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八特旧影
作者:撰文_赵立春 摄影_刘向阳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21

经历了数百年恢宏,淘净了人间万象的八特古镇,已不再受时代眷顾。青石铺就的石板路,不知在哪年被水泥覆盖;灰砖黛瓦的深宅大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各种颜色的涂料涂抹得无法分辨。“八特古镇”这一名词,也逐渐被尘封在历史的灰烬中,老城的影子早已退隐在古道里弄中。只有像张宪云这样的老人们,偶尔会掸掸覆盖在古镇上的尘土,晒一下古镇真容。


1.jpg

在古宅的墙上还存留着拴马石,有的拴马石突出墙外,有的拴马石凿在墙石上。张宪云说:“几乎每座宅院的墙上都会有拴马石,这么多的拴马石,说明当年村里马匹众多,商贸繁荣。”


古碑、古桥见证八特历史

八特位于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和村镇,村上有省道222线穿过,交通还算便利。一直以为这里是个平凡不起眼的村子,可听八特村86岁的老支书张宪云说八特曾是个古镇时,我有些吃惊。张宪云上世纪70年代在村上任过干部,退下来后专门研究八特村的历史,现在已经是村上有名的“村史专家”。

张宪云直接领着我们来到南八特村委大院里的一块石碑前,石碑的文字有些漫漶。他指着碑上最后一排文字说,这是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的碑记,碑上记载着八特的历史。碑的正面还有一首诗:“左鼓右行日悠悠,临磁背几度秋。前朝拜相人何在,后世封神殿自留”。左鼓即指的是鼓山,右行指的是太行山。


2.jpg

3.jpg

建于明代的泓济桥是单、双拱劵并存结构,这在当时极为罕见。桥柱上的石狮子虽经历了岁月侵蚀,却依旧保存完好。


“临磁背”是说八特村北依河,与著名的有7500年历史的磁山文化隔河相望。“八特从明代开始到清代一直到民国,都是河南岸的一个商贸重镇”,张宪云如数家珍地介绍。“从八特村南山庙顶旧存的一块《重刻八特镇始初之由碑记》中可以知道,八特至晚在明朝嘉靖三十年(1552年)就已经是镇,到20世纪初八特作为镇的地位开始衰落。当时编纂的《武安县志》记载,武安有16个镇(八大镇和八小镇),八特镇已经沦落成武安的八小镇之一。到20世纪30年代,武安县撤销了八特的行政镇设置,改设八特村,自此结束了八特400年的古镇历史。八特从明代古镇的地位跌到了武安八小镇之一,又从武安八小镇一下子跌落到村的地位,沧桑巨变使八特显得有些尴尬和不安。

八特镇衰败的因素除了跟战乱有关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水源。水是维系一个聚落生存的最主要条件。20世纪初,镇北的河干涸,大河没水小河干,穿流在小镇中间的渠河也随着干涸,这对八特古镇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同样是在省道222线上的和村镇因为水资源丰富,人口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明显优于八特而逐渐得于发展,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使得和村镇在商业方面也迅速发达,一跃成为武安的八大镇之先。“武安八大镇,数了阳邑数和村”,当地流传甚广的口头语可以说明和村镇在那个时候的地位。和村镇的崛起无疑对八特作为镇的地位是很大的冲击。一个地区的行政建制不可能在一步之遥的弹丸之地设置两个镇,八特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逐渐沦落为一个被和村镇管辖的普通村庄。


