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G321 百越舞步间(二)
作者:撰文_莫喜生 来风铃 摄影_袁地 莫喜生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19

很难想象,那么多生活在桂北大地上的少数民族,都是古百越人的后裔;很难不震撼,那么多不同少数民族的舞蹈,舞步里传递的都是一脉相承的文明。国道321线,在广西的青山秀水中穿梭同时,也串起了一个关于“百越”的不朽传奇。


8.jpg

芦笙舞其实是苗家世世代代自娱自乐的舞蹈,随着旅游开发的脚步,义江缘的苗家芦笙舞经过改良加工,已经形成了经营性的演出。


桂林

义江缘里芦笙翩跹迎客亲


行走在桂北,一路上充满民族风情的村落不胜枚举,棕树湾、上朝塘、阳家、张家等古民居错落有致,绿树掩映,亦有水泥公路供机动车早出晚归,交通十分便利,就连海拔最高的翻水村也即将通车。紧邻国道321线的义江缘,是瑶、苗、侗、壮少数民族聚居的寨子,这里位于桂林临桂县,是当地有名的民族村,远远望去特色民居点缀于林间,北面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森林密布,高山流水,往东南方向即是一马平川,无边无际的田野,眼前景象引得无数摄影发烧友赞美。

车刚刚停下来就听见前方音乐响起,乌蒙欢歌飘过来。我们一行人寻声而去,走到一座苗寨里,只见苗族男青年手捧芦笙,和身着百褶裙、百鸟衣,满身银饰的苗族少女,载歌载舞。少女们身上银饰随着舞蹈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声响,金光闪烁,甚是美丽。这些盛装男女亦歌亦舞,里一圈,外一圈;弯腰,仰头,前行,随着节拍时而聚,时而散。同行的民俗学老师告诉我,眼前这热闹景象是苗族的“赶坡节”,亦称“赶坡会”,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传统节日。只是流行于大西南各地的“赶坡节”,会期不一,有在农历二、七、八月择期,有的甚至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苗族青年吴海林今年25岁了,1.63米的身高,在人群中不大起眼,但他性格活泼开朗,跳起舞来尤为引人注目。他告诉我,这里的村民一年四季为“赶坡”而忙,为“赶坡”而乐。节日里,苗族青年男女聚集到特定山坡对歌,互相赞美,以手镯、头巾等作为信物交换定情。征得姑娘同意之后,小伙子便拿着烟酒到女方家住上几天。女方常以糯米饭、泡酒及鸡鸭鱼肉就地招待男友。


9.jpg

芦笙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只要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芦笙,它是苗族人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


当我提及本民族的芦笙舞时,吴海林竟有些得意地笑起来,说这是他的强项。他边说边从家中抱出一叠文史资料,其中清朝时期文人田雯在《苗俗记》文中记载:“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铎继于后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吴海林说他很热爱这古老的有着八九百年浓厚历史的苗族芦笙歌舞文化,这是他们祖先传下来的弥足珍贵的东西。他说,自己13岁就拜苗家老艺人张开发为师,师傅很严厉,教他“爬树干”,或是在空地上练习“金鸡倒立”等各种芦笙舞特技表演。练习中,他多少次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都咬牙挺了过来。我注意到吴海林总是微笑着轻描淡写地说着过去习舞的辛苦,他说只有通过磨砺才能变得优秀,才能有资格捧起芦笙,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苗族芦笙舞又被苗族人称为踩芦笙,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灵活舞动的民间舞蹈,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芦笙作为苗族的一种代表符号,很多人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又因为其舞步形式复杂,变化多端,所以只有少数人能将芦笙舞跳得出神入化。芦笙舞大致可分为芦笙排集体舞、四人舞、双人舞和独舞等几种类型,以集体舞的场面最为热烈,而以双人舞和独舞的技巧最为高超。芦笙排舞由芦笙七支、九支或者十几支甚至几十支吹奏,芒筒协奏,吹笙者边吹边跳,姑娘们围着芦笙队,跟着曲调节拍翩翩起舞。四人芦笙舞由4支不同音阶的芦笙手边吹边舞,手、脚同边甩,强健有力,配以震天动力的芦笙曲,扣人心弦。芦笙双人舞有二、四拍和一、八拍等舞步,跳跃动作大,抬脚动作多,时急时缓,变化迅速,观之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地方跳出两种舞步,持续不间断地跳,还不能重复,能多跳动作者为胜方。芦笙独舞集所有芦笙技巧于一身,动作有空中腾跃、侧身旋转和着地脚功,用脚跟、脚尖和脚内外两侧舞出惊险动作,甚至头顶地旋转,做出“上刀山”、“下火海”、“狮子滚方桌”、“鸽子翻翅膀”等难度极大的姿势。

