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S322 沁河探源路
作者:撰文_ 乔琰 王琛 摄影_ 任雷鸣 杨丛嫣 李平 绘图_ 黄伟晰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21

我们一众人用整整7天时间,在国道55线、省道322线、二广高速公路等国省道上辗转,把沁河流域山西段大致跑了一遍。一边探源这条最能代表山西神韵的河流,一边感受路随河转,河随路现的漫漫征途。


1.jpg


7天里,我们驾车于国省干道、县乡路甚至没有名称的乡村土路,或远或近,在路上与一条河流——沁河,一路同行。人们都说“华夏文明看山西”——她拥有全国70%以上的地上文物,泱泱大观;“人说山西好风光”——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这个省份,既充溢着塞外天高云淡的大气磅礴,更深蕴奇峰秀谷,绿水潺湲。而沁河从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发源,自北而南,流经区域几乎包含了全部中华文明的门类,而风光绝佳。不管它是“洋派”归国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先生所主张的“土生气”也好,还是沁河流域土生女儿作家葛水平所定义的“性灵之光”也罢,我们觉得有那么一种东西存在于那里,仿佛世界之钥,执此便可就安去燥,离苦得乐。

一路上,众人仿佛朝圣而去,只是河不语,路亦不语,只是默默陪伴,不弃不离。

沁河源头有两种说法。一说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王陶乡二郎神沟的河底村北。另一说在平遥县黑城村。确定河流发源地,大多遵循着河源唯远的原则。同时兼顾水文、社会文化的历史状况。我们选了相对更悠久的沁源县源头说。


2.jpg


『142.8公里』

太原——武乡

沁源段

一条终将喧腾的河流

路线:太长高速公路—省道322线


爱憎分明又柔肠百结的沁源人

从太原到沁源,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大运高速公路下平遥出口转省道222线;一条是走太长高速公路在武乡出口下,转省道322线过沁县到沁源。同行一位经验丰富的“探路者”提醒我们,平遥这条线经常堵车,建议还是走武乡这边。于是,接下来的探源之行,我们多数奔波在省道322线上。

早上8点左右驶离太原,10点左右就到了武乡。车在沁源县交口乡路口停下,接应我们的刘老兄说:“你们这帮娃娃没经验,不知道沁河源头的路况,开个混合动力的小轿车就出来了,像这样你们可得徒步上沁源呢。”幸好刘老兄带了两辆越野,我们找了个妥当的地方停下油电混合动力车,急急就往源头奔。一路都是“城在水中生,水在城中流”。

从进入林区到源头,两个多小时车程,车子几乎一直在跳蹦着前行。刘老兄说的对,如果寻常的车子开来,没几分钟就得散架了。但是,外面的景色可真美。壁立的岩、清亮的水、无穷无尽的树木,叶子从绿色到浅黄、赭黄、浅红、深红……炊烟散入云天,天有点阴,连风好像都是湿的。随行的90后摄影师感叹,这个地方真不像山西。这样的话她一路上不知说了多少次。的确,她印象中的山西是豪迈的、粗犷的、一望无际的、干旱的、黄沙漫天的、嘴唇干裂的、手背如枯树的……可是这里偏偏秀气,清洌,柔润,山峦草树层层叠叠又让人感觉通通透透,如“表里俱澄澈”一般。刘老兄也说,20年前他来这里工作时,还有野兔不小心就栽进水电站的水渠;有野猪经常哄吃老乡们种下的土豆,还时不时有金钱豹出没……对于久居太原的我们,现在就像在听童话。


3.jpg

沁河的源头之水就从村庄深处汩汩流淌而来


经过荒草中一排排废弃的老房子,房子都有不少年头了,门窗筑材俱无。刘老兄介绍,这些老房子,是当年的兵工厂卫华厂的旧址。卫华厂搬走后,这里就废弃了,老乡们已经把能搬走的都搬走了。经过卫华,车子开始盘旋爬山。经一片茂林,过一处峡谷,远远的看见山坡上有几间凌乱的老房子。临近路边的墙上依稀写着几个大字“河底村”,还有一间房上的烟囱正冒着青烟。车停下,我们从路口旁边的陡坡登上村子的一片围场。寂静的小山村里传出几声犬吠。在那间冒烟的屋里炕头坐着的老人告诉我们,沁河里有鱼有虾,从前他们还在河边洗衣服。村里原来有百十口人,现在基本都到了城里。有的是因为孩子上学,有的是因为出去找工作。现在只有4户6口人了。

