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傲杀除草       投稿须知
穿行大小高加索 格鲁吉亚
作者:撰文 摄影_原画册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8-12-07

如果不是因为要到格鲁吉亚办土耳其的签证,我们不会特意来到这个国家。当真正邂逅这里城市山间古朴幽雅的中世纪东正教堂,漫步第比利斯古城的石铺路上,登上满是青草香的纳里卡拉要塞后,才觉不虚此行:古城、雪山,尖顶小教堂、弓背老太太……这些看似童话中的片段,在这个大小高加索山之间的小国一一呈现。

1.jpg

没想到,用时一周的格鲁吉亚横贯之旅便让人产生如此深刻的体会:古典建筑的美不一定要如巴黎圣母院或科隆大教堂一般精巧繁复,也可以如格鲁吉亚的一座小教堂这般拙朴幽雅;文化的美不一定要站在世界艺术的高峰,也可以如唱诗班的小歌手这般融在民间的歌声和舞姿中;古城的美不一定要如佛罗伦萨般占有千般宠爱,也可以如一间家庭式旅馆般散落在延续千年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在第比利斯古城闲逛,或者去姆兹赫塔看看河边的教堂,抑或在库塔伊西喝上几口家酿的葡萄酒,总有一种甜蜜的感觉沁人心脾,一切都刚刚好。

第比利斯:古城与歌声

飞抵第比利斯的时候,天气阴霾,下着小雨,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那气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从机场到市区的一路,多是开满鲜花的草地,其后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偶尔会有一两座孤独的教堂。车行不久便进入市区,石铺的广场、爱奥尼柱式和希腊式的雕花、罗马式的穹顶渐次进入眼帘——这个地处亚洲的国家完全就是一片欧陆风情。

其实,倘若从文化圈的角度来看,格鲁吉亚本来就属于东欧一脉,信仰也是东欧一派的东正教。无论在建筑、音乐、舞蹈还是在生活习惯上,更多体现的是欧洲的特点。甚至连格鲁吉亚政府都正在积极加入欧盟。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格鲁吉亚毕竟在亚欧交界处,又处在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两个伊斯兰教国家之间,再加上它延续了高加索山一带淳朴粗犷的民风和前苏联风俗的遗存,所以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文化交融之地。

虽说第比利斯是格鲁吉亚的首都,也是格国最大的城市,但100多万的人口数量放在中国来看的话,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中等城市。我们预定的青年旅馆就在自由广场后不远的地方,叫Old Tiflis Hotel(老第比利斯青年旅馆)。旅馆的建筑外形是一座前苏联风格的老房子,层高很高,屋里的壁炉、旧家具、花床单让人倍感亲切。这样的陈设看似简单,却很有韵味,住在这样的老房子中,才算是完成了第比利斯的初体验。

2.jpg

第比利斯老城的小巷中挂着写有歪歪扭扭格鲁吉亚文的招牌,午后的阳光照在拙朴的门窗上,显得亲切可爱。

严格意义上说,第比利斯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旅游城市,也没有太多耀眼的、精心包装的“景点”,如果非要去一些景点逛逛,大抵可以沿着这样一条路线:在自由广场仰望一下金光闪闪的圣乔治屠龙圆柱,然后沿着Rustaveli大街一路向西,参观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再向南拐入老城到高山顶上坐落着的纳里卡拉要塞走一遭。没错,去到那里,便可以俯瞰那库拉河静静地流过第比利斯城。倘若从那里乘坐缆车而下,还能前去全城最高大的圣三一教堂,感受一番城市宗教中心的氛围。