芦笙这一承载了多种文化现象的神圣之物,最初只允许公开出现在庄严神圣的祭祀活动中,苗族先民也只能在各类祭祀活动中才能吹奏、舞弄芦笙,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芦笙舞的限制慢慢放宽了,除了祭祀之外还被广泛用于节庆和婚嫁的表演中。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吴海林说这芦笙是“赶坡”的主打乐器,多以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等4种规格不同的芦笙为主要吹奏乐器,吹奏出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其节奏有序、欢快、流畅,音质委婉悠扬。吹奏者俗称“芦笙头”,不但要负责领奏,还要负责领舞。


10.jpg

赶坡会上盛装打扮的苗族姑娘。


除了乐器,舞者的服饰同样讲究。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女性除了劳作外,闲暇时间都精心地用各种各样有色花线绣成花鸟图案,缝制“百鸟衣裙”,编织花带,刺绣花鞋,制备银饰为来年的节庆做准备。尤其是在赶坡会上,苗族女性们个个发髻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上身穿开襟短绣衣,下身穿着绣花超短百褶裙,颈戴银项圈,手戴银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吴海林身着彩服,扎着洁白羽毛、红绿相间的丝绸花,脖子上吊着精美手工挂件,打扮得像只自信的孔雀。见我对他服饰如此好奇,便告诉我,男子舞蹈服装精致程度同样不输于女子,上衣、腰带、裤子边均有走针缜密的刺绣,制作一件上好的舞蹈服通常要耗费一年多的时间。小伙自豪地说,他的舞蹈服是母亲一针一线亲自缝制的,不是过节还舍不得穿。

细数芦笙趣事,吴海林滔滔不绝:芦笙舞大致分为:娱乐性、竞技性、祭祀性等。赶坡节舞蹈偏重娱乐,分“文打”和“武打”。“文打”身韵轻盈,温和轻柔,舞者三进一退,节奏缓慢;“武打”男女合舞,跳动激越,自由奔放,花样复杂。芦笙调有百多种,芦笙头万众瞩目,小伙子们在前面边吹边舞,姑娘们紧随其后,以芦笙柱为圆心,成一同心大圆圈,姑娘越多,圈围得越大。芦笙头吹什么调,姑娘们就要相应地跳什么舞,观众的目光追随着他的韵律和舞动变化,为他倒立、旋转、吹奏等高难度的动作喝彩。


11.jpg

义江缘里有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和民俗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 。


龙胜

回绕山间的铿锵铜鼓声


离开义江缘,我们继续往东行驶。距桂林市区80公里的龙脊,位于龙胜县境内,海拔1916米,梯田最高处1180米,垂直落差800米,以高山梯田闻名天下。说龙胜是个小山城毫不为过,整个县城坐落在山坡上,我们的车子无不行走在上坡和下坡之间,会车时总是格外小心。出了县城,即便是国道也不见得好走,身后山道蜿蜒曲折,似蟒蛇般追随着你;侧身千百丈深的山谷不见其底,周边绿树翻滚,云雾缭绕;仰视前路,不知尽头,只见宽约三尺的石板山道千回百转,走完数十道弯,还有数十道弯在前方等着,期间高山流水,约隐约现——这就是龙脊。

