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投稿须知     典型人物
养心·斯洛文尼亚
作者:撰文/摄影_陈青桃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10

这里有被墨绿森林环绕着的、高耸入云的特里格拉夫峰,这里有被群山环抱着的、澈如明镜的布莱德湖,这里还有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保留有史前人类遗迹的斯科契扬溶洞……这是欧洲61号高速公路(E61)的一段,虽然只有120公里左右,却连接了数个堪称人间仙境的旅行目的地;这是前南斯拉夫国家中的“小瑞士”,但这里的旅游业却方兴未艾,对国内旅行者来说甚至有点儿遥远和陌生。

1.jpg

斯洛文尼亚偏居于中欧南部,与阿尔卑斯山比邻,不被国人所熟悉,算得上是一个相对神秘的国度。而很多到访的中国人,都会在大自然打造的美景前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呼:“简直太漂亮了!”

这里有着前南斯拉夫国家中最好的经济条件,曾是“连接东西方世界的口岸”,甚至远超西方国家中的希腊。而我则更希望称其为“养心小瑞士”。如果来欧洲旅行,没有钱去真正的瑞士,那就来斯洛文尼亚吧。这里没有罗马的古迹,也没有马德里的斗牛,没有巴黎的购物,更没有维也纳的音乐,但这里有令整个欧洲都为之慨叹的自然风光。来斯洛文尼亚的人,更多是为了“养心”。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车,都可以在一天内造访。

然而这里不仅有着令人尖叫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曲折而独特的人文历史。作为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分子,斯洛文尼亚对于旅行者的意义更加非同一般,很多人是怀着对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怀念,而走进这个小巧的国度。所以不可否认地说,与吃喝玩乐最不相关的政治,反而成为斯洛文尼亚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前南斯拉夫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并不久远的曾经,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都曾染指过。而南斯拉夫被组合成一体,成为一个盛极一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只有短短近百年。前南斯拉夫的护照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护照——可以在东西方几乎任何国家旅行甚至工作,然而在其传奇领袖铁托逝世十年后,这个位于南欧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区域大国分崩离析。当时在这个大国领土上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十日战争”所在地,正是如今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南欧小国——斯洛文尼亚。

2.jpg

从特里格拉夫峰登顶后下撤,途中回望来时的攀爬之路,倍感痛并快乐的幸福。

特里格拉夫峰:斯文之国的野性之巅

当车辆随着E61的曲线,从奥地利进入斯洛文尼亚西北角的时候,很快就能看到这座绿色底座、灰白山峰的高山——特里格拉夫峰(Triglav)。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在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边境港城留学或访问的中国人而言,特里格拉夫峰不仅是一处令人魂牵梦绕的登山之所,更是一处探访斯国人精神家园的胜地。它取名于三头战神,那是一个南斯拉夫民族的古老神话;它是前南斯拉夫曾经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最高的山峰,是朱利安—阿尔卑斯(Julian-Alps)的主峰;它虽然只有海拔2864米,却是斯洛文尼亚民族的象征,不仅被印在了国旗上,还被刻在了欧元硬币上;它是斯国男人的成年礼——登上去才有资格做一个勇敢的斯洛文尼亚人,美貌的斯国姑娘才会对之倾心。

3.jpg

位于布莱德湖边的山之城堡,有着绝顶的风光和奇韵。

特里格拉夫峰位于与之同名的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Triglav National Park)的中心,登顶这座山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因为山势甚为险峻,更因为此前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中文资料。我所认识的当地中国人当中,都无成功案例,大多数人都是半途而废,含恨离去。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也不可能造访这里,圆了登顶之梦。我们选择天亮之前从南面小村——斯塔拉弗希那(Stara Fuzina)出发,走着走着,很快天际就露出了鱼肚白,薄雾却停留在山间不愿离去。惟有不断的行走,行走,再行走,攀登,攀登,再攀登,才能使自己不断接近目标,接近梦想,融入到气势恢宏的大山中去,远离纷繁陈杂的红尘。再走不一会儿,缕缕阳光汇成的大江大海浸满了整个山谷,野花点缀于植被茂盛的小径两侧。也不知爬了多久,脚步就会来到林线附近。此刻的人们便再没有了遮蔽,山却越发显现出不凡的气势和雄姿。按照每小时3公里左右或者不超过300米海拔提升的速度走四五个小时以后,就会抵达海拔1800米的佛德尼科夫小木屋(Vodnikov dom)。从出发点到这里,大概有10公里,海拔提升近1300米。