4.jpg

86岁的张宪云老人,是村中的老文化人,退休后专心研究村史,已经出了三本相关的书籍。


省道222线从南、北八特村穿过,真正区分两村的界线是泓济桥,这是一座造型奇特的明代古石桥。桥下层为单孔拱券式结构,拱券上面又为双孔拱券。桥面两侧望柱上雕刻狮子、绣球等造型。“两个和尚俩平头,九个狮子三个绣球,二十四条石栏杆,二十四条石枕头”。张宪云边数着桥上的构件边说,“和尚、平头、狮子、绣球都是指桥上的望柱头,石枕头是桥上的栏板”。清道光十年(1830年)彭城大地震,石桥丝毫未损,而桥两侧的石堰却坍塌了。“桥断路不通,路不通则商不流”。古桥是维系南北通衢的命脉,镇上商户很快便集资九十四千文将大堰和路面修葺一新。补修的石碑还镶嵌在古桥东头;泓济桥是八特现存最早的建筑,古桥陪伴着古镇经历了两次尴尬,也见证了八特的历史变迁;现在的古桥有些残破不堪,像一位风蚀残年的老人。桥上的栏杆有些毁坏,桥下的河道里堆满了垃圾。老张说,他正在与南北八特两个村的村干部商量古桥整修清理的事情,现在还没有眉目。看来古桥又将遭遇一场尴尬了,不过,这次尴尬古桥不孤独,因为有张宪云这样几个爱好八特历史的老人坚定地陪伴着它。

韩家、龙家、王家细数当年繁华

早在2000年,张宪云和北八特的申海顺等几位老人就开始对八特的族人进行调查,通过那次调查,得知八特古镇在过去主要居住着42个不同姓氏的家族。其后又陆续迁来温、邓、史、荚、贾、陈、冯、肖、何、任、吕、郜、甄等13个姓氏,目前八特共有55个姓。在众多的族姓当中,韩家、龙家和王家在八特古镇可谓是大户人家了。

清光绪年间(19世纪8 0年代左右),当时全国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意走向没落时,位于中国北方不起眼的八特小镇上,韩氏家族的韩锦城正在接受朝廷敕封的“五品翰林院待诏”。此时韩家的家业已经步入辉煌。韩锦城的家中有弟兄九人,他排行老五,乡人们习称他为韩老五。“出南门(武安县城南门),三只虎,谁人不知韩老五。”这句至今仍流传在武安一带的顺口溜可看出韩家在当时的影响。申海顺对韩家的历史很有研究,据申海顺讲,韩老五在鼎盛时期拥有耕地五百余亩,房屋一百多间。韩家主要经营绸缎和旅馆生意,同时兼营农业和土地。仅在八特古镇就开有药行、粮行、酒店、绸缎庄、车马店、染坊、面坊、油坊、山货行等店铺,同时韩家还在苏州、开封、郑州等地开有绸缎庄和旅馆等商号。

我们在北八特村里找到了韩家大院——韩老五遗留下来的唯一财产,高大的门楼还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韩家大院坐北朝南,青砖黛瓦。大门东西两侧各有十几米长的廊檐,廊檐坍塌,柱础还在。墙上一溜拴马石,使人似乎看到当年韩家车来人往的景象。大院门口青石雕刻两只石狮,张宪云告诉我,那对石狮是对脸笑,在方圆百里内都很难看到。可惜,狮子的头已经被砸掉了。韩老五大院的建筑结构为珍珠倒卷帘式,现在还保留有两串完整的院落。盛满吉祥如意的月亮圆门和东西两院的门楼上保存着精美的砖雕图案。

今年78岁的韩庆奇是韩老五的后裔,尽管是农民出身,看上去颇有几分书卷气。讲起韩老五的故事韩庆奇滔滔不绝——韩老五为人厚道,乐善好施,为商而不奸。有逢镇上修路架桥,盖庙建学,韩老五总是毫不吝啬地施舍钱财。至今散存在村子里的很多石碑上都刻有韩老五捐资的银数;韩老五对佣人和邻居以及乡人也都是以礼敬之。每逢夏秋农忙季节,韩老五就命佣人将自家马牛等牲畜栓在门外的廊檐下,并将犁、耧、耙耢等农具摆在大门口,专供购买不起农具的乡人免费自取使用。韩老五每年还要拿出一部分银两专门资助镇上贫穷的孩子上学堂;韩老五一生经商,富甲一方,如今除留下这数十间青砖瓦房之外,所有财富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韩老五的操行却在八特村人的口碑中代代相传下来。