我们在龙脊镇金竹壮寨前停车,站在山上极目远眺,只见梯田高耸入云,层层叠叠;常年来这里采风的摄影师说,这里一年四季,山光水色,或云雾缭绕,或蓝天碧云,或大雪纷飞,梯田皆蔚为壮观。数千条田埂沿起伏流动的山脊弯曲,重合分散,分散重合;每个山包皆如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

金竹壮寨是龙脊十三寨的“第一寨”。始建于清末民初,依山就水,建造在龙脊梯田山麓的陡坡上,组成壮观的“梯屋”。吊脚楼宽敞干爽,寨容整洁悦目,这里有不事雕琢、风格奇特的石门、石井。挂在寨中古树上的是壮族英雄雕像——莫一大王,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这里的沧桑岁月。只见壮族姑娘们着装特色服饰,行走高山深谷,一路花开花落,流水潺潺,赏心悦目,其中还有飞鸟啼鸣,是难得耳闻的天籁之音。金竹寨远离都市,鲜见汽车尾气和焦油烟味,这里依然有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从事农耕。听寨里老人回忆,没通公路之前,壮族人难得到大山外面,出去买包食盐,从早到晚,两头摸黑。山高路陡,壮族姑娘身背竹篓,爬山过坳采药材;男人们则借助马匹驼运食品或物品。在宽约一米的石板路上人畜相会,马匹低着头纹丝不动,大眼睛一眨一眨,待主人扯开嗓子,大呼:“马来了,靠山边停站!”然后才与行人擦肩而过。万籁俱寂的大山里唯有“咯哒、咯哒”的声响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这意境为无数文人墨客平添万千思绪。

沿着狭窄的巷路,我们一行人来到李明发老人的家中。他坐在屋前,几个碗已经拿了出来,热情让要我们先喝上几碗。“这是我们壮家人自己酿的米酒!”大家接过碗爽快喝完,事后我才知道壮族人有敬酒的风俗。

李明发是金竹寨里长老,寨里大到敬天祭祖,小到个人家的婚丧嫁娶,都要由他出面主持。聊起铜鼓,75岁的李明发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从12岁时开始跟随祖父和伯父打铜鼓。铜鼓舞是壮族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他还告诉我村子里的铜鼓是200多年前族人迁徙时从山里背来的。鼓分公母,由纯铜打造而成。

寨里共有两对铜鼓,其中一对已有明显的破裂痕迹。较大的是公的,小的是母的,公的铜鼓声音铿锵利落,而母的低沉一些但更富余韵。每个铜鼓有十多公斤,直径为四五十厘米。鼓面雕刻着细密的花纹。与两面铜鼓一起,还有一个鼓槌,一个鼓棒。鼓槌用来敲击鼓面,发出浑厚的声音,鼓棒敲击鼓沿,声音更为清脆。演奏时将铜鼓挂起来,按照鼓点的节奏交替使用鼓槌和鼓棒。三面鼓按照既定的鼓点敲击配合,李明发说整个打铜鼓的过程有序紧凑,打错一步就容易全乱套。

12.jpg

铜鼓很早就被当作权力的象征,是驱邪、祈福的神器,也是节庆时娱乐用的乐器。


铜鼓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乐器,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起,就在我国云南中部地区产生,嗣后随着民族的迁移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沿着大江大河分布到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和东南亚各国。广西是铜鼓最重要的分布地区,广西的铜鼓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东县祥周镇和林逢镇战国时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鼓就是最好的物证。《后汉书》记载,1世纪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获得“骆越铜鼓”,距今也将近2000年。自汉至唐,铜鼓由乐器转化为民族首领的权力重器和神器,铜鼓文化在广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以后,中央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铜鼓的权力重器功能逐渐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乐器功能仍在提升,时至今日广西周边县里壮、瑶、苗、彝等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还在使用。