在这里可以稍作休整,但切勿休息过长。爬山就是这样子,一路上没人会懈怠,更没人敢懈怠,顶峰像一个强有力的磁铁在召唤着我们,一切努力都为了征服它!我们这些业余登山的人,不在意登山时间的长短,更不在意自身技术的娴熟或笨拙,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再向上,借助大山的托举,希冀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仅是地理坐标上的,也是每个人心中的高度,再或者说是人生的高度也不为过。如果运气好,能有幸登顶的话,你会发现一切努力和付出在登顶的那一刻都会感到欣慰和值得——之前一切的艰辛和疲惫,都付之于小伙伴们的笑谈中。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登顶的话,也着实不必气馁,因为在这过程当中,已经学习到了很多很多,至少学会了放弃、割舍和权衡。毕竟山总在那里,而生命只有一次,来日方长,我们定会来日再战!

从这里出发到下一个可以休息的房子,也就是普莱尼卡小木屋(Planika Dom)大约还有3公里,海拔上升大约600米。从这样的数据就能看出,下一段路就不会太容易了,况且已经上升了近1300米,很多人体力大不如前。周围的景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高耸的树林开始慢慢变成匍匐的草地。随着海拔地提升,林线以上的山体才开始变得有气势起来,或者说开始展露出它本来的面目。道路变得愈来愈崎岖,处处都是惊险。山的性格也在人们面前一展无遗——这或许就是大山给予那些想对它一探究竟的人们的最好回报。

4.jpg

布莱德小镇的伐木场上,堆积成小山状的木材证明了此地林木产业的发达。

在途中的指示牌上,有一条去向特里格拉夫斯基小木屋(Triglavski Dom)的岔路——这其实是一个误导,这条路也可以走但是非常难走,不要轻易尝试。到达普莱尼卡小木屋(Planika Dom)后就是最后的冲刺了,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整。从这里到顶峰大约只有1.5公里左右,却要上升450米,而且最陡的就在最后的那一小段。醒目的红牌子上写着,此去“西天”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途。

从这里开始,周围的地貌越来越展示出其狰狞的本来面目,我们基本一路上都行走在陡峭的石灰岩上。如果负重过多,最好卸掉一些包袱,因为能爬到这里的基本都算是“武林高手”了,没有人还会去做小偷小摸的龌龊事。卸下负累的那一刻,似乎练就了脚下生风的盖世轻功。再爬不久,会看到一段非常陡峭的山路,如果能看见盘旋的直升机,八成是来寻找坠崖人的。

紧接着,就能看到一些登山者的墓碑,虽然数量好像只有一两个,但攀登之路的险峻程度却在急速上升,令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开始无节奏地狂乱分泌。有一句俗话说,“是旅游景点的看上去再危险也不危险,不是旅游景点的看上去再不危险也危险!”这句话背后有非常深刻的道理。特里格拉夫峰算是旅游景点,大家有兴趣还是可以试一试。这次感觉似乎还没那么危险,凡是危险的路段也都有金属缆绳予以保护。即使是最后那段看着很危险的路段,因为爬者人多势众,反倒不会感到恐惧,惟独上下错峰的时候最为头疼——错峰时可不能有丝毫松懈,死神正伴随你左右。如果当天风和日丽的话,在这里能看到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登山勇士。他们当中有一大部分都需要使用保险绳通过,你甚至能看到一些滑稽的场面,比如大人牵着绑了安全带的小孩,男生牵着绑有安全带的女生,被绑者都像小狗一样束手无策。

过了刚才的路,登顶便不在话下了。我们在山顶不仅看到了好汉盖章和留言登记的地方,看到了驾驶着动力滑翔伞的勇者,还看到了“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是对成功者最好的奖励。

5.jpg

左下布莱德湖边的小火车非常可爱,车身上的涂鸦让人联想到童话世界里的快车。

布莱德湖:群山环抱的旷世明珠

如果说造访特里格拉夫峰是一场关乎精神追求的旅行的话,那么信步在山峰东麓的布莱德湖(Bled Lake)边,带给人的则是纯粹的感官享受。从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出来,继续沿E61继续向东南行驶二十多公里便会抵达这片纯净的湖水。

布莱德湖是一片宛若童话仙境的湖水,它的名字,在那些真正热衷于深度游的旅行家当中可谓如雷贯耳,大多造访斯洛文尼亚的人都会到那里走一遭。而更为可贵的是,湖水周边的景色四时各异、四时皆宜,不管什么季节前往,都不会令来者失望。

