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G329 儒商之路(二)
作者:撰文 摄影_ 蔣羽乾 潘昌初(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20

浙江名人的骨子里有两种味,一种是文味,一种是商味。浓厚的文化和商业氛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也成为了浙江人的双重特质。沿着国道329线专程寻访这些名人留下的故里,无论是繁华都市里的小弄堂,还是偏僻乡村里斑驳的宅院,总会让我感叹这些老旧的房舍,何以会走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精彩生命。


7.jpg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证。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初至绍兴,这里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士比鲫鱼多”。


绍兴篇


沿着国道329线行驶,路上经过由蒋抑卮筹款、茅以升修建的钱塘江大桥,行约五十公里,就快到绍兴了。绍兴人才辈出,据粗略统计,今绍兴市境之内,自唐以来,共有文武进士2238名,文武状元27名。中华民族的立国始祖、治水英雄大禹归葬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此,书圣王羲之超凡绝伦的《兰亭序》作于此,陆游千古爱情绝唱的《钗头凤》题于此,范蠡、西施、嵇康、贺子章、徐渭、秋瑾、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竺可桢、蔡元培 、王冕等历史人物都哺育于此、根植于此。历代人才辈出的绍兴,被毛泽东同志赞为“名士之乡”。

一条钱塘江之隔,算是到了浙东,这里便是绍兴的地界了。绍兴的自然环境基本上是北面临江(钱塘江),南面山岭阻隔。山洪漫流,海潮侵袭。《绍兴府志》记:“居会稽、余姚之间,地狭而好矜名。类能饬廉隅,笃孝让,然者生事,意气多发扬,少含蓄。”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造成了越文化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及民国时期,这种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上世纪末有人编纂的《绍兴名人录》等书籍便可知一斑。

在绍兴人素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重文轻商的传统。大凡有点钱的人家,供孩子上学读书是第一要务,而读书的最佳归宿就是考取功名,求个一官半职,即使求不到官,那么做个师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至于经商,在绍兴那是被看作末路。所以,在绍兴几乎找不到一个由读书改行从商的人,从商者大多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底层群体,这跟宁波、杭州时出儒商不一样。

绍兴的名人故居相对比较集中,基本都分布在二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初冬的绍兴,细雨霏霏,青石拱桥,小船悠悠。沿着青石板路信步而行,看雨丝悄然,轻轻打在河面上,被船桨应声摇过。安静的黑白绿色里,停停走走,也只有这样的味道,方能调得出每个人心底里最柔软的那份心思。


8.jpg

鲁迅在私塾念书时的座位


鲁迅故居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多年老异乡。

本来一开始不想写鲁迅,觉得可能大家都对鲁迅太过熟悉。但是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发现鲁迅对这个城市影响实在太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槛,不得不提。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区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这一带都是青石板铺就的街路,古色古香的店铺和典型的民居,构成了江南特色,而故居旁停泊或行驶着的乌篷船,又为这里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韵。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

故居的正厅叫德寿堂,俗称“大堂前”,正上方悬挂的“德寿堂”大匾系周家堂名。由于老台门是覆盆桥周家的祖宅,故周氏族人的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等都在此举行。现陈列基本按当年原貌布置,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周氏大家族的生活氛围。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鲁迅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卧室中写成,卧室的对面就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小堂前”的后面就是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原物。边上的小床是当年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的床。出故居后门便是百草园了,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可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绘的景致,现在大多已芳踪难寻了。


9.jpg

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使这个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咸亨酒店闻名中外。


从鲁迅故居出来,不远处就是三味书屋了。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弟子歇坐。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那张硬木书桌和椅子还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

