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G208 G307:大道通途 晋商风骨(一)
作者:撰文/ 供图_穆童 李平 任雷鸣 绘图_李婧婷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9-10-23

国道307线和208线在古太原县城(今晋源区)交会,驱车由南向北穿古城而过时发现,这座城已经被国道、二广高速公路、环城高速公路等路网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裹住,古城已成为现代化的通衢之地,而近百座百年晋商故居就散见于国道两侧,或损毁、或兴旺,此消彼长之间,晋商风骨犹存。


1.png


晋源

古镇旧事 处世哲学


仓巷里的富户人家

从山西晋源出发,沿国道307线向太原市方向行进,途经古太原县城,可以说,这是一次古今太原的穿行。历史和地理的优越,使古太原县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旧城)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县城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成,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县城商业老字号已成一定规模。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古太原县城有商号492家,包括住宿、餐饮、商铺等18种服务性行业,凸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1933年,古太原县城全县共有商户147户,资本257724银元(按民国时期普通银元估算,约合人民币4381.3万),店员1286人。

县城一直为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阎锡山政权晋源县之所治,俨然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辖着晋祠、南堰、小店、北格四大古镇及周围数百个村庄。经济中心的便利留给了古太原县城独特而厚重的人文,历史的流逝,使往日繁华落尽,更多厚重的人文只能通过一些载体而百年流传,这些旧事似乎就隐匿于古太原县城那狭窄的街巷里、依次而建的座座深宅大院中。

古太原县城里年届高龄的老者们,至今记忆犹新,旧城里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街面上比比皆是的商铺,琳琅满目,虽然不如“金平遥银太谷”那般的风光,但也是热闹非凡,一幅“小商都”的气派。

走在晋源旧城的小巷里,随处可见青砖灰瓦的身影。狭长而深远的巷道,一眼望不到头,两旁院子的大门都有临街挑出的飞檐,古老的颜色与图案,饱经风霜的沙石台阶,紧闭的大门突然打开,发出沉闷的声音……行走其间,总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身在何处——这就是仓巷,旧时居住的均为晋商大户。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悠远的传说。虽然看上去没有乔家大院那样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却也最大程度地注解了院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建筑和装修都严格按照当时的标准,富贵和辉煌一览无遗。

仓巷西段路北的张家旧院是清初建筑,东西宽26米,南北深35米,典型的二进四合院。临街有南房8间,瓦檐街门居中,看上去非常气派,有石雕的兽头,门槛上钉满铁钉。二门门楼有“居敬”的匾额,里院正厅有前脚、楹柱,昂头,横梁之下有木刻吊垂,式样非常奇特。陈家大院也建于清末。正院为二进院落,其东又有偏院。临街大门有瓦檐、石雕兽、木刻“勤俭”门匾。二门门楼有砖雕、石雕装饰,木刻“耕读第”门额。现存房屋30余间,虽破败颓唐,但气势尚存。

如果说仓巷是一位百岁老人,还固执地生活在过去的历史风尘中,那么相邻不远的后街,就是一位中年人,新旧结合,品尝不同的历史文化。它有朱家新院、朱家老院、郝家老院等一批当年在古太原县城颇有声望的晋商大户居住的房子。

朱家是古太原县城街上的富户,既有土地出租,又数代经营买卖。朱家是大户人家,在城里修建了好几处的民居。朱家老院是清初所建,为二进院落。院子东西宽15米,南北深30米,现存30余间房屋。老院里最珍贵的就是二门东侧隐壁上的砖雕“寿”字图。一行12个,共8行,每个字的写法都不一样,如果不细看的话,只有96个。其实,还有两个是“字中有字”、藏着的两个“寿”字,这样一来就是98个。可惜,隐壁中间的匾额被毁,有学者估计,剩下的寿字应该在匾额的字中,这样就是一幅完整的寿字图了。隐壁上还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一门天性多乐祖孙父子兄弟;下联为:万世传家之宝礼乐诗书文章。整个砖雕精工细作,多处刻有寓意吉祥、富贵、福寿、平安的图案,工艺上浮雕、镂雕交叉进行,使整个画面动静相融、实虚交汇,传递了朱家的处世哲学。


2.png

古太原县城,商业活动是当地最显著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前夕,县城里的商铺多达200余家。