这里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宁静而恬淡。湖边就有一个小巧而温馨的火车站,倘若早上下了火车,便能看到朝阳从云层中露出脸来,把阳光随意地洒在远处的农庄、别墅身上;周围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湖中的精灵,最常见的是成群结队的野鸭,幸运的话还能偶遇形单影只的优雅天鹅。湖水的美,美的有点儿极致,有点儿不真实,甚至令人窒息。湖水清澈得不知深浅,不论是站在湖边还是泛舟湖上,都会有一种不忍随意践踏的感觉在胸口翻腾,甚至盯着湖水看上几秒,都会觉得亵渎了它的纯净。这样的纯净得益于一旁紧挨着的特里格拉夫山,拜它所赐,布莱德湖才能具有高山湖所具有的一贯品质。

6.jpg

直到走到斯科契扬溶洞的出口,大家才会被允许使用相机拍照留念。

从特里格拉夫峰山脚下的小径拾阶而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布莱德城堡,从这里俯视整个湖,那种居高临下拥抱美景的感受,相信只有亲临的人才能体会。从城堡信步湖边,可以在岸边租一叶扁舟,深入湖中心一探究竟。来到湖心岛,就来到了布莱德湖最吸引人的地方。小岛上还有尖顶教堂,旁边是一个奥地利式样的洋葱顶;湖的周围则是群山环抱,若到了秋季,树叶变成红黄相间的颜色,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童话世界长卷。

斯科契扬溶洞:喀斯特的原始命名地相比于从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到布莱德湖的距离,接下来的这段路则要长一些,但一定会令人觉得大有所获——即将抵达的是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称的斯科契扬溶洞( kocjan Caves)。

溶洞所在的地区是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交界的区域,也是喀斯特地貌的原始命名地,这里七千多个溶洞在地下纵横交错,组成一个辉煌的地底世界,我们要前往的斯科契扬溶洞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洞穴之一。在溶洞里行走,不仅仅是观看它经岁月形成的壮丽如宫殿式的钟乳石,更重要的是体会这样的一种感悟——循着瑞卡河(Reka River)流经地上与地下的走向所产生的典型喀斯特地貌,进而了解人与宇宙息息不绝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遗迹中追寻过去,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

7.jpg

如果从外部的山体上大眼一瞧,很难发现这其实就是斯科契扬溶洞的全部“外貌”。

也许你参观过一些其他地方的溶洞,却能在这里见识科学管理对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性。沿瑞卡河穿洞而入之后不久的汉克水道(Hanke)处,上方47米地方所建的采尔科维尼克桥(Cerkvenik)绝对令人惊叹不已——你同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改造自然的意志决心。一路上还能看到许多沿着这个地下峡谷壁凿出来的步道,不过这些步道大都没有防护,是溶洞公园早年开放时使用的,有时地下河涨潮时,会被淹没,也不太安全,因此参观溶洞必须跟随团队和公园导游才行。

沿着湿滑昏暗的下坡小泥路蹒跚前行,虽是上上下下不断,却越走越深入地底,温度也从地表的27℃骤降到12℃。一路只有简单的灯光照明,视线所及之处皆是大自然的杰作——水与石灰岩交融后侵蚀形成的钟乳石。同行的讲解员不停地为大家普及科学知识,浅显直白,为大家介绍着喀斯特景观形成的因素和其内在的美学价值,并没有更多无来由的神话或拟人故事。

溶洞的样貌随自然气候的演变而日雕月塑,从分秒的微变延续成上万年的巨变。暗时只听到水流淙淙,倩影无觅处,或只见一潭清澈却深不见底的湖泊——其实你听到的声音可能是雷卡河所赐,她正以天然的威力,在地表和地底之间自由畅行;明时水流从断层倾泻,顿成瀑布飞泉,又哗啦啦的不知流向何处;或见水珠点点晶莹,将滴未滴地挂在钟乳石尖,与之对望的地上石笋则痴痴相守,等待天长地久的刹那相遇。这时千万别好奇伸出手指触摸,不然手指尖的油质将使她的等待从此成为永恒。这样的一点,一滴,一等,一待,在岁月流年里堆积得如此丰硕,才形成今天令人惊叹的奇景。