事实上,我们除了第一天专程浏览了上述几个地方之外,之后则更愿意坐坐第比利斯的地铁公交,或者索性靠双脚在名不见经传的大街小巷里丈量。每天的日程大致如此:睡到自然醒,阳光正好的时候走出青年旅馆门口,踏入第比利斯老城的石铺路,之后便是随心游荡。有时会遇到曲折的老街——这里可不是俗气的仿古一条街:两旁是老旧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民居,居民和古城已在一起水乳交融了几个世纪;偶而会遇到午后的阵雨,便不得不躲在中世纪的拜占庭风格小教堂——这不是靠售卖门票香烛为生的庙宇,它随时欢迎人们进入,哪怕是那些半懂不懂的人们也能观望着信徒门祷告;有时候会感到口渴或嘴馋,走进路旁的杂货铺——这不是兜售旅游特产的商铺,它更多时候为当地居民服务,装饰简单,构筑随意,人们甚至要低着头才能进入低矮的门,去尝那夹着苹果馅的、好吃极了的面包……到了傍晚,再次登上纳里卡拉要塞,能看到高加索山起伏的山峦以及山上的白雪,然后观看太阳一点点落下,染红了天空……

3.jpg

小城中通往山顶的老街两旁矗立着老旧的苏联时期房屋,屋下停满了颇有些古风的欧洲二手车。

饥肠辘辘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既然格鲁吉亚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地方,那么这种交融则完整地体现在了食物上:这里的食物很像俄餐,却又融入很多土耳其串烤的特点;格鲁吉亚式的肉馅包子,卖相和中国包子相同却味道迥异;再看那喀查甫瑞馅饼,馅料种类特别多,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如果光吃这些风格各异的美食还不过瘾,不如喝一口格鲁吉亚肉汤,汤里面的肉块多而紧致;饭后甜点可以试一试哈洽布利,奶香和焦糖的香味四溢。即使是那些精打细算的穷游者,也能试试遍布大街小巷的“大列巴”面包,咀嚼中透出的是俄式纯正麦香,大快朵颐之余又能回味无穷。

行走于第比利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来这里一趟,仿佛是“生活”在了这里,而非在此游览。我至今记得,在这里生活到第五天时,我们在Rustaveli大街上被一座苏式建筑吸引,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走过来,用蹩脚的英语热情引导我们去听“唱歌”。在她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建筑后面一座显得有些简陋的一层小屋,这是一个童声合唱团的排练室。这个女声合唱团叫做“姆兹乌利”,中文意为“太阳”,已有七十多年历史,曾到十几个国家演出。孩子们见到有客人来了,都兴奋地围过来,又是留邮箱又是问东问西,还有个孩子兴奋地展示自己刚学会的中文数数,当时我就被孩子们的热情天真所感染。歌声响起时,我觉得自己都被融化了。这是一首格鲁吉亚民歌风格的三声部合唱,孩子们天籁般的童声清澈动人,既有女声的单纯,又有高加索山般的丝丝韧劲。我被彻底感动了,就在这个简朴的小屋,就是几十年来这个柔弱的合唱团,在两三位老师的指引下,将格鲁吉亚的民歌送给全世界。

路上遇到的中国商人一直不理解:“落后北京30年的第比利斯,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有什么好看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觉得,蓝天白云,鲜花草地本是天赐,古城和孩子们的歌声亦是高加索山间美好的留存,现在很多人满世界寻找旅行的意义,自身却失去了发现最本初的美好的能力。我想,在第比利斯根本不需要在意景点,也不需要做过多攻略,只要带着眼睛和耳朵,在古城定会有让人难以忘怀的遇见……

4.jpg

可爱的黄色小型巴士驶过城中的公交站,背后贴满了当季文艺演出的海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气质。

姆兹赫塔:格国人的心灵故乡

姆兹赫塔是格鲁吉亚的旧都,也是一座人口仅两万的小城。成排的阁楼,一致的红色屋顶,其间夹杂着几座高高耸起的拜占庭风格教堂顶……当地人说,这里呈现的几乎就是格鲁吉亚本该有的样子,因此又被称为“格鲁吉亚人心灵的故乡”。