铜鼓舞的舞蹈形式十分丰富,李明发告诉我寨里常见的有《丰收舞》、《扁担舞》、《迎宾舞》,都会加入铜鼓元素。每年除夕,全寨家家户户聚在寨口前的空场上,伴随着铜鼓的旋律,跳起一支支舞蹈。头一通鼓一定要由寨里最德高望重的寨老来打,李明发扮演领鼓人这个角色已经很多年,之后才能由别人击打。铜鼓舞是金竹寨一年里最盛大的公共活动。“经常跳到很晚,年轻人有时会跳到凌晨,除了跳舞还要唱歌、喝酒,整个正月里都是这个样子。”

对于壮族人来说,节庆并非铜鼓舞的主要功能,同样重要的是它的宗教意义。在寨子的最高处有一个砖瓦砌成的小房子。门前贴着一副对联,外联写着“保佑壮寨皆旺相,扶持四境得兴隆”,内联则是“社令有灵村泰庆,神恩广大民安康”,横批“神光普照”四字。在这里,供奉着金竹寨的神——壮族人的英雄莫一大王。

早在三十年前学者张一民来到这里考察。据他考证,最早金竹寨祭社神安排于除夕,周边几寨共祭一社,同时祭铜鼓,一定要杀牛祭祀。伴随着铜鼓的鼓声,还有一整套严肃的仪式:第一是埋鼓。正月过后,两面铜鼓就要存放起来。这个工作往往由寨老完成,李明发说:“到了夜里,趁着大家睡觉,我就扛着铜鼓,到寨外找个地方埋起来,埋藏的地点全寨只有我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埋鼓的地方也不固定。”很多人认为这样保密显示了铜鼓对于壮族人的特殊意义;第二是起鼓,当地人称之为“请铜鼓”。每年腊月三十,两面被埋藏了近一年的铜鼓将重新见到阳光。这时趁着天未亮,李明发又要将鼓从埋藏的地方挖出来。与埋鼓不同,请铜鼓需要按照祖辈留下的规矩进行。“摆上一个猪头,还有鸡,要上香,还要向祖先祭拜。”

几十年来,李明发每年都要重复着埋鼓和请鼓的规矩,“这几年宣传的人来得多了,每次都要看鼓,我就埋不动了。而且,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对仪式也不那么重视了。”于是,李明发将两面老铜鼓存在自己家中,一并放置的还有县里赠送的两只新铜鼓。“寨子里的年轻人都到了外面,跳的人少了,会打鼓的人更少,大家不那么感兴趣了。”李明发如是说。老人对生活很满足,唯一担心的就是铜鼓舞没了传人,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有生之年能够将铜鼓舞口传身授给后辈。


13.jpg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6 5 0多年历史。壮族、瑶族人最初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此地,用智慧开山造田,此后逐渐成规模。


三江

以美食养身,以歌舞养心


告别了李明发老人,我们继续上路,三江县的路况几乎跟龙胜一样,近百公里的山路,一边是起伏不定的高山,一边是缓缓流动的河水。我在迷糊中被朋友唤醒,只见车上多了一位身着民族服饰年轻靓丽的姑娘,她就是我们此次三江之行的向导杨秀华,今年23岁的杨秀华是三江县土生土长的侗妹,此后的行程,小杨如影随行,很地道地给我们展现了侗族姑娘的朴实、大方、热情与睿智,让我们能够在短暂的几天里欣赏到侗族风情的精华。

沿着国道行驶,县城、侗寨、程阳桥、丹洲古镇,依次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里隶属于柳州市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朝,宋崇宁四年于融水县三口寨置怀远军,后改置怀远县,行政中心设于现在的丹洲古镇。新中国成立不久,改称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境内,74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较大的有3条,即榕江、浔江、苗江,江河沿岸还有古宜镇、丹洲古镇等。

小杨告诉我,侗寨多建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处,有河必有桥,桥上有廊和亭,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曰:“风雨桥”。三江县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全县境内共有侗族风雨桥108座,鼓楼159座,还有数不胜数的侗族民居建筑。

