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青田 稻花香里凭鱼跃
作者:撰文_陈轶群 摄影_杨洪文等 绘图_刘超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20-05-07

有巍巍奇云山所依,有汩汩瓯江水滋养,千百年来的青田县一直就弥漫着稻谷的清香。有意思的是,那稻香深处的梯田里,尾尾游弋的红鱼竟成为山间跃动的精灵,酿就了一方水土的田鱼文化。


1.png


青田人把对田鱼的喜爱渗透到了点点滴滴中。这里房前屋后养着田鱼;这里许多房门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田鱼;这里逢年过节都跳鱼灯舞;这里就连姑娘出嫁,田鱼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嫁妆......在丁丁咚咚的青田石雕敲击声中,稻苗田鱼也在雕刻永恒不变的主题。

车辆在金丽温高速公路(编号G1513)上疾驰,一路苍山翠柏相伴,鸟语花香相随,远处的梯田层层叠叠,绿意荡漾,不时有蜿蜒的溪水在青山间调皮地雀跃,好一派南国田园景象。见惯了北方平原地区相对单调的公路景观,不得不叹服,这条贯穿浙江省中西部的高速公路大动脉,穿山越岭,起伏错落,让车行其间的人们备感如痴如醉。在赏心悦目的风景变幻中,短短一小时车程,便从温州市来到了丽水市的青田县。田园的美好与淡远,便似大戏般揭开帷幕。


9.jpg


龙现

跨越千年的“饭稻羹鱼”


青田人“以稻为饭,以鱼为羹”的习俗已传了1800多年,若要追寻青田的“饭稻羹鱼”文化,当然要到高山田鱼的故乡——龙现村去一探究竟。龙现是青田县方山乡的下辖村,离县城还有20多公里。未在县城停留,车辆转南并入省道230线,直奔方山乡的龙现村。半小时车程后,我们在距离龙现村15公里的山路上遇到了一位挑着担子去捞鱼的大哥。大哥姓李,他自豪地告诉我们,山脚下的龙现是传说中真龙显现的地方。从一处高地上向四周嘹望,这个蛰居于青田西南部山区的小村落竟三面环山,除了背后所倚的奇云山还有个名称之外,左右两侧环抱的座座山峰多得都无人命名,难怪会有人拿“九山半水半分田”来形容此地。也许正是因为可耕作的田地太少才促进了梯田的发展。千百年来,这里不仅成为传承千年的稻谷产地,更成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九年前,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龙现村的田间地头上转了好几个星期,跟好几位老百姓了解了什么叫“稻鱼共生系统”,才给这里贴上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标签。自此,“中国田鱼村”的称谓才令先前名不见经传的龙现村,日益闻名遐迩起来。

走进龙现才知道稻田养鱼、“饭稻羹鱼”在这个狭小的山村里是如何流传了上千年。说起来,“饭稻羹鱼”在许多以稻谷为主食的村民眼里,并不稀奇。在有鱼的陂塘中种稻,或在种稻的水田中养鱼是多么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关于稻田养鱼的文字记录始见于三国时期,《魏武四时食制》中有言:“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即使在今天,田埂间的农名嘴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三国孙权坐天下时,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在稻田养鱼了”。

如果说在平原的稻田养鱼有水利和环境上的便利,那在山区的梯田里养鱼岂不是自寻烦恼?村支书小张是个大学生村官,特别喜欢研究历史,他兴致勃勃地为我们解答:青田一代的高山田鱼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的山越一族。山越人是东越人的后裔。当时,活跃在沿海一带的东越人向来是“陆事寡而水事重”,他们生活的主食便是所谓的“饭稻羹鱼”。东越一族在西汉期间曾经历过两次大的民族迁徙,有很多人在迁徙中藏进了深山,便成为后来的山越人,而青田则是山越人广为聚居的地区之一。“直至东汉末年,东越人在江南一带崛起,与孙吴抗争后又被镇压,所以老爷子们才对东汉孙权的印象更为深刻。”小张还告诉我们,迁入山区的山越人正是因为失去了海边捕鱼的便利,才会想方设法在梯田的稻谷间养鱼,以延续祖辈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龙现,则是稻田养鱼这一农作传统保留最完整的地方。

