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中土骑行
作者:撰文/摄影_李瑞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9-11-07

“中土世界”是小说家J.R.R.托尔金作品中设定的一片大陆,随着《指环王》、《霍比特人》等以中土世界为背景的电影的全球热播,根据电影和小说中的描述,人们逐渐认定新西兰是现实中的中土世界。中土之行不是骑游,而是用车轮丈量那里的山脉、湖泊、海岸、湿地和牧场;中土骑行也不是义气之举,而是用当地擅长的出行方式去观察最真实的新西兰。车轮碾过国道1号公路、湖畔公路、鲍德温街,随着道路起伏跌宕的不是视线,而是人生际遇。


1.png


新西兰的风景变化得很快,从荡气回肠的中土世界到小桥流水的田园人家,景色就在雪山、草原、森林、湖泊、白云的组合中不断呈现新的姿态。在全球最佳的星空观测地特卡普湖(Lake Tekapo)湖边安营扎寨,在夜幕中迎接炫丽的星空;从特卡普(Tekapo)到库克山(MtCook),这一线骑行就如同电影《指环王》中,佛罗多向末日火焰山进发的场景。中土世界大气磅礴,有低矮漂移的云层,还有绵延的库克雪山,飘渺和神秘始终相伴左右。从影视作品中知道中土之国,从车轮上认识中土之国。这次中土骑行就沿着若干条连接南北岛的国道展开。

基督城:掩埋地震伤痛,重建花园之城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拥有3项世界遗产、14个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其中北岛集中了新西兰大部分的商务贸易活动,而南岛相对拥有更为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源。公路周边景色多样化,包括牧场、山野、湖泊、海岸和雪山等,我的骑行大部分就在南岛完成。

我搭乘的航班飞机在克赖斯特彻奇国际机场降落,基督城也近在咫尺了。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岸的基督城是我此行的首站,它又名“花园之城”,人口34万,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然而,2010年及2011年,花园之城连续两次惨遭强震蹂躏。特别是2011年2月22日那次地震,对基督城破坏尤为严重,导致185人丧生,其中包括20多名中国留学生。对此,经历过5·12四川大地震的我感同身受。

离开机场,骑车前往城中心,地震导致的伤痕越发明显,Memorial大街的一处教堂,显然被地震折腾得够呛,四周墙体采用了许多钢架支撑加固,而更多的房屋已变形,居民迁出,院落里只剩杂草丛生。有一处院落让我印象极为深刻,震后,主屋出现几条拳头般大的裂缝,房梁变形,外墙用两个大木桩支撑着,花园围栏断裂或者倒塌。但是,就在这座危房的外墙上却写着“我们试图救救这房子”。

基督城的大部分多层建筑都成为了危房,供水管爆裂,路面下陷,老房子的烟囱倒塌,墙体垮塌,街道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纵横,很多商店已经闭门多时,行人稀少。特别是整个市中心被铁丝网牢牢围住,透过铁丝网遥看昔日的步行街,商厦已是人去楼空,商店亦是空空荡荡铺满灰尘,玻璃幕墙满目疮痍,招牌也被震得七零八落,这场景如同《生化危机》中呈现的战后场景那样荒凉惨烈。围城的铁丝网上悬挂着不少布条,书写着基督城人民希望保留这片街道的愿望,这或许是城市仅有的一丝生气。

被铁丝网住的一边是废墟般荒凉和惨烈的受灾老城区,而另一边则是涅槃重生的新步行街,新建筑拔地而起,这里不是一栋栋寻常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由一个个色彩各异的集装箱拼砌而成。集装箱之中就是商店或者酒吧,箱体外是精美的涂鸦图案,整条街道竟游人如织,店铺里传出的RAP音乐,令街道动感十足。震后的伤痛只是阵痛,基督城的重生就在居民们对生活的不懈渴望中开始。


新西兰也是一个推崇绿色出行的国度


基督城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2010年和2011年的两次地震让它几近变成废墟上的城市。


2011年的那次地震,严重损毁了基督城的大教堂等地标性建筑,最糟糕的是无法重建。居民至今无法接收这个现实,在自己的旧屋外用涂鸦表达悲伤。


这座城市的阳光和乐观在震后的新街道里蔓延


特卡普湖:“中土世界”的最美星空


基督城的交通极为便利,倚靠国道1号、72号、73号、75号,与南岛其他主要城市连接。离开基督城,我沿着1号国道往西南骑行,过杰拉尔丁后继续赶路,我要在入夜前赶到全球最佳的星空观测地之一——特卡普湖(Lake Tekapo)。事实上,整个新西兰南岛只有基督城至杰拉尔丁(Geraldine)之间的140公里公路就是一马平川的。

