并辅之以必要的景观设计,融入佛山城市地域文化、地域精神,成为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走近顺德区陈村镇仙涌村广明高速公路桥,桥上是飞驰疾跑的汽车,呼啸声、喇叭声混杂;桥下是乡村体育运动公园,市民休闲娱乐,欢笑声、音乐声荡漾。

昔日垃圾成堆、荒草丛生的桥下“灰空间”,如今成为健身设施齐全、绿化小品云集的休闲健身公园,为仙涌村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大增色。桥下空间的改造提升,让市民有了更多活动空间。球场上奔跑的少年、灯下跳广场舞的大妈、河岸边散步的一家人、石凳上闲话家常的邻里,都为这里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灵活定位功能充分挖潜

公交车在东平大桥上行驶,桥下则有多条公交线路在这里“安家”,配套充电桩、司机休息室等设施,让桥下空间实现使用价值最大化。

罗格立交桥下空间充分“挖潜”,规划建设成约1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提供600多个停车位,以破解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停车难题,减少停车问题对游客流量的制约,更好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开发佛陈大桥南桥头桥下空间,按照现实需求和功能定位,一方面建成垃圾中转站,以提高垃圾运转率,提升城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正在规划建设停车场,以满足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实践表明,佛山桥下空间的正确“打开”和全面“激活”,不仅能够为城市增添韵味,还能够盘活城市剩余空间资源,为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活力释放提供更多可能性。

今年10月,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印发《关于市管高速和普通公路桥梁桥下空间移交属地管理和安全利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桥下空间三年实施方案,按照“一桥一策”的工作思路,在全市范围内铺开桥下空间利用开发工作。

未来,佛山会有越来越多的桥下空间经改造后变美,成为交通美化城市、便民利民的新亮点,向市民、游客展示佛山地方文化及特色的新名片。


【编辑:】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