如今的绍兴满城都是鲁迅的印记,但是鲁迅对绍兴的态度却是充满了复杂和矛盾。鲁迅对自己的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他在后来的许多散文中总是回忆少年时期在绍兴的生活,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朝花夕拾》中,但是他同时又在避讳着绍兴、警惕着绍兴,表现出一种与家乡漠然隔绝的态度。最明显的例证就是鲁迅1919年底最后一次离开绍兴,直到193 6年,在他生命的最后17年里始终没有回过老家。自从1927年10月起鲁迅和许广平一直生活在上海,上海距离绍兴140公里,这点距离即使在交通不算发达的当年,也不足以成为鲁迅不回绍兴的理由。其中的恩恩怨怨,又有谁说的清呢,这一切就留给后人去探究吧。


10.jpg

鲁迅和闰土原型章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


“青藤书屋”和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坐落在绍兴前观巷大乘弄10号的是徐渭的青藤书屋,这里是一处具有园林特色的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原名榴花书屋。嘉庆重修《山阴县志》卷二十八载:“榴花书屋,在大云坊大乘庵之东,前明徐渭故宅”。青藤书屋占地460平方米,是绍兴现存的一处具有文人园林特色的建筑,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青藤书屋和徐渭墓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青藤、田水月等。他一生连应八次乡试,都因不拘礼法而失败,由于徐渭刚正不阿,不喜结交权贵,遭遇坎坷不平,最后贫困潦倒而死。后人对他的书画评价最高,是中国绘画史上大写意画派成熟期的代表,被尊为青藤画派始祖。他的诗,明袁宏道誉其为“光芒夜半惊鬼神”的“旷世奇才”。他创作的两种杂剧《四声猿》和《歌代啸》,令汤显祖拍案称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人物之一。郑板桥对徐非常敬服,曾刻一印,称自己是“青藤门下走狗”。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也对他深为倾慕。此外,徐渭对佛经、道术、医学、兵法都有研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纵观数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史,似乎惟有苏轼一人才能与之比肩。他还是军事家,在胡宗宪门下时,为抗击倭寇,常常深入前线,观形势,度地形,施奇计,作方略,为胡宗宪所重用。

据说他生性极为聪慧,六岁能读,九岁能文,十岁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全城,二十来岁时被列为“越中十子”之一。似乎从书屋延伸出去的,是条锦绣前程,但命运却为他设置了一连串的悲剧:他出生百日时丧父,10岁那年,生母被遣散出门,母子分离。21岁入赘潘家,然而妻子潘氏不到二十岁便去世了,他只有搬出潘家在城东赁房设馆授徒。考中秀才后,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连考八次,次次落榜。幼年失怙,青年丧偶,家园零丁,科场顿挫,命运一次次将这个潦倒落魄的文人玩弄于手掌之间。晚年,贫困潦倒、恶疾缠身的徐渭以卖画卖书为生。1593年,在异常悲惨的境遇中,73岁的徐渭艰难走完了一生,死时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11.jpg

三味书屋指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鲁迅和二弟周作人曾在此读书。


青藤书屋历经四百多年历史,几经变迁,虽一度荒芜,但方池、石栏、题刻、楹联以及徐渭亲笔所题“一尘不到”匾和晚明陈洪绶手书的“青藤书屋”匾,都保存了下来。房子一律是白墙黛瓦,整齐干净,墙高近一丈,幽静古朴。青藤书屋的乌漆大门内有个小小的园林,竹子在风中摇曳,边上的小草也绽放着点点红花;还有翠绿的芭蕉树伸展着宽大的叶片,葡萄架上半黄半绿的叶子,小径两侧如丝的兰草,屋角那棵缠绕的老藤。

如今,青藤书屋是绍兴仅有一处具有明代文人园林特色的民居。书屋右面有一个圆洞门,门外是一口古井,门内是一方小池,池两岸有两株古树,一株腊梅,还有一株青藤。据说因为徐渭爱青藤,所以这里就叫青藤书屋。青藤书屋里的青藤和徐渭一样命运多变,据说原来的青藤被雷电打成了两半,一半死了一半还在,可留下的这一半也没有逃过,在文革的时候连根被拔了,现在能看到的是后来移植上来的。


12.jpg

少年时徐渭曾在院内手植一株青藤,故改名为青藤书屋,并以此为号。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