之前就听说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农场,事实也果真如此,1号国道的两旁尽是大片大片的农场,各式自动化机械设备完全替代了人工。在杰拉尔丁从1号国道拐上79号国道继续向特卡普湖前行,告别了平原,翻过了一个个山丘,终于来到了海拔709米伯克斯山口(Burkes Pass)的最高处。这里是特卡普湖附近的一处观星点,在这里仰望天空,云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划破开来,泾渭分明——前面特卡普(Tekapo)方向万里无云,而身后伯克斯(Burkes)方向则是云雾笼罩,云层在山峦中吃力地缓慢爬行,将一个个山巅笼罩其中。

当库克山(Mt Cook)从云层中冒出尖来时,我仿佛闯入中土传说中的实境。耐塔胡部落(Ngai Tahu)传说中说,天空之父拉基努伊(Rakinui)的儿子们——奥拉基(Aoraki)及其他3个兄弟在一次航海途中,触礁翻船,四兄弟攀住将倾的独木舟期望逃生,却被凛冽的南风冻成了冰块。后来,独木舟化做了南岛,奥拉基和他的兄弟们则变成了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几座高峰,其中一座,就是库克山。库克山位于新西兰南岛中南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亦是大洋洲最高的山峰,最高峰3755米,周围共有22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这里的积雪终年不化。库克山周围湖泊众多,其中两大湖泊特卡普湖(LakeTekapo)和普卡基湖(Lake Pukaki)最为人所知,而我即将抵达的特卡普湖(Lake Tekapo),是我此次大洋洲之行最为期盼的目的地。

特卡普湖(Lake Tekapo)比邻库克山国家公园,是冰川堰塞湖,湖边围绕着被金色阳光笼罩的树丛和一望无际的雪山,清澈的湖水可见湖底的青绿色岩石,一副翠绿的梦幻景象。当地人管围绕着特卡普湖的这段公路叫做“湖畔公路”,这相当于是湖区的一条旅游公路,沿路缓慢骑行,第一处让我停下车轮的是好牧羊人教堂(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它由著名建筑师本杰明·伍尔菲尔德·芒福德于1935年建造,其设计的哥特式木石混合结构建筑在新西兰独一无二。此教堂以一只牧羊犬的雕塑而命名,以此表达对过去开垦农田和Mackenzie地区先驱者的称颂。许多新人选择在这里办婚礼。从教堂圣坛的窗口望去,可以看到南阿尔卑斯山最壮观的景色。

我就在湖畔公路边宿营。刚过夜间11点,湖区的夜空已繁星无数,银河系和众多星团布满了特卡普小镇的上空,深夜里仍不愿匆匆离去的路人,一定是在等流星划过。


7.png

用肉眼就能看到小镇夜空的银河、星座,发达国家竟处处透着古朴和原生态。


6.png

新西兰的公路命名很简单,1、2、3这样排序下去就行了。南岛的高速公路都不收费,限速100公里左右。


但尼丁:寻找维多利亚遗风


离开特卡普湖骑行了一段8号国道后,又回到了1号国道上。从特卡普湖前往新西兰南岛第二大城市但尼丁,需要3天的骑行,这一路可以说是艰难跋涉。但尼丁就像是“新西兰的爱丁堡”,城市四周被群山环抱,山脚是连绵港口,生活习俗沿袭了苏格兰传统。但尼丁还是南半球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风格的建筑保存最好的城市之一。吉百利巧克力的总部也坐落在但尼丁市区,世界上最大的液体巧克力瀑布也是开放参观的。

我从东北方向,经鲍德温街(Baldw inStreet)进入但尼丁。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证这条街为世界最陡街道,街道全长不过350米左右,最陡坡度却达到了35%,而作为中国最难骑行的川藏线,爬坡路段坡度也只是在7%~11%。街道始于琳赛溪(Lindsay Creek)的山谷,向东沿着讯号山(Signal Hill)而上。街道倾斜度最低的200米段,因其坡度较缓,所以街道表面用的是沥青。而坡度较高的一段,因为坡度陡,所以表面用的是混凝土。

用混凝土覆盖这一段,一是为了便于维护(在气温较高时,沥青会下流),二是保证冬天结霜时的出行安全。有数据显示,鲍德温街最陡处每走2.86米,高度就提升1米,这条街道的起点海拔约为30米,而终点海拔为100米。

街道直接顺着山势而建,笔直地铺在山脊之上。据说是因为新西兰的街道规划设计多是于150多年前完成,并由远在伦敦的设计师制定的方案,在百年前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道路建设者也没有实地调查实际情况,道路被建设得如此陡峭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解释了为何我骑行过的部分英联邦国家,道路都陡峭险峻,不会像近现代的公路设计一样,采用大回转以降低坡度。整个新西兰南岛的国道路况良好,只是路面比较粗糙,有时很多碎石子,不仅骑行起来比较吃力,对车胎的磨损也很大,我平均两天就要被扎胎一次。告别但尼丁,经由1号和6号国道往皇后镇前行。