光听故事可不过瘾,一行人挤进小车前去探稻寻鱼。车辆沿着蜿蜒的山道,越过嵯峨的山峰,穿过紧凑的峡谷,没多久,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群山环抱龙谷地,绿水围绕村口亭”,还未入村,便听得隆隆的水声,一挂瀑布苍龙入海般飞泻而下,水雾飘渺、碧潭荡漾;古朴石桥横跨于飞瀑之上,宛若仙境。旁边有阿婆热心地告诉我们,沿着水流下行,依次还有藏鱼潭、畚斗潭、高潭……等等十八潭。青山怀抱,溪水长流,片片潭水泛着涟漪波光,中式的石头宅院,欧式的侨民建筑,备显风情各异。再加上沁人心脾的稻香,已让人忘记了此行是要寻觅田鱼的踪影。


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水鸭在水田中追逐田鱼,难怪这里出产的田鱼都体型硕大、肉质鲜美,想必是水鸭把瘦小的都捕光了,把体弱的都追壮了。【王杰/摄】


田鱼与鲤鱼有些许不同,田鱼口边无须,鱼身短小粗壮,长得笨头笨脑。附近的游客经常会跑来下水捕鱼,就连小孩子都敢亲手抓一抓。【王杰/摄】


方山利用稻田养殖田鱼已有上千年历史,片片梯田中都游弋着尾尾田鱼。【王杰/摄】


方山

鱼稻共生的生物循环


这里到处都是梯田和鱼塘。出了龙现村,随便顺着方山乡的任何一个小村子绕上一圈,都能看到星罗棋布的水塘农田。这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水塘。一些古老的宅院门口则有水沟,院与院之间的水是流动互通的,三五鱼儿逐波嬉戏,整个山村仿佛飘浮在一池巨大的鱼塘之上。村外的梯田里已灌满了水,五彩缤纷的鱼群正在青色的稻田间游弋。田间地头之上,有水亦有鱼,不知是走进了稻的海洋,还是闯进了鱼的世界。

正在我们蹲在田埂上,仔细观察着水间自由游荡的群鱼时,已经有收鱼的村民前来,打破了鱼群的逍遥。几个头戴遮阳草帽、身着防水背带裤、脚蹬高筒雨靴的中年男人正在不紧不慢地下手捞鱼。趁着一位年纪稍大的张姓村民休息的空当,我们向他询问起有关田鱼的故事。张大哥告诉我们,田鱼的身世有传说版和现实版两个版本。传说中,为祭拜龙王,村民经常去龙潭边祭祀,发现潭里有许多漂亮小鱼,就带回家放养观赏。后来人们发现小鱼很好吃,就越养越多,最终养到田里,就成了现在的田鱼。而事实上,田鱼是经过数百年劳作,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精心培育出来的鲤鱼品种。方山田鱼的品种尤其优良,不仅鱼身色泽鲜艳,有红、黄、灰、黑、白等多种颜色,就连鱼皮外的鳞片都无需刮除,柔软可食;更别说肉鲜味美的鱼肉,营养价值更是在其他地区的田鱼之上。清朝光绪年间所著的《青田县志》就曾对此地田鱼的色泽、品种进行过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沿着千百年脚踩鞋踏才形成的小路,我们来到了一处可供游人捕鱼的梯田。如今,为了提高田鱼的产量,各村的田埂多数已被硬化,加高,加固,田块也更加整齐漂亮。俯身凝视,眼前绿油油的稻苗和优哉游哉的五色田鱼,一时竟有些恍惚:这是稻田还是池塘?见有同伴已经按捺不住,卷起裤管便跳进了梯田,我也大胆脱了鞋袜,踩进了清凉的田水中。刚一下水,小鱼们都胆小地蹿到远处;过了一会儿便有胆大的田鱼腾跃出来,贪嘴围拢过来。我被田鱼滑嫩的嘴亲吻了小腿,不由得心里一惊,脚不由自主地跺了一下。“哗哗”的水声之后,那些刚刚还胆大靠近的田鱼,此刻已齐刷刷地游走,藏匿于青苗之下。

晌午,田间游客渐稀,索性和朋友静坐于田垄间,嗅着稻花清香,隐隐听见池田里“啪啪”作响,定是田鱼在啄吸稻花。听还在劳作的老伯讲,村里人经常会敲打稻谷,便能把稻谷上的稻虱打落到池塘里,供田鱼吃食,因此有田鱼的稻谷田间也少见病害、蚊虫。稻谷为鱼类提供了遮荫的场所和有机的食物,鱼儿在水中来回游动又起到耘田除草、减灾增肥的作用。龙现的稻田养鱼,就像一个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绿色生态循环体系。不得不叹服,能把鱼养进联合国的池塘里,田鱼自有其独到之处。