从第比利斯到姆兹赫塔并不困难,乘坐第比利斯地铁到Didube长途汽车站下车,换乘小巴,再过半小时就能到姆兹赫塔。

5.jpg

夕阳将位于镇中心的大教堂外墙染成温暖的金黄色,背景是群山与棉花糖般的白云。

姆兹赫塔的面积并不大,完全可以用双脚丈量。虽都是古城,和第比利斯比起来,这里却会多几份宁静和质朴。这里的地面彻彻底底布满石铺路,长时间的步行和使用,路面的石块已经十分光滑。老城中央是高大的Svetitskhoveli教堂,周围的石铺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顺着地形,或蜿蜒在老房子中间,或围绕着教堂的两边。每隔一段距离,石铺路又会遇到交叉的支路,支路再支路……石铺路就像在水中晕开的颜料,肆无忌惮地在大地上生长;老城中的房屋就在石铺小路之间的空地上拔地而起,形成隐秘的花园、漂亮的露台,或是耐人寻味的建筑……这些丰富的空间表现形式和看似随意的建筑外形,恐怕正是许多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灵感。

早晨起个大早,租车前往离小镇不远处山岗上的Jvari教堂。这座教堂非常耐人寻味:它如同一块突兀的巨石,不偏不倚地矗立在库拉河与阿拉格维河的交汇处。教堂的内部空间曲折幽暗,高高的石缝中经常透出神秘的光芒,或在小院转角处发现露出墙头的婆娑树影。幽暗的教堂内,信徒三三两两地分布在角落里。教堂外的空地则是俯瞰姆兹赫塔全城的绝佳地点,从那里遥看城中的民居,会看到错落有致的阁楼屋顶,正簇拥着Svetitskhoveli教堂。山上、山下两座教堂遥相呼应,共同守卫着姆兹赫塔壮丽的大地景观。

如果从感官的角度看老城,姆兹赫塔很像日本的“城下町”(以城郭为中心所成立的都市),而这里的“城”就是Jvari教堂。尽管此城下町并不为凝聚城区而建,但从城市的风貌来看,其结果的确是为城区增添了主心骨。散落在老城内的教堂,在体量和形制上绝对高于民居,又成为自身所在小区域内的中心。那些教堂大多建于遥远的中世纪,窗户里流露出幽暗但充满温暖的烛光。想必也正是这样的氛围,才造就了本地宁静、温暖又有些悲悯气氛的邻里关系。教堂和民居的层级的关系互相制约联系在一起,如根系般蔓延,成为居民生活的精神家园和宗教归属之所在。

6.jpg

山顶的Jvari教堂中前来礼拜的人群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这样带着头巾的可爱女孩。

库塔伊西:葡萄酒和老奶奶

从姆兹赫塔继续西行,路过牛羊成群的大高加索南麓,穿过溪流遍布的小高加索秀美山谷……路边的景象会逐渐呈现出一种前苏联风格的工业遗迹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就证明已经进入了格鲁吉亚的工业城市——库塔伊西。这座城市没有第比利斯与姆兹赫塔那般古城风韵与宗教氛围,却多了几份衰败工业区的斑驳感。

河岸和半山腰布满了“格式”民居,多是各色的缓坡屋顶,院落和露台错落有致,房屋和树木相映成趣。其间几乎没有欧陆的建筑风格,却很有高加索山间的民间味道。漫步其中,连生活的气息都好像混杂着高加索山风,日常的建造巧思穿插着拙朴的打理,我们好奇地打量着他人的生活,这种感觉在充满高楼大厦的大城市里是完全无法感受到的。