手绘图再现老字号的繁华

在几个宅院之间穿行,我们意外获得一个珍贵的线索——手工绘制的解放前太原县城商业老字号的分布图。图中,古城的东西南北街道,商铺一家挨一家,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幅图纸,有力地佐证了古太原县城曾经辉煌的商业活动。旅店、餐饮、百货、酒坊、旱烟、银匠、车马店、饴坊(粮食店)、裁缝铺、染坊……整个服务业非常地兴旺,数以万计的人直接或间接通过商业来谋生。虽然有些商铺规模不大,产值不高,但这些小商铺遍地开花,晋商就是从这些针头线脑的买卖做起,从小做大,直到把生意做出山西。

这张地图的绘制人李合老师年近八旬,不仅是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的常务理事,而且他本人就出自一个晋商家庭,家中数代从商,商业文化非常浓厚。许是家庭的影响,从孩童时代起,李合就非常喜欢到商铺玩耍,祖父、父亲或是经营商铺,或是出任掌柜,生于商贾之家的李老先生,接触的事物也比单纯在学堂接触的多。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李合对商业文化的掌握和理解超出常人。

据李合介绍,当时古太原县城的商店字号、牌匾非常讲究。字号即商业店铺的名称,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所以东家在起名时都非常慎重,百般推敲。一般来看,在选字上多选用祥、和、福、德、泰、昌、盛、义、益、诚、兴、隆、永、达、庆、瑞、同、宝、聚、积、荣、全、仁等吉祥的字眼。李合列举了一些例子——县城粮店11家,家家都有字号名,如义成泰;钱庄银号6家,如谦益永、晋裕隆;当铺有德盛当;绸缎店有德生厚、谦聚恒;油面店有同心顺;书店有四吉堂;酱园有源泉栈;木匠铺三太成;元霄铺两合公;饭铺聚和园等。就连车马店也要起个店名,如万盛店、天盛店、兴盛店,取意长盛不衰,以文促商,巩固商业信誉,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旧社会识字的人少,站在大街上看店名,根本不知道是经营什么的,怎么办?聪明的店家及时顾及到这个群体的存在和需求,他们在商店门口挂或挑商幌。在李合的记忆中,旧时古太原县城的商幌分为几种:一是实物商幌,即卖什么挂什么,如麻铺一大早开门,就挂出一缕麻,关门时再收回;二是实物附属品的幌子,有些商品没办法挂出来,店家就用附属物代替,如油店就挂油瓶子,鞋店就挂出一个鞋盒子;三是商品模型的幌子,如膏药太小,挂出去不显眼,就用一块红布中间涂上一个圆形的黑点;四是旗帘幌子,比如饭铺多用旗帘做幌子,上面写上饭铺的字号,如“聚和园”;五是含有隐示或暗喻的幌子,外人一般看不出什么意思,但当地人却能一眼看懂,这是民间民俗特色的一种,如挂蓝色箍笼屉的幌子,为清真饭店。


3.png

古太原县城部分商业老字号分布图(解放前)


李合老人家还有很多三太成出品的农具,他演示的烧弓扁担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


新旧古城墙交错,游人和当地的居民擦肩而过,晋商的历史不断延续。


寿字墙上残缺的刻字。


以前店后厂模式起家

旧时的太原县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县城,几乎没有工业,生活日用品及食品加工都出自手工作坊或者家庭式的小作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色。“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是很多商铺的经营模式。从现存的一些老字号商铺的遗址可以看到,一个大院子,后面是储备原料、加工制作的车间,前面是临街的店铺,加工好的商品在这里零售。比如油、酒、米、面铺中的“宝聚太”、“泰来恒”等字号,除了胡麻油是从晋北地区购进外,其余的商品均是自己生产,制酒、磨面、碾米。醋坊、粉坊、饴坊等也都是雇佣工人在院子后面的房间里加工生产,再拿到前面的商店里销售。

当时非常有名气的“德和”药店,以药品齐全、货真价实著称。同样是收购回中草药,经过晒、磨、炒、煨、焙、切片等工序制成成品,有时还按照病人需要制作丸药。当时在县城北街上,药铺众多,竞争激烈,“德和”药店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争的筹码。

其实无论什么年代,总会有竞争出现。不管大店小铺,总是会想办法来规避风险。由于当时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群众购买力低,交通又不甚便利,货源比较奇缺。一些商号发现经营一种商品,生意太单调,多种经营反而可以把生意做活,于是,那时的晋商就开创了主副兼营、相互搭配的经营模式,除主营商品外,还兼营其它货物,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要。比如,一些绸缎布匹行中,除主营绸缎布匹外,还卖一些化妆品以及牙刷、牙粉、肥皂等。又如,有名的“发盛号”肉铺,除卖肉及知名小吃“驴肉爆肝花”熏肉外,还自制豆腐、豆腐干。