更为有趣的是,水田里有很多类似水车的设备,却与引水灌溉无关。与路过的一位阿公闲聊时得知,这些装置是用来吓唬野鸟、水鸭的。稻田水浅,田里的小鱼很容易便会成为它们的腹中之食。为了保护幼小的田鱼,村民用竹子做成简易装备,在取沟田活水时利用水的重力,使竹竿不时地发出撞击声,以惊吓那些准备以小鱼为食的野鸟、水鸭。装备虽简,却是就地取材、环保实用的物件,令人啧啧赞叹。老人见我们来了兴趣,又兴致盎然地介绍说,就连繁育鱼苗也是采用类似的土法。他们经常会采撷些树叶密软的松枝扔进水塘,供繁殖期的母鱼在其中产卵。待鱼产卵后,将携带了鱼卵的松枝取出,并放在悬空木架上。最后,再用竹筒取来清泉,将泉水滴落到地面上反扣的木盆或木凳上,溅起的水雾会弥散到卵枝上。这样一来,既能保持鱼卵的湿润,又能防止鱼卵在水中浸泡过久。老人骄傲地说:“我们自己养的鱼苗,在这里鱼鳞就是软的。要是抓到别处去,鱼鳞就慢慢变硬,不好吃了。”如果稻田里营养过剩,青苔渐多,当地人也有办法。无非就是剪几棵松枝、樟树枝扔进水里,利用树枝天然杀菌的芳香除菌除害。

为了养鱼,稻田里几乎不施农药,化肥也是尽量少用。远离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传统农耕鱼作的原汁原味,是田鱼的独特所在。


青田田鱼随着山口石雕而走出国门,宅院里的各国国旗正是旅居海外的华侨的代表。【杨洪文/摄】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前来青田为稻鱼共生系统这一“世界农业遗产”授牌。【杨洪文/摄】


田鱼文化在青田县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传承,每年田鱼节举办之际,当地都会组织田鱼灯、社戏之类的民俗活动,社戏的内容也大多与田鱼有关。【杨洪文/摄】


山口

石雕带动起来的田鱼产业


说起青田县,便不得不提起闻名世界的青田石雕。而在北距方山乡8.7公里的山口镇,则是青田石雕的重要产地。因此山口才会流传着“青田石雕出山口”的俗语,也成就了许多以石为生的商人。吴乾奎就是这样一位因石成名的华侨。在吴宅气势不凡的门牌前,我们停住脚步。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住宅建筑,门额上刻有“延陵旧家”4个大字(古时的门楣题字,代表了吴姓的家族姓氏)。门前贴着“礼门义路家规矩,智水仁山古画图”的对联,虽历经风雨冲刷,字迹却依然醒目。正门顶上还挂着地球仪和花旗图案,简直是被堂屋收纳下的全世界。

青田华侨旅居国外,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早期,人们携带着青田石雕由上海渡洋出海,经西伯利亚问道欧洲以贩卖石雕为生。之后,由行商小贩发展为经营餐馆、皮革、服装和百货等行当的商业大亨,甚至还有一部分华侨进入科学文教界,另有少数涉身政坛。至民国初期,洋洋数十万青田华侨大军的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上世纪30年代,吴乾奎为光宗耀祖专程不惜代价从万里之外的美国运回水泥,不仅建造了自家宅院,还帮衬了乡里乡邻。吴乾奎的善举颇得民意,就连县长都亲自跑到小山村里为他送上“惟善为宝”的匾额。作为青田石雕走出国门的拓荒者,吴乾奎也成为青田华侨的典型代表和骄傲。如今的延陵旧家保存完好,成为当地展示华侨文化、田鱼文化的重要阵地,它与青山相偎百年,向我们诉说着华侨对整个侨乡青田的推动作用。

与延陵旧家相隔不远,是由“吴氏宗祠”和“乾奎陵祠”组合成的“民俗文化展览馆”。宗祠高处建有香火祭祖之处,悬有“永言思孝”、“叙伦”等牌匾,昭示着青田人“以孝为天”的传统美德;低处是悬挂“山水清音”的旧戏台,楹联“诗歌小说戏剧百花斗艳,管竹琴弦锣鼓万乐齐鸣”。馆里摆放着解放初期时用的各类工具,如木犁、鼓风机、蓑衣、草帽等,同时还有世界各国的国旗。