7.jpg

站在山头俯瞰,略显衰败的教堂背后是挤挤攘攘的居民区,小城的闲适生活可见一斑。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旅人而言,在这里除了要探访几处世界遗产以外,主要目的还是体验格鲁吉亚传统的家庭生活。我们将要入住的是一位名叫Suliko的老太太家,她将自己的家改造成家庭式青年旅馆,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住宿,还可以与他们一家人一起,享用正宗的格鲁吉亚式家庭晚餐。但要找到深藏在居民区中的这户人家并不简单,如果没有热心的当地人带路,语言不通的我们即使辗转再三也很难抵达目的地。和当地其他人家一样,Suliko的家是朴素的单层小屋,带有前后两个小院,院内随意地种着草木,看着不那么精致,却也颇具自然的美感。略有些驼背的Suliko老太太站在门口,笑盈盈地迎着我们进了门,带我们到了卧室——这是一间可住6人的混住寝室,和我们同住的还有一对日本男女和一对韩国男女,我们将和房东夫妇组成一个临时家庭,在这所狭小的家庭旅馆里共进晚餐。

8.jpg

这样的破旧却又极具生活氛围的铁门在城中随处可见,当地居民多将其涂成草绿色,与蓝色的门牌相互衬托,非常好看。

晚餐必不可少的饮品当然是葡萄酒。葡萄酒是格鲁吉亚的名产,在这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酿的葡萄酒,相信每家自酿的葡萄酒散发出来的醇香都是与众不同的。晚餐主角确定为葡萄酒之后,搭配主角的还有酸酸甜甜的炖牛肉汤和香气扑鼻的焖土豆条。在库塔伊西喝葡萄酒可不能用一般的杯子喝,而是用主人家里的牛角杯,而且主人倒给客人的酒必须一口气喝完,因为牛角杯没有底座儿,不能放在桌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正应了格鲁吉亚人豪爽的性格。席间Suliko太太和我们几位东亚来的朋友相谈甚欢,觥筹交错的时光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主人Suliko每次举杯都要用中、日、韩、格四种语言,祝福世上所有人都平安幸福。

饭后Suliko太太还拿出笔记本,让我们用自己的文字留言,她为了在众多游客中还能记起我们,还在我们的留言下写了注脚,画了我们的画像,很是可爱。这次格式家庭晚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格鲁吉亚人包容、豪放、热心又不失温情的性格。

9.jpg

站在小城公路边远眺,白雪皑皑的高加索山与街对面农场中悠闲吃草的牛羊形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除了格式家庭晚餐之外,库塔伊西最不能错过的风景便是Bargrati大教堂。次日一早,我们步行来到这座世界遗产的所在地时,从感官到心灵都完全被震撼了:这座高耸在山岗上的教堂,像守卫着库塔伊西城的士兵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2012年,原本摇摇欲坠又穹顶缺失的大教堂,终于在当地政府按照古代图纸的修缮下重新开放。教堂前那片绿色的草地,正对着白雪皑皑的高加索山脉,远处还有几个小女孩在草地上愉快的翻滚,宁静、美好。而教堂里最吸引人们眼球的画面,还是那简朴又不失庄严肃穆的壁画,尤其是当阳光从教堂顶部的花窗射入时,壁画前会留下几注洁白的光芒。

10.jpg

小城的山坡上挤满了歪歪斜斜的民居,它们与山坡下的河流一同组成了这座城市的基本结构

库塔伊西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对于一般的旅行者来说,不会是途中亮点,你匆匆而过,却又觉得会深深沉醉在这里。我不禁想,是不是从走下飞机的那一瞬间,当高加索山谷吹来的带着青草芬芳的风扑面而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爱上了这里?

11.jpg

在Suliko之家一起举起牛角杯畅饮自酿葡萄酒,美好的经历让人难忘。


TIPS

◆格鲁吉亚旅行基本信息

【签证】目前格鲁吉亚对中国落地签,可飞抵第比利斯在机场获得签证。

【航班】不久前开通了中国直飞格鲁吉亚的航班——南航,每周三班航班从乌鲁木齐飞往第比利斯。

【货币】单位为拉里,一拉里约兑换人民币3.52元;在第比利斯可用美金兑换格币,银联卡可在Liberty Bank的ATM机上直接取格币。

【旅行亮点】古城、中世纪教堂、高加索民俗


玩在第比利斯

◆纳里卡拉要塞(Nariqala Fortress)