皇后镇(Queenstown)是一个被南阿尔卑斯山所环绕的美丽小镇,常被人们誉为新西兰的冒险之都和旅游胜地。据说,因此地美得适合维多利亚女王居住,而被命名为“皇后镇”。皇后镇位于瓦卡蒂普湖的北岸,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壮丽的山脉上几座终年覆盖着白雪的山峰点缀于背景之中。从皇后镇到山顶,四季分明,美景各异,沿途的卡瓦劳大桥还是极限运动——蹦极的发源地。

沿着梅拉格汉公路(Malaghans Road)骑行21公里,就是坐落在箭河畔的箭镇。1862年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x)在箭镇附近发现了黄金,从而促进了小镇的发展。至今,镇子仍保持着它的历史特色——60多幢经修复的19世纪建筑。虽说淘金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那段辉煌的淘金史还可以在湖区博物馆中找到。镇上还有中国矿工居住区的遗迹。而小镇的主街道白金汉街(Buckingham St)可以说就是当年的淘金之路。


8.png

在鲍德温街的路牌上和路口处,都做了“世界最陡公路”的标示。一次设计失误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一处世界之最。


9.png

新西兰峡谷众多,在相应地段形成风洞效应,因此看见以下标示牌注意减速慢行,骑行的朋友更得握紧自行车车把。


哈斯特:接近海平面的冰川


沿着6号国道穿越阿斯派灵国家公园,翻过哈斯特山口便来到新西兰的西海岸地区。西海岸(West Coast),当地人称之为“海岸”,在这一片荒野之地,遍布着河流、雨林、冰川等独特的地貌景观,而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Franz Josef glacier)又是这个地区最为出名的景致。当世界上的许多冰川都在消融的时候,福克斯冰川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却因为接近海平面并未受影响。当地的海拔高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便于游人前往,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受青睐的冰川景观。

福克斯冰川全长13公里,从南阿尔卑斯山(Southern Alps)2600米的高处倾斜而下。4条高山冰川每年都会累积大约30米深的积雪,并注入福克斯冰川。积雪在冰川顶部压缩成数百米深的蓝色冰雪,沿着山势向下滑落至下方的河谷,落在300米厚的冰层上。冰川与陡峭的峡谷土层之间的压力,促使一部分积雪融化,为这种运动提供了润滑的作用,再加上冰川顶部的大量积雪不断汇入冰川,使福克斯冰川和弗兰茨约瑟夫冰川的流速比大部分峡谷冰川快了10倍左右。冰川下方的山谷斜坡引起了冰川表面的裂缝、隆起和深谷,形成了这壮观巍峨、令人胆寒的冰冻景观。地势较低的冰川表面不断融化,汇入岩石间的溪谷中,形成冰冷的河流,逐渐流入温带雨林中,进而汇入塔斯曼海(Tasman Sea)。

从福克斯冰川回到基督城要翻越著名的亚瑟山口,经73号公路所翻越的亚瑟山口,是整个新西兰最陡峭的路途之一,其中最陡路段的平均坡度竟然达到了16%。因此,在库马拉小镇的路边有块硕大的提示牌“此路段极为陡峭,不建议有挂拖车的车辆行驶”。

亚瑟山口(Arthur's Pass)是南阿尔卑斯山脉上海拔最高的山口。以在1864年勘测员亚瑟·杜雷·道森(Arthur Dudley Dobson)率探险队首次穿越这里而命名。不过在此之前,土著毛利狩猎部落早已熟知这条通道,并将之作为东西海岸的连接线。顺着塔拉马考河,我在亚瑟山谷中蜿蜒起伏地骑行,在经过奥蒂拉之后道路越来越陡峭,甚至路边立着16%的坡度指示牌,每当身旁有汽车经过时,人们往往都会摇下车窗为我加油助威。海拔越来越高,景色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前刻还是身在回荡着激流声的绿树成荫的山谷中,待翻过一个山头之后便再次踏足大气磅礴的中土世界,此时道路也不再陡峭,只是道路笔直得望不到尽头,一座更为高耸的山峰横在天际边。

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亚瑟山口之巅。亚瑟山脉像一道巨墙屹立在新西兰东西海岸之间的分水岭,划分出两个世界。