河底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盖的,砖石土坯而已。一不住人,房子就毁了。不少房子已经开始倒塌。不过,但凡有人家,院落就拾掇得极干净,让人心生敬意。离开时我们想给她留点钱,未料被紧拒。沁源人耿直得厉害,说一不二。抗战期间,仅8万人口的沁源,牺牲一万,伤残一万,南下一万。八年抗战,全县没出一个汉奸。可歌可泣的沁源围困战被作家郭天仰、高平创作成长篇小说《铁血战魂》,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爱憎分明又柔肠百结,让无数人唏嘘。


4.jpg

潞商宅院古韵和繁华同在


露天清泉潞商故里

回归省道322线,沁河源头就在不远处。

沁河是一条历史之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沁河春秋就有了名字,称少水。西汉开始叫做沁水,也称洎(ji,音“季”)水,近代称沁河。流经晋豫两省10县(市),共458公里,其中山西境内流域长363公里。沿河缀满国、省、市级文物古迹。

沁河也是山西最“绿”的河。山西境内,沁河第二大,仅次于汾河,可她是从未发生过断流的长流河,而且是清水河,中上游两百多公里的水流含沙量低,基本无污染。她还是流经胜景最多的一条河流——从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出发,流经太岳山、太行山区,经过灵空山、霍山、珏山、王莽岭、蟒河、云台山等等,把这些碎玉散珠连成了一串。

沁河还是曾经极度富裕的一条河流。商业繁荣的痕迹藏在她身畔那片成群的古堡群中:郭壁、窦庄、湘峪、上庄、郭峪、皇城相府……没有相当的财力,不会引来频繁的觊觎侵略,不会留下如此宏伟的工程,自然,也不会成为我们了解她曾经辉煌的借鉴——历史因果,实在难说的很。

沁水到阳城沿河十几公里的范围内,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数十人,著名的有王国光、刘东星、张五典、张铨、张慎言、张云鹏、张春、陈廷敬等,影响着一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而这一方河流的源头就出露于这河底村。村中有一口河底泉,是一汪露天的清泉,无遮无拦,但清澈见底,当地百姓叫它“怪窟窿”。不像沁河的“姐姐”——汾河源头,已经被细心地保护起来:泉眼修了井,泉水加了盖子。


5.jpg

沁水盆地西部隆起的太岳山系主脉就是沁源县所在


从河底下村折返,走县城,奔古寨,花坡就这样迎了上来。花坡位于沁源县西北部王陶乡,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各种草花盛开,五颜六色,犹如花的海洋。相传隋朝末年,唐王李世民率军路过此地,见万紫千红,不禁随口说道:“好一个花坡!”花坡由此而得名。坡边是花,坡上却只有急弯,感觉永远到不了头的,一个连一个的急弯。那么窄的路,一边是山峰,一边是深得看不见底的沟。

从急弯路段下来,直入古色村落。通过一个砖砌的拱形券门,走在或石或砖铺就的小甬路上,扑面而来的青砖灰瓦,老街老巷老屋,居然是明清时代的建筑。门额、柱础、屋檐上处处石雕、木雕、砖雕,繁复华丽。大门多数是木制的,带着纹理毕露的木门栓与顶门柱,却有一个铁打的门环。木门推开时咿呀作响,与各种花纹的窗棂隔扇相映成趣。还有石磨与辘轳,像慵懒的老人晒着太阳,时光像霎那回转千年。

我们还在纳闷,何来深宅大院雕梁画栋?原来是潞商故里。

人们一般了解的是晋中票商,顶多再加上河东盐商。然而上党盆地一带,长治(古称潞州)、晋城(古称泽州)地区,比河东盐商兴起稍晚,出现了一群以经营盐铁、丝绸等物起家的商人群体,他们以手工艺品产销“车辙马迹遍天下”,比起他们,晋中票商只能算是后来居上了。

长治在中国是一个经济异常活跃的地方。贡品潞绸、荫城铁器、潞酒与珍珠红,白草帽辫、潞城铜器、长治堆花……长治每年七月初一物资交流会,是名副其实的“上党第一会”,仅长子县鲍店村的药材交易会,就让四川、云南、青海、西藏、贵州、福建等24个省、市的客商,驾车骑驼,千里迢迢而来。当地钱铺、当铺、盐铺、杂货店、饭店、药棚、客栈、车马店等等鳞次栉比,明代沈思孝《晋录》里有句云“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交通要道上的古寨又怎能自处于这片繁华呢?