这里的幼儿园就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国。我们正碰上幼儿园孩子午休,有阿婆在园外张望,她说怕孙女不习惯,来看看。阿婆念叨说,儿子在西班牙,孙女从一岁多就被送回跟着她生活,前几天孩子不舒服,她有些不放心,来看看。里面的孩子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等众多欧洲国家。至今为止,山口镇的村民中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在家的老人和小孩大多拥有国外居留权。父母在外打拼,许多孩子便被送回故乡成为留守儿童,随意走进一户人家,其家中的日常用品都多是舶来品。国外在哪里?就在自家堂屋下,这是侨乡青田的真实之一。

华侨的发达无形中也促进了本地的田鱼产业。青田田鱼的名声最早在国外叫响,而非国内。如今家门口有了高速公路,四面八方的邻省客人开始涌进了这个小县城。与此同时,田鱼文化也终于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实现了稻谷、田鱼经济效益双丰收。过去,稻田养鱼只是龙现人的一种传统、寄托,很多老人养了几十年的田鱼都舍不得杀掉,如今则是种一分地,得两份收成,田鱼产业的收入还超过稻谷收入的一倍。村民稻田养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如今的稻田养鱼,不仅仅属于青田县,更是整个丽水市的金字招牌。从2012年开始,方山乡开始举办“田鱼文化节”,田鱼成为品牌,不仅卖到了长三角一带,还随着青田华侨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成了他们寄托相思之物。但是当地人对于田鱼的希望还不仅限于此,方山乡党委书记王俊说,他们希望在田里田外都能用好“世界农业遗产”的品牌,用“侨农联心”的活动促使华侨帮扶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帮助老乡们开拓田鱼市场。我们在镇上的市场里遇到了一位卖鱼的老农吴大爷,他说每年一到田鱼节前后,“外地客商在家门口等着,他们要新鲜的田鱼”。

由田鱼文化带动起来的第三产业在飞速发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青田。在跟村民吴增量聊天时得知他有一个田鱼作坊,我曾好奇地问道:“新鲜田鱼运出去方便吗?”“方便啊”,他诧异地看着我,“有什么不方便的?走高速,不出一小时就到温州了,拿田鱼装箱出海都来得及。”我这才想起了路上偶遇的一位称青田为“温州后花园”的游客,想起了我们来时走的金丽温高速公路。

同样是2005年,在青田稻田养鱼以其“独特的、重点的、巧夺天工的”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同年12月,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青田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这条高速公路起于金华二仙桥,途经丽水青田,终于温州,全长234公里,是“我国南方一带最为艰难的建设项目之一”,其全线又属青田段施工难度最大,有专家比喻:“沿瓯江、国道330线、金温铁路修建高速公路,比空中走钢丝还难”。如今的金丽温高速公路将金华、丽水、温州三地的山、海、江一线牵,形成了浙江高速公路大环网,对于青田而言,它大大缩短了青田与温台经济区及长江三角洲的时空距离,青田则转变为浙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便捷的高速公路为青田翻开公路建设新篇章的同时,也使源源不断的客流涌来,青田的旅游、经济踏上腾飞日程,小小田鱼随侨乡名片飞向世界。

高速公路通了9年,可不管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即使外乡人的脚步纷至沓来,这里的乡村依然宁静美丽。就像那盏石屋堂前高高悬挂着的田鱼灯,依旧会用一缕柔和的灯光抚摸那尾被老伯养了30多年的“田鱼精”,田鱼精在水里不时地张望着堂里静静吃饭的祖孙四人。偶尔有人说话,也是颤巍巍的奶奶把刚刚烹好的田鱼细心地放到孙女的碗中,督促她多吃些的语句。

“有水有田鱼,有家有华侨;耕田无牛绳,四季无蚊子”,那是传唱青田的一首歌谣,青山之下,青田葱葱,千年的田鱼文化在这里传承守护。稻花香里凭鱼跃,丰年话青田,最忆田鱼美。


8.png

除了田鱼,青田县处处都是风景,撑一只竹排在水面上游荡,好不惬意。【郑清照/摄】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