5.jpg

高高的围墙围住了龙家大院,仿佛将龙元朱谜一样的身世封闭了起来。


在南八特村龙家祠堂门口,龙姓第二十世孙龙泰洁正在等着我们到来,今年68岁的龙泰洁精神健硕,只是耳朵有些背。他拿出珍藏的《龙氏家谱》,家谱上记载元朝至正年间(1341~1370年),龙家先祖因得龙脉而发达,龙氏先祖龙资官升御前带刀。一次在朝廷觐见皇上,被皇上看出其有天子之象。后得知其家住八特,位居龙脉。于是暗中派人来到八特,假意修坟,在坟后掘一壕沟,将龙家祖穴的龙脉斩断,并设计陷害龙资。有感于朝廷昏暗的龙资最终告老还乡,自耕自食,了却一生。龙姓先祖龙元朱也隐姓埋名。若干年后更名为朱元龙的龙氏先祖在南方起兵一举灭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江山。《龙氏家谱》上的记载让我有些吃惊,若依此家谱,这个朱元龙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朱元璋也就成了八特人。可史书上记载朱元璋为安徽濠州人,幼名重八,字国瑞。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起兵后才正式改名为元璋。这和龙元朱、朱元龙又有什么关系呢?查阅有关文献,南宋时期曾经有过一个叫朱元龙的人,曾任温州平阳、左司郎官,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等职。这个朱元龙清正、直言,得罪了朝廷的不少官员而被弹劾还乡,他的老家是浙江义乌县。面对我的疑问,龙泰洁笑而不语,不知他是听不到还是根本不想回答。龙家曾经的大院已经不在,现在只留下一座残破的龙家祠堂。龙泰洁说,过去三乡五里的龙姓人每年都要来这个祠堂祭祖,祭祖仪式和规模都很壮观。不过现在,龙家祠堂早已失去往日的光彩,腐朽褪色的木门上隐约刻着“龙家祠堂”几个大字,透过门缝,借着昏暗的光线可以看到祠堂内已经长满了齐人高的蒿草。

另一大姓是王姓,现在的南八特村里还有一条街的名字就以“王家街”命名。正在王家街小卖铺前晒太阳的王家后裔王世昌介绍,王姓在大清顺治元(1644年)年迁到八特,始祖王美,字德修,是恩赐登仕郎,敕封赵孺人。至清朝末期,王家九世王步廷、王步殿已经发展成为八特首富,自有耕地八百多亩,骡马成群,房屋数百间。当时八特镇有一句顺口溜:“进南门,往东瞧,王家粪堆比房高。”说的就是王家家大业大,人丁兴旺。王家涉及多种贸易,并开有钱庄票号“永兴成”,是当地颇有影响的唯一一家地方票号。在王家街不远的一座宅院内,保留着一块完整的砖雕富贵影壁。影壁上雕刻着两株盛开的牡丹,牡丹之上一只灵动的凤鸟正在啄食。砖雕工艺精湛传神,文物价值极高。宅院主人说,这是目前八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块影壁墙。像这样的影壁在八特过去的大户人家中都有,可惜大部分都在“破四旧”时毁掉了,这块影壁当时涂满了黄泥所以被保留下来。站在宅院主人身旁的张宪云有些感慨,“八特古镇的遗迹越来越少,古镇的影子只能从这些残存在家家户户的砖雕、石雕、木雕中去寻找,指不定再过几年,连这些恐怕也看不到了”。


6.jpg

村中不乏像张宪云这样有学识的老人。闲暇时,他们会聚在一起下棋,或者研究村史。


滏口陉上党粮道成就商贸重镇

城镇的形成主要与交通、财富、人口数量有关。八特地处河北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之上,早在曹魏之时,曹操便将这条道路称之为“上党粮道”,就像现在将几个村子连在一起的省道222线一样,同样带动一方经济的命脉。八特曾是滏口陉上党粮道的咽喉所在,且八特位居高台之上,旧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封闭严密,在安全上无忧。城北有河,城中也有小河流过。加之八特镇民风淳朴,待人宽厚。在这样的环境下,牲畜和行人都可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放松。因此不管是东来的还是西来的商贾,车马行走到八特就找到了最好的打尖歇憩之所,八特在这种条件下,想不成为一个商贸重镇都很难。