作为第比利斯老城的制高点,纳里卡拉要塞不得不去。这座要塞原本为波斯人在4世纪所建造,现在能看到的城墙却是阿拉伯人在 8世纪所重建。之后格鲁吉亚,土耳其与波斯人分别占领过此处,直到 1827年俄国人将其中的圣尼古拉斯教堂炸毁。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 9:00~21:00

【到达方式】从老城 Metekhi桥头步行上山或在河对岸坐缆车

【用时参考】 2小时

◆圣三一大教堂(Tsminda Sameba Cathedral)

这是第比利斯地标建筑物,高达 84米。圣三一大教堂具有后苏联宗教风格,在第比利斯城中各处都能瞥见其的身影,从纳里卡拉要塞看出去最宏伟的建筑物就是它。第比利斯的东正教徒们在城中只要看到它都会在胸前画十字祈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到达方式】地铁 Avlabari站,步行 10分钟即可。

【用时参考】 2小时

食在第比利斯

◆Qalaquri Samikitno餐厅

来到格鲁吉亚,当然要尝尝这里最出名的食物——喀查甫瑞,这是一种形状像乌龟的馅饼,里面加入蘑菇,土豆,奶酪烘烤而成。这家店提供正宗的喀查甫瑞以及金喀利(一种巨型的当地水饺)等格餐。

【费用】10~20拉里(约合人民币30~70元)

【到达方式】Metekhi教堂对岸

住在第比利斯

◆老第比利斯旅馆(Old Tiflis Hotel)

老第比利斯旅馆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的格鲁吉亚国会背后的小路上,在一栋颇具历史的建筑物内,干净整洁的自助厨房是这里最显著的特点。

【住宿费用】50拉里/天(约合人民币175元)

【到达方式】地铁自由广场站出口步行15分钟


玩在姆兹赫塔

◆“生命之柱”大教堂(SvetitskhoveliCathedral)

这座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的“生命之柱”大教堂是格鲁吉亚历史上地位最高最神圣的教堂,据说耶稣的斗篷珍藏在此教堂中。教堂内部装饰精细,气度非凡。女性参观者需要佩戴头巾。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20:00

【用时参考】1小时

◆季瓦里教堂(Jvari Church)

高高耸立在山头的季瓦里教堂俯瞰着整个姆兹赫塔城,这座教堂气势宏伟,堂内藏有格鲁吉亚教会标志——“圣妮诺十字”。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9:00

【到达方式】从姆兹赫塔市包车,费用约15里拉(约合人民币52.5元),包括参观等待时间。

【用时参考】1小时


玩在库塔伊西

◆巴格拉蒂大教堂(Bagrati Cathedral)

巴格拉蒂大教堂于1003年由巴格拉蒂三世所修建,其穹顶部分在1692年被入侵的土耳其人烧毁,只留下摇摇欲坠的地基部分。其在2010年被评为濒危世界遗产。后来,格鲁吉亚政府修缮了这座教堂,于2012年重新开放。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20:00

【到达方式】从市内的Jachvis Khidi铁桥沿着鹅卵石路网上步行即可到达

【用时参考】1小时

◆格拉蒂修道院(Gelati Monastery)

格拉蒂修道院始建于1066年,其主体建筑——童贞女教堂体现了格鲁吉亚最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每到星期天早上10点左右的时候,这里还可以欣赏到动人的格鲁吉亚民歌合唱。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8:00

【到达方式】库塔伊西市中心的大剧院背后Marshrutky直达

【用时参考】3小时

住在库塔伊西

◆Mediko与Suliko之家

这可能是来库塔伊西的背包客最喜爱的民宿,由一对和蔼可亲的老夫妇Mediko与Suliko所经营。用牛角杯畅饮自酿白葡萄酒和格鲁吉亚家庭式晚餐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费用】15~30拉里/天(包早晚餐,约人民币52.5~105元)

【地址】第比利斯大街100号,市内可步行到达

【编辑:】

欢迎关注中国公路、中国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中国公路

中国高速公路