6.jpg

从吃穿住等方方面面,都能感受沁源人的耿直忠烈。


『65.2公里』

沁源—和川—安泽

安泽段

一城山半城水秀美不招春妒路线:沁柏线—省道222线


和川水坝安泽四岭

只要不在高速公路上,沁源县城大多没有路牌,带着一股子爱来不来的傲气。后来大家一致议定:就沿着河走。这是一项英明无比的决策。从沁源县郊到安泽,从安泽县郊到沁水,沁河几乎一刻没离开我们的视线。秋雨霏霏中的哀婉忧伤,秋阳高照下的欢快开阔,倒好像咱们一样,因物喜,因己悲似的。一路走走停停,大概用了两个多小时,到了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临汾安泽。这是一座一城山半城水的安静小城。

从唐城顺沁河而下,天空依旧阴沉。路边,三五个成年人正在河边钓鱼,正逢雨季,和川那边水满,正是最好的钓鱼时机。

由于行政区划的需要,好多省,好多县,都存在类似“双城记”的情况。比如太原、大同;比如襄汾县的汾城、襄陵;还有清徐的徐沟、清源。双城是历史的,但现实只能有一个行政中心。所以,大同、汾城、徐沟等等,逐渐从历史的中心退出,但中心的烙印却深深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们心中,“我们的祖上,也曾经阔过……”这种贵族的精神,延绵不灭,竟自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

和川,也一样。两晋南北朝时期,和川就是安泽县衙所在地。直至现在,五六十岁人的心中,还留着这样的记忆——“我们在孩童时站在二郎圪塔上登高远眺,村子里成片的古旧院落错落有致,成片的青瓦屋顶南北向、东西向,高高低低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到了晚上,四个楼角的挑檐上挂着铁风铃,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不断听叮当叮当的风铃声,给古镇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雅曲……老街的一街两行全是门面、店铺……充分印证了往日的风采,昭示着古镇那流金岁月的浮华与没落。”


7.jpg

历经16个月,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大坝顺利封顶。


离开和川,到达安泽县城的时候,几乎没有感觉。因为一直沿着河走,河在这边,山在那边,听着水声,总觉得还在田园,等到突然路宽了,有红绿灯了,才知到了。

安泽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是大禹分九州之冀州治所。春秋属晋,战国属赵,西汉设立县治,取北部的“安吉”和南部的“泽泉”两地名的首字称“安泽县”。又以居霍山太岳山之阳,故又称之“岳阳”。2007年,安泽在全省首家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证为中华“千年古县”。车停在山路边,我们站在山顶俯视,看一带沁水弯弯穿城而过,对岸山顶,绿色掩映点点高楼。突然就有种冲动:假如我是一个画师,面对这幅山水风光,我可能会拿出橡皮,轻轻把不合时宜的地方擦去,留下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安泽画卷。一行人被山景迷醉,天黑尽才下山去。

安泽有四岭。黄花岭上有21万亩野生连翘。每当春天,漫山遍野的黄花;杏花坡因野生杏树遍布山坡而得名,每到花季,花开如云、花落如雨。山有多广多大,花海就有多深多远;青松岭漫山青松,还有黄芩、柴胡、知母、党参、沙参等一百多种中药材及羊肚菌、牛肚菌、木耳、草菇、松菇等食用菌类;红叶岭景区总面积24万亩,金秋时节,漫山的黄栌由绿变黄,由黄变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灿若云霞。所谓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说的怕就是岭中风景。在安泽看山、看水、看人,恍惚觉出醉来。沁河流淌在山谷中,一只水鸟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夕阳给山间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心头莫名有一种颤动。


8.jpg

安泽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


安泽的南边是张峰水库,是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第一座拦河大坝,它是汾河用以向沁河借水的工程。2004年,水库奠基,在晋城沁水县张峰村建坝。安泽马壁、冀氏有9个村子动迁移民,没在水中。