八特村拐道街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店号林立,商贾云集。张宪云和申海顺曾经对八特镇拐道街的商号进行过统计和调查:在拐道街有阳邑人张袭渭开的“德一恭”店铺,八特人王连生开的“义盛永”馍铺;拐道街路东有八特韩泰山开的“广泰昌”号药铺,紧挨“广泰昌”药铺的是韩玉和的“明盛源”杂货铺;拐道街路西是韩泰山和韩玉和开的“泰盛广”杂货铺和“利民药房”。在这条街上还有“恒源油坊”、“同心油坊”、“恒兴油坊”、“兴一药房”、“三和永”油坊等;在拐道街不远的龙家堂街和王家街还有“志和祥”杂货铺、“三和永”杂货铺、“鸿兴厚”山货行、“誉丰厚”绸缎庄、“晋远堂”药店、“兴盛龙”商号、“永兴成”钱庄票号等。张宪云说:“过去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遇上单月赶大集的日子更是门庭若市,叫买的、叫卖的,走亲串户的,熙来攘往,肩摩跋接。”


7.jpg

王家老宅屋檐上的木雕,色彩虽然已经褪去,但清晰的纹理中,透露着曾经的精美。


八特商人与隔河而望的武安商人不同,武安商人有“关东邦”和“河南帮”,主要到外地经商。而八特商人除韩洪元开的“晋远堂”药店在山西介休、河北石家庄开有分号外,其他字号均不出八特镇。这种现象可能取决于八特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来北往的商人云聚八特,使八特形成了磁、武、涉三界(磁县、武安县、涉县)的商贸重镇。人的流通也是货物的流通,更是货币的流通,生性恬淡的八特商人不用出门便可以赚足银两。

八特商人知道人气就是商气,人缘就是商机的道理。因此,八特人对外来的客人格外善待。在现在的八特村还保留有很多公益性的建筑,位于南八特村中的关帝庙卷棚就是这样的建筑之一。这是一个三面通透的歇山顶建筑,伫立在一个丁字形路口,正壁墙龛里供奉有关帝的神像。据村中的老人讲,这个卷棚就是专门供过路的行人遮风避雨、歇脚休息的。卷棚每天有专人负责提供免费茶水。此外南大门还有一座茶棚,茶水也是全部免费供应。后因外来客人的增多,八特的商户又专门集资在茶棚旁盖起了一座客栈,供外来人食宿。


8.jpg

龙家大院现在大门紧锁,破旧的铜锁默默地为沧桑代言。


晋商带给八特人的黄金时代

被称为“滏口陉上党粮道的咽喉所在”的八特,作为晋商来往于山东和山西的必经之地,很多的商机都有赖于晋商的往来停留。细心的八特人不仅为这些走遍天下的晋商提供了遮雨避风的港湾,更为他们构建了临时的精神家园。在坐西朝东、三面通透的卷棚里,八特商人在西壁正中供奉起了关帝爷的神像。关帝是山西运城解州人,在明清时期,晋商把关公作为他们最尊奉的神明,以关公的“诚信仁义”来规范他们“以德治商”的行为和经商活动,很多商号在号规中大都规定了“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族恨”等等“职业德行”。关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晋商诚信忠义的化身,晋商所到之处必有关帝庙。清朝末期,仅山西归化城就有7座关帝庙,可见晋商对关帝的崇拜程度。

八特人在卷棚墙龛内盖起的关帝庙虽然不大,但对于这些旅途劳累的山西商人来讲,已经体贴到了极点。他们可以一边品茗一边休憩疲倦的身体,同时还可以打理一下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祈求财神关公的护佑。八特人的无微不至感动了晋商,晋商也毫不吝啬地回报了八特,八特古镇的四百年繁荣一定程度上得力于晋商。直到晋商衰败,八特的商贸也随之步入低谷。