站在这样的奇景前,很难想象出洞穴具有怎样的变幻力:我们脚下的这块高地,在上个月暴雨突至的时候,还因水流汹涌排解不及而被淹没了大半。相信再过三十年,这里断然又是另一番景致。更难以想象的是,在小小的斯科契扬村(Village of Skocjan)的地面以下,竟隐藏着这样一个流淌着生命气息的大峡谷,终年不见天日,却还曾滋养了近五千年历史的史前古人类的生存,延续了许多稀有动物的生命,难怪这里会入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

TIPS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两百多万人口,而仅一个北京市就有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和两千一百万常住人口。也就是说,斯洛文尼亚有一个多北京那么大,人口却只有北京的1/10。如果北京把这1/10的人口分给斯洛文尼亚,那么这个小国就会遍地飘起五星红旗。所以不能指望这类国家对中国“免签”,也不必报怨斯洛文尼亚工作或居留签证申请异常繁琐,因为如果允许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随意迁入并工作,“自由懒散”的斯洛文尼亚人将全体失业。不过如果你持有欧洲国家的申根签证,出入这里便可以畅通无阻。

吃住行须知

【住宿】登顶特里格拉夫时,爬升1800米以后还有旅馆,会出售价格很高的饮料。登顶路线中有一些供登友居住的避难所(Refugio/Hut),需要提前预订,夏季高峰时非常紧张。如果在布莱德湖附近住宿,冬天一定不能错过当地温泉,这里的温泉相当有名,还可以选择营地里的小木屋,在木屋的房间里看清晨洒进来的暖暖阳光,很是惬意。

【装备】登顶特里格拉夫有很多路线,但可用的中文资料却极其少见。可以在SummitPost网站上寻找资讯。体力好的建议带5升水、一升运动饮料、4 个橙子、手电及备用电池、地图、攻略、对讲机、干爽备用衣物,最好还有登山杖。

【交通】斯科契扬溶洞附近的公共交通并不是很发达。距离其最近的火车站是蒂瓦恰(Diva a)站,然后可以搭乘接驳公交前往,只是班次数量很少。火车时刻表和接驳巴士时刻表都可以在斯洛文尼亚公共交通网站上查询(www.slo-zeleznice.si/en/)

【摄影】斯科契扬溶洞所在小镇尖塔的对面是最佳全景拍摄点,可以看到小镇建在了悬崖上,其下方就是瑞卡河进入溶洞的入口,绝对不容错过。

【其他】在斯科契扬溶洞参观,全程需要两小时左右。溶洞地形非常复杂,必须以团队形式跟随导游才能进入参观,组团分“英语+意大利语”和“斯洛文尼亚语+德语”两种。洞内有参观人数限制,需要预留等待时间。离开溶洞时可选择步行,或者搭乘电梯。

其他游玩胜地

【伊德里亚】被遗忘的水银矿小镇

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比如这个位于斯洛文尼亚西部的小镇伊德里亚(Idrija),它是世界上因水银矿而获得文化遗产称号的两处小镇之一。

水银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温度计。在伊德里亚水银矿生产的巅峰时期,这里的产量占全世界的15%。随着水银的各种功能都有了各种替代品,这种矿产被逐渐废弃使用。伊德里亚最后的水银矿也于二三十年前寿终正寝,原来的水银矿产业工人及其子女,都转行做了矿上旅游参观的讲解员,他们大多介绍得非常仔细,甚至称得上如数家珍。

所有游人都需要由这些专职导游带队进入,不能自由参观。并且进入小镇前会配发一套专业工作服,穿起来很有当年采矿工人的感觉。在离开水银矿时,游客并不能像参观盐矿时得到一小罐盐,因为水银产品在整个欧盟已经被禁绝。小镇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产业是手工蕾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并参观。

【索恰河】曾经的浴血战地

索恰河(So a River)像一条翠绿的绸带在山脉间穿行,刻画出神奇美妙的峡谷。其中最有看点的是其支流——托尔民河(Tolmin River)的峡谷。峡谷中的水由于富含矿物质,颜色有着绿中透蓝的独特。一块镶嵌在峡谷中巨石尤其著名,名字叫“MedvedjaGlava”,意思是狗熊脑袋。意译过来的名字虽然不怎么艺术,但是很多极有艺术价值的照片都在这里诞生,爱摄影的朋友可以大显身手一番。

索恰河在意大利境内的时候就换了一个名字——伊松佐河(Isonzo River)。一战其间,这里曾是意大利与奥匈帝国鏖战的地点,当时一条作战异常惨烈的前线就叫伊松佐前线,先后进行过十余次战役。现在这里还保留有很多当时的战役纪念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考劳夫拉特(Kolovrat)山战地纪念馆。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