大山深处的三江侗族人,勤劳节俭,谦和智慧,能歌善舞,他们尤为喜欢节庆,一年四季皆有过不完的节日,被誉为“百节之乡”。如正月十五斗牛,三月初三花炮,八月中旬吃新节,九月初九新禾节,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冬节等,皆富侗族风情。节庆之日,侗族同胞把自己精心制作的美食摆放于“百家宴”上,推杯换盏,从年初行到年尾,场面热闹非凡。


14.jpg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舞。祖辈传到父辈,父辈传到儿孙,这是侗族文化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


比起美食,侗族人更爱唱歌和跳舞,在侗乡有“以美食养身,以歌舞养心”、“耶求旺,舞助兴”的说法。对于侗族姑娘小杨来说,歌舞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白天跟着家里人一块干农活,休息的时候就和村里人一块唱歌、跳舞。我们不仅在节日唱大歌,生活中也少不了大歌陪伴。”接着,杨秀华指了指身后的鼓楼,告诉我,在那伞形状的楼顶下会有一面大鼓,只有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才能由德高望重的人士击鼓召集寨民。鼓楼的第一层是平日里侗族寨民议事、唱歌、跳舞、纳凉的公共场所。

鼓楼前面的油菜花田里,侗歌队的“预备役”们也在练声。身穿本民族服饰的侗族小姑娘们虽然歌声显得稚嫩,但是唱得十分认真。没有伴奏,没有指挥,不用点示,歌声便倾泻而出。侗民族能歌善舞,乐观浪漫,小杨告诉我们,有一组侗寨文字可以佐证侗族的这一民族特色,那就是“多耶”,翻译成国语就是“踏歌而舞”。多耶舞是侗族社会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多耶舞是数十、甚至上百男女青年围在一个场中的对歌舞蹈。早在宋代,就曾有“辰、沅、靖州……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的记载。这显然是对古代侗族人“多耶”的反映,可见“多耶”已有近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


15.jpg

花伞舞整个过程又吹又唱,其中女子舞姿多变,步履最为轻盈,节奏感强。


同行民俗学老师告诉我,在建国前,侗族地区的许多村寨仍然保留着原始社会共同劳动的痕迹。诸如集体狩猎,集体捕鱼,集体耕种,集体修建鼓楼、风雨桥、石板路,助人竖屋及换工互助等等共同劳动和集体活动。在劳作的过程中,侗族人逐渐意识到集体力量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侗族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随之提高,他们希望在娱乐中再体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劳动的欢快场面,于是把劳动时的动作移植到了娱乐之中,从而创造了模仿集体生产劳动的侗族多耶舞。

侗族人能歌善舞,举手投足都是艺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嘹亮的嗓音,无论男女,根本不需要话筒,声音穿透性十足。舞毕,接下来是侗族人与游客的互动环节,几番学习和沟通后,我们大致掌握了多耶舞的要领:舞蹈程序是先由身着古装的当家寨老领着盛装的青年们入场,顺绕三圈,又逆绕三圈,姑娘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内圆圈,小伙们则围成外圆圈,寨老坐在场中。姑娘们在领唱人的带领下开始向右移动,每一节拍移动一步。唱实词时,双手有节奏地前后甩动,唱衬词时,双手和谐地向上举起;姑娘们唱时,小伙们自由地陪着一同绕圈移动。姑娘们唱完时,由一领头高呼“哟——”,众人紧接“唉——”在“哟——唉”呼声中手牵起手,有节奏地或甩或举向右移动,跟随着领唱者对答姑娘们唱的歌词中所提出的问题。