精明善商的八特人在经历了财富的积累之后,近代又开始开挖煤窑。八特开采煤炭的历史可追朔到元代——至今在八特还保留一口元代的方口煤井。明清两代八特采煤的历史资料欠缺无法考证,但在近代,八特已经拥有“同心坡”、“长新坡”、“公益坡”、“碧心坡”、“存心坡”、“成盛坡”、“龟盖”、“石井沟”等八座煤窑。这些煤窑的经营方式采用股份制,既有合资经营又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同心坡煤窑是由磁县索井村赵志宽、武安崔炉村齐才良和八特镇李本志合资开办。长新坡煤窑由峰峰西佐村杜长清和八特镇张存昌合资开设。八特公益坡煤窑则面向社会发放股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后来在翻阅资料时无意间找到了我爷爷留下来的一张“八特公益坡煤窑股票”,这就是最好的见证。

八特商人在生意的经营管理上,借鉴了山西晋商较先进的管理办法。镇内一般店铺多是由东家自己经营打点。店内掌柜和店员除年俸外,还可以顶身股。稍具规模的字号就要另请掌柜来经营,碧心坡煤窑的东家是八特的韩锦余妻张氏,大掌柜则是西苑城村的孔繁怀。龟盖煤窑的东家是当时的武安县伪县长李聘三,大掌柜则是八特人韩三成。八特就是近代煤炭业的繁荣,也是八特这个400年古镇最后的灿烂。

我站在省道222线上,遥想当年来往于八特车水马龙的情景,当时发达的交通拉动了八特镇的煤矿业、运输业、车马住宿、饮食等行业。八特人将煤炭销往西部的涉县和北部的武安等地,精明的八特商人将煤炭卖掉后,再从涉县武安等地换回粮食,然后再将换回的粮食拉到不远的瓷都彭城换回陶瓷,将陶瓷再销往北部山区。这一来一往,庞大的八特运输队伍几乎没有空车返回的可能。这个时期,八特在经营上已经很成熟,商业空前繁华。

现在,很少人知道八特曾经有四百年历史,更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方和谐的家居乐土。只有像张宪云这样怀旧的老人,才会偶尔聊起古镇的历史。可是又有谁能明白,在那若隐若现的历史背后,到底还埋藏着多少令人心动的传奇故事?到底还有多少令人匪夷所思的谜团呢?


9.jpg

这些从明代起遗留下来的古旧老宅院,所传递出来的时代况味、历史迹象,无不令人浮想联。


◆八特村的由来:

八特村旧属武安,后划归峰峰矿区管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廉颇来到八特,看到这里“山水锦乡,河渠潺潺,林木参天,果实累累”,这里的人勤劳而知理,有世外桃源之象,非一般农田庄户而为。蔺相如和廉颇在村边的地头上还遇到了来自八个村庄的八位老人,八老“言语出众,儒行礼教,素习彬彬,有高贤逐士之风”。八老请廉颇和蔺相如给这八个村庄起个名字,廉颇和蔺相如在得知这八位老人是曾子的学生后,感慨地说,“尔等学遇明师故特然於异人也。如是,命此村为八特而以为如何?”八特村自此而得名,且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个说法是过去八特有八个村、八大姓、八座山、八道河,有八种色彩斑斓的奇石,有八种奇异少见的树木,还有八位圣贤儒雅的老人,故叫八特。在20世纪70年代曾有人专门对八特早已消失的八个古村名和古树木进行过考证,这八个小村庄是西南庄(在石井沟东口,南崖上边,新桥地西边,现五队耕地,苏家坟地周围)、庙台村(大庙,老学校沟西南侧,高台上三面环沟崖)、中台村(村西沟正西,老药材园地,现一队耕地)、西台村(弘济桥正西头沟亲岸地)、耿家谷栋村(北八特果园东侧)、椿树谷栋村(亦叫牛家谷栋,大水坑西边)、常家谷栋村(北八特加油站往东,东沟西岸地)、东寨村(李家圪台东沟,东岸地往东至东堰边)。八种生长茂盛的奇树是菜树、柏树、杨树、槐树、柳树、椿树、练子树、楸树。现在八特人很少知道这些古村落和古树的名称。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