安泽人善钓,古来有之。水库兴起,安泽这头好的钓位很多,更迎来四面八方的钓客。安泽的钓者,不下香料,只掰撒些玉米做窝,鱼饵都是简单的虫。问及原因,答曰不为收获,只为心情。收拾好行囊,撑起把阳伞,支柄鱼杆。水边的人们默然而安静,一分避无可避的红尘,一分世俗所囿的执着,一分心身透支的疲惫,一分尊卑贵贱的生命;一分等待,一分守望,一分忏悔,一分忘却,一分挂念,一分随缘。也许这就是安泽的钓意。


9.jpg

安泽人都好夜钓,钓鱼只是借口,观夜景、叙旧情才是真意。


『176.7公里』

安泽—晋城

晋城段

古村古堡相连窦氏后人传家路线:二广高速公路—省道326线


嘉峰窦庄奠基的古堡群

从安泽离开,已经入夜,天空没了颜色的层次,只有乌黑。路很窄,一边是沁河水,一边是房屋。我们的车灯划破黑夜,车窗外尽是一闪而过,连绵不断的人家的灯光。

这条位于晋东南的省道,也许在它还不是路的时候,走过教人稼穑的炎帝或后稷,走过治水的大禹。后来,或许还走过潞商,走过抗日的军民。现在,是我们走在这里,我们这辈子也许只走这一次。数过几乎无数个村庄的名字后,我们的车开进了一个看起来相对宽大的村子。路面经过硬化,村口有村务公开栏,上边写着“十里”。出了十里,才看到这幅对联——“松间月影摇曳梦幻十里,石上清泉荡漾绿色山乡”。十里、沟口、元上、云首、高村……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时序深秋,路上真漂亮。白杨树向路两边伸展开去,清清的河,舒展的花,放肆的野草和宽容的青山……

沁河流进晋城,出现了一道奇迹。从沁水到阳城到泽州,沿河短短几十里,星罗棋布着几十座明清古堡。从保存较为完整的皇城、郭峪、窦庄、郭壁、湘峪、上庄,到城堡遗址尚存的坪上、半峪、尉迟、屯城、刘善、周村……而各村举人进士如群星灿烂耀眼。


10.jpg

沁河畔的民居都属于典型的汉族民居,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木梁承重,砖石土砌护墙。


明末大乱,沁河流域既是兵家相争的交通要道,又富裕殷实,乃兵家眼中之天然粮仓,起事的各路人马常来“光顾”劫掠,民不堪其扰,又指望不上官家,只有村自为战,主要方式就是修筑城堡。从窦庄张五典“度天下将乱”未雨绸缪开始,北留镇皇城相府的河山楼、郭峪村的豫楼雄伟壮阔,润城镇砥洎城的圆形古堡砥柱中流,还有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三都古堡闻名遐迩。我们用了两天时间,把它们一一参详。

其中,嘉峰窦庄是沁河古堡群的奠基者。窦庄村位于沁水县嘉峰镇,西距县城50公里,是以窦氏、张氏家族为主的血缘聚居村落。沁河流到窦庄,转了个S型,这个村子于是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背山面水,前脸空阔,河谷地土壤肥沃,又是交通要道。宋朝时,窦家先在此处营造先茔,然后在东侧建宅,逐渐发展起来。明朝开始,原为窦家守坟的家奴张氏一门崛起,人才辈出。从万历二十年,张五典中进士,而后书香传家,十世不衰。明清两代,张家有进士6人,举人15人,是沁水县历史上有进士举人最多的家族。

明末张五典以大司马职位告老还乡后,“度海内将乱”,为保族人安全,遂大兴土木,修建城堡。窦庄城堡修建从容,用了9年时间,而建成第二年,即有流寇来犯——自然恃其安稳;开沁河沿线村落修城筑堡之先河——沁河连片堡垒式古建,就是张家那时给定的“调子”。我们今天看到的窦庄古建,除了最早的建于元代的古庙,其余大部分是这时候修的。


11.jpg

郭峪,明清时称“郭峪里”,是当时周边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今,郭峪城墙安在。


那天在村口,在大婶们的热情指点下,我们找到了窦庄马晓秋老师,和加入沁河联盟,全力助推沁河古村落抱团发展的窦庄村长、窦氏后人窦国平。

我们先随着马老师在村里转悠了好几个小时,听他如数家珍。中午受窦村长午饭之邀,共谈沁河发展等话题。饭后到窦府看两人共同收藏的史料。历史,就是这样传承。


12.jpg

当地的代表面食——干馍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