侗族人很好客,小杨说每年的十月或十一月,她们有过侗年的习俗,这个时候的侗寨,家家户户都备有足够的美食和美酒。如果有幸来到侗寨,又没有事先联系好接待之处,那就更幸运了,立马会有十几位身着鲜艳服装的侗族姑娘热情地请你到她家做客,这叫“抢客”,因为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侗家认为客人越多越荣耀。合拢宴是侗寨的又一特色,据说创纪录的合拢宴参宴人数竟然有上万人,一张张小桌子一排排拼接,如一条条长龙,上面摆满了各种美食米酒,色香味俱全。一位美丽的侗家姑娘主持开席后,立马热闹起来,歌声、和声、祝酒声此起彼伏,那架势、那热情,令人不得不一醉方休。


16.jpg

在侗族地区的许多边远山村都还用这些原始的方法捕鱼。


在广西这一路上我们走访了许多村寨,领略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地理环境孕育着奇绝的山水风光,同时也蕴含着独特的人文民俗。舞蹈作为劳作后的娱乐,是少数民族情感的承载形式,在漫长的岁月里,即便遭受自然灾害、外族侵略、闭塞贫穷等磨难,都不能迫使他们放弃歌舞,他们顽强地以这种艺术形式述说自身的生存权利,表达着民族的尊严。


17.jpg

侗族人在跳多耶舞时,为丰富音乐旋律也会加入芒筒进行伴奏。


桂林义江缘

桂林义江缘位于素有风情长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线上,距市区32公里(国道321线临桂五通镇段),以清澈的义江为依托,整个古朴的村庄为基调,配上苗 、瑶 、侗 、壮等多个少数民族特有风情的完美演绎,是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走廊,还有美味的“风情百家宴”,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人们在品尝少数民族风情美食的同时,可以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一起载歌载舞,参与各种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如苗家芦笙迎宾表演、壮族歌仙山歌表演、土家族花鼓表演、龙胜长发瑶表演、义江流域渔家捕鱼表演等等。


龙脊金竹寨和敬酒歌

金竹壮寨在1992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壮寨的楷模”的称号。这里的吊脚楼建筑风格独特保持得比较完整,寨里有莫一大王、图腾、古老寨门、百年古井,这些无不在诉说着百年的壮族沧桑历史。这里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山歌,看到独具特色的壮族铜鼓舞、师公舞、扁担舞。壮族人民很好客,吃饭时,村民们多会唱上敬酒歌劝酒,在客人酒酣面热之际,一群着装典雅的壮族姑娘会端起一杯杯龙脊水酒,唱上那流传了几代人的壮族敬酒歌。歌词大意是:“小路路弯弯石板青,壮家姑娘迎贵宾,淡酒淡菜来招待,深表壮族一片心。”客人若接下酒杯一饮而尽,壮姑们还会接着为客人唱上:“龙脊水酒清又清,水酒含来敬贵宾,请你接杯把酒饮,祝你越活越年轻。”客人若是酒量好的话可站起来说“干了”!在这一唱一答之间会增加和壮族人民的感情和友谊,还可以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


18.jpg

古老的“多耶”是男女分成两队,手拉手围成圆圈转动,这种简单的动作是源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因为爬山越岭,每行走一步,都很难,需要手拉手,需要弯身曲膝。


三江程阳桥

程阳桥又称永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代表作,亦为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堪称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程阳风雨桥有大石墩五个,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皆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面架杉木铺木板,两旁长廊镶栏杆,拥有5个多角塔形的亭子,飞檐高翘,壁柱和瓦檐皆雕花刻画,外观富丽堂皇。


三江丹洲古镇

做客三江,必访丹洲古镇。古镇是三江县旧址,为知县苏朝阳与地方人士筹划兴筑,历时将近一年,于明万历二十年四月竣工。城墙长116.33米,城墙高5.66米,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和城楼;次年,又建成县署、学堂、孔庙、关帝庙、城隍庙、金花宫等。其中古色古香的丹洲书院是三江县最早的学校。书院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后为讲学授业之地,现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历史文化名人费孝通,王鲁彦,王伯燕等曾在书院小住。漫步书院,看着眼前复古景致,仿佛穿越到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