古太原城著名的“三太成”木匠铺就是李合的四祖父所开。生产家具、棺材以及各种农具,从选料,破料到成型、打磨、油漆,各个工序都一丝不苛,合犀对缝。所以,但凡“三太成”出品,全是精品。当时,县城里的人都知道“三太成”的东家有个怪脾气,去买东西时不能挑,如果来客挑来拣去,东家就会不高兴,开价再高也不卖了。这是因为“三太成”只要是摆在柜台上的东西,无论设计还是质量绝对没问题,来客东挑西拣的话,就说明不相信他的产品质量,“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大的脾气”,这句话用在“三太成”的东家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当时古太原县城有这样的评价,“‘四友儿’(东家的小名)的农具做绝了!”至今,年龄大一些的农民还在以有一件“三太成”生产的农具为骄傲,好比现在买到名牌产品。

李合说,“三太成”最有名气的是“烧弓扁担”,“烧弓扁担”是四祖父独创,方便农民挑重物。扁担呈弯弓型,跟普通扁担不同的是,担在肩上,两头翘起,扁担质地柔韧,担起货物来上下颤动,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减轻了货物的重量。与其他农具不一样的是,“烧弓扁担”在民间流传下来的不多,主要原因是选材不易、制作费时。据了解,制作工艺只有李合的四祖父一人掌握。“烧弓扁担”的选材非常苛刻,对树龄、木材生长的环境也很挑剔,一棵大树要用最里面的木芯。制作的工序中,最重要的是熏制,木芯是湿的,放在大火上慢慢烤干,还要制成“弓”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折断而前功尽弃。所有的制作都是手工完成,一根“烧弓扁担”耗时数月才能完成,产量很低。

一个“烧弓扁担”就可以看出老晋商严谨仔细的态度,每道工序都是认认真真,产品更是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在他们手里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了每个细节中,绝不会因为一件东西,而毁掉一个商号的信誉。


晋商印章。


晋商门前商幌的手绘图。


晋商票号。


晋商所用的算盘大多精工细作,在算账时更添意味。


数代经营遂成商贾人家

李合家的祖上是从河北逃荒到山西,祖辈有份木匠的手艺,依赖这份手艺在古太原县城安家了,靠着做农具、打棺材,也能勉强度日。直到有一天,到东山上买木头时,正赶上山头着火,一片木场烧的不成样子,场主一咬牙用几百个铜钱的价格把整个木场的树木卖给了李家。没想到火只把树的树杈烧枯了,下面的主杆又粗又壮,全是上等的好木材,李家人欣喜若狂,感觉这是上天的恩赐。于是,每天一趟牛车把木头拉下山,拉了整整一个冬天,木材把李家店铺前的几百米长街都摆满了。李家就这样开始起家,数代都以经营小买卖为业。

到了李合祖父这一代,兄弟6人中只有三祖父和四祖父两位还在开着木匠铺,继承祖辈的生意,而李合的祖父和父亲先后到一家绸锻庄务工,从一名小伙计做到了掌柜。二祖父也在太谷的一家银匠铺做大掌柜。

李合的父亲曾任绸锻庄的三掌柜,主要负责采购,店面就开在钟楼街,旧时的开明照相馆对面。为了扩大进货渠道,接触到价廉物美的货源,李老跑包头、去汉口、南下苏杭。由于眼光好、有经验、了解市场行情,进回来的货都很走俏。李合还记得10岁那年腊月里,跟着父亲到店里玩,一批新货上柜,仅一上午的时间就卖的柜空货尽,大掌柜高兴地挂出了“开市大吉”的牌子。那会儿,李合才10岁,但他站在门口就能自觉地帮着看柜台,不愧是一脉相传的商户人家。李合的父亲当了十几年的掌柜,为店里做出很大贡献,但只拿自己该得的一部分钱和物,从未多拿过店里的一寸布。

“祖父那一代,六个兄弟、几大家子人共同生活,3个院子50多间房子,除了自己住以外,还居住着雇佣的工人。大家都尊卑有序,和平共处。当时,兄弟几个由老四管家,老三和老四在家经营祖业木匠铺,老大和老二在外面做掌柜,赚的钱都拿回来交给老四,统一分配。老五、老六在家务农。工、商、农多种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使这个大家族更加繁荣稳定。”这就是李合从父亲那里了解到的晋商家风。


11.png

悦丰恒是一家主营生姜的店铺,他们很早就用期货的方式经营生姜。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