10.png

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中西部,境内有冰川、峡谷、瀑布、山口等。


11.png

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还是几条河流的发源地


12.png

新西兰的很多公路都可以骑行


新西兰营地攻略

如果你是经济充裕的骑行者,每个城镇均有各个档次的汽车旅馆Motel,价格在60~100新西兰元/间。在新西兰,只有大城市和著名旅游景点才会有廉价的青年旅舍和背包客旅店(Backpackers)。除此之外新西兰的营地非常多,每个大小城镇、景点地必有一处以上的营地,包括普通营地、DOC营地。所有已在新西兰环境保护部登记的营地都可以在以下网址查询:www.rankers.co.nz/respect

★普通营地Holiday Park / Camping ground

由私人为盈利而设立,一般在风景区、城镇周边。这种营地又称为CaravanPark、Tourist Park、Camping grond,澳洲营地多称为Caravan Park,新西兰营地多称为Holiday Park。在营地可以搭帐篷,为房车充电、加水,提供基础生活娱乐设施,例如客房、厨房、澡堂、洗衣房、游乐区等。价格根据营地条件划分,一般来说,配备越齐全的营地,价格越贵。新西兰KIWI Holiday park或Top10Holiday Parks等连锁品牌且支持网络预定的营地,都配置豪华价格昂贵,最低的也得30新西兰元起(约合人民币137.5元)。普通的营地(Camping ground)价格低廉,一般每人4~12新西兰元(18~55元)。以上都是包含两人价格,如超过两人,需额外付费。另外很多营地针对单人骑行者打折,入住时告诉管理员自己是“Cyclist,Only One”,都会有相应折扣。

普通营地分类如下:

Tent Site:仅提供搭帐篷的位置,无电源供应。No-power Site:此位置可以停放房车,无电源供应。Power Site:此位置可以停放房车,并有电源/水源供应。

★DOC营地DOC Standard Campsite

由新西兰环境保护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简称DOC)管理的营地,一般设立于风景区、湖边、国家公园等地。这一类营地提供最基础的露营生存条件,如桌椅、水源和公共厕所。水源多为地下水和雨水收集点,公共厕所非抽水马桶,类似于国内的旱厕,自然分解排泄物,但是厕纸是标配。此类营地为免费或者很低的价位(1~10新西兰元/人)。DOC营地都没有垃圾箱,需带走所有垃圾。保护新西兰环境,一定要从自己做起。骑行朋友们可以提前一天通过手机上的谷歌地图查询前方100公里DOC营地及配置,根据自身情况规划一日骑行。

收费DOC营地必须自助主动付费。付费方式为在告示箱里取出表格,按具体情况填好,保留副联,并把费用封进表格袋投入告示箱。注意,必须在扎营之前先付费。白天会有工作人员巡视,检查副联和缴费情况。如下为付联样板,空白中需要依次填上:交通工具的编号、需要露营几晚、到达日期、离开日期。

★休息区Rest Area

新西兰的公路每隔20公里左右均有条件不一的休息区,所以可以选择在休息区露营。各休息区条件各异,从最简单的桌椅到厕所、生火区、雨水收集点不一。如打算在休息区露营,请提前准备好饮用水。

★游客中心i-Site

一句话,在新西兰骑行,有困难找i-Site!i-Site即游客服务中心,遍布新西兰各大城镇景区。皇后镇的i-Site条件很豪华,有两层楼,而一些小镇的i-Site或许就隐藏在某居民家中。不过你尽可放心,在新西兰只要有城镇的地方必定有i-Site,城镇入口必能看见i-Site的“i”路标。i-Site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且乐于助人,都是熟知当地情况的旅游专业人士,无论是需要了解路况,还是预订、查询当地住宿(Motel、Hostel、B&B、Campingground),或是索取优惠券和地图,都能够得到满足,部分大型i-Site还有当地旅游纪念品售卖。当然这里也提供公共厕所、休息、免费加水等服务,如果骑行遇到困难,或者找不到住宿,也可以求助于i-Site。


在新西兰你应该知道的道路交通规则

新西兰采用左驾,靠路左侧行驶;请务必根据限速指示牌上的要求行驶。郊区公路限速100公里/小时,市区公路限速50公里/小时。其他路段,请根据实际限速指示,调整你的车速;

当交通指示灯变红时,你需要停下。当交通信号灯变为黄色时,除非太接近交叉路口以至于停车会造成危险,否则必须停车;

当有双黄线时,请勿超车;

司机和前后排的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当五岁以下的儿童乘坐汽车或货车时,必须坐在经认证的儿童安全座中;

新西兰严禁酒驾。在服用酒精和药物后驾驶在新西兰被视为犯罪行为,当地警察将进行严格检查,触犯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大城市附近有多车道公路或高速公路,大多数道路为双车道。道路标志采用国际标准标志,所有距离都以公里(km)为单位。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